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临床、喉镜、CT、手术及病理对近年收治的38例喉部疾患的X线正位体层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讨论了喉部炎症、声带麻痹、喉癌、声带息肉等喉部常见疾病和喉囊肿、喉乳头状瘤等少见疾病的体层片表现以及喉炎与喉癌、良性与恶性喉麻痹的鉴别诊断。比较喉镜、喉侧位X线片、CT的优缺点,作者认为,喉体层摄影具有从冠状面清晰显示喉各部结构并能以不同相照片显示其动态的功能和形态改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喉部肿瘤的诊断,间接喉镜和CT都是主要捡查手段,但亦都存在局限性.本报告15例喉部肿瘤的X线体层摄影,旨在说明该法仍然是临床上诊断喉部肿瘤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60喉部病变X线体层摄影诊断结果,并由喉镜检查,病理或手术证实。其中包括喉癌21例,良性病变39例。文中介绍了有关病变的X线表现,讨论了X线体层摄影有关技术方法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支气管正位体层摄影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然而,照片质量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诊断准确率,故应不断改进和提高体层片的质量。为此,我科对支气管正位体层术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肺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材料及设备 1.材料:60例正位肺门体层患者系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每份病例均有正侧位胸片及3~5张体层片。其中,34例采取平卧,正位投照,26例仰卧额面倾斜位投照,冠状面与台面约15°角。胸厚的测量为测第6  相似文献   

5.
体层摄影147例质量分析QualityAnalysisof147CasesofTomography彭俊玲(广西区南溪山医院放射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体层摄影;质量;分析体层摄影检查是临床X线检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体层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  相似文献   

6.
采用支气管正位倾斜及侧后倾斜体层摄影诊断支气管肺癌98例与炎性病变14例,经临床实践证明;支气管倾斜体层摄影对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平片与常规X线体层摄影。  相似文献   

7.
用于喉部疾患检查的喉部体层摄影,已有50余年历史。其间虽有干板摄影、喉部造影及CT检查的先后问世,但因它经济简便、效果可靠,病人又无痛苦,与喉镜配合颇能相得益彰,故在纤维喉镜尚未普及前,仍不失为喉部疾患检查的较好方法之一。我科自1982年2且至86年8月,共接受喉部体层摄影检查55例,从中检出喉癌11例,现将资料完整的7例,报告分析于后。例1:男58岁,汉民,吸烟。声嘶9个月、呼吸困难半月伴喉部干痛、血痰和憋气。喉镜检查,会厌喉面及双测室带肿胀,右喉室见3×3×4厘米大的肿物,表面溃烂,声门左移并狭窄。体层摄影,右侧喉室、室带及喉前庭被巨大肿物所占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优缺点,以期提高口腔摄影的影像质量。方法:登士柏普通牙片机进行口腔内摄影72例,利用ORTHOPHOS3C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机进行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72例,分析对比影像质量。结果:口腔内摄影显示牙齿数目少,并且被检者不易配合摄影;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影像质量高,被检者体位舒适,易配合完成摄影。结论:口腔摄影以采用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低仟伏、中仟伏、高仟伏摄影胸部正位片各500 例的照片等级、胸部细微结构及重要解剖结构的显示、清晰度、对比度及层次的对比研究,得出胸部中仟伏摄影提高了照片有用信息量,照片对比度,清晰度较好,照片质量较高,认为胸部中仟伏摄影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曲面体层摄影对下颌骨疾病进行检查,共120例。男性68例,女性52例。牙病变83例,下颌骨病变37例。并对牙周病、龋齿,下颌骨骨折,造釉细胞病,鳞癌等X线进行分析。对曲面体层摄影一张照片可显示全口牙齿,多发性骨折,乳恒牙交替等优点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装机数字化 X 线摄影(DR)设备图像初始质量控制方法以期获取满意图像质量。方法:选取胸部正位、颈椎正位、腰椎正位、腹部正位、骨盆正位、足正位6个常用部位采用合适摄片条件照片,获取的图像分别用厂方默认图像处理参数组(Factory)、自定义图像处理参数一组(C1)、自定义图像处理参数二组(C2)处理,将得到的同一部位的三幅图像传到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中,最后用激光相机打印出胶片由医师及技师组成的评价小组分别对每个部位的三幅图像进行盲评,统计每个部位中得票数最高的照片,将该照片的图像处理参数组合作为今后技师处理该部位图像的默认处理参数。结果:选定的胸部正位片、颈椎正位片、腰椎正位片、腹部正位片、骨盆正位片、足正位片的图像处理参数分别采用的是相对应三组处理参数组合中的 C1组、C1组、C2组、Factory 组、C1组、C2组。结论:选择合适的 DR 设备图像处理参数可获得适合我院技师操作的 DR 设备图像初始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部计算机 X线摄影质量控制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胸部影像质量.方法:选择质量控制前后胸部 CR照片各 100例,评价胸部七个部位的显示情况.结果:经统计学χ 2 检验 , 质量控制前后胸部 CR照片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 2=7.44, P<0.01),质量控制后胸部 CR照片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胸部计算机 X线摄影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胸部 CR影像质量明显提高.摄影技术是胸部 X线成像的关键,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影像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床旁胸部摄影质量,减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方法将1996以前及以后分别抽取的50例患者,分为3个年龄组:①3-14岁组②15-16岁组③17岁以上组。摆住:座位或卧位;摄影条件:2rnAs,75-95kv。结果按评片标准,其优良率迭96%,比该院从前所给条件摄取的照片优良率高出6%,同非床旁胸部摄影的质量相当,患者受照剂量与此前条件相比,3组分别减少了7倍、8倍、11倍;工作人员受散射线照射剂量也大大降低。讨论“提高千伏固定毫安秒”条件的选择,所摄取的照片层次丰富,但其灰雾度较毫安秒大时所摄照片大些,尤其是体厚大于23cm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姚利华 《中外医疗》2010,29(29):43-43,45
目的通过对乳腺摄影体位操作技巧的解析及研究,提高摄影质量以满足诊断需求。方法系统回顾2009年693位患者采用有针对性摄影方法,并对此作质量分析。结果 99%照片图像能满足诊断需求。结论乳腺摄影体位设计应适应于患者的乳房个体差异和特殊性。凭借体位设计的变换来提高照片图像质量,更好地显示病灶,获得丰富的图像信息,从而提高乳腺摄影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章宗传 《河北医学》1999,5(3):68-69
X线常规摄影设备日趋现代化,X线摄影技术在影像学科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X线照片的影像质量直接影响X线诊断的正确,X线照片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的目的是服务于临床诊断,对提高确诊率是十分重要的。现结合我院的工作情况,本文着重讨论我科近年...  相似文献   

