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变性疾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2%左旋多巴的出现是帕金森病治疗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左旋多巴仍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然而,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可导致药物相关的药效减退、运动障碍、症状波动甚至精神障碍等问题,使得左旋多巴的治疗地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挑战。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左旋多巴的用法、时机选择及运动并发症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反射减少及始动困难。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关于它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无定论 ,但是 ,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的缺乏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帕金森病的内科治疗以服用左旋多巴 (LD)为主。左旋多巴可以透过血脑屏障 ,并在脑的基底核内转化为多巴胺。人们最初对左旋多巴治疗很乐观 ,不久却发现 ,成功治疗PD的最大障碍就是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障碍 (LID)。阵挛 (myoclonus)。通常在LD治疗开始…  相似文献   

3.
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左旋多巴 (L dopa)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大鼠异常行为、黑质抗氧化系统、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和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 ,给PD大鼠L dopa 2 5mg/ (kg·d)灌胃 ,共 4 5d。给药前后分别进行行为学测试 ,给药后测定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丙二醛 (MDA)、活性氧 (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 ,测定尾状核头部多巴胺 (DA)、高香草酸 (HVA)、单胺氧化酶 B(MAO B)的水平。结果  (1)L dopa组大鼠旋转速度给药前为(13.1± 1.5 )r/min ,给药后为 (7.2± 1.6 )r/min,给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2 )L dopa组GSH Px活性、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降低 ,MDA含量、ROS活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1) ;(3)L dopa组MAO B活性、DA、HVA含量及DA/HV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结论L dopa能有效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 ,但可加重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抑制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左旋多巴不仅可以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增加独立性,还可延长患者的寿命、降低病死率。自左旋多巴应用于临床40年来,是治疗PD最有效的药。由于长期使用左旋多巴会出现运动并发症,加速PD病理进展而具神经毒性,长期使用会失去疗效。Olanow等(2001)公布的PD治疗指南更倾向于以受体激动剂启动PD治疗。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运动并发症与左旋多巴剂量、疾病严重性、年龄等多种因素相关。受体激动剂尽管短期可以延迟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但并无此长期优势。临床上没有证据表明左旋多巴加速病理进程及有神经毒性。因此,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综述,探讨小剂量左旋多巴启动治疗早期PD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合理使用左旋多巴治疗PD的剂量。方法采用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采用行为学观察法观察3种不同剂量左旋多巴[按体重10、50、100mg/(kg.d)]作用不同时间(1、3、5、7d)对PD大鼠黑质细胞毒性作用后的行为学变化以及停止左旋多巴治疗后7d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随左旋多巴使用剂量和时间增加而减少,中、大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随左旋多巴使用剂量和时间增加而增加;各组大鼠旋转启动时间随左旋多巴使用剂量和时间增加而减少,最高转速及持续时间则随使用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应尽可能以小剂量、间隔使用左旋多巴治疗PD。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变性疾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2%左旋多巴的出现是帕金森病治疗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左旋多巴仍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1]。然而,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可导致药物相关的药效减退、运动障碍、症状波动甚至精神障碍等问题,使得左旋多巴的治疗地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挑战[2]。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左旋多巴的用法、时机选择及运动并发症等方面作一概述。1左旋多巴的临床应用1.1左旋多巴的药理机制帕金森病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纹状体多巴胺…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仍是治疗PD的金标准用药,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长期服用左旋多巴会出现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LID是常见的运动并发症。文中主要讨论LI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8.
