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于舒梅 《当代医学》2016,(5):117-11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弱视患儿分成试验组(57例,98眼)和常规组(57例,103眼),在给予2组患儿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的80.6%(χ2=9.450,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9.5%,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的71.5%(χ2=5.632,P<0.05)。结论在弱视儿童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视知觉感知训练中屈光参差弱视患儿的心理变化,加强对视知觉感知训练患儿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指导,使患儿配合治疗.方法 将60例到我院进行视知觉感知训练中的屈光参差弱视患儿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弱视患儿治疗及护理,而心理护理组则在常规弱视患儿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心理护理组患儿通过心理护理,解除了视知觉训练中的心理问题,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知觉感知训练中屈光参差的弱视患儿仍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问题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弱视治疗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萍 《中外医疗》2012,31(32):146+148-146,148
目的对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弱视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弱视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6例。常规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弱视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弱视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张楚华  郑煜  辜春绒 《河北医学》2011,17(4):529-53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儿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同年龄、同程度应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患儿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小剂量左旋多巴口服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包括戴镜,遮盖,弱视训练等),心理护理干预组予以小剂量左旋多巴口服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依从性及疗效。结果:治疗三个月(即应用左旋多巴三个疗程)后,心理护理干预组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治疗六个月(即应用左旋多巴六个疗程)后,心理护理干预组的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左旋多巴治疗弱视儿童对治疗的依从性,主动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有效顺利进行,缩短疗程,提高弱视儿童的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妙贤  陈瑛 《海南医学》2011,22(21):144-14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弱视治疗中对临床治疗效果起的作用.方法 将56例(91眼)同年龄同程度的弱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43眼)]和干预组[29例(48眼)].对照组接受常规弱视综合治疗,干预组接受常规弱视综合治疗的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其家属及时进行各阶段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  相似文献   

6.
总结眼科门诊治疗的弱视患儿81例(141眼)的护理,强调健康教育,早发早治,协助准确验光、心理护理、家庭护理和遮盖法等弱视治疗。加强弱视患儿的护理对弱视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弱视患儿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对A组60例(60眼)弱视患儿治疗后恢复视力≥0.9以上的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测量,并与B组儿童60例(60眼)对比敏感度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1.5c/d~24c/d全频率上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较B组各空间频率仍有所下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较B组各空间频率仍有所下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儿童治疗后视力恢复的弱视眼对比敏感度仍存在异常,对比敏感度可更准确地评价儿童眼功能,可作为弱视治疗后评价视觉功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弱视患儿80例(116眼),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60眼)和对照组40例(56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弱视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可行有效,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心理指导对弱视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敏  林晓峰 《当代医学》2011,17(3):109-110
目的探讨心理指导对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期间156例266眼弱视儿童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 156例弱视儿童根据病情针对性治疗,强调心理指导,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1%。结论个体化心理指导,明显提高了家长和患儿对弱视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0.
苏炳凤 《右江医学》2012,40(6):825-827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4例(404只患眼)弱视小儿从筛查、验光检查、配镜、遮盖治疗、精细目力训练,使用弱视治疗仪等行综合治疗,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指导,加强心理护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过2个月至2年不等的弱视综合治疗,总治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99.5%,264例患儿依从性较好,最终无一例放弃治疗。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有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儿童疗效及心理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00名肾病综合症儿童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家庭干预组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儿童疗效和心理适应行为差异。结果家庭干预组儿童的疗效和心理适应行为和对照组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降低肾病综合症儿童复发率,提高治疗疗效,并且能改善其心理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行白血疗法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将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血疗法加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自血疗法加常规护理。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李克特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指标的测评。结果自血疗法加人性化护理组治疗后SAS分值小于50分的有24例,占75%,60~69分只有2例,无70分以上患者;SDS评分由治疗前的(63.68±5.78)分降低到治疗后的(41.54±4.62)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8%,与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紧密配合临床治疗一种慢性无法根治的皮肤疾病,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同时,缓解了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况及满意度。方法:选择68例痰湿型 PCOS 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于干预前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后再次填写上述量表,并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及满意度。结果:经个性化心理护理后干预组 SAS 及 SDS 评分明显下降,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痰湿型 PCOS 合并不孕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酒依赖患者戒断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基础治疗均采用静脉滴注地西泮,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周期为4w。在治疗第1、2、3、4w使用戒断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前、治疗4w后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戒断症状量表显示治疗2、3、4w时,研究组戒断症状低于对照组(P〈0.05);4w末时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戒断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焦点式心理护理在梅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焦点式心理护理组(40例)和常规护理组(40例)。结果焦点式心理护理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焦点式心理护理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焦点式心理护理在梅毒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克华  冯朝晖  麻薇  林李 《吉林医学》2006,27(2):138-13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 ̄2005年4月间收治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指标的比较,心理护理在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疗效显著。结论:加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宋晶  魏春惠 《现代医学》2010,38(2):159-162
目的:了解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的效果及对近视度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视性弱视儿童102例(172眼),了解其病程中曾行弱视治疗的方法、各种方法的治疗时间、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及近视度数变化情况.并设同期单纯近视儿童对照组.分别统计使用红光闪烁治疗仪、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及联合治疗3种方法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及对近视度数增加的影响.结果:近距离视功能训练与红光闪烁治疗仪治疗及联合治疗3种方法疗效相近(P>0.05).行近距离视功能训练者近视度数增加程度高于红光闪烁治疗仪治疗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距离视功能训练者与单纯近视儿童比较,其近视度数加深也更加明显(P<0.05).结论: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与其它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而较之其它治疗方法,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明显加剧了近视性弱视儿童近视度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83例119眼弱视治疗及随访情况,其中经随访一个月以上的93眼中,56眼(60%)视力恢复三排以上或达1.0以上。 视力恢复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5岁以前开始治疗者疗效较5岁以后开始治疗者显然好得多。非中心凹注视者疗效不一定比中心凹注视者差,而大多数非中心凹注视眼视力提高者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定期随访,严格认真地遮盖健眼,及强迫多使用弱视眼是治疗弱视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治疗的情绪、生活质量和急性放射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行常规放疗,配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放疗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惊恐、敌对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皮肤、口腔粘膜反应及上消化道反应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正确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障碍,减轻放疗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吴宇嫦  谢丽行 《当代医学》2009,15(18):127-128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特点。方法对45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5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16~72d,均为一期愈合。随访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特点康复时间长,护理难度大。对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真正体现了现代护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