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病例选择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对164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手术,其中膜周室间隔缺损138例,肌部室间隔缺损3例,流出道部室间隔缺损23例.采用四腔观、大动脉短轴观、左心室长轴观、五腔观、右心室流入道观等评估患者采用微创封堵的可能性.结果164例患者中152例(92.7%)植入封堵器成功封堵.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瓣膜并发症.5例存在少量左向右反流者3例自愈.结论 TEE在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病例选择术中具有重要价值,选择好适宜手术的病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20例VSD患者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粗筛,符合封堵条件后在全身麻醉下插入经食管超声探头,手术开始前,根据VSD最大直径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在手术开始后,监测整个封堵过程,引导封堵伞的放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封堵成功,TEE显示封堵器与VSD边缘吻合紧密,无残余分流;1例患者术后有残余分流,约1mm,术后无血红蛋白尿。1例室间隔膜部瘤并右室多个破口的VSD患者,封堵器放置后发现其后下缘存在残余分流,随即改行体外循环VSD修补术。随访2~4d,效果满意。结论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术的VSD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小儿室间隔缺损(VSD)微创封堵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粗筛45例VSD患者,拟行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封堵治疗.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2.0~4.0岁组23例,4.1~8.0岁组22例.术前行TEE,根据VSD位置、类型、大小选择合适封堵器;术中TEE引导操作,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结果 2.0~4.0岁组中19例封堵成功,4.1~8.0岁组中17例封堵成功.术后患者室水平分流消失,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改善.结论 TEE对微创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前选择、术中监测、术后评价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4例经导管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缺损部位1例位于肌部,3例为膜周部。封堵器为Amplatzer式双盘片结构。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的引导下,选择封堵器型号比VSD伸展径大1mm。结果 4例VSD成功封堵了3例,3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的缺损大小与实际大小相符,相中2例经导管经右心路径放置封堵器,1例经左心路径放置封堵器成功。封堵术后观察封堵器呈“H”状夹闭VSD,术后即刻穿隔血液消失。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复查,3例封堵器位置良好、稳定,无残余分流。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VSD封堵术中对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室间隔缺损(VSD)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EE引导下为85例患者行VSD微创封堵术.术前行经胸超声检查,确定VSD的位置和形态,测量VSD基底部直径、膜部瘤开口直径及VSD上缘至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选择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封堵,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结果 83例患者成功封堵,2例失败的患者后经TEE及时发现发生情况,并成功转体外循环行修补术.术后出现残余分流的患者13例,新发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无新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随访3~29个月,无封堵器脱落、移位及溶血和Ⅲ度传导阻滞的发生.结论 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术的VSD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评价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 (VSD)的形态 ,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原则和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在室缺封堵术 (VSD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室缺患者 90例 ,单纯膜部或膜周型 86例 ,嵴内及肌型各 2例。超声心动图于非标准胸骨旁左室长轴、大血管短轴及五腔心切面观察 VSD的大小、形态和类型 ,并与封堵器的大小相比较。结果 :90例 VSD有 67例突向右室 ,漏斗形 2 9例、瘤形 2 0例、不规则形 12例、管形 (隧道形 ) 6例 ,其中右室面多孔 18例 ,左室面缺口分隔 2例。 2 DE测舒张期 VSD大小 2 .5~ 15mm ,平均 (8.0± 5.4) mm。封堵器大小 5~ 16mm,平均 (9.5± 3 .3 ) mm。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观测 VSD的形态 ,指导选择封堵器并于术中释放。 VSD分为四种形态 :1.漏斗形 ;2 .瘤形 ;3 .不规则形 ;4.管道形 (隧道形 )。 VSD最大径 (U)与封堵器大小 (D)的关系为 D=1.0 2 U + 1.75。  相似文献   

