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的CT表现。方法 分析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7~13d(平均10.5d),其梗塞范围大、部位多,CT以双侧对称性分布的多发病灶为特点。结论 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因本病预后差,死亡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确诊的9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所采集病例具体情况及特点将本组TSAH的CT表现分为三类,其中单纯型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合并有其他脑外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合并有脑血管疾病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首次检查确诊者72例,10例需与大脑镰钙化相鉴别,5例需与镰旁硬膜下血肿相鉴别,2例需与正常小脑幕相鉴别,1例首次检查因出血量极少未能检出。结论:螺旋CT扫描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对病情发展的观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敏  丁娟  翟继良  孙钢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2):1967-1970
目的 探讨CT脑血管造影(CT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且首次DSA阴性患者再次血管成像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56例SAH且DSA检查为阴性患者行CTA及DSA成像.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 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7例与SAH相关动脉瘤中,CTA发现5例.49例DSA无阳性结果患者中,CTA均无阳性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为71.43%(95CI,35.89~91.78),特异度为100%(95CI,92.73~100),PPV100%(95CI,56.55~100),NPV96.08%(95CI,86.78~98.92).结论 CTA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可准确地诊断首次DSA阴性SAH患者动脉瘤的存在.未来需要大样本研究证明CTA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同步减影技术(synchronous subtraction CTA,SSCTA)在不明原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不明原因的自发性SAH患者行64排螺旋CT同步减影检查,用VR和MIP技术对减影后图像进行三维血管成像.结果 SSCTA可以完全去除颅底复杂的骨结构干扰,得到较高质量的CTA图像.本组35例患者经SSCTA检查共发现28例动脉瘤,3例动静脉畸形,阴性4例.28例患者共检出动脉瘤32个,其中4例多发;动静脉畸形3例,其中1例伴有小脑上后动脉起始段瘤.所有患者检查过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SSCT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分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CT表现、分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依据229例TSH伤后首次CT扫描所见按照GCS方法作出CT分型,并结合临床治疗结果将CT分型与临床进行性对照分析。结果:不伴有颅内其他损伤的原发单纯性TSAH52例,其中愈后良好51例,死亡1例;伴有颅内其他类型局灶性损伤的轻型局限性,TSH103例,其中愈后良好者89例,致残11例,死亡3例肯颅内多处其他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9例临床证实、CT资料齐全的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的CT特征,所有患儿均在初治疑诊后3~48h内经常规CT扫描。结果 CT扫描证实,79例中镰刀征15例(19.0%),三角征28例(35.4%),表现为侧裂池、前后纵裂池高密度影17例(21.5%),小脑幕增宽19例(24.1%)。结论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判定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患儿预后,以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1例临床怀疑SAH患者行CTA检查,所得原始图像由2位资深CT医师行VR、MIP、MPR等后处理,以明确病因。结果:CTA证实正常5例,动脉瘤69例,动静脉畸形7例。单个动脉瘤65例,2个动脉瘤4例。动脉瘤分布情况:前交通动脉13个,后交通动脉8个,椎-基底动脉9个,大脑前动脉9个,大脑中动脉21个,大脑后动脉4个,颈内动脉9个。囊状动脉瘤66个,梭形动脉瘤7个。大动脉瘤20个,中等动脉瘤24个,小动脉瘤29个。本组检出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98.8%。69例动脉瘤中,21例行栓塞术,48例行外科夹闭手术;7例动静脉畸形行手术切除。结论 :64排CT血管成像技术对SAH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WAN序列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及合并脑室内积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发性SAH患者32例,均行CT平扫及MRI T1WI、T2WI、FLAIR、SWAN、DWI检查,分析CT平扫与MRI各序列对各期SAH和IVH的检出率。结果:1急性期:CT平扫、FLAIR序列、SWAN对SAH的诊断敏感度均较高,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MRI其他序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2亚急性期:T1WI、FLAIR、SWAN对SAH的诊断敏感度优于CT和MR其他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期:MRI各序列对于SAH的诊断敏感度均明显优于CT,尤其是SWAN序列(P=0.008)。4对SAH合并IVH的检出,急性期CT与SWAN、DWI(b=0 s/mm~2)的检出能力相当,较MRI其他序列强;且亚急性期和慢性期SWAN、DWI(b=0 s/mm~2)的检出能力明显优于CT。结论:SWAN序列对各期SAH的诊断敏感度较CT及MRI其它序列有优势,SWAN、DWI(b=0 s/mm~2)对于SAH合并IVH的检出也有优势,SWAN是目前检出少量SAH及IVH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CT诊断特殊征象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CT征象,提高对此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证实的具有特殊CT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其形成机理,CT表现特征及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结果:所有病例均含有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这种酷似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但具有内缘不锐利,密度较低且不均匀的特征。结论:CT可以诊断具此特殊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与硬膜下血肿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64层螺旋CTA评价急性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并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急性非外伤性SAH患者发病7天内行CTA检查,明确病因,根据CTA结果选择治疗方法并评价疗效。图像处理采用MPVR、MIP及3DVR重建。结果:68例SAH患者均经DSA及外科手术证实。其中45例为动脉瘤破裂所致,1例血管炎,2例动脉硬化,1例夹层动脉瘤,19例动脉无明显异常。68例SAH中64例由CTA做出病因诊断(准确率94.1%、敏感性91.8%、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2.6%)。CTA直接显示43例动脉瘤,1例血管炎及1例夹层动脉瘤。43例动脉瘤有42例根据CTA结果选择治疗(97.7%)。其中栓塞29例,有26例(89.7%)栓塞满意。13例行外科手术钳闭。结论:64层CTA能准确评价SAH病因及动脉瘤的特征。对选择治疗方法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CT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4例经手术证实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手术前CT平扫能肯定脾破裂诊断的 23例、可疑脾破裂诊断的 6例、未见异常的 5例(敏感性 85. 3%、特异性 67. 6% );对以上所有患者行CT增强扫描后,全部患者均能确诊为脾破裂(敏感性 100%、特异性 100% )。结论 增强扫描在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中非常重要,它能够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腹腔内型隐睾症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CT对腹腔内隐睾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年龄在3~31岁,临床未触及且B超未显示的隐睾症病人行CT检查,均经手术证实.结果全部未降睾丸(34枚)均由CT正确显示.34例中6例为两侧性,28例为单侧性.结论CT应成为腹腔内隐睾首选的术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3.
