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T引导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5月~2002年1月7例肺部恶性肿瘤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胸片检查及CT或MRI。结果 支气管肺癌1例。肺转移癌6例。治疗后瘤标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3例。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少血供型肝癌56例,行CT导引下氩氦冷冻治疗。结果 56例少血供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甲胎蛋白下降率依次是100%(56/56)、100%(56/56)、89.29%(50/56)、80.36%(45/56),治疗有效率分别100%(56/56)、96.43%(54/56)、87.50%(49/56)、80.36%(45/56),生存率分别为100%(56/56)、100%(56/56)、92.86%(52/56)、89.29%(50/56)。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定位准确、疗效可靠,是提高治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身18F-FDG PET/CT在氩氦刀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00例肿瘤患者冷冻治疗前目标病灶CT检查、全身PET/CT检查。结果根据PET/CT和CT结果,100例患者中,肺内病灶53例,肝内病灶22例,盆腔病灶11例;23例临床分期改变,17例治疗计划改变。12例肺内病灶(12/53,22.64%)、3例肝内病灶(3/22,13.64%)、2例盆腔病灶(2/11,18.18%)治疗计划改变。结论全身PET/CT可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对制定氩氦刀冷冻治疗策略有显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Pinpoint定位系统导引下氩氦刀治疗体部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评价。方法 47例经病理证实的体部肿瘤(58处病灶)在CT-Pinpoint定位系统导引下经皮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计算冰球覆盖率。结果36.21%(21/58)、48.28%(28/58)、15.52%(9/58)的病灶冰球覆盖率分别为90.0%、80.1%~90.0%、≤80.0%;所有病灶穿刺准确率为100%,首次进针准确率为96.30%(130/135);并发症发生率14.89%(7/47):其中气胸3例,肺出血2例,尿失禁1例,皮肤冻伤1例。结论 CT-Pinpoint定位系统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体部肿瘤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评价单纯氩氦刀冷冻术及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单纯氩氦刀冷冻术(A组,22例)及氩氦刀冷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B组,20例)治疗NSCLC患者共42例。以胸部CT扫描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包括治疗时的冰球覆盖率、治疗后肿瘤的大小、密度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42例均置刀成功。CT显示两组低密度冰球的平均覆盖率均大于80%。两组中直径3~5cm与〉5cm病灶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在术后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3.64%(14/22)和65.00%(13/20)、72.73%(16/22)和75.00%(15/20)、54.55%(12/22)和85.00%(17/20)、59.09%(13/22)和80.00%(16/20)。结论氩氦刀冷冻术能有效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NSCLC;联合^125I粒子植入能有效地控制残余肿瘤,进一步提高有效率;CT可准确定位、追踪复查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MRI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正常小型猪大脑的急慢性损伤。方法在MRI引导下应用氩氦刀冷冻治疗系统对小型猪左侧顶部大脑进行冷冻消融,饲养3周后同法冷冻右侧顶部脑组织,随即处死动物并取出大脑,10%甲醛溶液固定,将猪大脑整体经顶冠状切片病检。结果第一次冷冻后急性期(1周)饲养观察动物无呕吐。大体标本于陈旧灶局部可见脑萎缩表现,新鲜冷冻灶皮层可见淤血并局部肿胀,边界清楚;镜下观察见陈旧灶大片坏死,其周围环绕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带;新鲜冷冻灶灰质内有多量破碎的红细胞并淤血;陈旧灶和新鲜灶白质内髓鞘结构均消失。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可完全破坏正常脑组织,急性期可致晒肿胀,慢性期可引起周围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中氩靶向冷冻治疗系统(即氩氦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1-2002年期间8例晚期胰腺癌使用了术中氩氦刀治疗。结果 8例晚期胰腺癌病人中,平均生存期为8.6个月,1例目前仍然存活。5例腹痛病人,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腰背痛病人,疼痛部分缓解。结论 术中氩氦刀治疗尽管不能明显延长晚期胰腺癌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但能明显缓解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氩氦刀治疗5 cm以内原发肝癌或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收集5 cm以内原发肝癌或肝转移瘤患者31例,共39个病灶。