7.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国产双盘伞封堵室间隔缺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国产双盘伞封堵室间隔缺损 (VSD)中的应用价值及封堵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VSD患者 4 4例 ,男性 18例 ,女性 2 6例。超声心动图术前观测 VSD类型、大小、形态 ;术中监测封堵器释放 ;术后观察封堵术疗效。结果  1.VSD大小 2 .5~ 15 mm ,平均 (8.9± 5 .3) mm;4 4例 VSD中 30例缺损右室侧呈不同形态 ,其中漏斗形 13例 ,瘤形 8例 ,不规则 6例 ,管形 3例 ;缺损口距主动脉瓣距离 >2 mm,距三尖瓣距离≥ 1mm,选择封堵器型号 5~ 16 mm,平均 (9.3± 3.6 ) mm;2 .4 4例 VSD均成功封堵 ,其中 8例封堵器未释放前存在微量或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 ,释放后 4例消失 ,4例有改善。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少量返流 (TR、 AR)各 1例 ;3.术后 2 4 h及 72 h超声心动图检查 ,4例残余分流消失 ,TR、 AR较术中无加重 ;1例术中无并发症者 ,于术后 2 4 h封堵器后上缘及腰部出现残余分流 ,同时伴有溶血 ,1个月后残余分流量明显减少 ,2个月残留分流完全消失 ;1例于术后 3d出现间歇性 °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 1周后消失。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观测 VSD大小、形态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 ,指导选择国产双盘伞封堵器的大小及术中释放 ,评价封堵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VSD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粗筛符合封堵条件,气管插管全麻后,插入食道超声探头,开胸前行TEE检查进一步明确VSD类型、形态、大小、残缘距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瓣根距离及周边组织情况、过隔彩带方向,有无瓣膜反流,指导选择类型和大小合适的封堵器。术中监测VSD封堵全过程,引导封堵器放置,术后即刻及半年随访封堵器是否稳固,是否有移位、分离、 断裂,有无残余分流及并发症。结果:65例VSD患者中, 58例封堵顺利, 其中1例肌部VSD封堵术后少量残余分流,3例嵴下型VSD封堵术前主动脉瓣无反流,术后出现主动脉瓣轻度反流,1例封堵术前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术后主动脉瓣反流消失;5例封堵失败,转体外循环室间隔修补术,其中4例因缺口小或与周边组织粘连严重,多次尝试导丝难进左室,1例在封堵过程中造成二尖瓣穿孔;2例放弃封堵,直接行体外循环VSD修补术,其中1例TTE粗筛发现1个VSD缺口,封堵前TEE发现2个VSD缺口,两者相距3 mm,1例封堵前TEE发现存在主动脉瓣脱垂。结论:TEE对行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病例的选择、术中监测、术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2003年11月-2004年5月我院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的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8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3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4~43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微创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粗筛34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和38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拟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中行TEE根据缺损位置、类型、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引导封堵器放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术后1周内复查.结果 32例ASD和29例VSD患者封堵成功.术后I周内超声随访,封堵器位置均正常,3例ASD患者微量残余分流,患者心室重构改善,瓣膜反流程度减轻,肺动脉压力下降.结论 TEE对选择适合行经胸微创封堵的ASD、VSD患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协助封堵器的释放,评价疗效均有重要的作用.经胸微创封堵ASD、VS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了过去患有室间隔缺损(VSD)的5例室间隔膜部瘤患者,其中2例仍有VSD存在,1例同时合并有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VSD已自然闭合。结果表明:TEE对室间隔膜部瘤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优于TTE,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为VSD自然闭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ultiplan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MTEE)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在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TEE筛选符合封堵条件的2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经导管封堵术。在超声心动图和X-线引导下,以ASD伸展径加0-4 mm为标准,选择相应型号的封堵器,导管送封堵器至ASD处,依次释放左房面伞、腰部及右房面伞,观察位置合适时撤出导管,完成手术。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的进行了ASD封堵,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即刻无残余分流。MTEE测量的ASD最大直径显著小于ASD伸展径[(20.2±5.4)mm:(24.5±6.1)mm,P<0.01],平均相差4.3 mm。所有患者术后24小时、1个月及3个月经胸超声检查均无残余分流及其它并发症。结论:用MTEE指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MTEE在病例的选择、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及放置封堵器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室间隔缺损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24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其缺损的解剖特征及其伴发心血管畸形,其结果与手术或导管封堵术中观察结果比较。 