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胰头结石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12例胰头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复习有关文献。结果:12例病人均伴有慢性胰腺炎,1例伴有胰头癌,3例伴有糖尿病。12例病人均行手术,其中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2例。结论:胰头结石手术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胰头部胰管结石的年轻病人可考虑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进行外科手术的43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男女比例约为2:1,主要症状为上腹痛,部分伴腰背痛。全组均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确诊。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34例(其中同时切除胰体尾2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5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体尾、脾切除1例,探查发现恶变无法切除1例。随访5个月至6年;43例患者中23例腹痛症状完全缓解,18例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对胰管结石的手术应制定个体化方案。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胰管结石的主要术式,其他可根据情况采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或胰体尾切除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14年间经手术治疗的17例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胰头肿块合并胰头部胰管结石,5例胰体结石,8例胰尾结石,1例全胰管结石.结石数量4~31枚.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行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行胰尾切除术.其中4例同时行脾切除术.结果 17例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胰漏.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1例.获随访13例,时间1~7年,复查CT,1例胰体结石复发.术前腹痛12例术后8例(66.7%)疼痛完全消失,3例疼痛部分缓解,1例术后未戒酒,慢性胰腺炎未控制,顽固性疼痛需止痛药物治疗.术前血糖升高10例,术后8例血糖恢复正常,2例仍需胰岛素控制.术前脂肪泻6例,有4例痊愈,2例仍服胰酶制剂.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多发胰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胰管结石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1~2007年间11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管结石患者均以上腹痛为主要首发症状且合并慢性胰腺炎,多数有内、外分泌功能障碍。B超、CT、ERCP及MRCP均可明确诊断。6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胰体尾部结石行胰体尾切除、胰断端套入空肠端Roux—en-Y吻合术;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头部结石行胰管切开取石,主胰管内置T型管引流。结论:B超、CT及MRCP是诊断胰管结石最主要的手段。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胰管结石的部位、主胰管有无狭窄及是否合并胰腺癌。  相似文献   

5.
胰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14例胰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4例病人均有上腹痛症状,11例合并慢性胰腺炎,14例病人中,13例病人行手术治疗,1例放弃手术。其中10例行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内置T型管引流,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上腹痛及合并慢性胰腺炎是胰管结石的主要临床特点,B超、CT及MRCP是诊断胰管结石最主要的手段,手术治疗是胰管结石的最佳方法。手术方式应该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及十二指肠肿瘤伴胰管结石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胰腺及十二指肠肿瘤伴胰管结石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中,全胰癌1例,胰头癌1例,十二指肠腺癌1例,十二指肠腺瘤1例,均伴胰管结石.临床症状为腹痛,皮肤巩膜黄染.4例患者入院前均有手术史,诊断为胰腺癌晚期不能切除而放弃根治性手术,入院后诊断为胰腺及十二指肠肿瘤伴胰管结石,均行根治性手术,其中全胰切除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十二指肠乳头部肿块局部切除术1例.术后随访至今6月~4年,均存活.结论: 胰管结石影响胰腺及十二指肠肿瘤可切除性的判断,从而影响胰腺及十二指肠肿瘤的治疗及预后.如果术前CT等检查发现有胰体钙化或胰管结石,术中发现胰腺质地硬,或扪及结石,应考虑为胰腺及十二指肠肿瘤伴胰管结石而非晚期、不可切除之肿瘤,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切除术等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5例胰管结石患者,11例行胰管切开取石,或胰管内巨大结石用体内微爆破碎石仪碎石,T型管引流加大网膜黏合于引流管周围。3例胰管取石或胰尾切除后行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14例术后随访1~5年,1例术后11个月发现结石复发伴胰头部占位,再手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患者术后27个月死于癌症复发。6例伴有糖尿病者术后2例恢复正常,4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2例慢性脂肪泻患者症状改善。1例发生胰瘘,经治疗痊愈。结论:胰管结石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为治疗胰管结石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9例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结果 9例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患者中,4例行B超联合CT血管造影(CTA),均诊断为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4例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显像(MRCP/MRA),3例考虑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3例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均诊断为胰腺癌。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胰体尾及脾切除术3例,胰管切开取石、远端胰管空肠吻合术1例,腹腔镜探查、活检术1例。术后无死亡病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B级胰瘘1例。所有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5~36个月,中位数为13个月。随访期间死亡7例,5例生存时间超过1年,2例生存时间超过3年。结论对于反复发作的胰管结石患者应该警惕合并胰腺癌的可能,CT和MRCP均可作为该病的进一步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肿物、无手术禁忌证时,均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推荐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外科手术治疗胰管结石1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45例,胰管切开取石并行胰管空肠侧侧吻合者33例,Beger手术17例,Frey手术12例,胰体尾切除术9例.9例已发生胰腺癌变.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 10.3%.术后3个月,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105例术后全程随访发现:92例胰管结石患者存活至今,一般情况良好,6例胰腺癌患者因肿瘤复发病故,1例胰管结石患者因糖尿病及严重营养不良病故,6例因其他原因病故.