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性眼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3年CNKI载录的178例药源性眼部损害的相关临床病历资料文献,对文献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用药情况、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8例药源性眼部损害案例男102例,女76例,主要以口服和静脉滴注为主。共涉及10大类药物112个品种,抗微生物药最多有54例。结论药源性眼部损害的致病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加强对重点药物的监测,避免和减少药源性眼部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5,(14):1950-1952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避免药物性肝损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所有住院病历,发掘出药物性肝损害病例121例,详细记录患者资料,归纳、总结出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品种类,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引发药物性肝损害前3类药物分别是抗菌药物、抗肿瘤药和中成药;性别与年龄、过敏体质、烟酒史、肝病史和免疫力低下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肝细胞损害型最为常见,有64例(占52.89%)。结论: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品种类较多,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对老年和存在危险因素患者应权衡利弊决定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朱孝雷  吴静 《抗感染药学》2019,16(4):641-643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案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肝功能损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调取医院2016年—2018年间上报的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报告58例,统计其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药物类别、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不良反应转归等方面的资料,并分析其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案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3年期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7例,涉及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患者58例占29.44%;而58例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症状严重的49例占84.48%;涉及12大类药物,以抗结核药物和抗菌药物的发生率为最高,分别为36.11%和16.67%;经相关治疗58例患者均被治愈。结论: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适当措施预防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特点和临床表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最近3年来国内药物性肝损害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56例报告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最高的是≥60岁的老年患者,共60例,占38.46%;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最常见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共92例,占58.97%;药物性肝损害报告共涉及13类61种药物,排序前3位依次为抗感染药(54/156,34.62%)、心脑血管药物(28/156,17.95%)、中枢神经系统用药(20/156,12.8%)。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及漏诊,在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应加强对相关药物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3年间临床诊断并住院治疗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7年2月我院临床诊断并住院治疗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39例,按照国际共识意见对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分型,对比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阿拓莫兰联合复方甘草甜素(美能)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结果:39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中肝细胞损害型22例(56.41%),胆汁淤积型10例(25.64%),混合型7例(17.95%)。10.26%(4/39)患者7天内肝功能恢复正常,46.15%(18/39)患者14天内肝功恢复正常,30.77%(12/39)患者21天内肝功恢复正常,7.69%(3/39)患者28天内肝功恢复正常,1例肝功异常持续34天以上,无死亡病例。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国际共识标准的确规范了临床诊断,有助于肝损害的鉴别诊断,但其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实验,美能和阿拓莫兰联合治疗2周内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表现及恢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致病药物及特点。方法:对某院2003-2013年期间的279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79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男性140人,女性139人,严重肝功能损害50例;联合用药93例,单一用药186例。患者疾病种类包括肿瘤、呼吸系统感染、代谢综合征等。其中,药物性肝损害中肝细胞损害型占62%(173例)。怀疑药物196种,其中中药占17.81%,抗肿瘤药占16.44%,心血管药占10.68%,抗结核药占10.41%。最常见怀疑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甲巯咪唑、雷公藤片。抗肿瘤、抗结核与非甾体抗炎药物参与联合用药时药物性肝损发生例数多于单用。结论:易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有中药类、抗菌药物类、抗肿瘤药物、抗心血管药物与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对药物性肝损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值得人们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17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建霞  沈玲 《中国药房》2008,19(2):138-139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规律。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4月17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草药占35.29%,抗精神病药占13.53%,抗结核药占12.94%;肝细胞损伤型占51.18%,胆汁淤积型占14.12%,混合型占34.71%。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并无特异性,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较多,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中药物致男性生殖系统损害的情况,探索药物性男性生殖系统损害的发生规律。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药物性男性生殖系统损害病例,对检索到的符合条件的药物性男性生殖系统损害资料进行计量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17例药物性男性生殖系统损害病例报告,致男性生殖系统损害居前3位的药物是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共占68.38%;药物性男性生殖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性功能障碍、阴茎异常勃起、乳房发育和溢乳,共占60.68%。结论:药物性男性生殖系统损害不仅可造成患者一时的痛苦,而且可导致男性不育等终身遗憾,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药物性男性生殖系统损害反应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这对于促进药物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临床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1年丹徒区人民医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药物性肝损害38例,慢性药物性肝损害4例。常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降血糖、降血脂药物及中草药物等。结论重视临床常用药物所致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10.
黄丽漫 《北方药学》2011,8(7):57-58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分型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06 年3 月~2011 年2 月治疗的68 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肝损害诊断和分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采取查阅患者病历及相关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用药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肝损害平...  相似文献   

11.
