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在高位隐睾中的疗效。方法7例(10侧睾丸)高位隐睾患儿,腹腔镜下确认睾丸情况后,高位离断精索血管,充分游离输精管,保留睾丸引带,将睾丸一期下降固定于阴囊皮下与肉膜囊间隙。结果10侧睾丸均一期下降固定,其中9侧行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1例双侧隐睾患儿的左睾丸充分游离精索后行一期下降固定。7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下降的睾丸无回缩、无萎缩。结论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对高位隐睾能达到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不同类型隐睾的外科手术术式选择体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136例隐睾患者诊治资料.结果 在136例中低位隐睾组16例(11.7%),中位隐睾87例(64.0%),术后随访6个月,睾丸均在阴囊内;高位隐睾33例(24.3%),其中有4例(2.9%)未发现睾丸,3例(2.2%)行二期于术,4例(2.9%)睾丸发育差予以切除.结论 根据隐睾位置及解剖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症的不同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我科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的患儿159例,其中睾丸位于阴囊上方或可推至阴囊内者采用经阴囊小切口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睾丸位于内环口或者无法触及睾丸且超声提示未见明显睾丸者采用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摒弃经腹股沟切口睾丸下降固定术。结果 159例隐睾患儿,除其中15例睾丸萎缩切除外,其余均成功将睾丸降至阴囊内。术后随访患儿,睾丸发育正常,手术切口隐蔽,无明显疤痕,美容效果好。结论低位隐睾选择经阴囊小切口,高位隐睾选择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手术均能获得满意效果,且术后外观更美观,掌握好这两种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或可取代经典的经腹股沟切口睾丸下降固定术。  相似文献   

4.
1983年以来,我院对5例腹内型高位隐睾病人行了睾丸自体移植。手术年龄:12~14岁3人;16岁1人;30岁1人。手术部位:左侧4人;右侧1人。均为双侧腹内型高位隐睾,经游离松解后,睾丸不能降入阴囊者。术后随访,睾丸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诊治未触及睾丸的隐睾4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未触及睾丸的隐睾患儿中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 对42例未触及睾丸的隐睾患儿腹腔镜检查,根据睾丸的位置及发育情况,分别行睾丸一期固定术,分期Fowler-Stephens手术或切除术,结果 腹腔内睾丸28例(28/42,66.7%),其中4例行分期Fowler-Stephens手术,1例行分期睾丸固定术,余23例行一期睾丸固定术,睾丸发育不良4例(4/42,9.5%),经腹腔沟区探查行切除术;睾丸缺如7例(7/42,16.7%);腹股沟管内睾丸3例(3/42,7.1%),行常规睾丸固定术。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8个月,患侧睾丸位置和发育基本正常。结论 腹腔镜能够准确诊断未触及睾丸的隐睾,并可做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及分析三种术式治疗儿童不同位置隐睾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9例(213侧)隐睾患儿资料,年龄5个月至14岁(中位年龄4岁)。根据术前及术中对患儿隐睾部位、发育等情况的评估,分别采用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经阴囊隐睾固定及经腹股沟切口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三种术式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 结果90侧隐睾采取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61侧隐睾采取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经阴囊手术,62侧隐睾采用开放经腹股沟切口手术。105例单侧隐睾病例中,术中探查见患侧鞘状突未闭者有85例(80.95%);对侧鞘状突未闭者有40例(38.10%)。54例双侧隐睾病例中,合并双侧鞘状突未闭者31例(57.41%),合并单侧(一侧及以上)鞘状突未闭者44例(81.48%),其中31例为双侧鞘状突均未闭,13例为只有一侧未闭。均行腹腔镜套管针法高位结扎闭合鞘状突。2侧睾丸术中见发育不良予以切除,其余所有睾丸均无张力固定于患侧阴囊。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至6年,发现1例复发,其余病例未见手术侧睾丸萎缩及回缩。三种术式对治疗小儿隐睾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对腹腔高位隐睾手术治疗具有优势,可同时处理未闭鞘状突。腹股沟部低位隐睾可行腹腔镜鞘状突结扎加经阴囊切口手术。经腹股沟切口手术在诊断睾丸缺如及睾丸发育不良等情况中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12—2019-04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高位隐睾患儿,均予以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儿术中均顺利寻及睾丸且成功实施下降固定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40.20±4.30)min,术中出血量为(28.60±9.90)mL。