很多研究证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L-dopa)治疗帕金森病(PD),可明显改善PD患者的症状,而且应该在PD的早期应用适量的左旋多巴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早期症状。长期应用左旋多巴治疗PD与长期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疾病导致的病死率相同。长期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PD的疗效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相同,前者并未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氯氮平治疗帕金森病 (PD)患者中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LID)的疗效、合适剂量、不良反应。方法 :对 12例出现LID的PD患者添加氯氮平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UPDRS的异动症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血白细胞的计数。结果 :氯氮平 (5 0± 5 1)mg显著改善了 91 7% (11/12 )PD患者的异动症状 ,治疗前异动症评分为 3 4± 0 7,治疗后为 1 6± 1 3 ,差异显著 (P <0 0 1)。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运动功能的恶化和血白细胞的减少。结论 :小剂量 (5 0mg)氯氮平能有效改善PD患者的LID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鼠行为及多巴胺神经纤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左旋多巴对帕金森鼠行为及多巴胺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 采用左旋多巴和生理盐水分别治疗不同程度损伤的帕金森鼠,观察TH阳性神经纤维及神经元的表达和鼠旋转行为。结果 左旋多巴治疗的重度帕金森病鼠出现旋转行为,而中、轻度帕金森病鼠和生理盐水治疗组未出现鼠旋转行为;左旋多巴治疗的中、轻度帕金森病鼠TH阳性神经纤维表达增加。结论 左旋多巴对中、轻度帕金森病鼠有益。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左旋多巴 (L - dopa)治疗帕金森病 (PD)的效果 ,探讨 L - dopa治疗帕金森病的合理方法。方法 通过 6- 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 PD模型 ,采用行为学、TUNEL、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左旋多巴小、中、大 3种不同剂量 [10 mg/(kg· d)、5 0 mg/(kg· d)、10 0 mg/(kg· d) ]、不同的作用时间 (1d、3 d、5 d、7d)对 PD大鼠黑质细胞的毒性作用 ,并观察治疗后 7天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小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随 L- dopa使用计量和时间增加而减少 ,中、大剂量组相反 ,旋转启动时间随 L- dopa使用剂量和时间增加而加速 ,最高转速及持续时间则相反。结论 我们应尽可能小剂量、间隔使用 L - dopa治疗 P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ARPP-32)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数量及表达位点的改变。方法给予PD大鼠模型左旋多巴治疗21d,评估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纹状体区DARPP-32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数量和表达部位的改变情况。结果 PD大鼠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出现类似于人类LID行为学表现。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D组和LID组大鼠损伤侧DARPP-32(Thr75)的表达多位于强啡肽阳性神经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组大鼠损伤侧DARPP-32(Thr75)表达为(159.90±7.22)%,与假手术组比较升高(P<0.05);LID组大鼠损伤侧纹状体DARPP-32(Thr75)的表达为(52.60±4.45)%,与假手术组和PD组比较降低(P<0.05)。结论纹状体黑质投射神经元内DARPP-32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了LI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数十年来,左旋多巴曾为帕金森病(PD)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并始终作为PD治疗的金标准享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伴随其治疗产生的运动并发症却成为困扰医患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对运动并发症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CDS)可在产生良好疗效的同时降低运动并发症的风险,故其被作为PD治疗的新理念备受关注。为此,大量研究致力于开发能形成CDS状态的左旋多巴新制剂,从而探寻出提高疗效与降低运动并发症之间的平衡点。文中就左旋多巴治疗PD的回顾及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β(NGFI-β)的表达变化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别以SCH23390(D1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D2受体拮抗剂)治疗LID大鼠,观察LI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纹状体区NGFI-β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SCH23390治疗后,LID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明显减少,而氟哌啶醇治疗后则无明显改变。