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及防治肺动脉栓塞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DVT患者115例,选择27例适合行VCF置入的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行VCF置入,术后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结果 27例患者下腔静脉内均成功置入VCF,经溶栓、抗凝后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术后无肺栓塞及滤器置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VCF置人联合抗凝溶栓治疗DVT疗效好且安全,VCF置入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总结17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经验和方法,主要包括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中行下肢深静脉导管溶栓,术后行溶栓、抗凝治疗及护理。认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并配合精心的护理能有效治疗下肢DVT。  相似文献   

3.
霍金华 《全科护理》2011,(15):1359-135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血凝阻塞性疾病,可致血栓后综合征,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严重者血栓脱落后可引发致命性肺栓塞。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e cava fiter,VCF)是用金属丝编制成的滤网,置于下腔静脉拦截脱漏血栓结合抗凝?溶栓是当今预防肺栓塞的有效治疗手段。自2005年2月—2010年8月,我院为11例DVT病人做VCF置入加抗凝?溶栓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坤 《当代护士》2013,(12):30-31
总结了29倒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加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精心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认为精心有效的护理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血凝阻塞性疾病,可致血栓后综合征,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严重者血栓脱落后可引发致命性肺栓塞.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e cava fiter,VCF)是用金属丝编制成的滤网,置于下腔静脉拦截脱漏血栓结合抗凝∕溶栓是当今预防肺栓塞的有效治疗手段.自2005年2月-2010年8月,我院为11例DVT病人做VCF置入加抗凝∕溶栓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总结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结果 37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后积极、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并进行溶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前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0例患者,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12例保留导管溶栓治疗。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入成功,溶栓治疗有效。随访1--24个月,滤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对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可较好地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2月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做好术后护理。结果:22例经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肢肿胀消退,在溶栓过程中,1例患者月经量过多,4例患者出现创面渗血较多,予调整抗凝药用量并及时换药,加压包扎,2 d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痰中带血,调整抗凝溶栓药用量,2 d后好转。无1例出现获得性PE,22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未再有血栓形成现象。结论: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决定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于左下肢,栓子脱落可发生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有效方法,并使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现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病房对16例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介入性溶栓治疗前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行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收治的1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深静脉置管溶栓术。随访3~12个月,定期摄腰椎正侧位片,彩色超声检查,复查凝血四项。结果 17例全部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溶栓导管平均放置时间(10.2±0.8) d,平均尿激酶用量(23.4±4.8)万U。17例患肢3~5 d内血液回流均显著改善,疼痛及下肢肿胀明显减轻。所有患者12个月后复查腰椎正侧位片,均未见滤器明显移位、变形,彩色超声示下腔静脉通畅,滤器周围未见血栓形成。结论 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保护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置管溶栓术,可在短期内、安全有效地治疗血栓形成,且大大降低了肺栓塞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过程中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 80例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后行骨折手术治疗,术后采用抗凝治疗,临床观察有无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结果 80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均一次置入成功,置入滤器12天后回收55例,其中40例滤器上有血栓附着。1例因骨科手术治疗尚未结束错过回收时间窗,余24例作为永久滤器长期置入。随访时间3~6个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未发生肺栓塞。结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过程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舍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对1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胭静脉顺行插管后予尿激酶溶栓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放下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血栓完全溶解4例(33.3%),部分溶解8例(66.7%),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舍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溶栓及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下肢DVT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体位与饮食指导,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做好肢体护理及溶栓、抗凝护理,积极预防和护理并发症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本组于术后14d患肢拆线后痊愈出院。3例术后发生出血,其中1例术后3d切口处的细硅胶管自切口处脱出,2例术后5d切口处有少量渗血,均经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结论:对下肢DVT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溶栓及抗凝治疗,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明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栓塞。方法: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溶栓与直接溶栓组发生肺栓寒的情况。结果:滤器组未发生肺栓塞,对照组出现1例肺栓寒。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可以有效的预防溶栓过程中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溶栓及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下肢DVT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麻醉护理、术后(溶栓、抗凝、肢体及并发症)护理。结果 11例于术后14天患肢拆线后痊愈出院。2例术后第2天切口处有少量渗血约5ml,经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术后无1例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TE)。结论对下肢DVT患者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溶栓及抗凝治疗,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总结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做好患肢护理、临时性腔静脉滤器的护理及导管溶栓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32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肢肿胀消退,均未发生肺栓塞、腔静脉滤器并发症、溶栓导管并发症及出血倾向。结论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高效、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术前、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并给予积极术后分期护理.结果:本组30例术后7~14 d下肢肿胀消退,超声检查下肢血流通畅,无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3例穿刺部位出现血肿,给予重新加压包扎后血肿消失.2例术后5d出现血尿,给予华法林减量后血尿消失.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给予分期护理安全可行,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患肢护理,术后抗凝溶栓治疗时做好用药护理及疗效的观察,预防肺栓塞、滤器移位和脱落、下腔静脉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给予出院指导,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结果19例下腔静脉置入术加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且未发生肺栓塞.结论早期及时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并发肺栓塞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 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于左下肢,栓子脱落可发生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有效方法,并使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1], 现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病房对16例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介入性溶栓治疗前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