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内关、足三里穴的几种指寸法与骨度分寸法定位之间的差异,探讨四肢部腧穴准确而简便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0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18~25岁),男女各半,采用体重秤、人体测高仪、圆杆直角规、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等标准测量仪器,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肘横纹至腕横纹的距离、膝中至外踝尖的距离、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四指横寸,比较内关穴、足三里穴骨度分寸定位与手指比量定位的差异.结果:内关穴的骨度分寸法定位与一夫法(横指同身寸法)比较无差异(P>0.05),足三里穴的骨度分寸法定位与一夫法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1),而两穴骨度分寸定位与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定位法比较均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内关、足三里穴的骨度分寸定位与一夫法定位接近,与中指同身寸法及拇指同身寸法定位相差较大.提示四肢部腧穴的指寸法定位以一夫法较为准确,可用其作为临床参考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行五版教材《针灸学》[1 ] 在第 19页专门列表说明全身各部常用骨度分寸。前臂的骨度分寸仅仅简单表述为肘横纹至腕横纹为 12寸。但是从肘横纹上哪一点到腕横纹上哪一点相距 12寸且可以作为定位的标准呢 ?即它的起止点在哪里 ?又如要定位前臂外侧 (即手背一侧 )穴位 ,该如何应用此骨度分寸呢 ?为使骨度分寸定位法更加严密、完备 ,结合临床实际 ,笔者认为应作如下补充说明 :前臂内侧 ,上端为肘横纹中 ,肱二头肌肌腱尺侧 (即曲泽穴的定位 ) ,下端为腕横纹中 ,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即大陵穴的定位 )。前臂外侧 ,上端为尺骨鹰嘴 ,…  相似文献   

3.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同身寸,下同)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1]几类定位方法中骨度分寸定位法相对更精确,在临床与教学中广为推崇。骨度分寸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2]此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骨度》篇,其所测量的人体高度为七尺五寸,其横度(两臂外展,两手平伸,以中指端为准)也是七尺五寸。取用时,将设定的骨节两端之间的长度折成为一定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寸。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一概以此标准折量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3]所以中医针灸学中的“寸”在每个人身上都彼此不同。  相似文献   

4.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误差配对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少鑫  陈兴华 《中国针灸》1997,17(4):243-244
本文测量了80例针灸门诊成年病人3种手指同身寸和6种骨度分寸法的实际长度,并折算成分寸长度,将两种取穴法之每寸长度分别进行配对比较,发现两者之差的均数与0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即同一个体手指同身寸取穴与骨度分寸取穴有非常显著差异。由于骨度分寸法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取穴法,所以手指同身才取穴存在非常显著误差。  相似文献   

5.
<正> “针灸骨度折量尺”是针灸时用的腧穴穴位测量工具,也是中医院校针灸教学的教具。它使用方便灵活,腧穴定位准确,而且制做简便。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通常有“骨度分寸法”“手指同身寸法”“解剖标志法”和“简易取穴法”等4种,而最常用而准确的仍然是骨度分寸法,然而骨度分寸在临床上使用不便,且无良好的工具,故大多数针灸医生凭经验和手指同身寸来取穴,而手指同身寸鉴于由于每个人的形体差异,往往仅用手指同身寸来取回肢腧穴和背部横寸的腧穴误差就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经过多年针灸临床,注意到骨度分寸用毫米为很小单位来换算,测量的工具用  相似文献   