16.
蒙慧华  罗焕江  龙腾河 《吉林医学》2009,30(23):2939-2940
目的:探讨移动式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移动DR)在大型体检胸部摄影的应用。方法:对移动DR胸部摄影共9020例的诊断及图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020例,采集正位图像5000幅,其中照片500张,采集正侧位图像4020幅,其中照片220张。一次性采集图像9016,成功率约99.96%;照片720张片中甲级片706张,约占98.06%。结论:移动DR具有方便、快捷、可重复、操作简单、照片和图像质量优良、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移动DR能满足大型体检中胸部摄影,是一种方便又实用的大型体检胸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50例病人用CR和普通X线分别摄影,对所用条件和所得照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R的曝射剂量比传统X线检查的剂量可以降低1/3-1/2,且CR照片质量较传统X线检查的照片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结论CR质量较传统X线摄影质量高,剂量低,CR取代传统X线摄影将是影像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X线平片与体层摄影对中心型肺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100例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病理、胸部正侧位平片、支气管体层摄影进行对照分析,胸部正侧位平片对中心型肺癌诊断准确率的75%,支气管体层摄影为92%。同时探讨了胸部正侧位片、体层摄影的误诊原因及支气管体层摄影在诊断中心型肺癌中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9.
赵国荣 《当代医学》2013,(28):150-151
目的对婴幼儿胸部直接数字化摄影(DR)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抽样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婴幼儿胸部摄影的质量控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0~5岁年龄组胸部正位DR片200份,分别由两位主管技师对图片按照X线照片的评片标准评为一、二、三级片和废片并统计一级片及非一级片所占比率,同时分析影响非一级片出现的因素。结果一级片140份,二级片54份,三级片6份,无废片,一级片率为70%,非一级片率为50%。影响其图像质量因素主有婴幼儿群体本身的因素、摄影技术、机器本身和影像后处理。结论摄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取得理想的婴幼儿胸部摄影质量的首保证,适宜的曝光条件与合理的影像后处理相结合是取得优质摄影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X线检查对副鼻窦疾患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45例副鼻窦疾病的临床、普通平片、体层摄影对照分析,对普通平片,体层摄影误诊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强调体层摄影对副鼻窦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