所有患者均于CT或超声等影像引导下接受氩氦刀治疗。结果肿瘤消融范围为90%100%,完全消融病灶占69.23%(27/39)。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90.32%(28/31)、61.29%(19/31)。31例患者均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寒战4例(12.90%);肝区疼痛6例(19.36%),重度疼痛1例,体表皮肤温度触冰感,CT扫描无出血迹象,生命体征稳定,给予强痛定止痛,效果差,术后2 h疼痛缓解,其余疼痛患者均为中、轻度疼痛,未予处置;术后发热7例(22.58%),体温37.1238.25℃;无血管、胆管损伤病例;冷冻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腹部疼痛症状减轻,恢复较快。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癌和肝转移瘤,氩氦刀消融治疗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肿瘤患者行MRI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包括肝脏肿瘤52例,肾脏肿瘤10例,胸壁肿瘤6例,盆腔肿瘤12例,四肢骨及软组织肿瘤9例,坐骨肿瘤1例。术中采用SE T1WI、FSE T2WI、SPGR T1WI监测穿刺及消融情况。观察术中MRI表现、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复查增强MRI评价消融效果。结果消融术中MRI均可清晰显示病灶,快速扫描SPGR T1WI可显示冷冻针全长。24例因病灶较大(最大径10.80~15.06 cm),以消融作为减瘤治疗,平均消融(2.96±0.76)次,其中17例末次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1个月增强MRI示消融时冰球覆盖区域病灶无强化,病灶整体有所减小;7例病灶边缘可见强化,病灶不同程度增大。66例单次消融时冰球完全覆盖病灶,术后1个月增强MRI示47例病灶完全消融,19例病灶部分消融。术中11例穿刺部位出血,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MRI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可用于治疗不同部位肿瘤,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及CT、MRI表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分析少血供移植性肝恶性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与病理学相对照。方法取荷瘤兔后腿肌肉内VX2肿瘤,剪成小块后,经开腹种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或肝中叶,于种植后第2周、第3周分别进行CT及MRI增强扫描,统计肿瘤种植成功率,观察肿瘤体积及生长指数,分析肿瘤CT及MRI平扫和增强表现,区分富血供、少血供肿瘤;分别处死2只实验兔进行病理分析,与影像学相对照。结果VX2移植瘤种植成功22只;成瘤率为73%。2周与3周时肿瘤生长率有显著差异(P<0.01)。VX2移植瘤在CT及MRI上表现为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低信号结节,增强后发现少血供VX2移植瘤14只,表现为肿瘤无强化或轻微强化,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或低信号;富血供肝移植瘤8只,表现为肿瘤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肿瘤主体密度或信号明显高于肝实质。光镜下肿瘤新生毛细血管虽较丰富,但纤细。结论经开腹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但易发生转移。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是检测肿瘤生长和血供的可靠方法,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在CT与MRI上主要是一种少血供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行CT检查,对其中9例行MR检查,观察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可累及脊柱各节段,以胸椎最多。CT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以溶骨性骨质破坏最常见,可出现椎体压缩及轻度骨质疏松。MR T1WI和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结论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以椎体及附件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病灶易侵及椎旁或硬膜外间隙;MRI显示病灶较CT敏感、清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冷热交替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患者,根据病灶大小、形态及部位分为根治性消融(15例)及姑息性消融(7例),观察术中及术后4周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于术后1、3、6个月复查胸部增强CT,以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疗效。结果 22例均顺利完成消融,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6例术中及术后即刻出现少量气胸或液气胸,未经干预自行改善;2例术中局部皮肤轻度冻伤,予局部处理后缓解;1例术后1周出现大量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恢复;无其他并发症。15例根治性消融术后1、3、6个月完全缓解分别为14例(14/15,93.33%)、14例(14/15,93.33%)及13例(13/15,86.67%);7例姑息性消融术后1、3、6个月局部缓解分别为7例(7/7,100%)、6例(6/7,85.71%)及4例(4/7,57.14%)。