结论 手术治疗是胰管结石达到根治性治疗的理想方法,按照胰管结石的治疗原则,依据结石及胰腺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中采用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3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胆管探查+T管外引流术2例,胰管切开取石+气压弹道碎石+胰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3例,胰体尾切除、胰断端空肠Roux en Y吻合术1例,合并胰腺癌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11例均痊愈;2例合并胰腺癌者于术后1~1.5年后死亡。结论:引流术和胰腺切除术仍是胰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主胰管扩张者采用引流术,无胰管扩张和胰腺病变局限化者采用胰腺部分切除加引流术;对结石位于胰头钩突、胰管扩张而无法取净的胰管结石需采用气压弹道碎石+引流术。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4型:Ⅰ型28例分布在胰头部;Ⅱ型30例在胰体部;Ⅲ型1例在胰尾部;Ⅳ型7例在胰头、胰体、胰尾部主胰管.10例(Ⅰ型4例,Ⅱ型5例,Ⅳ型1例)经镇痛、抑酸、应用生长抑素、抗感染等治疗.10例(Ⅰ型)行内镜取石术.Ⅰ型14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部分切除术;Ⅱ型25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Ⅲ型1例行胰尾部+脾切除术;Ⅳ型6例行Puestow-Gillesby和胰颈部离断+胰管探查取石+胰管两断端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 62例随访2个月至15年,Ⅰ型术后结石复发4例,Ⅱ型2例,Ⅲ型0例,Ⅳ型3例.结论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确诊后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根据结石分布范围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正确的术前及术中诊断、分型及个体化处理在预防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外科治疗后结石复发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7年3月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B超和CT检查能发现囊肿但不能确定类型。浆液性囊腺瘤7例均行肿瘤局部切除,黏液性囊腺瘤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5例;囊腺癌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胰体尾切除术2例,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病理标本多呈多房囊腔,囊腔与胰管不通。15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3(1~129)个月,1例囊腺癌行胰体尾加脾切除的老年患者术后6个月营养不良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生存,经B超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仅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出现糖尿病,疗效满意。结论B超和CT是该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加强对该病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是提高诊治率的关键,手术切除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1年3月-200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中女7例,男5例.平均年龄13.6岁.主要症状为腹痛和腹部包块.4例位于胰头,8例位于胰体尾部.12例均手术切除.5例行肿瘤摘除术,1例行中段胰腺切除术,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例为肿瘤摘除术后5年复发,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部切除术及脾切除术.随访时间6个月-6年.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术及脾切除术患者手术后6个月失访,1例患者术后1年发现肝脏肿瘤,放弃治疗后失访,余均无瘤存活.结论 本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多为年长儿童,多见于女孩,为一种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胰管结石的治疗:附3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3年我院收治的37例胰管结石临床资料。结果: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Ⅰ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头部,以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为主;Ⅱ型, 结石主要位于胰体尾部,以采用胰尾部或加脾切除为主;Ⅲ型, 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主要采用胰头切除,大口径胰管切开取石加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全组病例无死亡。治疗后2周内症状不同程度缓解。随诊31例(83.8 %),随诊时间为6~7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在胰管结石治疗中应根据胰管结石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外科治疗关键是清除胰石、切除病胰、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腺胃泌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胰腺胃泌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定性诊断,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等检查进行定位诊断.术后根据病理学结果给予相应的放化疗.结果 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位于胰头者9例,胰尾者1例,胰体者2例以及胰腺内多发肿瘤者1例;肿瘤直径为0.2~4.0cm,其中>2.0 cm者11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1例,行瘤摘除术7例,行胆胰结合部切除术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术后出现胰液漏1例,切口感染2例.13例中有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12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78个月.12例胰腺胃泌素瘤患者术后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半年后行电子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均愈合,基础胃酸分泌及12 h胃液量均在正常范围内.1例因其他疾病于术后1年死亡;1例因肿瘤复发于1.5年后死亡,另1例因肝转移行再次手术治疗4年后死亡;其余10例痊愈.结论 外科治疗是胰腺胃泌素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体尾部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外科治疗的87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0切除、姑息性切除、短路手术和未手术治疗对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手术探查59例,肿瘤切除27例,其中R0切除21例,姑息切除6例。R0切除组中联合脏器或血管切除9例。短路手术13例,仅行开腹探查、活检19例。各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无差异,联合脏器切除组合并症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87例胰体尾癌患者总中位生存期为7.9个月。R0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短路手术组与未切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2个月、7.3个月、4.7个月和5.2个月。肿瘤切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高于姑息手术组及短路手术组(P=0.03)。结论对胰体尾癌患者应提倡积极手术治疗,即使姑息切除,亦可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7.
