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RT-3DE及二维方法测量29例TOF患者及10例正常儿童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量(RVSV)及射血分数(RVEF)。结果:二维及RT-3DE均测得29例患者中41%术前RVEF低于50%,两种方法测得的TOF患者术前RVEDV及RVESV比较有统计学差异,RVSV及RVEF无统计学差异。TOF患者三维右心室容积曲线(RVVC)幅度较正常人减小,收缩峰值后移。结论:RT-3DE能通过测量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来评价TOF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伴轻、中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行封堵介入术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方法 63例ASD患者按PAH程度分为轻、中度组,并选取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RT-3DE技术测量ASD患者封堵术前、术后及健康人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量(RVSV)、射血分数(RVEF).结果 (1)两组ASD患者术前的RVEDV、RVESV、RVSV、RVEF,术后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 (2)两组ASD患者术后的RVEDV、RVESV、RVEF均小于术前(均P<0.05).(3) ASD中度PAH组术前、术后的RVEDV、RVESV、RVSV均大于轻度PAH组(均P<0.05). (4) ASD合并轻度、中度PAH患者封堵术后的RVEF无明显差别.结论 RT-3DE可用于评价ASD患者封堵治疗前后右室功能;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右室容积及收缩功能可在术后短期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评价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40例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的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每搏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正常组与肺动脉高压组二维超声测量RVESV、RVEDV、RVSV、RVEF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与肺动脉高压组三维超声测量RVESV、RVEDV、RVSV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VEF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通过测量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来评价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65例ASD患者按PAH程度分成轻、中、重度PAH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于手术前后分别对ASD各组及正常对照组行RT-3DE检查,测量并比较各组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绘制右室容积-时间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轻、中、重度PAH组术前RVEDV、RVESV及RVSV均大于正常对照组;轻、中度PAH组术前RVEF、TAPSE均大于正常对照组,重度PAH组RVEF、TAPSE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重度PAH组术后RVEDV、RVESV及RVSV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EF、TAPS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SD各组术后RVEDV、RVESV及RVSV均小于术前,轻、中度PAH组术后RVEF和TAPSE均小于术前,重度PAH组术后RVEF和TAPSE均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肺动脉压逐渐增高,右室容积-时间曲线幅度逐渐低平,收缩峰值时间随之后移。结论 RT-3DE可准确、快速及无创地评估ASD合并PAH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右心室整体容积及收缩功能。方法:51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DCM患者,经二维超声(2DE)筛选出DCM1组(右心室内径正常者)41例和DCM2组(右心室扩大者)10例,36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三维容积成像并应用四维右室功能(4D-RVF)分析软件计算右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射血分数(RVEF),分别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DC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RVEDV、RVESV均显著增高,而RVEF值则显著降低(P值均〈0.001)。DCM两纽间比较:DCM1组RVEDV及RVESV显著低于DCM2组(P值均〈0.05),但RVEF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31)。结论:DCM患者即使2DE检查右室内径正常,其容积与正常比较也已增大,甚至右室功能已明显减退。运用4D-RVF能准确评估右室功能,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右心衰竭(RHF)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RHF早期阶段患者及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RHF患者各25例,分为Ⅱ组和Ⅲ组,正常对照组30例(Ⅰ组)。常规测量右心房的左右径(RA-D1)和上下径(RA-D2)、右室基底部左右径(RV-D)、右室游离壁厚度(RV-FW)、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RT-3DE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分析各组间的差异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与RVEF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RA-D1、RA-D2、RVFAC、TAPSE、RVEDV、RVESV、RVSV、RVEF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V-D、S′在Ⅰ组与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FW、RIMP在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RVEF与RVFAC、RIMP、S′、TAPS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0.671、0.431、0.652(P0.01)。结论 RT-3DE可准确定量测量RHF患者的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并可敏感发现RHF早期阶段患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三平面技术(RT-3PE)及全容积技术(FV-3DE)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按Ganau法将高血压病人分为A、B、C、D4组,共143例,另设对照组35例.