切口均I期愈合。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肠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6.70±1.40)d。术后随访6~10个月,经复查显示,下降固定的睾丸位置良好,未出现睾丸回缩或萎缩病例。结论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高位隐睾患儿,创伤小,康复时间短,并发症风险低,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owler-Stephens手术方法治疗高位隐睾的效果。方法:报告12例高位隐睾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患侧阴囊空虚,并在腹股沟不能扪及隐睾,其中9例通过B超及CT明确定位了高位隐睾位置,3例不能明确定位。手术先找到隐睾,在输精管汇入精索以上位置行Fowler-Stephens试验,明确手术方法可行后在该处离断精索,将隐睾下降固定于阴囊,术中注意避免对精索进行广泛游离。结果:12例患者经6个月~3年的随访,10例睾丸的大小、质地及多普勒彩超结果满意,2例发生睾丸萎缩。结论:Fowler-Stephens手术是治疗高位隐睾的有效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关键在于:选择好手术适应证;术中避免对精索的广泛游离,不要破坏精索血管与输精管间的系膜,以保全侧枝循环对睾丸的血供。  相似文献   

9.
隐睾患儿手术治疗后青春期性发育的临床和内分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隐睾患儿术后青春期性发育的状况。 方法 :随访调查 184例隐睾患儿术后青春期阴毛发育程度、阴茎长度和周径、睾丸体积和血清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睾酮 (T)水平。比较不同手术年龄、隐睾位置和手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 结果 :①双侧隐睾固定术组的阴毛发育程度、阴茎长度和周径、睾丸体积和T明显降低 ;FSH和LH明显升高。②单侧隐睾固定术组的术侧睾丸体积明显小于下降侧、但明显大于未治疗组的隐睾侧 ;单侧隐睾固定术及切除术组的FSH明显高于正常组、但切除术组的FSH又明显高于固定术组。③手术年龄<5岁组的阴毛发育程度、阴茎长度和周径、术侧睾丸体积和T均明显大于≥ 5岁组 ;后者的FSH明显高于前者。④高位型的术侧睾丸体积明显降低 ,FSH明显升高。睾丸体积与FSH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 :隐睾间质细胞功能损伤程度较轻 ,单侧隐睾术后青春期性征发育可表现为正常 ,早期手术可防止隐睾和对侧正常下降睾丸生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高位隐睾的腹腔镜探查及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高位隐睾患儿,行腹腔镜探查及下降固定术。结果本组123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40 min;术中无输精管损伤、出血少、腹膜后血肿等并发症,术后1-2d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术野清晰、可直接探查及评估睾丸发育情况、创伤性小,术后一般无痛苦,恢复快,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选择不同路径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的体会。方法 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共103例患儿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泌尿外科行睾丸下降固定术,高位隐睾者经腹腔镜下入路和低位隐睾者经阴囊弧形切口入路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或睾丸探查术。分析不同手术径路的术后效果及随访观察患儿手术切口、睾丸位置、血供情况等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03例隐睾患儿,54例为左侧隐睾,21例为右侧隐睾,28例为双侧隐睾,总共114枚睾丸行睾丸下降固定术。39例(5例为双侧隐睾)患儿,共44枚睾丸经阴囊切口行睾丸下降固定术。64例(23例为双侧隐睾)患儿,共70枚睾丸通过腹腔镜下行睾丸下降固定术,其中20例患儿术中行Flower-Stephens I期术式;15例腹腔镜下行单侧睾丸样组织切除;单侧隐睾2例患儿术中发现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未汇合。99例患儿获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术后随访中经阴囊切口行睾丸下降固定术者有1例患儿未能将睾丸完全下降至阴囊底部,仅位于阴囊上方。无患儿出现睾丸萎缩,无患儿伤口出现脂肪液化、感染。结论腹腔镜下入路和经阴囊弧形入口两种手术路径治疗隐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夏述燕 《护理学杂志》2007,22(10):42-43