胰管结石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4月-2005年10月32例胰管结石中8例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胰腺结石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患者中5例术前未获得明确诊断。3例胰管结石合并胰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捆绑吻合术,术后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18个月和23个月;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合并胰管结石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端侧与空肠侧侧吻合术,分别已生存10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1例环状胰腺、十二指肠膜状闭锁合并胰腺结石行胰头部及环状胰腺、十二指肠球部和部分降部、胆管下端切除、十二指肠胰体尾捆绑吻合、胆肠吻合术;1例胰管结石合并胰腺钩突囊肿行囊肿切除、胰管与空肠侧侧吻合术,2例术后效果均良好。结论胰管结石患者应考虑合并壶腹部周围病变可能,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均表现Whipple三联征.术前BUS、CT及强化CT、MRI、DSA诊断阳性率分别为46.9%(30/64),58.2%(23/39),66.7%(18/27),91.7%(11/12).IOUS诊断阳性率为92%(23/25).单个肿瘤58例,多发肿瘤6例.单发者位于胰头19例,其中直径4cm 1例,胰体17例,胰尾22例;多发者6例均为2枚肿瘤,4例位于胰体,2例分别位于胰体和胰尾各1枚.治疗行肿瘤局部切除39例,胰体尾切除13例加作脾切除6例,胰尾切除8例加作脾切除4例,胰体表面肿瘤直径2cm行腹腔镜下单纯肿瘤摘除1例,自左向右分段切除(盲切法)2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例.良性肿瘤62例,恶性2例.术后胰瘘3例、急性胰腺炎4例均经非手术治愈.64例术后低血糖症状消失.62例良性胰岛素瘤术后随诊1~5年血糖正常,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4年和5年复发,再次手术发现胰尾近脾门处分别有直径1cm和1.5cm肿瘤,经胰尾切除后治愈.45例随访8年血糖正常,17例失访.2例恶性胰岛素瘤分别于术后3年和4年复发,因肝转移死亡.结论 Whipple三联征和测定IRI/G>0.3是定性诊断的依据.术中触诊联合IOUS是最有效的肿瘤定位诊断方法.胰岛素瘤切除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外科治疗方法和根治性切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6例胰体尾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侵犯横结肠者2例,脾脏者2例;侵犯脾动静脉14例,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2例,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8例。肿瘤直径小于4cm11例,4—8cm13例,大于10cm2例,根治性切除组肿瘤直径平均为3.8cm(2例胰腺囊腺癌除外),姑息性切除组肿瘤直径平均为5.4cm。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8例,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24例,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局部楔行切除修补2例,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加横结肠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组与姑息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6个月和10.3个月。结论积极行手术切除肿瘤是胰体尾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而肿瘤的大小、对重要血管和邻近脏器的侵犯程度是影响肿瘤能否根治性切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胰体尾癌外科治疗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Liu Q  Zhao P  Wang CF  Cai JQ  Shao YF  Bai XF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5):333-335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的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至2003年我院行手术探查并获病理诊断的117例胰体尾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综合运用B超、CT、MRI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于术前诊断95%以上病例,而根治性切除组与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肿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8和3.5个月。结论综合运用影像和血清学检查有利于较早诊断胰体尾癌;积极行手术切除肿瘤是胰体尾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途径,而肿瘤的大小、对重要血管和邻近脏器的侵犯程度是影响肿瘤能否切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