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将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方法与TBS常规细胞学方法应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门诊及体检的3165名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用宫颈刷取材,液基薄层制片后,分别进行DNA染色和巴氏染色,并分别进行全自动细胞扫描诊断和TBS常规细胞学诊断,对以上检查可疑的妇女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发现异常303例(9.57%),常规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189例(5.98%).135例妇女进行了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出DNA定量分析方法及常规细胞学方法在筛查CINⅡ以上宫颈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86.96%、84.21%和46.97%、91.30%和83.78%.结论: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方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DNA定量分析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DNA定量分析和常规细胞学相结合方法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方法]对3266名妇女用宫颈刷取材,每例液基薄层制片2张,1张巴氏染色做常规细胞学检查,1张Feulgan DNA染色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做DNA定量测定。常规细胞学和DNA倍体分析系统可疑的妇女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3266例宫颈癌标本中,常规细胞学发现42例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9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DNA倍体分析发现3个或3个以上〉5C细胞的35例。32例活检病例中有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2(CIN2)或CIN2以上级别改变,这14例细胞标本中均可见DNA倍体异常,而常规细胞学发现1例正常,8例ASCUS,4例LSIL和1例HSIL。[结论]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相结合方法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在门诊患者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门诊行子宫颈癌筛查的2 692例女性就诊者同时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DNA倍体分析,对其中可疑病变者840例进行子宫颈活组织检查.对参与子宫颈癌普查的妇女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染色,由细胞学医师对巴氏染色片作常规细胞学诊断,应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对Feulgen染色片进行自动扫描诊断.结果 840例患者子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慢性子宫颈炎554例(66.0%),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25例(3.0%),CINⅡ59例(7.0%),CINⅢ100例(11.9%),子宫颈癌102例(12.1%).DNA倍体分析中可见DNA异倍体细胞者(DNA异倍体细胞阳性)486例,未见DNA异倍体细胞者(DNA异倍体细胞阴性)354例;DNA异倍体细胞阳性、异倍体细胞≥3个用于筛查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和89.2%、58.5%和35.8%、49.4%和57.3%、94.1%和77.2%;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SIL及以上用于筛查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0.2%、90.0%、39.6%和76.9%.结论 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较常规细胞学敏感性高,可作为子宫颈癌普查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DNA倍体分析系统与阴道镜检查联合应用诊断早期宫颈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系统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0例宫颈上皮细胞DNA倍体分析异常的妇女,在阴道镜下作多点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DNA倍体异常的110例中,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癌38例,占34.5%。在这38例中,阴道镜图像正常者有3例(占7.9%);常规细胞学正常者有7例(占18.4%)。[结论]DNA倍体分析系统作为早期宫颈癌筛查新方法,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细胞DNA倍体分析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un XR  Che DY  Tu HZ  Li D  Wang 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1):831-835
目的评价通过细胞DNA倍体分析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对87例宫颈癌普查妇女用宫颈刷取材、液基薄层制片,由细胞学医师对巴氏染色片做常规细胞诊断,应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仪对DNA染色片进行自动扫描诊断。对活检样本做出病理诊断,并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宫颈鳞状上皮细胞核内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87例受检者中,常规细胞学诊断为正常30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2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例;无异倍体细胞者26例,有异倍体细胞者61例,其中Ⅰ级17例,Ⅱ级21例,Ⅲ级23例。20例ASCUS者中,有7例无异倍体细胞,未发现一例CIN2以上级别的病理改变,Ki67阳性细胞分布在鳞状上皮下方37.1%范围内;13例有异倍体细胞者中,11例有CIN2以上病理改变,Ki67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上皮层下46.2%范围内。30例LSIL者中,有7例未发现异倍体细胞,其中3例有CIN2以上病理改变,Ki67阳性细胞只分布在鳞状上皮下方37.1%范围内;23例伴有DNA异倍体细胞者中,22例发现CIN2以上病理改变,Ki67阳性细胞增至鳞状上皮层中上方62.6%范围内,与7例未发现异倍体细胞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HSIL病例中均有DNA异倍体细胞出现。以≥3个DNA异倍体细胞作为评估CIN2及以上病理改变的标准,其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65.1%,均比以常规细胞学诊断为LSIL及以上级别作为评估CIN2及以上病理改变的标准(分别为58.2%、84.4%、86.5%和54.0%)要高。结论DNA倍体分析可诊断宫颈CIN病变,并预测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刚  王莉  石松荔  曹雅静  唐涛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1):1639-1642
  目的  与传统细胞学诊断方法相比较, 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妇科的4 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2 189例采用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技术及DNA倍体分析技术捡测, 1920例行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阳性者行宫颈活检检测, 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传统宫颈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50例(2.61%), 均行阴道镜活检, 检出阳性病例6例(12.0%); 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201例(9.18%), 其中183例行阴道镜活检, 检出阳性病例125例(68.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对同时两种检出方法的135例病例进行比较, 传统细胞学技术筛查出阳性病例50倒, 阴性病例85例; 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筛检出阳性病例74例, 阴性病例61例。两种筛查方法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以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作为评价标准, 液基细胞学检测灵敏度为32.3%, 特异度为97.3%;DNA倍体分析技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2.4%和82.6%, 两者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及DNA倍体分析技术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   相似文献   

7.