氟哌啶醇治疗后纹状体NGFI-β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而SCH23390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鼠纹状体区NGFI-β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ID的形成有关,直接通路活动异常及基底节环路功能异常参与大鼠LI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突触后致密物(PSD-95)在长期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右侧前脑内侧束(MFB)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PD模型,另取8只大鼠注入溶剂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大鼠造模成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组、左旋多巴+生理盐水组、左旋多巴+PSD-95反义寡核苷酸组、左旋多巴+TE组,每组8只.PD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0.2%维生素C水;后3组大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和苄丝肼建立PD运动并发症模型,持续22 d,在第23~25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纹状体注射PSD-95反义寡核苷酸和等容积TE缓冲液,于第25天记录各组大鼠旋转反应时间及剂峰旋转圈数的变化,应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纹状体部位PSD-95 mRNA、PSD-95蛋白的改变.结果 长期左旋多巴注射处理后第25天,与左旋多巴+生理盐水组和左旋多巴+TE组比较,左旋多巴+PSD-95反义寡核苷酸组大鼠旋转反应时间延长,剂峰旋转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大鼠损伤侧纹状体部位PSD-95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D组比较,左旋多巴+生理盐水组大鼠损伤侧纹状体PSD-95mRNA、PSD-95蛋白的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旋多巴+生理盐水组比较,左旋多巴+PSD-95反义寡核苷酸组PSD-95蛋白的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左旋多巴治疗PD产生的运动并发症可能与纹状体区PSD-95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对长期用左旋多巴(L-Dopa)类药物的帕金森病(PD)病人,经短期停用L-Dopa后能否提高疗效、降低L-Dopa剂量和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20例PD病人,均存在明显的疗效减退或药物并发症。在较严密观察下停L-Dopa类药物7~10天,再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并且分别在停药前及重新服药1、3和6个月对病人的病情和并发症等进行分级。结果短期“休假”疗法后,L-Dopa类药物剂量减少近50%;连续观察1、3和6个月分别有53%、43%和45%的病人病情较停药前好转;功能好转的程度和并发症减少均达30%。结论PD病人长期服用L-Dopa类药物的期间,可以通过短期的L-Dopa类药物“休假”疗法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剂量和减少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物鉴别诊断。  方法 用美多巴实验来鉴别帕金森病人和帕金森综合症病人。  结果 服美多巴 375mg后 ,原发性帕金森病组改善程度 ( 4 5%以上 )明显高于血管性或脑变性性帕金森综合症组 ( 1 9% ) ,而且副作用少。  结论 左旋多巴实验对帕金森病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最主要的药物,但长期用药及药量持续增加会诱发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兴奋性神经递质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的损伤及失能导致。兴奋性系统激活直接与外源性的多巴胺前体代谢增强、多巴胺含量相对较高有关,且涉及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系统的激活;抑制性系统的失能则以色胺能神经递质系统为代表,表现为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含量减少,转运蛋白活性增强导致5-HT再摄取回到突触前膜的量增多,突触后膜5-HT 1A/B受体通路活性下降。现就左旋多巴治疗PD引起的异动症机制学说进行总结,为研发新型辅助治疗PD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大鼠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其基底节区神经元活性的变化.方法:帕金森病大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28 d,观察其行为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纹状体、苍白球区Fos表达情况.结果:慢性左旋多巴治疗后,帕金森病大鼠出现异常不自主运动,包括刻板运动和增加的对侧旋转行为.急性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损毁侧尾壳核和苍白球区Fos表达均增加,慢性左旋多巴治疗与急性治疗组比较损毁侧尾壳核区Fos明显减少,而苍白球区表达增加.结论:慢性间断性左旋多巴治疗诱导帕金森病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是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的啮齿类动物模型,纹状体苍白球神经元活性增强可能参与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负荷试验诊断及鉴别诊断帕金森病的准确性,研究影响该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具有帕金森综合征运动症状90例患者,给予美多芭125 mg/次,4次/d,连续7 d的改良左旋多巴负荷试验,并进行1 y随访,记录最终完成随访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试验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的改善率为指标,建立左旋多巴负荷试验的ROC曲线,评估该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该试验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左旋多巴负荷试验灵敏度达86.7%,特异度达76%,与随访后的临床诊断Kappa值为0.58,该试验诊断准确性可靠。HY分级、服用多巴胺能制剂时间是引起试验假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病程是引起试验假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改良的左旋多巴负荷试验对帕金森病诊断的准确性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程度轻、服用多巴胺能制剂时间长对左旋多巴负荷试验的反应不明显;部分非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在疾病早期具有一定的多巴胺能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