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安徽省156 777人口进行了脑血管病患病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城市与农村分布特征进行了对照研究.调查发现脑血管病患病率为178.6/10万人口;发病率为139.2/10万人口;死亡率为104.7/10万人口.其特点为发病多、病程短、死亡率高。提示加强防治措施,改善农村人口健康水平,是减少脑血管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江苏省泰兴市2003-2010年间食管癌发病的变化趋势,为该地区流行病学和肿瘤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全部发病资料取自泰兴市肿瘤报告系统2003-2010年全市常住户口中恶性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资料。由泰兴市统计局提供2008年泰兴全市常住人口资料。计算食管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和累积率。发病率的年变化百分比用加权直线回归法进行计算,用病例数作为权数加权。结果 2003-2010年,泰兴市发生食管癌新病例5 810例,发病男女比例为1.93∶1,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食管癌发病粗率为60.67/10万,经过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准化后,标化率分别为26.95/10万和36.26/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4.62%。发病趋势分析发现女性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3.07%,男性和男女合并未见显著的变化趋势。结论 江苏省泰兴市2003-2010年间食管癌发病率均维持在50/10万以上的高水平,女性发病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男性和男女合并未见显著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范小娟  谭学筠 《海南医学》2014,(12):1856-1858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57-2012年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历年流脑疫情资料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7-2012年累计报告流脑发病4720例,死亡27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03/10万,死亡率为0.92/10万,病死率为5.74%,于1959年和1967年出现两次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为529.44/10万、262.68/10万。56年来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至2001-2012年全区流脑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到0.16/10万和0.01/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1~4月占发病总数的86.48%;农村发病数多于城市;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占93.84%;职业以儿童(56.21%)和学生(39.62%)为主。结论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预防控制效果显著,这与流脑疫苗的应用有关,应继续加强流脑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等综合措施,达到基本消除流脑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南汇区卒中高危人群筛检与重点干预同期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同期对照研究,评价卒中高危人群筛选与重点干预策略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南汇区作为干预区,从35岁及以上人群中根据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筛选出易感人群,实施一般干预措施,再以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筛选出高危人群,实施脑安胶囊重点干预措施.选择与南汇区毗邻的奉贤区6个镇作为对照区.干预3年期间同期随访监测干预区与对照区的卒中发生和死亡情况.结果:干预区和对照区的卒中发病率分别为82.30/10万和150.57/10万,死亡率分别为63.39/10万和129.72/10万,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区的发病率下降45.3%,死亡率下降51.2%.结论:高危人群筛选与重点干预策略能使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上海市杨浦区1974-2015年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死亡数据,分析肝癌和胆道癌症死亡趋势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上海市杨浦区肝癌和胆道癌症死亡趋势,应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评估年龄和队列因素对肝癌和胆道癌症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1974-2015年杨浦区共报告肝癌死亡9 866例,男女比例为2.7∶1,粗死亡率为23.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87/10万;胆道癌症死亡2 173例,男女比例为1∶1.7,粗死亡率为5.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2/10万。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1974-2015年肝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胆道癌症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APC模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肝癌和胆道癌症的死亡风险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人群中1930年之前出生者肝癌和胆道癌症死亡风险呈上升趋势;1930-1949年出生的男性肝癌、男女性胆道癌症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1949年之后出生者呈上升趋势;而1930年之后出生的女性肝癌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结论 1974-2015年杨浦区肝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肝癌死亡数高于女性;胆道癌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女性死亡人数高于男性;由老龄化因素造成的肝癌和胆道癌症死亡率上升;暴露因素对肝癌和胆道癌症的影响较一致,可能与当时社会经济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阴市农村居民死因分布,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系统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2011-2012年我市农村居民死亡率为747.57/10万,其中男性为768.22/10万,女性726.47/10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平均寿命为74.0岁,其中男性70.1岁,女性78.2岁,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05)。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内分泌系统。