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张颖  任惠彦  郑燕蓉 《武警医学》2016,27(4):353-355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对受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5-05首钢医院收治的85例需大量输血患者(≥1200 ml)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 天及第3天对受血者的血细胞计数值(HGB、HCT、PLT等)、血凝指标值(FIB、APTT、PT等)进行测量,观察各数值变化,以分析大量输血对受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受血者的PLT值明显降低,且术后第3天仍未恢复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受血者的HCT值、HGB值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受血者的HCT、HGB值较术前水平高。术后第1天,患者的FIB值明显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患者的FIB值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天受血者的PT、TT、APTT均较术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受血者的PT、TT、APTT值较术后第1天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输血后,受血者血小板显著减少,凝血功能大幅度下降,应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可能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132例重度烧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自原(Fbg)水平;用迈瑞BC-5800无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重度烧伤患者PLT、PT、TT、APTT、Fb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程度越重,差异越明显。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存在的凝血系统障碍、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是严重烧伤后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应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周晓飞  赵香  胡强 《武警医学》2005,16(8):612-613
我国是肝炎高发区,相当一部分患者经血液途径感染[1]。输血后肝炎(PTH)是一种输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4%~27.3%,以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多见。为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抗HCV、抗HIV1/2、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测定是每位医务人员与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共检测输血前患者血液标本15308份。1材料和方法1.1检测样品均为住院患者晨测空腹血样。1.2试剂乙肝五项,ELISA法,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抗-HCV、抗-HIV1/2检测,ELISA法,上海实业科华…  相似文献   

5.
6.
冷沉淀在抢救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中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输注冷沉淀对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的作用。方法 对 8例严重损伤大量输血后有凝血异常的病人 ,行输冷沉淀前、输冷沉淀后 12~ 2 4小时和输后 3~ 5天凝血象及血浆Fn水平测定。结果8例患者输注冷沉淀后 12~ 2 4小时及输后 3~ 5天与输注前相比 ,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均明显缩短 ,纤维蛋白原 (Fbg)含量增加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显著提高 (P <0 .0 0 1) ,5例患者D 二聚体转为阴性。结论 对大量输血后并发凝血异常的患者及时输注冷沉淀可提高血循环中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 ,缩短凝血时间 ,纠正凝血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和护理体会。方法对179例先兆子痫孕妇、96例正常健康孕妇与54例非孕妇女的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先兆子痫孕妇组的PT、APTT、TT、FIB与正常健康孕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健康孕妇PT、APTT、TT低于非孕妇女,FIB则高于非孕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产前严密观察产妇身体情况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及病程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的情况,探讨其检测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1401例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1401例患者HBsAg阳性率为12.49%,抗HCV阳性率为0.71%,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86%,抗HIV阳性率为0.14%。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对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降低院内感染,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重症胆管炎患者的血小板数量(PLT)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特征,我们测定了36例重症胆管炎患者的PLT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A肽(FPA)、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重症  相似文献   

11.
输血前血液5项传染指标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分析了 13884例病人输血前 5项传染病指标 ,发现 5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是 15 .4 %。说明输血前检查是预防输血感染疾病和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量输血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1991年1月-2003年5月临床输血在3000ml以上的252例病例用全血和各种成分血的构成比,让输血发挥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查阅配发血记录本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军字I号工程)及病历资料,以术前Hb<80g/L为A组,术前Hb>80g/L为B组,分组观察用血量、用血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血球比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用计算机程序作统计分析。结果 252例中,1998年以前80例,共计用血434436ml,全血占91.9%,1999年后172例,用血951055ml,全血占3.3%,红细胞制品占59.2%,血浆占29.8%。输血后,Hb从53.8-95.6g/L升高至88.9-132.1g/L,Hct从16.5%-29.8%升高至26.8%-39.0%,Plt从(9.7-12.3)×109/L升高至(13.8-25.2)×109/L。1999年后成分输血比例达96.7%,节约原料血281 510ml,死亡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大出血病人可选用红细胞制品维持Hb在80g/L以上,红细胞与血浆按2:1比例输注,按需要补充血小板等成分,以维持凝血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原因,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率。方法分析血液病患者胛R的临床特征,比较输注单采血小板+少白细胞红细胞(少白组)、单采血小板+悬浮红细胞(悬浮组)、单采血小板(单采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疗效。结果93例血液病患者盯R率平均为25.0%。少白组、悬浮组、单采组的胛R率分别为21.2%、32.7%、26.7%(X2=5.66),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少白组有低于其他两组的趋势。结论影响血液病患者PRT原因虽然有非免疫性因素,而减少输入白细胞数量可提高血小板输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及冷沉淀输注对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1例行大量输血治疗的创伤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输血早期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和(或)冷沉淀预防性输注。将仅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设为血小板组;将仅输注冷沉淀的患者设为冷沉淀组;将联合输注血小板与冷沉淀者设为联合组。观察不同输注方法对3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等的影响。结果联合组患者输注后PT、APTT、TT较输注前明显缩短(P0.05),FIB、PLT较输注前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与血小板组比较,PT、APTT、TT明显缩短,FIB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冷沉淀组比较,PT、APTT、TT明显缩短,PLT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住院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联合组生存率高于血小板组和冷沉淀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和χ2=0.64,P0.05);3组入院后24h红细胞输注量无统计学差异;联合组血小板输注量少于血小板组(t=6.30,P0.05),冷沉淀输注量少于冷沉淀组(t=7.17,P0.05)。结论创伤大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早期联合输注血小板与冷沉淀可明显提高患者凝血物质的含量,缩短凝血时间,比单独输注血小板或冷沉淀更有利于避免凝血功能紊乱,具有更显著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精神病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前后智力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靶点调控、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精神病人智力的影响。方法:应用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对63名难治性精神病人进行手术前后测试并对照研究。结果:精神病人手术治疗前后其智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靶点调控、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对精神病人的智力无损害。  相似文献   

16.
17.
胡建华  刘龙燕  万向农 《武警医学》2008,19(11):1049-1050
作为输血治疗前的必检项目,准确的交叉配血试验(Cross matching test,CMT)是确保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手段。传统使用的盐水配血法虽然简便快速,但只能检出不相配合的完全抗体(天然抗体IgM),而不能发现不完全抗体(免疫性抗体IsG)。酶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虽能检出抗体IgG,但操作步骤烦琐、耗时,易耽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工作。因此,敏感的CMT对临床输血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对52例重度溶血病新生儿换血术前后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进行测定分析,以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换血术后的患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增高,血小板计数(PLT)数量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有轻度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术前后应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并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大出血及D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