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通气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通气新模式不断产生.本文从原理、临床应用、优点、缺点和局限性等方面对 PAV模式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研究进展, 如呼吸末正压通气、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压力控制反比通气、液体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体外膜氧合技术、高频通气、压力释放通气、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等,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闭环控制、闭环机械通气控制系统的概念,分析了闭环机械通气控制应用于呼吸机的必要性.介绍了闭环通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几种典型的闭环控制通气模式,最后对闭环机械通气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高红霞 《现代保健》2012,(16):113-114
目的 探讨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机械通气在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48 例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均于长途转运前采用经口或经鼻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并于转运中应用车载呼吸机机械通气,至急诊重症监护室后换接多功能呼吸机采用IPPV( 辅助/ 控制) 通气模式,病情稳定后模式为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PSV( 压力支持通气),脱机模式为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结果 成功救治42 例(87.5%),并发症5 例(10.4%),死亡1 例(2.1%).结论 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机械通气是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炜  李萍 《浙江预防医学》2004,16(10):40-40
将我院1999~2002年经压力可调容量控制(PRVC)机械通气模式治疗的1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给予丙种球蛋白封闭病毒、甲基强的松龙、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因子和甘露醇、甘油氯化钠脱水降颅压之外,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主要采用辅助/控制通气(A/C)及过度到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PSV)撤机模式.均采用压力型控制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结果 痊愈208例,死亡26例,因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在神经源性肺水肿控制后自动出院29例.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预警指标及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或可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采用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在救治淡水近乎淹溺后并发急性肺水肿的应用方法 和价值.方法 总结淡水近乎淹溺后并发急性肺水肿经常规治疗和有创机械通气(采用PEEP+PSV模式)治疗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在3-4 d成功撤机,3例l周时成功撤机,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PEEP+PSV模式机械通气救治淡水近乎淹溺后并发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选择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尘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例8例,进行气管插管(和/或气管切开)行有创机械通气,给予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交替进行。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时的血气分析指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死亡人数(住院病死率),总结观察有创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8例中6例未成功脱机死亡,2例成功脱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尘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不能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共21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通气模式容量控制通气(CMV)/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ASV进行机械通气,记录两种模式下的各项呼吸力学参数。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脱机,呼吸频率明显降低、潮气量(VT)明显升高(P<0.05),气道峰压(PIP)和吸气阻力(R)下降显著(P<0.05),静脉顺应性(Cstat)逐渐增加(P<0.05)。ASV通气患者的上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ASV可根据患者的呼吸力学状况自动调整吸气压力支持水平,提高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而对血流动力学和生命体征没有影响,并能缩短上机时间,明显优于常规通气。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新模式(二):双重控制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通气模式可分为两大类:定压型和定容型通气.与定容型通气比较,定压型通气的优点是人-机协调性好,易限制气道峰压和有利于气体交换.缺点是不能保证恒定潮气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比例辅助机械通气(PAV)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PAV或NIPPV通气模式治疗COPD患者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不同通气模式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PaCO2)及呼吸力学变化,包括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气道峰压(PIP)和吸气/呼吸周期时间比(Ti/Ttot),并计算平均吸气流速(VT/Ti)。结果与NIPPV通气相比,PAV通气时COPD患者的PIP、VT和VT/Ti明显降低(P〈0.05),MV和Ti/Ttotal明显增加(P〈0.05)。PAV组连续3d夜间通气时间大于3h者为65%(26/40),而NIPPV组仅为20%(8/40),显示PAV组夜间连续通气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与NIPPV通气模式相比,PAV通气模式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峰压,吸气/呼吸周期时间比明显增加,通气依存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撤机阶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参数的影响.方法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为气管插管并接受机械通气支持1周以上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稳定准备撤机.