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107例院前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急救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及疗效。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与受伤程度、院前急救措施有密切联系。结论应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安全迅速转运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重型颅脑损伤是常见的急症。病人多为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干伤、颅内血肿等。昏迷程度深、变化快、病情重、常短期内加重、预后差 ,往往因转运不当或处理不及时 ,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分析深圳观阑医疗急救中心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经急诊入院的病人 30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均经CT确诊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7~ 4 2岁 ,平均 31 6岁。交通事故 19例 ,高处坠落 6例 ,重物砸伤 5例。其中 16例经院前急救 ,14例未经院前急救而由家属或交警送至我院急诊。2 急救时间从接到急救电话到救护车到达急救现场时间一般为 2~ 10…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诊治的1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经过院前急救入院(院前急救组),68例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伤后至获得救治时间和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预后。结果院前急救组患者伤后至获得救治时间平均为(18.6±8.5)min,预后为良好21例(27.6%),中残25例(32.9%),重残13例(17.1%),植物生存3例(4.0%),死亡14例(18.4%);而对照组伤后至获得救治时间平均为(43.5±10.2)min,预后为良好10例(14.7%),中残15例(22.7%),重残22例(32.4%),植物生存5例(7.3%),死亡16例(23.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为后续抢救创造了条件,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要点。方法:对本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月抢救并转送的8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出车速度,主要症状、生命体征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下简称GCS)、合并伤、院前急救措施、救治效果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为小于44岁的年轻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院前通过气道维护、降颅压、控制出血、骨折固定,妥善搬运和抗休克等,将患者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平稳31.5%、病情好转50.6%、病情恶化15.7%、途中死亡2.2%。结论: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早期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以及院内的后续治疗至关重要[1].就我院2006至2010年接诊的1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积极实施一系列救护措施,包括现场救护,安全转运及途中救护等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至2010年接诊的1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104例,女45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1岁;格拉斯哥评分均≤7分.1.2 院前观察及护理1.2.1 正确判断病情,预见性的抢救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有伤口者迅速包扎固定,减少出血,减轻疼痛.1.2.2 保持呼吸道畅通,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流出,防止吸入呼吸道,发生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重度昏迷患者给予口咽通气道通气;严重呼吸道阻塞者应现场气管插管,连接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呼吸骤停者立即气管插管,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实施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对照组不实施院前急救。记录两组患者从受伤到接受救治的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从受伤到接受救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所占比例(63.75%)高于对照组(36.25%),重度残疾和植物状态所占比例(23.75%)低于对照组(37.50%),死亡率(12.50%)低于对照组(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对本院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组:由本院急诊中心出车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对照组:由边远基层卫生院转入路途1h以上患者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院前急救成功6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94.2%;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院前急救成功28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80%,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χ2=5.0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们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院急救治疗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对于降低其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后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抢救成功,院前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成功率90.8%9例死亡,其中实施院前急救前心跳、呼吸已停止4例,合并严重多发伤,回院后出现心跳、呼吸停止5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伤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成活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9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为:迅速准确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处理开放性伤口,维持有效循环及脱水疗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转运途中的护理。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有广泛性脑挫裂伤的同时合并有颅内血肿、脑干损伤、脑疝和其他脏器的损伤,病情危重。要争分夺秒正确地处理患者,为患者争得手术时间和机会,这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有效地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是护理的宗旨。 相似文献
14.
15.
随神经外科的飞速发展,大型医疗设备CT的引进,基层医院已能进行颅脑手术,虽然CT能够快速、简捷明确颅脑损伤的程度及部位,但细致全面的查体及常规处置乃是必不可少,观察临床表现及了解颅脑损伤过程,采取恰当的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本人现将收冶3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院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成两组;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A组,162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队伍组成,能够进行基础、高级生命支持,配备先进急救设备和现代交通工具等,利用现代网络连接快捷的特点,在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下开展院前现场急救工作;传统模式组(B组,124例)患者自行到达医院,无医务人员现场抢救及陪同。统计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同时对受伤类型、颅内损伤程度、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受伤类型、颅内损伤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预后伤残程度评级:良好72.22%,中残19.14%,重残1.85%,植物状态0.62%,死亡6.17%;B组预后伤残程度评级:良好47.58%,中残24.19%,重残12.10%,植物状态2.23%,死亡14.51%;A组预后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能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速度,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致残率、死亡率高。扎实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知识,是成功抢救患者生命及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诸方面最大程度地恢复健康,使患者身心健康地回归社会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美秀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56-157
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病残率居高不下,死亡主要原因除与颅脑挫伤程度有关外,还与全身并发症及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及合并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