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细胞内Ca2+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细胞内 Ca2 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 4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缺血组 2 0只 ,缺血预处理组 2 0只 ,假手术组 4只。缺血组于左肾动脉下夹闭腹主动脉 40分钟后开放灌注 ;缺血预处理组夹闭腹主动脉 5分钟 ,开放 15分钟 ,再次夹闭 40分钟后开放再灌注 ;假手术组动物手术操作同缺血组 ,但不夹闭腹主动脉。分别于夹闭 40分钟后即刻、开放再灌注 2小时、8小时、2 4小时和 72小时各时相点测定脊髓组织 Ca2 含量 ,并评定、记录动物后肢神经功能。 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脊髓组织 Ca2 显著低于缺血组各时相值 ;再灌注 8小时后神经功能评分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组 (P<0 .0 1)。 结论 缺血预处理具有降低神经元胞浆游离 Ca2 浓度 ,防止Ca2 超载 ,稳定细胞内环境的能力 ,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脊髓缺血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表现为明显降低瘫痪发生率 ,增加术后神经评分  相似文献   

2.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脊髓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缺血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缺血组,应用腹主动脉夹闭法建立脊髓缺血模型.观察两组脊髓组织缺血前、缺血40min及再灌注后2、8、24、72 h内皮素-1(ET-1)、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含量,并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IPC组各时间点ET-1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显著低于缺血组(P<0.05).两个时间点上IPC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缺血组(P<0.001、0.01),病理学累积评分明显低于缺血组(P<0.001).结论 IPC对主动脉阻断所致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抗“无再灌流”作用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不同时问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脊髓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4只体质量189 ~ 207 g雌雄不拘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3组.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Sham组6只,手术开始步骤同其他两组,但不作肾下腹主动脉阻断即缝合伤口;I/R组24只,直视下采用动脉夹夹闭腹主动脉段左肾动脉分支起始处下方5 mm处(即肾动脉后型),仅阻断腹主动脉60 min后开放灌注;而IPC组24只,先阻断腹主动脉5min,开放5 min,再阻断60 min后开放灌注.再灌注后12h、1、2、5、10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同时观察大鼠血浆MDA、SOD指标的水平,以及预处理对脊髓AQP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54只大鼠术后全部存活,I/R组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IPC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再灌注5天内均高于I/R组(P<0.01),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行为学评分逐渐增加.I/R组血浆SOD水平仅在再灌注1天时较Sham组显著下降,随时间延长SOD水平逐渐升高与Sham组无差异,血浆各时间点MDA水平比Sham组低(P <0.05);IPC组SOD、MDA水平与Sham组比较没有差异.I/R组再灌注2天时AQP4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之后降低至与Sham组无差异;IPC组在再灌注1天时即出现AQP4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之后表达逐渐降低,第5天时与Sham组无差异.IPC AQP4mRNA峰值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 大鼠腹主动脉缺血再灌注的预处理IPC可能通过减轻由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全身氧化应激反应和下调AQP4mRNA的表达,进而保护脊髓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缺血脊髓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只,建立脊髓缺血模型。缺血预适应组(IPC组)采用腹主动脉阻断5min,开放15min的预适应方案后,再阻断40min后开放。对照组常规阻断腹主动脉40min后开放。分别于阻断前、阻断40min后、开放后2、8、24和72h,测定脑脊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脊髓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及脊髓组织含水量,并行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IPC组各时相脑脊液SOD活性及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脊髓LPO含量及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通过调动与增强脊髓组织内源性抗损害机制对缺血脊髓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MP-9的基因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过程中的脊髓神经细胞MMP-9表达的变化.方法 30只成年Wistar大鼠,解剖分离腹主动脉,按缺血和再灌流各时间段分别阻断开放腹主动脉,造成脊髓腰尾段缺血,假手术组不阻断腹主动脉,取缺血前、缺血30min、缺血60min,缺血30min再灌注2、6、10h后,分别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每个时相点5只.对局部脊髓逆转录PCR(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缺血前)脊髓可见少量MMP-9表达,而实验组(缺血30min、缺血60min)MMP-9基因表达明显增加,再灌注2、6、10h,MMP-9mRNA表达逐渐增加,且MMP-9的基因表达较缺血期明显增加,各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MMP-9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起一定作用,再灌注期细胞内MMP-9基因表达明显多于缺血期,MMP-9与缺血再灌注时间之间存在时效关系,表明MMP-9可能参与脊髓再灌流损伤,是脊髓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学环节,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病机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脊髓缺血损伤时脑型肌酸激酶 (CK BB)和后肢肌电图 (EMG)的变化。