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自动枪经皮针芯针肺穿活检对≤5mm肺小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直径≤5mm(平均直径4mm)肺小结节患者经皮肺穿活检资料,透视引导下经皮针芯针肺穿活检30例,CT引导下经皮针芯针肺穿活检12例。结果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的诊断准确率86.7%(26/30),发生并发症2例(咯血、气胸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6.7%(2/30);CT引导下经皮芯针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91.7%(11/12),发生并发症1例(咯血),并发症发生率8.3%(1/12)。二者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视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5mm肺小结节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肺部周围性结节病灶的病因诊断。方法 选择合适病例后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明确诊断33例(86.8%)。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提高了肺部周围性结节病灶的病因诊断,且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CT导向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真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肺真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真菌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23例平扫,3例直接增强,26例行细针抽吸及切割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CT显示单发肺结节7例,多发肺结节11例,结节伴斑片状影5例,3例呈实变样表现,26例经细针抽吸活检3例确诊曲菌,3例可疑真菌,26例切割活检病例均确诊为真菌,其中曲菌11例,隐球菌11例,马内菲青霉菌1例,毛霉菌1例,球孢子菌1例,未分类真菌1例,发生少量气胸3例,少许出血2例。结论:对于肺部难以确诊的肺真菌病例,CT导向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锋 《浙江临床医学》2014,(10):1568-1569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肺外周占位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穿刺成功率、确诊率及并发症。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疾病确诊率90.7%(43例患者中39例确诊,其中恶性病变28例),发生并发症8例(气胸5例,咯血3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附11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7例肺部病变(肿块66例,结节42例,实变9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18G穿刺针,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多点取材,活检后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穿刺的成功率为94.1%。117例中,肺癌84例,其中穿刺确诊77例,穿刺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2.5%,假阴性7例,假阴性率为17.5%,无假阳性。良性病变33例,经手术和随访证实。共7例发生气胸,占14.5%,仅2例经插管处理。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初诊肺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初步诊断为肺炎,经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24例,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观察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24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确诊肺结核4例,肺腺癌3例,肺脓肿1例,肺炎13例;余3例病理报告为炎性改变,后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1例,经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确诊为肺结核2例。24例均送活检组织行细菌培养,肺炎13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余细菌培养均为阴性。24例穿刺发生少量气胸2例,无需处理。结论对初诊肺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患者,可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来天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经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证实为孤立性肺小结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 48例患者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28例,良性肿瘤20例,穿刺诊断恶性肿瘤26例,良性肿瘤22例;3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穿刺活检的诊断敏感性为92.88%,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0.91%,诊断准确率为91.67%。检查后共4例患者发生气胸,发生率为8.33%,1例患者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未发现胸腔积液和穿刺针道种植转移现象。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该检查方法并发症较少,是临床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对CT拟诊为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诊断价值及肺炎性BAC的CT特点.方法 对25例CT拟诊为肺炎型BAC患者行CT导引穿刺活检,采用GE公司64排light speed VCT行常规扫描及增强CT扫描,所有图像由两名医师共同分析完成,依据增强扫描可疑肿瘤部位选择穿刺部位及垂直进针路径,确定理想活检部位后应用20 ml注射器进行负压针吸活检,多方向、多点抽吸,吸出物涂片迅速固定,应用活检枪切割活检,标本用福尔马林溶液固定送检.拔针压迫10min后包扎,再次行CT扫描观察有无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取到组织,病理证实为肺炎型BAC 14例,肺炎6例,真菌感染2例,干酪性肺炎3例.14例肺炎型BAC患者CT表现为实变肺组织内支气管充气征10例(71.4%),实变肺组织内蜂房状气腔或空洞征5例(35.7%),实变区周围呈磨玻璃密度影及多发结节影5例(35.7%);增强CT扫描实变区可见混杂的低密度区内血管造影征11例(78.6%),平均达峰时间为90s,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9例(64.2%).结论 CT引导肺穿刺活检结合典型影像学表现可以大大提高肺炎型BAC的早期诊断率,肺段、叶性实变区内蜂窝状气腔及空洞、血管造影征、枯树枝征、周围多发腺泡结节及磨玻璃密度区,增强扫描实变区可见血管造影征,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是肺炎型BAC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小结节病变技术及其临床价值。方法44例直径小于3cm的肺内单发小结节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应用20G自动活检枪取材。所有病例取材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4例病例全部穿刺成功,41例肺小结节病变一次取材成功,成功率为93.02%,3例行2次取材。43例病理结果与手术或随访结果一致,1例未能作出明确的组织学诊断,其中恶性肿瘤为39例,恶性肿瘤特异性100%。该组6例出现少量气胸,发生率13.6%,10例肺出血,发生率22.7%,2例有少量咯血。所有病例随访均未发生感染、肿瘤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活检肺小结节(直径小于3cm)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诊断准确率高的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法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法对48例肺周围型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分析其确诊率、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结果穿刺活检确诊40例,其中恶性肿瘤34例、良性结节6例,活检诊断准确性83.3%(40/48)。无假阳性,假阴性8例。本组出现气胸4例,出现肺出血5例,出现咯血3例,均未作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相对安全、易行,确诊率高,对肺周围型病变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袁永丰  曾亮  张愉 《中国临床研究》2014,(11):1400-140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120例肺部结节及肿块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活检取材行细胞学检查和病理组织诊断,并与患者下一步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或非手术治疗随访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获取病理标本,穿刺成功率100%,其中一次穿刺成功97例(80.8%),同一病灶两次穿刺成功23例(19.2%)。依据手术治疗者术后回访结果及非手术治疗者至少6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经皮肺穿刺活检术114例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95.0%,其中恶性肿瘤59例(肺鳞癌20例,肺腺癌29例,小细胞肺癌10例),炎症46例,纤维组织增生5例,肺结核4例;6例诊断错误,漏诊率5.0%,分别为鳞癌3例、腺癌1例、小细胞肺癌2例。