药物性眼部损伤156例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可致眼部损伤的药物及与给药方法的关系。方法:检索1997-2003年国内公开发行的28种医药学期刊上有关药物所致眼部损伤的文献105篇,并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种药物引起眼部损伤156例,临床表现包括青光眼、视力障碍、失明、结膜、视网膜损伤等;诱发药物以抗感染药、激素类药、抗肿瘤药所占比例较大。结论:全身给药所致眼部损伤多为正常用法、用量下的不良反应,而眼部用药所致眼部损伤则有错误用药、错误操作、眼部手术中及手术后用药不当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
儿童药源性听力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敏弘 《医药导报》2001,20(5):303-304
目的:提出预防药源性听力减退和耳聋的发生。方法:讨论易产生听力损害的药物、机制、临床症状、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听力损害后的治疗等。结果:药源性听力损害是渐进的,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论:药源性听力损害的预防及早期发现是避免听力完全丧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源性视力损害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中药物致视力损害的个案报道,对收集到的137篇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药源性视力损害共收集到159例,抗微生物药物58例,占36.48%;其次为麻醉药物19例,占11.95%;消化系统药物15例,占9.43%;内分泌系统药物13例,占8.18%,其他类药物54例,占33.96%。临床表现以双眼损害为主,中、轻度视力损害占69.81%,严重的视力损害占30.19%。结论:临床应重视药源性视力损害,加强用药监护并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0~2002年滴眼剂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3年间滴眼剂的使用情况,探讨我院滴眼剂的应用结构及趋势.方法逐年统计我院药库帐目所消耗滴眼剂的全部品种、分类、消耗量和金额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滴眼剂的应用结构基本固定,但抗感染药物应加以控制,部分品种需要调整,抗疲劳和视力保护药用量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25例药物性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药物诱发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对1996年-2002年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肾损害并发肾功能不全,且经肾脏病理诊断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药物性肾损害病例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其中病理诊断为急性肾小管坏死1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7例,死亡2例(占10%),15例临床治愈,3例转为慢性肾损害;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5例,病理均诊断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死亡3例。庆大霉素、造影剂、抗癌药物(顺铂)、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非甾体类抗炎药、中药(龙胆泻肝丸)所致肾损害与药物剂量、疗程相关,而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所致肾损害与药物剂量、疗程无关。结论:应用有肾毒性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剂量、疗程、患者的年龄及机体状态,尤其对有脱水、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脏病史的患者,以及老年和儿童患者。用药期间须密切观察尿常规、尿酶及肾功能变化,争取早期发现,及时肾活检确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6.
药源性睡行症的常见致病药物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睡行症是一种在睡眠中出现的以行走或其他异常行为或活动为特征的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通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慢波期。由药物引起的睡行症称之为药源性睡行症。引起药源性睡行症的常见药物有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物以及抗抑郁症药等。据称,药源性睡行症的发生由多因素所致,包括既往睡行症发作史,应用增加慢波睡眠的药物以及体内外刺激。药源性睡行症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某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1-氨基丁酸增加慢波睡眠所致。药源性睡行症防治原则包括:减少致病药物的剂量或停药,排除危险因素,加强环境安全及给予苯二氮[艹卓]革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一般规律,从而指导合理用药.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5年~200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646例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46例药物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中,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为59.8%.诱发的药物涉及155种,其中心血管系统用药占37.2%(240/646),为最多;品种以普罗帕酮引起的最多(75例).致死病例35例(5.4%),致死药物亦以心血管系统用药居首位.药源性心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结论做到合理用药,对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药严密监测,可降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646例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一般规律 ,从而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1995年~200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646例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46例药物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中 ,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为59 8 %。诱发的药物涉及155种 ,其中心血管系统用药占37 2 % (240/646) ,为最多 ;品种以普罗帕酮引起的最多 (75例 )。致死病例35例(5 4 % ) ,致死药物亦以心血管系统用药居首位。药源性心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结论 :做到合理用药 ,对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药严密监测 ,可降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药物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特殊性的认识。方法:对近4年来在院诊治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怀疑药物为别嘌醇的17例,抗癫痫药4例,抗结核药3例,非甾体抗炎药4例。大多以皮疹(89.3%)或发热(85.7%)为首发症状,其次可出现肝功能损害(75%),可伴黏膜、眼、生殖器损害(53.6%),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32.1%),肾功能损害(17.9%)等,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7.1%)。结论:如患者出现皮疹、反复高热、内脏损害等,经普通抗过敏或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并且有以上几类药物用药史,应高度警惕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Photosensitivity depends on both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heophorbide a, present in various plant-derived foods and food supplements, can be absorbed by the small intestine. Accumulation of pheophorbide a and porphyrins in the systemic blood circulation can result in phototoxic lesions on light-exposed skin. OBJECTIVE: As the human ATP-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 ABCG2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critically involved in porphyrin-mediated photosensitivity, we aimed to develop in vitro screening systems for drug-induced phototoxicity. CONCLUSION: Functional impairment owing to inhibition of ABCG2 by drugs or its genetic polymorphisms can lead to the disruption of porphyrin homeostasis. This review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n drug-induced photosensitivity, as well as our hypothesis on a potential role of ABCG2 in phototox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