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结石胆囊切除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观察组行LC,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IL-6、TNF-α水平即升高,第2天达高峰,第3天开始回落,术后3d的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IL-10术后第1天即降低,第2天最低,第3天开始回升,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IL-6、TNF-α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能有效降低胆囊切阿衰术给患者带来的炎症应激反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细胞因子的产生部位及浓度.方法:选择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患者,观察血清和腹腔引流液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术前、术后1、3 d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的IL-6浓度OC组明显高于L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中IL-6、TNF-α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TNF-α两项在腹腔引流液中的浓度值均高于血清中的浓度值.结论:LC对机体的应激损伤明显小于OC,并且细胞因子形成的部位应为腹腔.  相似文献   

3.
杨鑫  纪铖  李龙 《中外医疗》2023,(2):23-2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 MC)组(72例)与LC组(72例)。MC组采取MC治疗,LC组采取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清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C组手术时间[(42.38±5.62)min]、肠鸣音恢复时间[(24.69±4.12)h]、术后住院时间[(7.05±1.45)d]均短于MC组,术中出血量[(40.64±4.51)mL]低于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56、9.812、5.150、21.795,P<0.05);术后3 d,LC组血清IL-6、TNF-α、CRP均低于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放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创伤反应。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行LC患者40例,和同期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40例,围手术期分别检测血常规、体温、血白细胞、血气分析、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LC组治愈40例,术前术后发热、发热持续时间、PaCO2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6.8d。OC组治愈38例,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大出血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平均住院时间12.5d。LC组和OC组IL-6和CRP的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开放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LC组的创伤应激反应较OC组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10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O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LC组),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胆囊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与O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C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OC组(16.00%)(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正常随访,均无复发病例。结论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明显减轻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痛苦和改善预后,在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操作技巧的前提下尽早实施手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d和术后5d检测静脉血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水平.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血清IgA、IgM、IgG,外周血CD3+、CD4+,以及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较手术前均降低,外周血CD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观察组IgA、IgM、IgG、CD3+、CD4+、CD8+、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手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IgA、IgM、IgG、CD3+、CD4+、CD8+、hs-CRP、IL-6和TNF-α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d、5d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均具有一定创伤,影响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吴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73-117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住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168例,分为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1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组55例,并于术前1 d、术后1、3、9 d分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结果:免疫功能指标CD3+、CD4+、IgG、IgM、IgA术后1 d均降低,术后3 d均开始升高,术后9 d均恢复到术前1 d水平,CD8+术后1 d升高,术后3 d开始降低,术后9 d恢复到术前1 d水平;腔镜胆囊切除术组CD3+、CD4+、IgG、IgM术后1 d降低幅度均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术后3 d升高幅度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CD8+术后3 d降低幅度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IgA术后3 d升高幅度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应激指标IL-6、TNF-α、CRP术后1 d均升高,IL-6、CRP术后3 d均降低,其中仅IL-6术后9 d恢复至术前1 d水平,TNF-α术后9 d降低,但仍高于术前1 d水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IL-6、TNF-α、CRP变化幅度均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1)。肝功能指标ALT、TBIL、AST术后1 d均升高,术后3 d均降低,术后9 d恢复至术前1 d水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ALT、TBIL、AST变化幅度均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的影响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小,可以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7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LC组(n=35)和MC组(n=32),L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MC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及费用均明显增加(P<0.05),而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则明显降低(P<0.05);LC组1例中转开腹,MC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均无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 MC和LC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LC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分析2011年8月~2012年10月期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3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38例)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代谢、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观察,比较两组术式的差异.结果 OC组酮血症、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均高于LC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空腹血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OC组的餐后血糖明显高于LC组,P<0.01;LC组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OC组,P<0.01;LC组住院总费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术后抗生素平均使用天数为0.9d,OC组为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且酮血症、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谭开国 《右江医学》2012,40(6):807-80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胆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8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患者5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活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 LC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日、出血量、正常活动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切口疼痛率均低于M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MC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LC、MC两种手术治疗胆结石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患者以何种手术方式行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观察,探讨其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两组,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于术后24小时抽取腹腔引流液检测T细胞亚群分类、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等指标,分别观察同组手术前后及同期两组结果的不同.结果:术前OC组和LC组比较,CRP、CD4 、CD8 、CD4 /CD8 、IL-1均无明显差异(P<0.05).OC组术后CRP、IL-1明显升高(P<0.05),LC组术后CRP也升高,但升高幅度比OC组小,持续时间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C组术后CD8 明显升高,CD4 、CD4 /CD8 则明显下降(P<0.05),LC组术后CD8 也明显升高(P<0.05),但OC组升高幅度比LC组大,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C组手术前后CD4 、CD4 /CD8 和IL-1则始终变化不明显.结论:LC和OC术后早期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但LC组的抑制程度较OC组轻,持续时间短;OC组对腹膜腔局部免疫功能的抑制也比LC组明显;腹腔镜手术对免疫机能下降的老年患者可能减少围手术期的感染并发症和肿瘤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B超、CT等检查确诊,年龄均为60岁及以上患者,排除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及药物过敏史者。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LC组)和小切口组(MC组),每组40例,比较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2)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腹腔内出血、胆漏、肠粘连、切口感染。结果 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MC组,LC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MC组,LC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快于M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可能与手术中操作失误造成;MC组术后2例出现腹腔内出血、1例出现胆漏、1例出现感染,两组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L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胆囊切除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L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OC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组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5天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IgA、IgG、IgM水平及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术前1d两组TBIL、ALT、AST、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各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第5天各指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两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各指标水平均较术前1d降低,OC组降低大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各指标均有所恢复,LC组恢复趋于术前1d水平,优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CD3+、CD4+、CD4+/CD8+较术前1d降低,CD8+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第5天各指标与术前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C组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C行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对机体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体现了微创术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小切口及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小切口及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创伤程度。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270例、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COC)63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用量、术后体温、肠功能、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总住院日以及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行方差分析。结果C组术后恢复指标与MC、COC组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MC组恢复较COC组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LC手术创伤程度小,病人恢复最快;MC手术创伤较COC小,病人恢复较快,手术费用最低。  相似文献   