结果 实时三维成像能从多个切面清晰显示室间隔缺损的解剖部位、大小、毗邻关系以及伴随畸形,其结果与手术或导管观察结果一致。 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反映室间隔缺损的空间结构及毗邻关系,并可准确定量测量缺损内径,对开展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或导管封堵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胸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内间隔缺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心病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ONOS5500型超声系统的多平面经胸探头和一体化三维数据采集系统在0~180°每隔1°~3°采集一个心脏切面,可获得60~180个连续的心脏切面组成一个锥体形扫描区。这些图像通过模数转换进入Echo-View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和三维成像。共观察室间隔缺损16例和房间隔缺损8例,男性13例和女性11例,平均年龄22.3岁(9个月~60岁),14例经手术证实,其中VSD10例和ASD4例。结果4例ASD术前三维超声诊断缺损的立体形态、大小与术中所见一致。10例VSD中7例在超声估计缺损大小上与手术相比基本一致。结论经胸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先心病房、室间隔缺损的立体形态和大小具有独特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平面食道超声对中老年人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经胸和食道超声探查中老年人房间隔缺损(ASD)的大小,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房缺对人体的影响,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法:40例中老年房缺患者,均行经胸与食道超声检查。取心尖四腔心,大动脉短轴切面,食道超声注意观察房缺距上下腔静脉入口处的距离,距二尖瓣的距离等,测量缺损大小,右室内径,过隔血流速度,肺动脉血流速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程度。结果:本组患者40~78岁,平均51.4岁,经胸超声测量房缺大小为14~47mm,平均33.0mm;右室内径31~66mm,平均40.1mm;肺动脉内径26~48mm,平均36.5mm;肺动脉血流速度66~350cm/s,平均183.9cm/s;左向右分流舒张期速度48~140cm/s,平均85.9cm/s;三尖瓣返流速度200~430cm/s,平均318.5cm/s;经食道超声检查房间隔缺损大小平均为37.0mm;手术和术中球囊测量房缺内径平均38.0mm。结论:通过本组房缺病例经胸和食道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对照,阐明了房缺患者在决定手术治疗时应该采用彩超经食道检查,根据确切的大小、部位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决定治疗时机和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体元模型三维重建显像定量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和形态的价值。方法: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行经胸、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体元模型三维重建超声显像定量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和形态,并和左右心导管球囊注水测值相比较。结果:经食管超声测定房间隔缺损大小的准确性较经胸超声显著提高,二者与球囊注水测值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和r=0.85。可用y=0.89*经食管超声测值+4.98(mm)推算  相似文献   

17.
多平面经食管彩超引导Amplatzer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食管彩超选择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ASD)病例并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关闭ASD的价值。 方法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 (MTEE)引导封堵器的位置 ,左房面伞的释放 ,观察关闭后效果。结果 本组 10例患者经胸超声测量缺损大小为 2 8~ 3 6mm ,平均内径 3 1mm ,2例主动脉后壁无明显残端 ,封堵均取得成功 ,未出现残余分流等任何并发症。结论 食管彩超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封堵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是一种简便、准确、痛苦小、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Amplatzer闭合器修补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在经食管或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经心导管Amplatzer闭合器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超声测量 4例患者室间隔缺损大小为4 .5± 1.5mm(2~ 6mm) ,在此基础上加上 1~ 2mm选择合适尺寸的闭合器 ,4例手术全部成功 ,没有明显残余分流 ,且不影响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形态活动。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正确估测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和位置 ,利于术前的病例选择、术中闭合器放置的指导和术后疗效的评价和随访 ,是该手术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对30倒房间隔缺损(ASD),1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进行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动态三维重建可从多个角度和方向,甚至模拟手术路径立体显示ASD和VSD的形态、部位和相对大小,及它们和邻近解剖结构间的关系。25例经手术证实的患者中,三维重建纠正了1例ASD和1例VSD患者的多平面经食管二维超声诊断,2例ASD患者三维重建补充了原来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