对36例隐睾患儿在小儿腹腔镜下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保持适当的气腹压力。按照步骤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每侧手术时间平均28.0min;术后1~7d出院,平均住院5.3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0个月,下降睾丸无回缩、发育正常。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高位胆管癌手术治疗对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作者总结了33例高位胆管癌的治疗,其中手术切除27例(81.8%),平均存活20.2个月,单纯引流5例(15.2%),平均存活7.7个月,探查取活检1例(3%),术后存活3个月,无手术死亡,手术方式包括肝外胆管癌切除,肝方叶切除加肝餐胆管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尾叶切除 加肝外胆管癌切除,肝内胆管-空肠oux-Y吻合术。作者认为:高位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不能切除病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高位隐睾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高位隐睾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腹腔镜下对19例21侧睾丸进行腹腔探查、睾丸下降固定术。结果 11例睾丸位于肾下极,8例位于内环上方。15例睾丸固定于阴囊底部,4例睾丸固定于腹腔内,Ⅱ期手术。1例睾丸缺如,1例睾丸发育不良进行睾丸切除术。术后3例患侧阴囊气肿,1例患侧阴囊血肿。19例术后伤口恢复良好。随访15例,时间3月—10月,平均6月,患儿无不适。结论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高位隐睾,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小切口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夏述燕 《护理学杂志》2007,22(20):42-43
对36例隐睾患儿在小儿腹腔镜下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保持适当的气腹压力,按照步骤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每侧手术时间平均28.0 min术后1~7 d出院,平均住院5.3 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0个月,下降睾丸无回缩、发育正常.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分析医源性输尿管伤16例,其中子宫全切术致伤5例,直肠癌根治术致伤7例,泌尿系结石手术致伤3例,睾丸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致伤1例。8例术中发现即行Ⅰ期修复术成功;8例术后延期发现,其中5例于48h内手术修复成功,2例于3个月后行Ⅱ期手术修复成功,1例Ⅱ期手术失败后行尿流改道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一期睾丸固定术的疗效。方法按睾丸位置分为2组:A组腹股沟管内(近内环)隐睾其20例;B组腹腔内隐争共12例:采用蔓孔法(脐部及左右侧腹各置入5mmtrocar),术中镜下游离精索至肾下极并充分游离输精管,从腹内经腹股沟形成隧道牵出睾丸。结果A组一侧手术时间13~26min,平均21min;B组一侧手术时间15~32min,平均26min。术后住院1~3d,平均1.6d。3例阴囊轻度水肿。32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睾丸萎缩及阴囊血肿,B组1例翠丸轻度同缩(至外环口处)。结论腹腔镜高位隐睾手术诊断明确,游离充分,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可触及隐睾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26侧腹股沟可触及睾丸的隐睾患儿进行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其中左侧隐睾8例,右侧隐睾12例,双侧隐睾3例。结果 23例中有20例隐睾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均能分离到足够长度的精索及输精管,使睾丸能通过腹股沟管顺利降至阴囊中而I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月睾丸发育良好,睾丸无回缩,均未出现睾丸萎缩、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等并发症。3例转为腹股沟开放性手术。结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可触及的隐睾方法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隐睾手术若干问题探讨(附204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选择合适的隐睾手术的年龄和手术方法,明确睾丸在阴囊内固定的位置,对1980~1995年收治的204例隐睾症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复习文献。结果表明:采用Suraco术式者效果较好,采用FowlerStephens术式者,1例经9年随访,多普勒超声提示手术侧睾丸血供正常。认为睾丸下降固定术宜早期施行,手术宜采用Suraco法,对部分高位隐睾患者宜采用FowlerStephens术。着重指出:睾丸在阴囊内固定的位置是在阴囊肉膜与精索外筋膜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技术在儿童腹股沟型隐睾治疗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13年8~11月对33例41侧腹股沟型隐睾患儿进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均于腹股沟外探及睾丸,其中位于右侧14例,左侧11例,双侧8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手术;33例41侧腹股沟型隐睾患儿均能经脐腹腔镜技术游离足够长度的精索并使睾丸能通过腹股沟管顺利降至阴囊。31例39侧睾丸固定于阴囊底,2例2侧睾丸固定于阴囊中部。随访6~9个月,所有睾丸发育良好,术后无睾丸回缩、萎缩、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技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可触及隐睾,方法可行有效,且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