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占总死因的83.7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病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致死疾病,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治策略,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阜阳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生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以期制定有效的指导方案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阜阳颍西和西湖社区≥ 40岁6 000例居民为调查对象,筛查脑卒中高危、中危、低危人群,并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进一步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共筛查5 924例,高危人群共1078例(18.2%),男性高危人群检出率15.9%低于女性高危人群检出率20.2%(P < 0.01),其中高血压、吸烟、运动缺乏是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P < 0.01),男性高危人群血脂异常、吸烟率、肥胖/超重暴露率高于女性(P < 0.01)。对1 078例高危人群进一步行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彩超筛查,其中颈部血管彩超异常率为25.8%(278/1078),男性血管内膜增厚率及血管狭窄率均高于女性(P < 0.01和P < 0.05)。男性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率67.2%高于女性的38.1%(P < 0.01)。结论通过社区居民的筛查,了解阜阳市社区居民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性加强防治和干预,可有效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地区农村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分析农村妇女的生殖道健康状况和子宫颈癌患病及死亡情况。方法 对2009—2012年长沙地区6个城区和3个乡镇共453279名35~59岁农村妇女采用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和确诊。结果 筛查例数453279人,筛查率为16.69%,乡镇农村妇女子宫颈癌筛查率明显低于城区农村妇女(P〈0.05),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癌患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0/10万和7/10万,乡镇农村妇女子宫颈癌筛查率均明显高于城区农村妇女(P〈0.05)。结论 政府应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子宫颈癌筛查的政策资金和医疗资源投入,使子宫颈癌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采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分析中国1990—2019年先心病发病人数、标化发病率、死亡人数、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标化DALY率的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以上指标进行时间趋势分析;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进行先心病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以上指标与人类发展指数(HDI)的相关性。结果:1990—2019年,中国先心病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及DALY率年平均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0.1%(95%CI:–0.7%~0.4%)、–3.5%(95%CI:–3.7%~ –3.2%)及–3.5%(95%CI:–3.7%~–3.2%)。先心病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之前:新生儿平均发病率为2497.9/10万;1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率为2626.6/10万。1995—2000年新生儿及1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呈指数级上升,随后呈平稳下降趋势,但2010—2013年与2014—2015年1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有两次呈指数级上升,随后呈指数级下降,在2019年下降至近三十年最低值。先心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先心病死亡率为101.67/10万人年,5岁及以上人群死亡率下降;但55~<60岁人群死亡率呈短暂上升。1995—2019年,先心病患者的相对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与1995—1999年比较,2015—2019年先心病患者死亡的率比(RR)下降了24%;1945年以后的出生队列相对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与1945—1949年出生队列比较,2015—2019年出生队列先心病患者RR值下降了75%。当HDI小于0.58时(1999年以前),先心病标化发病率与HDI呈正相关(r=0.74,P<0.05);当HDI为0.58及以上时(1999年及以后),先心病标化发病率与HDI呈负相关(r=–0.76,P<0.01)。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与HDI均呈负相关(r=–0.95和 –0.93,均P<0.01)。结论:我国先心病1990—1999年标化发病率上升,与社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1999—2019年标化发病率下降,与社会发展程度呈负相关。先心病疾病负担下降,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呈负相关。先心病防控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低龄先心病患儿的疾病负担仍较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14—2020年常住居民的死因概况,分析其死亡原因,为健康海南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海南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上报数据,获取海南省2014—2020年常住居民死亡信息,应用Excel 2010及SPSS 26.0软件对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标化死亡率。 结果 2014—2020年海南省年均常住人口为917.53万人,8个监测点每个点年均常住居民为29.71万人,累计报告死亡83 878人,年均总死亡率为504.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18.69/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806.18/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444.36/10万,男女标化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死亡率显示,0~<1 岁组的粗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粗死亡率明显高于儿童其他年龄组;从2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粗死亡率总体不断上升;65岁及以后,粗死亡率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85岁以后,粗死亡率达到最高值。死因顺位前三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死亡率来看,2014—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均大于100/10万,这两种死因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海南省常住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适合国情的社区人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脑卒中高发的北京、上海、长沙三个城市约30万人群中开展社区综合性干预研究。对其中约14万人口进行以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控烟为主的特殊干预,另外半数人口设为对照人群。结果 4年后,干预社区人群中几种主要危险因素水平下降,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41.4%,女性下降了46.3%。