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万月生  孙国祥  刘霄 《中南药学》2003,1(4):214-216
目的 建立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柱:Kromasil ODS(5μm,4.6 mm×200 mm),水-甲醇-乙腈-冰醋酸(95∶10∶5∶2,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3.5±0.1)℃,于326nm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含量。结果 线性范围:0.0074~3.7 μg(r=0.9999),绿原酸对照品进样精密度RSD=0.60%,在16 h内峰面积RSD=0.54%,检测限为2.4 ng,定量限为7.4 ng,回收率100.1%。结论 该法准确、无干扰,可用于控制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RP-HPLC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次野鸢尾黄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ODS(5μm,4.6 mm×200mm),以水-甲醇-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47.5;40;7;4;1.5,v/v)为流动相,流速0.80 mL·min-1,柱温(30.5±1)℃,于265 nm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结果线性范围2.46~308 μg·mL-1(r=0.999 9),次野鸢尾黄素对照品的进样精密度RSD=0.43%,对照品溶液在24 h内峰面积的RSD=0.41%,次野鸢尾黄素的检测限(S/N=3)为0.61 mg·L-1,定量限(S/N=10)为1.22 mg·L-1,回收率为99.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无干扰,可用于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的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索银科  罗兰 《中国药事》2010,24(4):386-38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柱,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1%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9)-甲醇(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3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和咖啡酸浓度分别在0.40-200mg·L^-1(r=0.9996)、0.16-160mg.L-1(r=0.998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100.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
茵陈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茵陈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 ODS柱(250 mm×4.6 mm,5 μm),1%醋酸水-甲醇(80:20)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波长为326 nm.结果:绿原酸在11.2~1 120μg/mL,咖啡酸在4.5~4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8.8%~100.1%之间.结论:该法准确、灵敏,可用于茵陈药材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苦碟子注射液中腺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确证苦碟子注射液中腺苷 ,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HPLC MS法鉴别苦碟子注射液中的腺苷 ;采用HPLC法测定腺苷含量 ,色谱柱为DimonsilTM ODSC18柱 ,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水(体积比 5∶4∶91 ) ;流速 1mL·min-1;检测波长 2 5 9nm。结果HPLC MS确证了腺苷的存在 ,HPLC测定结果表明腺苷在 0 4~ 3 0 0g·L-1内 ,线形关系良好 (r=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 1 0 0 4% (n=5 )。结论此方法可用于苦碟子注射液中腺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腺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ramonsidTM-C18为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腺苷同其他成分达到了最佳的基线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7.44%,RSD=0.87%;运用该法测定了不同厂家的抗病毒口服液中腺苷的含量。结论首次建立了抗病毒口服液中腺苷的HPLC分析方法,该法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好,为抗病毒口服液中腺苷的测量提供了一个可检测的质控依据;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厂家的抗病毒口服液中腺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射干提取物中射干苷和鸢尾黄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nm,5μm),以水(磷酸调pH3)-甲醇(45∶5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65 nm.结果 射干苷、鸢尾黄素得到有效分离,回归方程分别为:Y射于苷=1....  相似文献   

8.
贾佳  张平  王银娟  苏华 《安徽医药》2019,23(3):463-464
目的 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 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 结果 口服液的高剂量组与注射液的中、高剂量组都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与空白组比较,P<0.05,其中口服液高剂量组P=0.006、注射液中剂量组P=0.004、注射液高剂量组P=0.010)。但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宋杨  孙国祥 《中南药学》2008,6(5):524-526
目的建立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Chromatorex C18 ODS(200min×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醋酸(45:10:45:2),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0.1)℃,检测波长:265nm。结果鸢尾苷在9.95~199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7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鸢尾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电刺激疼痛实验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中、高剂量的射干抗病毒口服液与注射液都能显著增加用药后15 min和30 min的小鼠痛阈值(与给药前比较,P<0.05;同时与空白组比较,P<0.05).结论 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口服液与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