随机选用PAV和不同水平的PSV[PSV水平为10 cm H2O(PS10)和PSV水平为15 cm H2O(PS15),1 cm H2O=0.098 kPa]辅助通气60 min,应用PAV前采用最小平方拟合法(LSF)测定患者的呼吸系统弹性阻力(Ers)和气道阻力(Rrs),设置容量辅助(VA)和流量辅助(FA),辅助比例为80%.观察患者在不同通气条件下通气参数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与低水平PSV(PS10)时相比,高水平PSV(PS15)与PAV时的潮气量显著增加[(443±12)ml与(532±34)ml、(464±23)ml,P<0.05];PAV时的呼吸频率与气道峰压稍高于PS10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V支持后,患者的气道闭合压由PS10时的(5.70±0.25)cm H2O降至(4.53±0.25)cm H2O(P<0.05),气道压力及吸气触发压力时间乘积也显著降低[由(0.42±0.04)cm H2O降至(0.32±0.03)cm H2O,P<0.05];而氧合指数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得到明显改善,与PS15时相近.PAV时的浅快呼吸指数较PS10时无明显改变.结论 PAV通过采用正反馈调节机制,成比例地提供同步辅助,显著减少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自主吸气做功,改善人机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PAV)对胎粪吸入新生兔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日龄20~30 d的幼兔随机分为灌入胎粪后实施比例辅助通气组(PAV组),灌入胎粪后实施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组(SIMV组),并与胎粪吸入不予通气组及灌生理盐水组进行对照,各组分别于8 h后处死,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MMP-2、MMP-9的水平。结果 不同组之间肺组织匀浆中MMP-2(F=72.575,P=0.000)和MMP-9数值(F=48.374,P=0.0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肺组织匀浆中MMP-2和MMP-9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IMV组最高,生理盐水对照组最低;不同组之间肺泡灌洗液中MMP-2(F=116.779,P=0.000)和MMP-9数值(F=59.095,P=0.0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734,P=0.000);各组之间肺泡灌洗液中MMP-9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IMV组最高,生理盐水对照组最低。PAV组和SIMV组在通气后2 h(F=46.095,P=0.000)、4 h(F=50.757,P=0.000)、6 h(F=56.127,P=0.000)和8 h(F=73.684,P=0.000)的气道峰压(PIP)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V组显著低于SIMV组。 结论 在维持正常经皮氧饱和度和血气情况下,PAV模式下肺组织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MMP-2,MMP-9含量及PIP较SIMV模式下低,所致肺损伤程度较SIMV模式小,提示当机械通气治疗MAS时,优先考虑使用PAV模式。  相似文献   

14.
小儿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儿科呼吸系统重症疾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小儿呼吸衰竭大多由吸道梗阻、肺实质病变和呼吸肌异常所致。患儿表现为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临床对于小儿呼吸衰竭往往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善患儿通气或换气功能,提高患儿体内氧和水平。对于不同呼吸衰竭类型,需要不同的器械通气方法,本文对小儿呼吸衰竭呼吸机不同通气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儿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儿科呼吸系统重症疾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小儿呼吸衰竭大多由吸道梗阻、肺实质病变和呼吸肌异常所致。患儿表现为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临床对于小儿呼吸衰竭往往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善患儿通气或换气功能,提高患儿体内氧和水平。对于不同呼吸衰竭类型,需要不同的器械通气方法,本文对小儿呼吸衰竭呼吸机不同通气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程序化撤机协议在急诊监护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程序化撤机协议在急诊ICU中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等方面的价值。方法对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79例实施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进行随机化分组。协议组按照程序化撤机协议的流程每日进行自主呼吸功能评测,达到评测标准的病人进行2h的自主呼吸试验(SBT),成功完成SBT的病人将撤离呼吸机。对照组按照常规撤机方法撤离呼吸机。结果协议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为4d)比对照组(中位数为6d)更短(P=0.032,)。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proportional-hazards回归模型显示协议组比对照组更早脱离呼吸机(RR=1.82,95%CI为1.03~3.34,P=0.041)。SBT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协议组机械通气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在急诊监护室中使用程序化撤机协议能够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无创BiPAP通气治疗中度肺性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中度肺性脑病患者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合用呼吸兴奋剂、无创B iPAP通气治疗、有创通气治疗三种治疗措施的疗效分析。方法中度肺性脑病患者30例使用呼吸兴奋剂为A组、30例使用无创B iPAP通气治疗为B组,30例使用有创通气治疗为C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住院日。结果无创B iPAP通气与有创通气对治疗中度肺性脑病疗效相近,均比呼吸兴奋剂药物治疗疗效显著,无创B iPAP通气治疗患者的住院日显著减少。结论无创B iPAP通气治疗对合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中度肺性脑病患者是一种更有效、更缩短住院日、更少不良并发症出现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无创式机械通气与有创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1月就诊的23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有创式机械通气治疗的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的1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24 h患者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趋于正常(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能够避免气管插管,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和抗生素的使用,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