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探讨局部外敷中草药马齿苋缓解诺维苯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接受诺维苯治疗的12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诺维苯0.7mg/kg静脉推注,实验组用药后第2天沿静脉走向将制作好的鲜马齿苋300—500g均匀敷于整个穿刺侧肢体,外加软薄膜固定,持续30—60min/次,连用4—6次,连用2d;对照组常规用50%硫酸镁局部冷湿敷。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94.6%,实验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马齿苋外敷对缓解诺维苯所致的疼痛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刘伟迎  吴冬英 《家庭护士》2009,7(5):382-383
[目的]探讨局部外敷75%乙醇、利多卡因混合液缓解阿奇霉素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126例病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病人均采用生理盐水250 mL加阿奇霉素0.5 g静脉输注,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后用4层无菌纱布外敷于静脉穿刺点上方,滴上75%乙醇、利多卡因混合液,以不滴水为准,每隔10 min~20 min向纱布补充湿敷液,以保持湿度至输液完毕,连用3 d;对照组常规用50%硫酸镁局部冷湿敷,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94.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多卡因混合液外敷对阿奇霉素所致的疼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生土豆片外敷及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注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6例使用两性霉素B引起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实验组使用生土豆片外敷,2次/d,20~30 min/次,疗程7 d.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热敷静脉局部,2次/d,30 min/次,疗程7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337).结论 使用生土豆片外敷治疗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的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热敷,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军  赵亮  周丽华 《当代护士》2003,(10):41-42
将使用诺维苯化疗的患者分 2组 ,实验组在使用诺维苯静滴前后静脉输入地塞米松 ,并于穿刺部位冷湿敷 5 0 %硫酸镁 ;对照组仅于使用诺维苯前静滴地塞米松。观察化疗后穿刺部位皮肤反应。结果示实验组皮肤反应发生率 2 5 % ;对照组皮肤反应发生率 2 0 83%。说明 5 0 %硫酸镁外敷 ,联用地塞米松可降低诺维苯致皮肤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   总被引:279,自引:2,他引:279  
目的 :探讨用 2 5 %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肿瘤科使用诺维苯化疗的病人分为 2组 ,每组 1 5例 ,平均使用诺维苯 4次。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 ,用 2 5 %硫酸镁静脉输入预防静脉炎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诺维苯化疗后出现的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与研究。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8.3 % ;静脉炎发生时间 ,平均为诺维苯注射后的 31± 1 1 .35h ,疼痛程度评分为 4 .5± 2 .0 6 ,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为 4 .1 2± 1 .9天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2 8.3 % ,静脉炎发生时间 ,平均为诺维苯注射后的 1 7± 6 .32h ,疼痛程度评分为 6 .36± 1 .89,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为 6 .63± 2 .34天。经 χ2 、t检验 ,两组在以上几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 2 5 %硫酸镁可使诺维苯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缓解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84例均需静脉补钾治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输液66次和72次.实验组采取翻转针头柄加热敷穿刺部位的方法;对照组仅采用翻转针头柄法,记录2组患者对局部疼痛的主诉.结果 实验组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建议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为静脉补钾患者缓解疼痛时使用翻转针头柄加热敷法,此法方便可行,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预防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引起穿刺局部疼痛的疗效。方法对120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浸有2%山莨菪碱溶液的湿棉纱湿敷;对照组患者直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48例出现静脉穿刺局部疼痛,疼痛发生率达80%,而实验组60例患者中只有3例发生静脉局部疼痛,疼痛发生率为5%。结论用浸有2%山莨菪碱溶液的棉纱湿敷,可减少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软膏外涂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经外周浅静脉行诺维苯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首次入院时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2例,平均使用诺维苯4次.观察组化疗第1天开始采用地塞米松软膏外涂沿穿刺静脉走向皮肤10~12cm,连续3d,2~3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2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程度.所有数据均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也比对照组明显延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软膏外涂能有效预防诺维苯外周静脉化疗后外周浅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1月应用诺维苯的化疗患者25例,共化疗98例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例,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对诺维苯化疗后出现的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8%。结论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据文献报道去甲长春碱 (又名诺维苯 )所致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 5 7.6 % [1] 。我科从 2 0 0 2年 1月起对用诺维苯化疗的病人采取了预防性冰敷及外渗后期用湿润烧伤膏外涂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0月我科进行诺维苯化疗 5 8例 ,男 4 6例 ,女 12例 ,年龄 4 2~ 6 8岁 ,均为肺癌。化疗最少者 2次 ,最多者 6次 ,共计 192例次。其中发生穿刺性外漏 2例 ,发生率 1.0 4 % ,穿刺性外渗 7例 ,发生率 3.6 5 %。2 .方法。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 ,确定穿刺成功后 ,再用诺维苯 4 0mg加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