方法  1 6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 再灌注组 ,每组 8只。缺血 再灌注组夹闭腹主动脉 4 0min ,检测夹闭前 1 0min、夹闭 4 0min和松夹后 6 0min动脉血中CK BB含量。术后 7d记录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和检测肌电活动。结果 与缺血前和假手术组比较 ,缺血 再灌注组CK BB含量明显升高而其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 ,EMG大量可见自发电位 ,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类型显著改变 (P <0 0 1 )。结论 监测血清CK BB含量或后肢肌电图变化可反映脊髓缺血性损伤的有无和程度的轻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PC)对缺血预处理对兔主动脉阻断后脊髓功能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2 4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和IPC保护组 (C组 ) ,每组 8只。分别于首次预处理即刻 (C 40 )、缺血即刻 (I0 )、缺血 45min(I45)、再灌注后 60min(R60 )和术后 7d处死动物前即刻 (R7d)采血检测血清和R7d脊髓组织NO的浓度。术后观察后肢神经功能的评分、后肢针电极肌电图 (EMG)和脊髓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组血清NO浓度较缺血前和A、C组对应时点值显著升高 (P <0 .0 1)。C组R7d血清NO浓度明显低于其他时点及A组R7d测定值 (P <0 .0 5或 0 .0 1)。B组脊髓组织NO浓度显著高于A、C组(P <0 .0 1)。B组后肢神经功能和脊髓病理学评分均显著性低于A、C组 (P <0 .0 5或 0 .0 1) ,其后肢EMG亦较C组有显著性病理改变 (P <0 .0 1)。结论 IPC对家兔主动脉阻断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机制与抑制NO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脊髓间断缺血和缺血预处理 2种干预方法 ,评估 2种缺血预处理方式对脊髓的保护作用并对脊髓缺血时的生理、生化改变进行研究。方法在兔的腹主动脉肾下段阻断主动脉 ,建立脊髓缺血模型。 2 5只兔子随机分为 3组 ,持续缺血组 (10只 )阻断 40min ;间断缺血组 (9只 )将 40min阻断时间分为 2次 ,每次 2 0min ,中间间隔 15min ;缺血预处理组 (6只 )先给予阻断 3次 ,每次5min ,间隔 5min ,之后连续夹闭 40min。手术后分别于 1、6、12、2 4h按照Tarlov分级标准观察下肢肌力 ,并于术后 2 4h抽取脑脊液、解剖取得腰段脊髓。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 ,用TBA比色法测定脊髓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 ,尼氏染色观察腰段脊髓神经元细胞受损情况。结果 2个干预组的术后肌力恢复均好于持续缺血组 2 4h后间断缺血组 (3 4± 1 0 )级 ,缺血预处理组 (3 5± 0 8)级 ,持续缺血组 (1 3± 1 4)级 ,P值均 <0 0 5 ;病理 :神经元损害分别为 (18± 10 ) % ,(2 1± 10 ) % ,(4 6±16 ) % ,P值均 <0 0 5 ;脊髓组织MDA预处理组 (176± 2 2 )nmol/g低于持续缺血组 (2 5 2± 47)nmol/g,P <0 0 1。结论间断缺血和缺血预处理均可减轻脊髓缺血后的功能受损情况 ,缺血预处理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兔脊髓分级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体感诱发电位(SEP)、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和缺血60min组。采用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5、10min、再灌注15、30min、1、2、24和48h监测SEP。于再灌注6、12、24和48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h进行脊髓病理学观察。结果 阻断腹主动脉血流30、45和60min后开放分别表现为轻、中、重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病理学改变特点。脊髓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EP波幅和潜伏期分别于再灌注15和30min时恢复至缺血前水平(P〉0.05);脊髓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EP波幅和潜伏期分别于再灌注30min和再灌注1h恢复至缺血前水平(P〉0.05);脊髓重度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EP波幅和潜伏期分别明显下降和延长,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神经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EP波幅较潜伏期恢复迅速。术中SEP监测能够敏感而准确地反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脊髓功能的变化,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是否可以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N1组)仅行单纯手术操作但不阻闭腹主动脉;对照组(N2组)行单纯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15s/30s/60s(PA/PB/PC组)分别于阻闭腹主动脉15min后,再灌注15s/30s/60s,缺血15s/30s/60s,反复3次。再灌注48h时对所有动物的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结果PB组再灌注48h后肢运动功能评分[3.5(2~4)分],明显高于N2组[2(1~3)分](P<0.05),其他各组与N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PB组为36.7±7.0,明显多于N2组25.7±4.3(P<0.01),而PA组18.2±2.2和PC组8.0±4.1则明显少于N2组(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取决于后处理时间,缺血后处理30s/30s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缺血后处理15s/15s和60s/60s会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不同高压氧预处理方案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高压氧预处理方案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5只,月龄4~5月,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n=5)开腹剥离左肾动脉下段腹主动脉但不阻断血流,20 min后关腹;脊髓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采用左肾动脉下段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0 min后恢复灌注;不同方案高压氧预处理组(H_(1~3)组,n=10)分别接受连续5 d(H_1组)、10 d(H_2组)或20 d(H_3组)高压氧预处理(2.5 ATA,吸入氧浓度100%),1h/d,末次高压氧预处理结束后24 h时,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48 h时,采用修正Tarlov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然后取L_5脊髓节段,分别行HE、TUNEL和nuoro-Jade B染色,计数脊髓正常神经元、凋亡神经元和变性神经元.