13例(10.8%)穿刺术后出现少量气胸,未经处理于1周内自行吸收;3例(2.5%)穿刺术后出现出血,经静卧、止血、补液处理后治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结节和肿块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梁海元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604-160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定位下肺穿刺取材,将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对照术后病理诊断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80侧,均获得活检组织,1次穿刺成功率97.5%(78/80),1例发生轻度气胸,1例穿刺后咯血痰。【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病理确诊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能弥补影像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经CT及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对肺结节病变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知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对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8例肺结节性病灶分别作CT引导经皮肺穿刺及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结果:CT引导穿刺准确率92.86%(26/28),诊断符合率85.71%(24/28);纤维支气管镜穿刺准确率60.71%(17/28),诊断符合率50%(14/28)。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对肺结节性病变诊断准确性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电子支气管镜和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外周孤立性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136例经无创检查未能确诊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患者,根据病变部位、距胸膜距离及患者病情,对其中62例患者进行了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另外74例患者使用精细针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评估各自诊断准确率、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能获取组织标本。病理结果显示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组有29例为恶性病变,6例为良性痛变,27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71%;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69.0%;经皮肺穿刺活检组有59例恶性病变.7例为良性病变,8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4.6%;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95.2%(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发气胸1例,痰中带血10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并发气胸11例,痰中带血1例,肺内出血4例。结论: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肿瘤科125例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资料,统计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观察和分析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124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9.2%;121例穿刺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符合,诊断准确率为96.8%,其中肺部恶性病变104例,一次穿刺诊断阳性率为95.2%(99/104),5例患者二次穿刺或手术确诊.125例患者中2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7/125),其中气胸发生率为8.0%(10/125)、咯血发生率为8.0%(10/125).多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灶大小、有无基础肺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节直径越小,术后咯血发生率越高(P=0.002),合并基础肺疾病,术后气胸发生率越高(P=0.013).气胸及咯血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吸烟史及病灶距离胸壁的距离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明确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106例,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恶性肿瘤96例,结核3例,慢性炎症4例,3例未确诊者行手术治疗,诊断恶性肿瘤2例,结节病1例。穿刺术后出现少量咯血2例,胸痛3例;出现气胸8例,仅1例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诊断率高,适用于距胸膜较近的病灶诊断。病灶距胸膜较远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检查,气胸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盯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法对肺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法对119例肺内占位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分析其敏感性、确诊率、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结果:穿刺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79例,经手术及临床观察确诊恶性肿瘤5例,良性病变共35例。灵敏度为94.0%(79/84),特异度100%(35/35),假阴性4.20%(5/119),无假阳性,总确诊率为95.8%(114/119)。术后气胸发生率16.00%(19/119),咯血发生率20.2%(24/119),血胸及脑梗死发生率均为1.70%(2/119)。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法相对安全、易行,确诊率高,对肺内占位病变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织学活检在周围型肺病变(PPL)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PL患者176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PPL,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均行手术治疗取得最终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材成功率,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PPL的效能,并观察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76例患者中,172例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97.72%(172/176)。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正确168例,诊断准确性为97.67%(168/172),余4例肺腺癌伴坏死感染穿刺活检诊断为炎性坏死组织。以外科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诊断肺周围型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6.77%(120/124),特异度100%(48/48),阴性预测值为92.31%(48/52),阳性预测值为100%(120/120)。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出现少量气胸9例,少量胸腔积液8例,痰中带血丝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7%(23/176)。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便捷、安全的检查技术,对PP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常规检查不能确诊的周围型肺占位病变诊断率达74%~99%,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在90%以上。自1976年首次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虽然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但其仍然是有创性检查,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并发症;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对提高检查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07年1月至12月对300例影像学诊断为肺部占位病变的住院患者进行CT引导下肺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CT引导下经皮胸膜或肺结节穿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普通CT机引导下经皮胸膜或肺结节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西门子普通CT机引导下经皮胸膜或肺结节穿刺共35例,其中男23例,年龄35~75岁,中位年龄56岁;女12例,年龄33~65岁,中位年龄52岁,穿刺前充分阅读增强CT片,确定穿刺部位,避开血管或其他重要结构,患者体位根据结节与胸壁距离行仰卧、俯卧或侧卧位;在结节部位先行厚层CT平扫,在CT机下测量经皮结节穿刺角度和进针深度,穿刺1~3针,穿刺针为18、20和22号,对胸膜或靠近胸壁结节用18号针,对远离胸壁或肺气肿明显患者则采用20或22号穿刺针.结果 35例患者均穿刺成功,32例获得组织学和细胞学,3例仅获得细胞学,但病理均能明确诊断.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胸膜或肺结节穿刺,对胸膜或肺结节的诊断极有价值,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