吴美芬 《中国肿瘤》2008,17(6):541-542
[目的]探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00例患者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所有ASCUS以上病变的受检者全部在阴道镜下活检。[结果]1100例患者巾ASCUS32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H)1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TL)2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鳞状细胞癌2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CINⅠ26例、CINⅡ13例、CINⅢ9例、宫颈鳞癌3例,阴道镜病理检查符合率为71.28%。[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痛硬痛前病弯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周艳  陈晓西 《癌症进展》2022,(12):1239-1241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及TCT,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的阳性率为30%(30/100),TCT的阳性率为32%(32/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75.00%(12/16),特异度为78.57%(66/84);TCT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56.25%(9/16),特异度为72.62%(61/84);两种方式联合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93.75%(15/16),特异度为88.10%(74/84)。结论 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TCT诊断宫颈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宫颈癌的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液基薄层细胞学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学治  胡大学  刘翔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9,22(4):401-402,I0002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前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第三代液基细胞学制片系统(LPT)制片,按TBS(The bethesda system)系统诊断为不能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的768例,其中低度病变(LSIL)以上184例;对有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的139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139例中细胞学诊断宫颈癌1例,宫颈高度病变(HSIL)13例,宫颈低度病变(LSIL)120例,非典型细胞不能除外高度病变(ASC—H)5例;与组织学结果对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癌100%,HSIL84.6%,LSIL70%。5例ASC—H中2例宫颈癌,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1例CIN 1级-2级,1例湿疣。结论:液基细胞学在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方面,与组织学诊断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和评估两种宫颈癌筛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 2013年2月到漳浦县医院进行宫颈癌检查的病例14119例。均为宫颈刷取材,液基方法同时制两张片,一张进行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TBS诊断。另一张经Feulgen染色,用于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临床活检取材均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结果:共建议活检671例。用于回顾性研究的388例有活检结果。其中有宫颈癌5例,CINⅢ/原位癌38例,44例CINⅡ及137例CINⅠ,其余164例为慢性宫颈炎。以活检结果≥CINⅡ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标准,采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0.11%与97.7%,而常规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45.98%与58.62%。同一个标本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可提高到99.89%。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测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及宫颈癌( CC)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亚型,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慢性宫颈炎或液基细胞学异常的妇女检测21种HPV基因亚型和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分析2481例CC和CIN患者的HPV感染情况。结果:在2481例CIN和CC患者中,HPV感染率85.0%,HPV感染与宫颈组织学结果有较强的相关性(P〈0.001,Pearson列联系数=0.648)。 CC及CINⅢ、CINⅡ患者以HPV16、18感染最多见,其次见HPV58、33、31、52、45、59、68等亚型。304例患者宫颈感染HPV16、18、58、52、33等亚型后,发生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频率增加,TCT分型与HPV分型有较弱的相关关系(P=0.002,Pearson列联系数=0.322)。细胞学结果提示HSIL、AS-CUS,宫颈组织学诊断以CC、CINIII和CINII为多,TCT分型与组织学分型也有较弱的相关性( P=0.026,Pearson列联系数=0.172)。结论:HPV16、18、58、33、52、31、45等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 CC)及癌前病变( CIN)最常见的风险因素。高危型HPV单独或混合感染宫颈后,细胞学检测HSIL、ASCUS及LSIL的发生率增加,细胞学结果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促进了CC和CIN的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29例子宫颈病变患者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HPV负荷量,观察HPV负荷量和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229例患者中慢性子宫颈炎57例,CIN111例(其中CINⅠ33例、CINⅡ18例、CINⅢ60例),子宫颈癌61例。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HPV-DNA负荷量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子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随HPV-DNA负荷量增大而增加。结论 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癌的发病状况,为新疆宫颈癌预防和筛查提供数据。方法 于2006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新疆于田县有性生活、16~59岁维吾尔族女性,按年龄分层入组,依次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或HPV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必要的宫颈活检。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高危型、低危型和总体HPV感染率分别为7.25%、1.59%和8.27%。CINⅡ级以上病变和宫颈癌现患率分别为1.93%和0.23%。高危型HPV在细胞学ASCUS、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中的比例分别为13.46%、64.71%和90.00%;高危型HPV在CINⅠ、CINⅡ、CINⅢ和ICC的比例分别为66.67%、83.33%、100.00%和100.00%。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有增高趋势,但在CINⅡ级以上病变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HPV感染率低于我国汉族女性,但宫颈癌现患率高于我国城市汉族女性,低于一些农村汉族女性。新疆维吾尔族女性HPV感染率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分布趋势与中国其他地区相似,但同时具有自身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4.