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降低(P<0.01);与IR组比较,H_1组和H_2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升高,凋亡神经元计数和变性神经元计数降低(JP<0.01),H_3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_1组和h_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_1组和H_2组比较,H_3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降低,凋亡神经元计数和变性神经元计数升高(P<0.01).结论 连续5 d或10 d高压氧预处理(2.5 ATA,吸入氧浓度100%)可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连续20 d高压氧预处理无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经腹主动脉局部灌注丙泊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A、B、C三组,诱导后气管插管,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肛温。左股动脉切开置管至腹主动脉分出左肾动脉远端1.0cm处,于左肾动脉开口远端0.5cm处阻断腹主动脉,同时阻断双侧髂总动脉,自阻断即刻开始经置入导管分别向阻断的腹主动脉远端灌注5ml/kg丙泊酚溶液(A组)、10%脂肪乳(B组)和生理盐水(C组),30min后开放。于动物完全清醒即刻、再灌注后6、24和48h对双后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光镜观察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并计数。结果 清醒即刻、再灌注后6、24和48hA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B和C组(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中位数分别为11、1和0,A组明显高于B、C两组(P〈0.05)。结论 腹主动脉阻断期间经阻断的腹主动脉局部灌注丙泊酚可减轻脊髓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衡亮  张昕  钱红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410-413
目的:探讨芦荟多糖(aloe polysaccharide,AP)对兔脊髓缺血损伤是否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3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 ),即对照组(C 组)、芦荟多糖组(A组)、溶剂对照组( V组 ) 及假手术组(S组).A组在脊髓缺血前30min经耳缘静脉给予50m·kg-1芦荟多糖;V组以同样方式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仅仅制备脊髓缺血损伤模型,不进行其它处理;S组仅仅暴露腹主动脉,而不阻断它,其他处理同C组;兔脊髓缺血模型采用夹闭兔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再灌注后48h,对所有动物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L5-7),制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A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明显多于C组及V组(P<0.01);C组及V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功能评分与其对应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计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04,P<0.01).结论:芦荟多糖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抑肽酶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抑肽酶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月龄国产大耳白兔39只,随机分为A组(15只)、B组(15只)和C组(9只).A、B组动物于左肾动脉下用主动脉环扎器环扎腹主动脉,缺血60min后开放,再灌注24h.A组于缺血前10min静脉注射抑肽酶3×107IU/kg,继而用Graseby 3500微量泵持续注入抑肽酶1×107IU/(kg·h)至处死动物时;B组用生理盐水代替A组的抑肽酶,其余同A组;C组只暴露不夹闭腹主动脉,不给药.A、B组缺血前,缺血5、10、20、60min及再灌注后8h、24h,C组相应时间点,测定各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A、B组缺血前,缺血再灌注后8h、24h,C组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L2~L4脊髓行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测定,取L3~L4脊髓灰质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神经无形态变化.结果:A、B两组缺血5min时CSEP的P1波和N1波潜伏期较缺血前延长、波幅降低(P<0.05),缺血20min时两波潜伏期及波幅消失,缺血冉灌注后8h两波潜伏期及波幅有所恢复,但较缺血前及缺血后5min、10min时明显延长和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后24h两波潜伏期及波幅较前面各时间点延长和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后8h、24h,A组较B组P1波和N1波潜伏期短、波峰高(P<0.05),而C组较A、B组潜伏期短、波峰高(P<0.01).A、B两组NO、总NOS及诱导型NOS(iNOS)在缺血再灌注后8h明显升高,24h时更高(P<0.05),在缺血再灌注后8h、24h时A组的NO、总NOS及iNOS较B组低(P<0.01).各时间点C组P1波和N1波潜伏期及波幅不变,NO、总NOS及iNOS量均不变(P>0.05).A、B组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均有损伤,但在再灌注后8h、24h时A组神经元损伤程度均较B组为轻:C组神经元正常.结论:抑肽酶预处理可以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早期的CSEP,减少NO含量,从而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注射液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22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C组),单纯缺血再灌注;保护组(P组)和治疗组(T组),分别在肾下主动脉阻断前和开放后30min内恒速静脉泵入TMP注射液30mg@kg-1.采用肾下主动脉(IRA)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20min)/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后4、8、12、24和48h神经功能评分,并于48h处死动物取脊髓(L5~7)制标本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用TMP干预的P组和T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C组(P<0.05),而P组和T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48h,P组和T组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数明显多于C组(P<0.05),P组和T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神经功能评分与其对应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776,P<0.01).