用RT-3PE技术及FV-3DE技术分别测定各组的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室每搏射血量(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RT-3PE技术发现高血压病D组R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数值在正常范围内.FV-3DE技术发现高血压D组R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数值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结论 RT-3PE技术及FV 3DE技术均能早期发现并检测不同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肺栓塞(PE)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改变,并探讨其准确性、敏感性及优越性.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肺栓塞组28例,依据预期的PE相关早期病死率进行危险分层为:高危、中危、低危亚组.所有研究对象行2DE测量右心室常规超声指标,TDI测算右心室Tei指数,RT-3DE测量右心室舒张期末及收缩期末容积、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RVEDV、RVESV、RVSV、RVE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E高危组右房室增大及肺动脉压显著升高,右室Tei指数、RVEDV、RVESV明显增大(P<0.05),RVEF明显减小(P<0.05);中危组虽无明显右房室增大,但右室Tei指数、RVEDV、RVESV、RVEF均出现异常(P<0.05);低危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危组右室Tei指数、RVEDV、RVESV大于低危组而小于高危组,RVEF小于低危组而大于高危组.结论 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可出现不同程度受损;TDI测算右室Tei指数和RT 3DE测量RVEF可客观、准确、较敏感地反映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室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右室收缩功能,并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对照,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使用RT-3DE系统采集32例健康志愿者的右室“金字塔”型数据库,结合容积分析软件,采用心尖八平面法勾勒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RVESV),并计算右室每搏量(RVsV)和射血分数(RVEF);同时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测量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的收缩期位移(TASE)、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勾画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比较三维容积法测定的收缩指数与TASE、FAC间的相关性。结果 RT-3DE测量的RVSV、RVEF均与TASE呈显著正相关(r=0.90;r=0.83);RVEF与FAC之问呈正相关(r=0.63)。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容积成像能快速简便、准确无创地确定右室容积,为临床早期评估右心收缩功能提供了有力手段,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各20例;另选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比较各组常规超声所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及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以及RT-3DE所测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的差异;同时分析RVEF与常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增加,TAPSE、S’及RVFAC测值降低,RIMP测值增加,且中度组与对照组和轻度组,以及重度组与正常组和轻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R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越重,RVESV越大,RVSV及RVEF值越低;其中,除轻度组与正常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EF与TAPSE、RVFAC及S’均呈正相关(r=0.658、0.832、0.886,均P=0.000),与RIMP呈负相关(r=-0.759,P=0.000)。结论 RT-3DE能准确判断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对临床评价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及组织多普勒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AH患者(PAH组)24例,其中PAH轻度组10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6例;正常对照组16例。术前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右室舒张末容量、收缩末容量,计算右室射血分数,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处游离壁组织收缩期速度及舒张早期、舒张晚期运动速度。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PAH组右室舒张末容量、收缩末容量增大,射血分数减低(P〈0.01)。②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心功能呈逐渐下降趋势;右心室三维容积曲线逐渐低平,收缩峰值后移。③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在重度肺动脉压力时下降。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及三尖瓣环运动速度能有效评估右室整体功能,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法洛四联症(TOF)手术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方法 30例TOF患者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确诊后,使用RT-3DE采集患者的右室全容积数据库,分析右室舒张末容量(RVEDV)、收缩末容量(RVESV),计算射血分数(EF).比较术前、术后12 d、术后3个月RVEDV、RVESV及EF值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中20%(6/30)患者术前右室EF低于50%,术后12 d收缩末容量较术前增加(P<0.05),EF值较术前减低(P<0.05),术后3个月RVEDV较术前增大(P<0.05).常规二维超声术后复查,70%患者(21/30)残留肺动脉分支狭窄,所有患者均存在肺动脉瓣反流.结论 RT-3DE能简便、准确地确定右室容积并计算右室收缩功能;TOF患者术后残留肺动脉分支狭窄及肺动脉瓣反流可能导致右室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酒精性心肌病(ACM)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30例ACM患者(ACM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及RT-3DE检查。