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既往有偿献血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宣传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调查表,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作分析。结果献血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为57.1%。对经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的知识回答正确率更低,仅有28.0%。对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多数人概念不准确,仍有模糊认识,知晓率为66.1%。对安全卫生的性生活知识知晓率仅为34.0%;其他知识正确回答率在59.0%-80.0%之间。获得艾滋病传播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报纸、杂志及医务人员。结论有偿献血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得较少,是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该根据其具体需求制定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徽省既往有偿献血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较集中的乡镇,由当地卫生专业人员担当访问员,用结构化的问卷,以入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有效问卷共1360份,应答率为98.2%。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6%,其中对非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4.9%,84.6%和75.3%,男性好于女性(χ2=168.844,P﹤0.01);知识获取途径前3位依次为电视(93.3%)、收音机(56.6%)和家人(52.4%)。献血时间大多为1~3年(91.6%),以单采血浆为主(65.0%),混合献血导致的感染率最高(26.8%);安全套使用情况男性好于女性(χ2=7.718,P﹤0.05),HIV阳性人群好于阴性人群(χ2=146.313,P﹤0.01);接受采血者1350人(98.5%),HIV检测结果阳性者91人(6.8%)。[结论]虽然艾滋病示范区有偿献血员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仍需加强对其(尤其是女性和中老年)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安全套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村既往有偿献血社区居民艾滋病病毒检测意愿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农村既往有偿献血社区居民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意愿。方法 选择10个存在既往有偿献血事件的村庄,采用入户调查和村中拦截行人的方式对18~59a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有效问卷共477份,大部分人愿意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随机抽样、普查和只查献血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接受率分别为85.95%、93.08%和60.17%,经统计学检验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人们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意愿与调查方式有关。不愿意接受检测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自己没有感染的可能和担心别人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愿意将HIV阳性检测结果告知配偶、家庭其他成员和家庭以外的人的比例分别为86.37%、53.67%和21.59%。结论 在农村既往有偿献血社区,大部分人愿意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人们较易接受对全体村民进行HIV检测;其检测结果告知范围人们更倾向于局限在家庭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献血人员对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献血人群防治知识的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泰安地区无偿献血者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AIDS传播途径掌握的比较好,其余知识了解较少。结论对献血人群及全体公民都应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国中部献血地区某行政村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以及HIV从感染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途径和动力。方法 对户口属于该村的全体居民进行HIV筛查,对年龄>16岁的筛查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收集该村已经进行HIV检查的记录以及死于艾滋病居民名单。结果 全村总共527户家庭,总人口2364人,65.6%的居民共1551人参加了筛查,完成问卷926份;HIV阳性居民总共144例,总阳性率为9.1%(7.7%~10.6%);全村19.6%的家庭有HIV血清阳性成员,2例以上HIV阳性的家庭占所有阳性家庭的25%;参加筛查的居民HIV阳性率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以40~50岁组为最高;有偿献血员的阳性率为22.4%,参加筛查的HIV阳性居民中,有0.9%为输血感染,9.6%为性接触感染,5.2%为母婴感染。结论 中部献血地区某些村庄HIV感染率较高,主要以过去献血感染为主,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目前已成为献血地区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应采取综合措施遏制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6.
枚举法对某地既往有偿献血人员基数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重点省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总体部署、治疗和救助经费的合理预算及分配提供科学依据,准确测算有偿献血员中存活的HIV感染者数量及艾滋病病人数量已成为艾滋病监测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准确测算某地区某人群中HIV感染者人数需要两个指标:该人群的HIV感染率与规模基数。HIV感染率可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人群基数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估计。为了探索既往有偿献血员基数的估计方法,用枚举法对陕西省两个县的既往有偿献血员进行基数估计。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某县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54,自引:9,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了解我国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和流行因素。以及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方法 1999年3月选择我国中部甘县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对18 ̄60岁的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静血作HIV及HCV检测。结果 在730名农民中共检出22例HIV感染者,其中有偿献血员的感染率为9.1%,非献血员的感染率为0.6%;210名献血员有献血浆史者的HIV感染率(25.9%)高于无献血浆者(2.6%),每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在15~69岁的城乡常驻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995人中,10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5.68%,其中农村为69.84%,城市为81.62%。结论城市和农村居民在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应重视农村居民防治知识的提高,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校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建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2):75-75,78
本项调查旨在通过了解我区在校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和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普及和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市在校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2004年对我市2所职高、3所高中、3所初中进行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市8所中学在校学生,其中职高2所、高中3所、初中3所。被调查学生年龄13~20岁,平均年龄16·8岁;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851份,回收率92·7%。有效问卷1267份,有效率63·35%,其中男生628人,女生639人;其中初中生429人、高中生(包括职高)83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3·9%、66·1%。2方法设计统一问卷共20个选择题,包括:了解途径、基础知识、传播途径、基本专业知识、防治知识及态度5个方面。在学校…  相似文献   

