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素是血液透析常规抗凝药物,由肝素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少有报道。本院收治1例患者,既往有肝素过敏史,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我们在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抗凝药进行尝试,抗凝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连续血液净化技术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使其应用范围从原先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拓展到脓毒症、重症胰腺炎等其他危重病领域,成为救治重症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而良好的抗凝技术则是持续血液净化的基本保障.对此我们对危重病血液净化中的抗凝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机理、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旨在能够更好的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肝素是体外循环手术(CPB)中必不可少的抗凝剂。然而,自从1937年肝素用于外科临床至今,发现其有许多副作用,如出血倾向、肝素抵抗、过敏反应、骨质疏松、脱发等,其中最严重的是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5.
枸橼酸钠抗凝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枸橼酸钠抗凝是目前对高危出血患者血液净化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对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做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使之日趋简化和成熟。本文就枸橼酸钠抗凝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枸橼酸钠抗凝是目前对高危出血患者血液净化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对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做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使之日趋简化和成熟.本文就枸橼酸钠抗凝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液滤过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液净化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广泛用于临床上各类危重病病人的抢救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目前是临床上重要的器官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连续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抗凝效果和安全性,探讨LMWH在CVVH或CAVH抗凝中的最佳剂量。方法68例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共治疗153例次,血液净化前从静脉端给予LMWH首次剂量1000~5000U,随后立即给予LMWH(5~10U·kg^-1·h^-1)维持抗凝治疗。治疗前、治疗中每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TT)各1次。根据患者LMWH首次剂量的不同分为3组,即A组首次剂量1000-2000U;B组首次剂量2500~3000U;C组首次剂量4000-5000U。结果各组患者治疗中4、8、12h的PT、APTT、FIB、TT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各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与滤过器使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LMWH用于CVVH或CAVH抗凝治疗疗效好,安全。首次剂量应用1000-2000U,即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抗凝方法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最佳抗凝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将30例并存高危出血倾向需行CBP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例采用传统的无肝素生理盐水;中洗法抗凝;B组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法;C组13例在B组的基础上.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结果3组均未诱发或加重出血,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循环凝血情况、24h更换滤器、治疗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除B、C组血滤器凝血程度及A、B组更换滤器外。其余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25,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同时.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是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CBP最佳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大大增加了体外循环手术的风险。对其早期诊断和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替代肝素抗凝是这类患者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关键。我们对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以及体外循环抗凝管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抗凝方法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最佳抗凝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30例并存高危出血倾向需行CBP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例采用传统的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抗凝;B组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法;C组13例在B组的基础上,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结果 3组均未诱发或加重出血,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循环凝血情况、24 h更换滤器、治疗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除B、C组血滤器凝血程度及A、B组更换滤器外,其余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25,P<0.05).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同时,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是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CBP最佳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血液净化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体会.方法:对57例药物、毒物中毒的病人在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后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结果:血液净化是目前抢救急性重症药物或毒物中毒的积极措施之一,可迅速清除体内已吸收的毒物,缓解和防止毒物损伤的加重,能提高临床疗效及减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范围逐渐扩大,与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并称是危重症治疗的支柱性技术.而抗凝则是保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因此需要在治疗中选择合理的抗凝技术及高质量的护理.从而降低出血的危险并提高治疗效果.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能有效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UFH)、那屈肝素钙、华法林等,这些抗凝药物的作用是多向性的,即作用于多个凝血因子,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新的抗凝药物靶向单个凝血因子并具有可预测的量效关系,这些药物包括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和活化的凝血因子X(FXa)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枸椽酸抗凝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52例行静脉血液滤过的患者,按应用抗凝剂的不同分成A组和B组,A 组即局部枸椽酸抗凝组26例,B组即全身低分子肝素抗凝组26例。监测两组患者CVVH治疗前及治疗72小时后肾功能及出凝血情况、滤器及管道情况、护士工作时间。结果〓两组患者72小时后肌酐(238.6±81.2 vs. 245.0±75.4 umol/L, t=-0.295,P=0.769)、尿素氮(13.8±4.8 vs. 13.5±5.2 umol/L, t=0.257, P=0.798)、APACHEII评分(17.7±3.4 vs. 16.0±4.1, t=1.608 P=0.114)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凝血功能(TT:18.8±4.1 vs. 19.6±4.3秒,t=-0.654、P=0.516,APTT:45.4±11.6 vs. 40.5±11.7秒,t=1.498、P=0.140,PLT:108.9±49.7 vs. 113.2±48.4×109/L,t=-0.312、P=0.756)、气道/各穿刺点出血人次(1 vs. 3人次,Χ2=1.083,P=0.29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滤器及管道寿命,B组明显长于A组(48.78±12.83 vs. 17.67±6.49小时,t=-11.029,P=0),护士工作时间,前者亦明显少于后者(401.7±54.7 vs. 459.4±74.1分钟,t=3.195,P<0.05)。结论〓局部枸椽酸抗凝在血液净化中对肾脏功能影响、凝血功能变化与低分子肝素无差异,说明其安全、有效,但管道及滤器使用时间明显延长,明显减少管道及滤器更换次数,大大提高经济性同时大大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局部枸橼酸与肝素抗凝在危重患者血液滤过(CVVHDF模式)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3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合并有急性肾损伤需要行血液滤过治疗的危重患者进行的前瞻、随机、临床试验.结果:117人次患者(肝素组60人次,局部构橼酸组57人次)最终纳入试验.滤器使用时间分别为肝素组的47.8±18.32小时、局部枸橼酸组的65.04±9.67小时(p<0.01).结论:在合并有急性肾损伤的危重患者进行血液滤过治疗时,局部枸橼酸抗凝要优于肝素抗凝.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4%枸橼酸钠运用在不同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具有出血倾向或活动性出血,均以4%枸橼酸钠体外抗凝,分为A组(22例)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方式及B组(23例)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模式。两组同用不含碱基置换液于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 h, A组、B组均由外周补充碱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血肌酐、电解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气以及滤器前钙离子等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滤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结果 A、B两组均顺利完成24 h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两组均未发生碱中毒、高钠血症,未见使用枸橼酸钠产生的相关的低钙抽搐、口唇麻木等临床症状。两组治疗充分性均良好,治疗充分性达标,A组额外周补充碱基量显著高于B组。结论 在24 h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选用4%浓度枸橼酸钠是较安全有效的抗凝方式,持续性血液滤过模式的外周补碱量少、更接近于生理模式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后抗凝治疗是防治早期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肝素制剂。近年来,随着肝素的广泛应用,肝素-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综合征(HIT,也称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HIT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与硬膜外麻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服用抗凝药的病人多见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遗传性高凝状态、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或房颤。合理的抗凝治疗可以降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达80%,降低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动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可达75%,和房颤病人血栓栓塞的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