6.
腧穴准确定位是针灸临床疗效的保障,骨度、骨度折量分寸、同身寸是临床常用的腧穴取穴定位方法。该文重点系统回顾了古代文献,研究了骨度、骨度折量分寸、同身寸的涵义、演变及其关系。结果认为,骨度是古代人体测量学的基准寸度,是腧穴定位的重要依据。骨度折量分寸是根据人体各部位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将骨度应用于不同性别、年龄、体型腧穴定位的寸度,个别寸度根据经脉循行和穴位间关系进行了调整。同身寸是为了临床取穴简便,依据人体测量学短骨与长骨或相同部位间的比例关系对骨度与骨度折量分寸应用进行的简化寸度,在取穴时需要注意任何同身寸都有其部位适用性,不能用一个同身寸量取非适用部位的穴位。骨度、骨度折量分寸、同身寸三者间,是基准寸度、相对寸度、简便寸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三种腧穴定位法的比较──400例骨度分寸法、手指同身寸法及简便取穴法测量分析暨南大学医学院针灸中心丁一丹,李静铬在教学及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腧穴定位法中,除自然标志定位法外,其他三种腧穴定位法,即骨度分寸折量法、手指同身寸比量法及简便取穴法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8.
郑勇 《中医研究》2003,16(1):38-39
目前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法包括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便取穴法四种。本文对手指同身寸法从理论和实验诸方面进行论证后 ,认为其有商榷之处 ,现略抒管见 ,请教于同道 ,以期对腧穴定位的标准化有益。手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 ,进行测量定位的一种方法 ,又称指寸法。目前本科、大专和中专的《针灸法》、《腧穴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常用的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 (一夫法 )三种。此法起源于隋唐时代 ,古今医书中记载繁多。据不完全统计 ,仅中指同身寸就有四种之不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各种手指同…  相似文献   

9.
腧穴定位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诸毅晖  李静  郭晖  成词松 《中国针灸》2000,20(2):123-126
通过对近10余年来有关腧穴骨度折量定位法与指寸定位法研究的总结,指出不同的腧穴定位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床使用不同的定位法取穴,可导致一穴多个位置的情况,不利于针灸疗效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病的效果,应规范同身寸的概念,统一取穴方法,并在现有的常用骨度分寸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有利于量取腧穴的骨度折量寸。  相似文献   

10.
取穴的准确与否关系着针灸治疗的成败。临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有手指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因腧穴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故无论采取那种取穴方法量取腧穴,其部位应是相吻合的,也就是说,手指同身寸的一寸应与骨度分寸的一寸相等。为证实这一论  相似文献   