常规超声测量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和收缩末期面积(RVESA),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运用M型超声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RT-3DE测量参数包括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量(RVSV)、射血分数(RVEF)。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RVFAC、TAPSE与RVEF的相关性。结果 常规超声中,ACM组RVEDA和RVESA高于对照组,LVEF、RVFAC和TAPSE低于对照组(P均<0.05);RT-3DE中,ACM组RVEDV和RVESV高于对照组,RVEF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RVSV无明显差异(P>0.05)。RVFAC、TAPSE均与RVEF呈正相关(r=0.610、0.822,P均<0.05)。结论 RT-3DE能准确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纳入50例OSAHS患者(OSAHS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组间RT-3DE及传统超声心动图参数差异;观察OSAHS组CPAP治疗前及治疗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磁共振(MRI)检测结果为标准,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 16例TOF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确诊后,分别使用RT-3DE和MRI采集患者的左、右室全容积数据库,分析左、右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RVEDV)、收缩末期容量(LVESV,RVESV),计算射血分数(EF),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得出的RVEDV、RVESV及EF值的相关性和差异.结果 RT-3DE和MRI检测TOF患者RVEDV、RVESV、RVEF、LVEDV、LVESV及LVEF分别为(49.1±22.1)ml、(22.4±11.4)ml、(54.4±10.9)%、(40.9±19.9)ml、(20.1±11.4)ml、(51.42±7.6)%和(50.3±20.2)ml、(22.8±10.8)ml、(54.9±9.9)%、(41.64±19.00)ml、(20.6±10.5)ml、(51.11±6.00)%,r值分别为0.996、0.997、0.950、0.996、0.998和0.950.结论 RT-3DE能方便、准确地检测TOF患者心室容积并计算其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2例,设置为A组,另随机抽取我院同期61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B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及A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右心功能指标。结果 A组患者的RVEDV、RVESV、Am均高于B组,RVEF、Em、Em/Am均低于B组(P<0.05)。A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RVEDV、RVESV、Am高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RVEF、Em、Em/Am低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右心功能评估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硝基酪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免疫试剂盒测定109例糖尿病非冠心病患者(T2DM组)、15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T2DM-CHD组)和103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硝基酪氨酸浓度。结果(1)T2DM-CHD组血清硝基酪氨酸浓度为(78.17±10.68)nmol/L,高于T2DM组[(70.50±9.13)nmol/L]及对照组[(63.23±11.55)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硝基酪氨酸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Gensini积分相关(r=0.361,P=0.009;r=0.206,P=0.001;r=0.347,P=0.026;r=0.46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硝基酪氨酸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OR=1.094,95%CI:1.053-1.137;P〈0.01)。结论硝基酪氨酸在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抑素C(CysC)的关系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89例)和T2DM合并CHD(T2DM+CHD)组(62例)]及健康者5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HCY、CysC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组血清HCY、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CHD组高于T2DM组(P<0.05);T2DM合并CHD组血清HCY与CysC呈显著正相关(r=0.649,P<0.05)。结论 T2DM患者体内存在HCY、CysC水平异常,合并CHD患者更为显著,且HCY、CysC水平具有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有助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RT-3DE)评估正常人右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并与左室三维及传统方法相比较,评价三维测量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的准确性。方法34例正常成人,行经胸左、右心室RT-3DE图像采集,脱机分析右室整体及流出道(RV-outflow)、体部(RV-body)和流入道(RV-inflow)节段容积参数和射血分数(RVEF),左室整体三维容积参数和射血分数(LVEF)。同时用传统M型Teichholtz方法测量LVSV和LVEF;用右室流出道流速曲线速度时间积分(VTI)方法估测RVSV。分析3种方法测得SV的相关性。结果34例正常人三维方法测得的RVSV 与三维方法测得的LVSV相关性较高(r=0.86,P〈0.001);与Teichholtz方法测得的LVSV相关性较差(r=0.31,P〈0.001);与右室流出道VTI方法测得的RVSV相关性较差(r=0.46,P〈0.001);二维和流速曲线方法测值均较三维方法偏高(P〈0.05)。右室各节段收缩强度存在差异,节段EF值(%)流入道(62.00±7.20)>流出道(53.08±14.10)>体部(32.00±11.08)(P〈0.05)。右室三维整体收缩功能参数经体表面积标化后,不同性别间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RV-3DE方法评估正常成人LVSV、RVSV一致性好,相关性较高。正常人右室流入道的收缩活动强度及对整体每搏输出量的贡献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流出道、体部。RT-3DE为研究右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提供了可靠、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