干预前后相比,脑卒中死亡率男女各下降31.8%和19.0%;用5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两社区人群之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人群中开展经常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同时采用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主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湖北省郧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郧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及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郧县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300例,年均发病率51.44/10万,年均发病率城区(85.02/10万)高于乡镇(43.02/10万)(χ2=138.71,P=0.000);2008-2011年发病率分别为21.61/10万、51.18/10万、61.21/10万、71.63/10万。流行季节集中在3~7月(79.23%),年龄集中在<5岁(91.15%),以散居儿童(81.22%)和托幼儿童(13.86%)为主。重症1例,为乡镇散居儿童。聚集性病例90例,均发生在托幼机构。结论郧县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季节分布明显,乡镇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评估年龄、诊断时期、出生队列对其发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与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以及长宁区公安局提供的本区相应人口资料,计算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的粗率、年龄标化率和累积率。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变化,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模型分析和评价年龄、诊断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1973—2013年长宁区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从6例升至740例,世标发病率从0.85/10万升至19.00/10万;死亡例数从4例升至300例,世标死亡率从0.78/10万升至6.82/10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的APC为8.78%(P<0.05);死亡率的APC在1973—1997年为1.23%,在1998—2013年为7.11%,后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时期的发病危险比从1.1升至5.9(P<0.01),死亡危险比从1.2升至1.7(P=0.016),均有统计学意义。从最早的出生队列(1893—1897年)起,发病危险比从0.1持续上升,至1941—1945年的出生队列达到峰值2.3,之后至1961—1965年的出生队列,危险比保持在2.1~2.3。出生队列的发病危险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危险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市长宁区前列腺癌在1973—2013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发病率上升幅度大于死亡率。年龄、诊断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发病率趋势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死亡率趋势仅诊断时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1—2015年深圳市罗湖区常住居民鼻咽癌发病情况,为鼻咽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1—2015年深圳市罗湖区鼻咽癌监测数据,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累积率、截缩率等,并对发病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1—2015年深圳市罗湖区鼻咽癌粗发病率为6.20/10万,中标发病率为7.95/10万,世标发病率为7.57/10万,累积率为0.87%,截缩率为17.02/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发病平均年龄为(48.34±12.70)岁,以65~<70岁年龄组最高,70岁以后开始下降。鼻咽癌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4.20%,P<0.05),中标发病率和世标发病率变化不明显(P>0.05)。40~<45岁年龄组鼻咽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5.23%,P<0.05),其余各年龄组发病趋势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深圳市罗湖区鼻咽癌发病率高,2001—2015年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提示鼻咽癌仍是我区癌症防控的重点,建议开展针对性的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脑卒中是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流行病学资料目前依然缺乏。目的 了解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与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中提取死亡日期为2002—2017年死因为脑卒中死亡居民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同人群间粗死亡率比较采用Poisson分布资料Z检验,标化死亡率比较采用Mantel-Haenszel检验。脑卒中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APC)采用Joinpoint 4.0.4计算。减寿指标包括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以及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对于脑卒中死亡率变化的贡献采用率差别分解法进行评价。结果 2002—2017年浦东新区累计报告居民脑卒中死亡56 180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29.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03/10万。2002—2017年脑卒中粗死亡率保持稳定(Z=1.362,P=0.195);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3.78%,Z=-14.950,P<0.00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3.62%,Z=14.055,P<0.001),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0.74%,Z=4.639,P<0.001);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粗死亡率=-1.46%,Z粗死亡率=-5.739,P粗死亡率<0.001;APC标化死亡率=-5.43%,Z标化死亡率=-13.409,P标化死亡率<0.001)。男性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低于女性(Z=-5.465,P<0.001),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35.779,P<0.001)。儿童组、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年龄别死亡率分别为0.15/10万、2.52/10万、27.86/10万、248.02/10万、2 019.20/10万。年龄别死亡率趋势分析显示,2002—2017年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居民脑卒中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脑卒中PYLL为87 302年,PYLLR为2.02‰,AYLL为1.55年/人。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率高于2002年,其中人口因素影响死亡率升高,而非人口因素作用使死亡率下降。