蔡玉群  李薇  万惠卿 《中国肿瘤》2014,23(9):752-756
[目的]了解杭州市拱墅区49周岁以下的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为制定妇女卫生保健政策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对杭州市拱墅区49周岁以下的已婚育龄妇女开展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49周岁以下户籍已婚育龄妇女2010年为58 571人,2011年为55 880人,2012年为55 820人。[结果]2010-2012年杭州市拱墅区辖10个街道49周岁以下户籍已婚育龄妇女TCT共检查40 651人,检查率为23.87%。TCT报告正常者39 326人,占96.74%。TCT报告异常者1325人,占3.26%。其中ASCUS病变630人,占47.55%;ASC-H病变84人,占6.34%;LSIL病变446人,占33.66%;HSIL病变145人,占10.94%,SCC病变2人,占0.15%;AGC病变18人,占1.36%。在需进一步手术治疗的妇女152例中,病理诊断结果为CINⅠ35人,CINⅡ51人,CINⅢ61人,宫颈癌5人。[结论]杭州市拱墅区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筛检了TCT异常的妇女,并对高危因素的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医学指导。宫颈癌筛查的成效不仅限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少数癌症患者,更重要的是发现大量癌前病变患者,为制定妇女卫生保健政策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瑞皎  石曼丽  张家兴  孔令非 《肿瘤》2012,32(4):291-294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宫颈活检对诊断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TCT对30350例受检者进行宫颁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鳞状上皮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TCT检出鳞状上皮异常者1 824例(6.01%),其中无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1423例,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21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9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80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15例.与活检病理检测结果相比,1423例ASC-US中,宫颁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grade Ⅰ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202例、CIN- Ⅱ和CIN- Ⅲ 22例、SCC 1例;214例ASC-H中,CIN-Ⅰ 12例、CIN-Ⅱ和CIN-Ⅲ 101例、SCC5例:LSIL、HSIL及SCC组中与组织病理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63.04%( 58/92)、81.25% (65/80)及100%( 15/15),SCC组和HSIL组的组织学符合率高于LSIL组(P<0.01).结论:TCT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二者联合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Li M  Cao J  Wang NP  Li LY  Li L  Qiao YL  Pan Q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674-677
目的 探讨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2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作液基薄片进行p16^INK4a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随访组织活检结果,并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p16^INK4a在宫颈细胞学诊断的鳞状细胞癌(SCC)、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小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和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病例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7/7)、92.2%(107/116)、24.3%(17/70)、100.0%(14/14)和36.4%(4/11)。150例p16^INK4a阳性者中,111例有组织活检诊断,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及以上病变者97例(87.4%);70例p16^INK4a阴性者中,18例有组织活检诊断,无一例CIN2及以上病变。p16^INK4a在CIN2及以上病变与在CIN1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R-HPV DNA的阳性率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16^INK4a在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中高表达,有利于高危病例的筛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阴道镜筛查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光滑、细胞学阴性病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门诊就诊或健康体检中妇科检查肉眼观察宫颈光滑、细胞学检查阴性的女性105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醋酸白色上皮和碘不着色异常征象及其他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1)1050例中有458例进行了活检,另有56例同时取阴道镜下可疑病变部位和宫颈口息肉/息肉样赘生物部位进行活检,检出CIN 68例,其中属高危病变CINⅡ/CINⅢ 11例;(2)1050例中有72例同时表现醋酸白色上皮和碘不着色双异常,其中64例活检证实为CIN,醋酸和碘双染色试验异常对CIN的阳性预测值88.9%,漏诊率为3.3%;(3)宫颈息肉或息肉样赘生物局部取材350例,仅检出1例CIN(0.3%);阴道镜下异常病变部位取材164例,检出CIN 67例(40.9%),其中CINⅡ/CINⅢ 11例(6.7%);(4)对164例阴道镜下可疑病变病例年龄分布分析显示,醋酸白色上皮和碘不着色双异常在性活跃期年龄段分布频率较高,与CIN的年龄分布相一致,而单纯碘不着色呈现随年龄增大而出现频率增高的特点。结论 阴道镜下检查异常,尤其是醋酸白色上皮和碘不着色双异常,对筛查宫颈癌前病变CIN有积极意义,即使在细胞学检查阴性的光滑宫颈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