11.
敦煌藏文穴位图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唐代吐蕃时期针灸医学的藏文穴位图是研究吐蕃医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献,参照黄颢《吐蕃藏文针灸图释》和王德深主编的《中国针灸穴位通鉴》,将藏文穴位图所标的17个穴位(相当于汉族腧穴学的穴位)进行整理研究,将穴位最早出处、别名、部位、体表定位、归经、穴性等整理研究。表明《敦煌藏文穴位图》显示出敦煌唐代吐蕃医学已出现穴位,在取穴时是以局部解剖部位和骨度分寸折量为依据的,与中国汉族腧穴学取穴尺寸法中骨度法、折量寸法和指寸法有相同的取穴规律。不同的是此时的吐蕃腧穴学并无正式的穴位名称,处于以体表解剖标志和骨度分寸折量、以文字的描述将穴位定位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宋文竞  陈波  牛力  刘旻 《天津中医药》2023,40(3):334-344
[目的] 对临床常用的针灸疗法(毫针刺法、耳穴疗法、电针、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网状Meta分析,为探讨针药联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评价者分别进行独立筛选后,采用Stata14.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该项研究涉及63项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共计5 129例癌痛患者。数据结果表明,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所有针药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除“穴位埋线+三阶梯”组未纳入相关研究,其余针药联合疗法的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P<0.05),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电针联合三阶梯法(P<0.05)。SUCRA数值排序结果提示,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临床有效率最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 所有针药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的三阶梯止痛法。在针药联合疗法中,穴位注射联合三阶梯止痛法的疗效最佳且安全性最高,可推荐作为治疗癌痛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红茴香注射液是否能提高健康小鼠的耐痛阈值,并比较穴位注射与肌肉注射的疗效差异,客观科学的评价穴位注射红茴香对痛阈的影响。[方法]将125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红茴香组(A组)、肌肉注射红茴香组(B组)、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C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分别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措施,运用光热测痛仪,观察干预后1 h至7d之内11个时间点小鼠的耐痛阈值。[结果]1)A、B组在所观察的时间点内耐痛阈的整体升高趋势较其他3组更为明显,并在注射后3~120 h内较C、D、E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于注射后24h出现上升趋势,48 h达到顶峰,24~72 h之间维持较高水平,之后逐渐下降,144 h后接近正常水平。B组小鼠的耐痛阈在24~96 h之间明显升高,120 h后接近正常水平。2)C、D、E组所有时间点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茴香注射液有提高健康小鼠耐痛阈的作用,其效果在注射后24~96 h表现最为明显,生理状态下,穴位注射红茴香注射液尚未显示出其疗效优于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1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鹏飞  王舒 《天津中医药》2012,29(3):241-242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的选穴处方对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不变,再行人迎穴为主的处方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其24 h动态血压变化、24 h平均脉压及心率、昼夜节律逆转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90 d后,135例患者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显效36例,有效7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3.71%。[结论]针刺人迎穴为主的处方对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隔姜灸脐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于2021年3月—2021年7月选择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标准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隔姜灸脐疗,每日3柱,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研究,观察组心功能等级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MLHFQ评分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MLHFQ评分降低显著(P<0.05)。[结论] 隔姜灸脐疗可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浙梅 《天津中医药》2010,27(6):467-468
[目的]监测重症肺炎患儿足三里穴位组织氧变化,评估其局部组织氧合状态,探讨穴位组织氧测定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重症肺炎患儿和22例轻症肺炎患儿进行对照。利用国产二通道组织氧测定仪,测定吸氧浓度(FiO2)40%时右下肢足三里穴位组织氧分压(PtO2),同时检测动脉血气、体温、心率、血压、血红蛋白,计算PtO2指数。[结果]与轻症肺炎患儿组比较,重症肺炎患儿组体温、心率显著增高,PaO2显著降低;同时重症肺炎患儿组穴位组织PtO2指数、PtO2显著升高(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在全身氧输送障碍的情况下,穴位局部组织的氧需求显著增加;穴位组织可能通过显著提高PtO2指数,来满足自身异常增高的氧需求。用穴位组织氧测定法监测重症肺炎患儿局部组织氧合状况,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频率下,不同针刺时间参数对内关穴经穴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随机分为基础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针刺组以及内关短时间组(5秒)、中时间组(60秒)和长时间组(180秒)共7组,内关穴3组针刺参数是固定1次/秒频率分别应用5、60、180秒的针刺时间,并每12 h针刺1次持续6次。观察效应指标即动物神经功能情况、缺血局部微循环血流量、脑组织梗死率和机制指标包括微循环血管输入支、输出支管径,以及脑组织苏木-伊红HE染色的细胞形态学指标。模型组在造模成功即刻,后4组在造模后72 h观察指标。[结果] 内关3个组在效应指标的改善上优于模型组、非针刺组(P<0.05),机制指标中,内关皮质、海马、纹状体的微血管数、正常神经细胞数(P<0.05)增加,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以中长时间较优。[结论] 针刺内关穴可获得较好效应,针刺时间可影响经穴效应,慢频率下应用较长针刺时间可相对获得更好效应,其内在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态、调节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8.
姚鹏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28-731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埋线法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的44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埋线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埋线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将治疗前后两组的主要症状单项积分、总积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治愈率、总有效率,电子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埋线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单项积分、总积分及临床症状治愈率、总有效率,电子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穴位埋线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国家腧穴定位标准1990年版《经穴部位》(GB12346-90)和2006年版《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进行对比研究。方法:结合现代解剖学、古代文献记载及临床经验,从骨度分寸法和腧穴定位两大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结果:对国家腧穴定位标准1990年版《经穴部位》(GB12346-90)和2006年版《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中的不同之处提出了一些看法。结论:国家腧穴定位标准2006年版《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相较于1990年版《经穴部位》(GB12346-90)来说,进一步促进了针灸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探讨辨病推拿治疗儿童腹泻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1979—2019年文献中关于儿童腹泻病的辨病推拿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采用该软件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40年来小儿腹泻病的辨病推拿处方选穴规律。[结果]儿童腹泻病的辨病推拿处方395个,涉及穴位83个,常用穴位21个,核心穴位组合46个,高频穴位中小儿推拿特定穴占66.67%,最核心组合为脾经、七节骨、大肠经、腹、龟尾、脊柱穴。[结论]辨病推拿治疗儿童腹泻病以健脾化湿、调理大肠气机功效的穴位为主,核心穴位为脾经与大肠经,推荐处方为脾经、七节骨、大肠经、腹、龟尾、脊柱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