结论 2002—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率保持稳定,导致了严重的疾病负担,人口老龄化因素发挥主要促进作用,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汉中市2009—2018年肺结核发病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汉中市2009—2018年报告的肺结核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汉中市2009—2018年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21 01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61.25/10万,10年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 <0.005),降幅45.65%。第一季度为发病高峰(30.7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 <0.005),发病年龄高峰为45~<55岁年龄组(18.73%),发病人群以农民(80.86%)为主;全市11县区10年间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镇巴县(90.57/10万)、西乡县(82.58/10万)、南郑区(62.37/10万)、宁强县(61.31/10万)报告发病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结论 汉中市肺结核报告发病数逐年下降,县区发病存在差异,农民依然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加大防治力度,降低结核病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福田区2009-2011年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7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34/10万、0.50/10万和0.53/10万.在辖区大部分街道均有病例报告,以沙头街道报告病例最多,占总病例的47.06%(8/17).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但以冬、春季发病较为集中,1-4月发病11例,占总发病人数64.7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2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5岁以上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无明显的职业分布特征.结论 深圳福田区流行性出血热以散发为主,近三年病例数有增高趋势,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经济负担。因此掌握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规模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我国儿童恶性肿瘤防控战略的制订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8—201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等数据,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构成计算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并通过Joinpoint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change percentage,APC)来反映时间趋势。 结果 (1)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中位粗发病率为9.35/10万,中位粗死亡率为3.91/10万,其中0~4岁组中位粗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5~9岁组和10~14岁组(P<0.05)。(2)2005—2015年中国0~14岁男童中位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童(发病率:10.21/10万vs 8.91/10万,P<0.05;死亡率:4.18/10万vs 3.47/10万,P<0.05)。(3)2005—2015年中国0~14岁城市儿童恶性肿瘤中位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儿童(发病率:10.87/10万vs 7.20/10万,P<0.05;死亡率:4.08/10万vs 3.54/10万,P<0.05)。(4)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中位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01%,P<0.05),其中0~4岁组中位粗死亡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APC=-1.19%,P<0.05);5~9岁组中位粗死亡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APC=2.50%,P<0.05);10~14岁组中位粗死亡率为随时间呈稳定状态(APC=0.64%,P>0.05)。(5)2005—2015年中国农村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7.73%和2.22%,P<0.05)。(6)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前六位分别为白血病、脑癌、淋巴癌、骨癌、肾癌、肝癌。 结论 中国儿童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在时间、人群、地区方面呈现出特定的分布特点,今后应将农村地区、5~9岁年龄组以及脑癌、白血病癌种的儿童作为重点防控对象。 该文的微信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相似文献   

19.
启东市1972~2000年食管癌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启东市食管癌发病流行规律 ,为食管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启东市 1972~ 2 0 0 0年食管癌发病数据库及历年人口资料 ,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截缩发病率并分析性别及年龄分布 ,应用 χ2 、分 3时段作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2 9年间 ,食管癌粗发病率男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女性有上升趋势 (P <0 .0 1) ;男∶女为 2 .16∶1;标化发病率男高于女 ,但均呈现下降趋势 (P <0 .0 1) ,以男性下降速度为快。食管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 ,中位发病年龄男性较女性提早 3年。三个时期相比较 ,1991~ 2 0 0 0年标化发病率及截缩发病率下降速度均快于 1981~ 1990年与 1972~ 1980年。结论 :食管癌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谭学筠  梁小华  熊飞  吴贵琴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406-1407,1419
目的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2007~2012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7503例HFMD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共发生HFMD7503例,重症3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137.8/10万,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23%;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和10~12月;城区发病多于农村(X2=9.79,P〈0.01);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5.51%,尤以1-3岁发病最高占72.11%;男女性别比例为1.53:1,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X2=307.87,P〈0.01)。病原学构成普通病例以CoxA16型、EV71型为主,聚集性和暴发病例以EV71型为流行优势株.6年间发生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共32起420例,罹患率4.77%,均发生在幼托机构。结论九龙坡区HFM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应加强托幼机构、商业集中的街道社区及流动人口聚居地5岁以下儿童HFMD防病知识宣传和疫情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