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立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1):76-76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常取单侧或双测的大隐静脉代替冠状动脉,由于目前没有专用的下肢消毒抬高装置,临床上一般采用绷带悬吊的方式。传统方法使用不便,易摔伤患者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手术签字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拟行冠脉搭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由患者参加术前谈话并亲自签署手术同意书,对照组由家属参加术前谈话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测定签字前后患者的心率、血压、焦虑程度及术后身体恢复有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签字后患者的血压、心率、焦虑程度和术后疼痛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延迟,活动耐受时间缩短(P<0.01).结论:签署知情同意可使搭桥患者的焦虑程度增加,不利于术后康复,应加强围术期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宣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冠脉搭桥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脉搭桥手术,其中11例采用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4例采用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结果全组共搭桥48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冠脉搭桥手术疗效确切,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对患者术后恢复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5.
体外搭桥手术需要双腿消毒备取大隐静脉.双腿消毒时,传统的方法需要两人将双腿抬起,消耗护士大量体力和人力.我们在工作中使用了一种新的消毒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影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冠脉造影病变特征,为制定干预策略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78例ACS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33例)与非ST段抬高组(45例),均行冠脉造影。分析其病变特征,包括病变范围、钙化病变、侧支循环等。结果:病变范围、钙化病变、侧支循环、弥漫性长病变等的发生率,非ST段抬高组高于ST段抬高组;血栓形成及完全闭塞病变则相反;偏心性病变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ST段抬高的ACS血管病变复杂.多是病变慢性进展的结果;而ST段抬高的ACS血管病变本身并不一定很复杂,但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8.
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病人多支血管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这一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的术后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冠状动脉造影后显示不适合介入治疗者。一般取患者的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作为旁路移植材料,一端吻合在主动脉,另一端吻合在有病变的冠状动脉段的远端。我科2007年1—6月对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转入SICU的患者进行了监测与护理,除1例术后突发心力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监测1—3d后安返心胸外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微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康复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伤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MI-OPCAB)术是近几年来冠心外科出现的新技术,因其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不输血或输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应用多种药物少,各种管道拔除时间短。病人恢复快,治疗效果肯定,已成为冠心外科发展的趋势。我院自1999年6月~2000年1月,在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共作冠脉搭桥35例,现就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护理问题和我们的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T-proBNP水平与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相关性及对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符合标准的患者223例,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闭塞病变组和非闭塞病变组,测定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分析NT-proBNP水平在两组患者的差异性,对闭塞病变的相关性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OC曲线评估NT-proBNP 对NSTE-ACS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非闭塞病变组相比,闭塞病变组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升高是NSTE-ACS存在闭塞病变的危险因素(OR=1.011,95%CI 1.001~1.012,P=0.002)。NT-proBNP诊断闭塞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4(95%CI:0.638~0.810),最佳界值点为149.50 ng/L(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61.5%)。结论: 在NSTE-ACS闭塞病变患者中,NT-proBNP水平升高,与闭塞病变的存在相关,对于NSTE-ACS病例中闭塞病变的诊断具有评估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检测室壁运动,以评价冠脉搭桥术效果。方法:对20例患者(男18例,女2例,年龄46 ̄73岁)分别于术前、术后测量心内膜位移幅度(SEM)及心内膜位移速度(Vsem)。结果:冠脉拾桥术可使室壁运动功能得到改善,但心肌梗塞的节段室壁运动术后恢复较差,高血压、高指血症及高粘血症对术后室壁运动的早期恢复无影响。结论:CK技术对评价冠脉搭桥术疗效以及预测再狭窄具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00例老年搭桥患者的术后监护,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搭桥术后的监护和护理经验,主要包括严密监测呼吸功能、循环功能,加强肾功能管理和引流液的观察,合理使用抗凝药,预防桥血管狭窄及围术期心梗;做好术后护理:如管道护理、出入水量监测、血气结果的监测及处理,加强肺部护理、胸部物理治疗及呼吸功能锻炼,减轻患者肺水肿,改善肺顺应性,预防低氧血症及肺部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消化道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加强术后主被动运动及体温管理。认为术后严密监护和精细护理是保证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搭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糖尿病(DM)是冠心病(CAD)患者行冠脉搭桥术(CABG)的危险因素之一。手术应激、情绪紧张、麻醉等都会使患者的血糖升高,造成糖代谢的紊乱。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易出现感染、切口愈合慢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以对于伴有糖尿病的CABG患者,其围手术期护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急诊分诊技术,提高NSTE-ACS分诊质量。方法检索近10年国内外NSTE-ACS诊疗指南及相关护理分诊文献。将NSTE-ACS中有关的临床表现特征、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采集时机、护理监测培训等相关文献纳入研究。参与研究的护士重点研读NSTE-ACS的各种症状与鉴别诊断、NSTE-ACS相关心电图特征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进展。对获得的信息归纳分析,建立症状鉴别表与危险因素分层表。结果建立了NSTE-ACS高度疑似患者、疑似患者及非ACS患者症状的鉴别表、NSTE-ACS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快速分诊表、危险分层分诊表及hs-cTn 0 h/1 h分诊流程。结论NSTE-ACS症状鉴别、危险分层分诊表及hs-cTn 0 h/1 h分诊流程的建立有助于引导NSTE-ACS急诊分诊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 1 991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1 2 6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随访研究 ,随访时间 1 0~ 1 0 8个月 ,平均 (2 9 37± 2 0 47)个月。病例通过预约门诊问卷调查 ,其中部分病人进行了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以及冠脉造影复查。比较出院前和随访获得临床资料 ,判断PCI后的远期效果。结果 胸痛发作的平均积分是 0 71 1 1± 0 7689,气急气短的平均积分是 0 2 4 4 4± 0 4841 ,心悸发生的平均积分是 0 8667± 0 9677,心脏事件发生的平均积分是 0 71 1 1± 1 0 791 ,总体疗效平均积分是 2 1 333± 0 660 6 ,其中 84%的病人主观感觉疗效满意和比较满意。结论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诊冠脉搭桥术(eCABG)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14例(文献9例+本组5例)e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其中术前急性心肌梗死(AMI)9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不能控制4例.冠状动脉造影均提示三支血管病变或合并有左主干病变,经积极进行合理严密的围术期处理.结果 AMI到eCABG手术时间平均12.1±6.3 h;13例在体外循环下行eCABG,1例行不停跳搭桥.1例因升主动脉大出血术中死亡,其余13例全部生存.结论 eCABG术患者病情危急,合理选择eCABG适应证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问卷(S AI)和社会支持量表对45例老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于术前一天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状态焦虑问卷得分(S AI)明显高于正常人群(t=6.24,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焦虑情绪与担心手术效果不好,担心手术中出现意外,对术前准备内容的了解程度,对术前检查项目的了解程度,对支持的利用度等因素有关。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前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其影响因素涉及多个方面。要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需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