结论TMP注射液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氧液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高氧液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2 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 (n =1 0 )及预处理组 (n =1 0 )。预处理组每天静脉给予 1 0ml/kg高氧液 ,2 0分钟匀速泵完 ,连续 5天 ;对照组用同样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预处理结束后2 4小时 ,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 2 0分钟 ,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 ;再灌注后 4、8、1 2、2 4和 48小时分别对动物神经功能评分 ;再灌注 48小时后 ,处死动物取脊髓 (L5~ 7) ,制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预处理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明显增多 (P <0 0 5) ,而且神经功能评分与其对应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计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r=0 894,P <0 0 1 )。结论 高氧液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组织钙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腹主动脉30min后恢复血供,缺血再灌注组(损伤组)不作任何治疗,造成动物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于恢复血供后即刻静脉应用MP(治疗组),观察再灌注后3h、24h、72h和7d时脊髓损伤节段钙蛋白酶Ⅰ的表达以及钙蛋白酶特异性底物68-KD NFP的降解.结果脊髓再灌注后3h出现钙蛋白酶Ⅰ阳性细胞和68-KD NFP的降解产物,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染色深度逐渐增加,再灌注后72h最明显,MP治疗组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脊髓再灌注损伤后静脉应用MP可以减少大鼠脊髓中calpain-Ⅰ阳性细胞的表达,对细胞骨架蛋白68-KD NFP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证实MP可以抑制钙蛋白酶的表达,可能是MP对脊髓损伤治疗的另一种机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抑肽酶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脊髓神经功能及病理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抑肽酶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国产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实验组(8只)、对照组(8只)和假手术组(5只).实验组,缺血60min,再灌注24h,于缺血前10min静脉注射抑肽酶30000kIU/kg,继而用Graseby3500微量泵持续注入抑肽酶10000kIU/(kg·h)直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缺血及再灌注时间、方法同实验组,唯一不同的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实验组的抑肽酶.空白组,只暴露腹主动脉,不夹闭,不给药.缺血前、再灌注8h、24h耳缘动脉抽取动脉血3ml形MDA及SOD检查,4h、8h、12h及24h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24h处死动物,取动物腰段脊髓(L3-L4)进行病理学处理,光镜、电镜下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 再灌注后8h、24h,实验组MDA含量明显减少,而SOD活力增加(P<0.05).12h、24h.后肢运动功能改善(P<0.05).病理学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实验组较对照组增高(P<0.05),细胞凋亡减少,形态正常.结论 抑肽酶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活力、改善后肢运动功能,减少再灌注后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保护神经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 MP)联用葛根素对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治疗组,每组20只。空白组仅暴露腹主动脉,其他三组均通过夹闭肾下腹主动脉30 min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阳性药组在损伤前30 min于鼠尾静脉注射30 mg/kg的MP,治疗组注射10 mg/kg的MP及30 mg/kg的葛根素,模型组注射与阳性药组MP等容量的生理盐水。3 h后采用向大鼠耳缘静脉注射10 ml空气的方法每组各处死10只,而后取其脊髓标本匀浆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 ATP)的表达水平。每组余10只大鼠在麻醉清醒即刻、再灌注12 h、24 h后按BBB评价标准对后肢功能进行评分,于24 h后采用同样方法处死每组剩余大鼠并取脊髓标本观察脊髓神经元形态。结果 模型组、阳性药组、治疗组于再灌注3 h后的SOD、Na-K AT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BBB评分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且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无明显差异。再灌注24 h后,脊髓神经元显微镜下观察显示阳性药组和治疗组损伤程度相当,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MP与葛根素联用对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缺血预处理对兔主动脉阻断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胸腹主动脉手术中常需阻断主动脉血流以便于手术顺利实施,这一过程可导致程度不同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者瘫痪。其病理基础一般认为是脊髓神经细胞坏死,近年相关研究证实,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也存在脊髓细胞凋亡,特别是迟发性瘫痪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因而人们企图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保护脊髓功能的措施。研究表明,在心、脑等器官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中,缺血预处理(IPC)能明显抑制其细胞凋亡的发生,产生良好的器官功能保护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IPC对家兔主动脉阻断所致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