15.
江家志  李溥  黄月娜  张海  王砚强 《吉林医学》2013,(20):4019-4020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30例,采用开颅手术。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14天,抽血检测IL-2、IL-6、TNF-α含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3、7、14 d血清IL-2、IL-6、TNF-α含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分泌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依据PTGB至LC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延期组,各47例。早期组在PTGB术后2~7周行LC,延期组在PTGB术后8~12周行LC。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水平、LC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LC术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延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于早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早期组,而且LC术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延期组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组患者LC术中转开腹率为2.13%(1/47),明显低于早期组的17.02%(8/47);延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8%(3/47),明显低...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福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29-29,56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疗效。方法 100例符合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OC组两组,其中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LC组,5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作为OC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LC组术后的平均切口长度及平均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与OC组比较,明显短于O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L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经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疗效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疗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应激情况及肝功能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8例胆囊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48例进行开放式手术的胆囊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1、3d的应激状态指标血清肾上腺素、血糖、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3d肾上腺素、血糖、皮质醇、IL-6、CRP、TNF-α和肝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检测项目术前至术后1、3d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是术后3d仍然高于术前(P均<0.05),较术后1d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均小于开放性手术,其对机体的不良刺激更小。  相似文献   

19.
郑江华  简志祥  区金锐  王卫东 《广东医学》2006,27(10):1506-150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症治疗中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60例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症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分成LC组和OC组,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LC组和O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1.7±12.7)min和(75.7±23.8)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8.6±25.5)ml和(134.6±36.6)ml(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6.2±2.9)d和(9.2±3.7)d(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LC组较OC组低(P<0.05)。结论Child分级为A级和B级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采用LC治疗是相对安全的,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并分析各血清指标与痛觉过敏的关系,指导早期预测与干预。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23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将入选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之间及其与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影响因素的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患者81例(35.22%)。发生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 <0.05)。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清IL-1β与IL-6、TNF-α呈正相关(r =0.521和0.567,均P <0.05),IL-6与TNF-α呈正相关(r =0.474,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β[O^R=1.345(95% CI:1.012,1.943)]、IL-6[O^R=1.782(95% CI:1.369,1.991)]、TNF-α[O^R=1.593(95% CI:1.325,1.992)]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IL-1β截断值为23.156 pg/mL,AUC为0.835(95% CI:0.773,0.897),特异性为96.3%(95% CI:0.841,0.987),敏感性为88.8%(95% CI:0.619,0.903);IL-6截断值为169.743 pg/mL,AUC为0.811(95% CI:0.743,0.879),特异性为97.5%(95% CI:0.814,0.991),敏感性为80.9%(95% CI:0.701,0.882);TNF-α截断值为241.501 pg/mL,AUC为0.810(95% CI:0.738,0.883),特异性为93.8%(95% CI:0.798,0.976),敏感性为80.3%(95% CI:0.765,0.895)。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风险的AUC均> 0.8,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血清IL-1β、IL-6、TNF-α可能是患者术后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可考虑通过术前检测各血清指标水平预测其术后发生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风险,对指导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