CT多结节聚合征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内球形病灶中多结节聚合CT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了肺内良、恶性球形病灶 12 4例 ,其中恶性 88例 ,良性 36例。病灶大小为 1~ 6cm。经CT平扫后病灶区域薄层重建 ,10例作了HRCT ,8例作了CT增强扫描。结果  88例恶性病灶中发现CT多结节聚合征者 2 9例 ,36例良性病灶中有 3例。其CT征象以病灶大小不同表现不同 ,病灶 <2cm者为花瓣形 ,病灶 >2cm者为桑葚形和葫芦形。结论 CT多结节聚合征对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诊断和肺内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的CT检查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CT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6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术前分期准确率D期为 85 .7% ,B -2期为 2 0 % ,术后局部复发准确率为 6 0 % ,远处转移准确率为 75 %。结论 CT术前主要适用于晚期病人的分期 ,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术后对监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01~2004-04,对腰腿疼患者临床和常规CT检查考虑有椎间孔狭窄时,使用螺旋CT旁矢状位二维重建,诊断并手术腰椎间孔狭窄症15例。结果15例螺旋CT旁矢状位重建均显示有L4~5或L5~S1椎间孔狭窄,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8例椎体终板后外缘局限性增生骨化突入椎间孔,1例腰椎滑脱峡部裂假关节,4例后外侧椎间盘突出间隙狭窄并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上移。水平狭窄型7例,垂直狭窄型8例。Ⅱ度狭窄6例,Ⅲ度狭窄9例。结论螺旋CT旁矢状位重建可以弥补常规横断CT扫描的不足,对椎间孔显示清晰直观,对手术减压有定位指导意义,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成人髋臼结构不良CT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对成人髋臼结构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8例髋臼结构不良患者的 5 6个髋关节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髋臼结构不良的CT影像中 ,75 .0 %髋臼表现有前部发育不良 ,而髋臼前后部均发育不良 ( 14 .4% )和臼窝形态异常 ( 14 .9% )者少见 ,5 7.1%髋臼顶部有发育不良。此外 ,CT发现继发性骨关节病和股骨头缺血坏死分别为 91.1%和 16 .1% ,均高于平片所见。结论 CT有助于全面了解髋臼发育状况及其与股骨头相互适应情况 ;确定髋臼结构不良的基本类型 ;早期发现继发性骨关节病和股骨头缺血坏死及评估髋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颅脑CT诊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价值:附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血钙,高血磷四肢抽搐14例。CT表现:基底节,小脑齿状核,丘脑,尾状核,脑干及脑皮质与髓质之间对称性钙化。本文对甲旁减临床表现,病因,病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胃癌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胃癌的 CT诊断征象及在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30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 CT扫描 ,其中 2 7例手术。胃对比剂用 1.5 %泛影葡胺或水。 2 1例于检查前 10 min肌注 6 5 4- 2 10~ 2 0 mg。 30例 CT平扫 ,其中 12例经肘静脉团注法注入 6 0 %泛影葡胺 80 ml增强。结果 :胃癌 CT表现为病变区胃壁增厚、软组织块影 ,合并溃疡时表现为增厚胃壁及肿块内的腔内龛影。CT可以同时发现胃癌的邻近侵犯及远处转移。结论 :CT可作为胃癌诊断方法之一 ,并有其独特的优势。胃癌 CT检查现阶段的目的应为疗前评估 ,指导临床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对肝结核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肝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结合病理回顾性分析17例肝结核的SCT表现.其中男5 例,女12 例,年龄5~67 岁(平均47岁),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穿刺活检证实,2例抗痨治疗随访1年确诊.结果 17例病灶平扫为低密度,密度均匀,边缘不清.SCT动态增强扫描:肝结核瘤10例, 7例门脉期环状轻度强化,持续到延迟期,病理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壁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物.1例无强化,病理为干酪样坏死,壁菲薄.1例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中度均匀强化,1例门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均匀强化,病理示结核肉芽组织为主.浆膜型肝结核3例,2例为肝包膜结核瘤,1例为肝包膜结核性肝脓肿.粟粒性肝结核1例,肝内多发低密度小结节,无强化.结核性肝脓肿3例,门脉期和延迟期分隔状强化.结论 SCT对肝结核瘤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肝外结核病史多能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