11.
莱芜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淑梅  姚婷  吴会敏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38-1839
目的了解城镇及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宣传教育效果,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拟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莱芜市2个区的15~49岁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0.43%,城镇社区居民知晓率为75.88%,农村社区居民知晓率为65.9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77,P<0.01)。结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因人群特征不同而异,针对目标人群,应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前 ,艾滋病虽不可治愈 ,也没有有效的保护性疫苗 ,但却可以预防。世界上防治艾滋病的成功经验之一 ,是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全民教育。而且艾滋病流行的早期是开展宣传教育的有利时期 ,也是稍纵即逝的最后时期 ,我国艾滋病流行经过散发期转入广泛流行期 ,而我国全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却令人堪忧。因此对其进行调查 ,为制定出高校的艾滋病知识的教学方案提供参考。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某非医学类高校 1~ 3年级学生共 312名 ,其中年龄最小的 19岁 ,最大的 2 5岁 ,平均 2 2岁。城市占2 5 5 % ,农村占 74 5 %。2 方法 调查者的问卷由研究…  相似文献   

13.
妇幼保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妇幼保健人员艾滋病的知识了解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及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 4家医院妇幼保健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对安全套 ,共用注射针头及输血与艾滋病传播的关系等回答正确率较高 ,而对蚊虫叮咬、母婴传播等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 (2 )相当部分医务人员对 HIV感染者不愿意提供医疗服务。结论 :妇幼保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不足 ,迫切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培训 ,同时要宣传对 HIV感染者 (病人 )的关怀政策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AIDS)不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解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2007年6月我们在杭州武林广场对来往人群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青田县华侨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10年6—7月对生活在意大利Belluno省DEI社区的青田籍华侨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县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开展科学、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高中生、棉纺厂女工、建筑工人三组人群中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发放380份问卷,收回有效答卷370份,其中,高中生答卷的及格率为89.44%,建筑工人的及格率为57.29%,职业之间有显著的差异,x2=37.63,P<0.005。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显示,艾滋病会传染吗的正确率最高;蚊虫叮咬、咳嗽等会传播艾滋病吗的正确率最低;对HIV病人/感染者的态度上,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肯定回答为86.74%;你愿意给HIV感染者提供关怀与救助吗肯定回答为29.56%。结论:建筑工人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下一步应加强对建筑工人艾防知识健康教育;社会应对HIV病人或感染者消除歧视,提供关怀与救助,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控制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  李瑶  王翊珊 《卫生软科学》2007,21(3):229-230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情况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做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表对267名20~50岁的农村妇女进行调查。[结果]91.38%的农村妇女从未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结论]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艾滋病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不足,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存在误区,缺乏艾滋病有关知识信息。应加强对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8.
1背景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且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它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以来,全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9067例,艾滋病已从沿海向广大内陆地区蔓延。截至2004年发现艾滋病病人20780例。我市自1998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今,已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3例(外地1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3例,死亡23例。从我市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患病情况来看,非法采供血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这些非法采供血活动的人都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几年的潜伏期,2002…  相似文献   

19.
兰玲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39-2540,2542
[目的]为了解流动人口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感染率,便于制定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调查某市工厂、餐饮及KTV等娱乐场所的流动人口1000名。年龄17~40岁,中位年龄32.5岁。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形式采用匿名现场填写。同时给予被调查者抽血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结果]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者与在高中以下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差异性显著,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入在1500元以上者与在1500元以下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差异性显著,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接触媒体宣传者与不常接触媒体宣传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差异性显著,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了解者与不了解者,感染率差异性显著,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流动的人群,应该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宣传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内容要利于理解。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西湖区外来流动人员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西湖区外来流动人员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有针对性在外来流动人员中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辖区内2842名流动人员和对照组本地常住居民1167人进行调查。结果流动人员对艾滋病不同途径可否传播的知晓率在20.2%-80.0%之间,均显著低于本地居民。本地居民虽整体知晓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员,但对不同问题认知率高低分布与流动人员类似。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两组均较低。结论该区流动人员对艾滋病病名已不陌生,但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上认识较为模糊,必须针对流动人员特点,加强防治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本地居民艾滋病全面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