结论 CT引导下冷热交替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短期效果确切、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氩氦刀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肿瘤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各种恶性肿瘤27例,共31例次。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并设计布置冷冻探头,结合穿刺引导架进行引导并实时监控冷冻过程,进行后期复查。所有患者术后当日或次日接受增强CT检查,计算冰球覆盖率。结果 27例中,24例接受一次冷冻治疗,3例患者因肿瘤过大及肿瘤分散接受多次治疗。根据病灶大小确定冷冻探头布置方案。冰球表现为半圆形后伴声影,在前15min冰球迅速增大,15~20min冰球增大不明显,随着肿瘤体积增大而冰球覆盖率逐渐减小。结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肿瘤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进行实时监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螺旋CT导引下对35例肺及肝肿瘤患者38个肿瘤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观察射频后瘤体CT值及邻近组织情况,术后CT复查观察肿瘤变化。结果通过螺旋CT引导对38个瘤体准确定位;直观观察电极在肿瘤中的位置及爪状细电极针在肿瘤内展开情况。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治疗后瘤体内CT值减低,部分瘤灶内可见气化灶。术后1个月复查CT,瘤体缩小,增强扫描无强化,呈略低密度肿块影。术后3个月复查CT,治疗总有效率85.71%(30/35)。结论螺旋CT能够准确引导肺及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准确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蝶骨嵴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蝶骨嵴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包括脑膜瘤1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例、前列腺癌转移瘤1例、骨尤文肉瘤1例、骨肉瘤1例和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23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其中12例行CT平扫检查。观察病灶边界、占位效应、信号特点、骨质改变及邻近结构受累情况。结果蝶骨嵴占位以脑膜瘤最常见(16/23,69.57%),其次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23,13.04%)。两者均有较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蝶骨嵴脑膜瘤MRI平扫以均匀等T1等T2信号为主,增强呈中等-明显强化且多伴"脑膜尾征",CT上受累骨多呈骨质增生肥厚。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表现为病变沿骨生长方向延伸,受累骨骨质膨大,呈"磨玻璃状"。本组蝶骨嵴恶性肿瘤术前影像学检查均误诊为脑膜瘤,但结合受累骨骨质破坏及肿瘤ADC值更低可进行鉴别诊断。结论 CT和MRI对蝶骨嵴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CT和MRI诊断非外伤急性眼球突出(NTA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NTAP的临床资料、CT及MRI表现。结果 42例NTAP中,14例眼眶自身感染包括蜂窝组织炎8例、炎性假瘤肌炎4例及视神经炎2例,影像学表现为眶脂体模糊片影、眼外肌及视神经增粗。20例鼻源性眼眶感染,包括毛霉菌病1例、骨膜下脓肿10例及鼻窦黏液囊肿9例,表现为眶尖不规则片状T2WI低信号、沿眶壁边缘清晰低密度影及突入眶内的囊性病变,伴相邻鼻窦炎。眶内血肿5例,CT及MRI表现符合出血演变。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3例,表现为眼上静脉增粗及海绵窦扩大。结论 CT及MRI诊断NTAP病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MRI与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MRI及CT资料。11例中,8例接受MR检查,其中5例接受增强扫描;4例接受CT扫描,其中1例同时接受增强扫描。结果10例DFSP位于皮下及皮下脂肪层,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1例位于左侧大腿中上段深部。DFSP在T1WI图像上主要为低至稍高信号,T2WI图像上呈稍高或高信号;CT平扫呈等密度。MR和CT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昂强化。结论隆突件皮肤纤维肉瘤的MRI和CT嘉孤且右一宦特衍.右助千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MRI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及MRI资料。结果①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尾部5例,体、颈部6例;实性成分为主型9例,囊实成分相间型7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②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15例呈稍低密度,4例呈等密度,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增强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12例,中度强化7例;门静脉期14例呈渐进填充强化,5例无明显变化;延迟期呈不均匀低密度。包膜14例完整,5例不完整,延迟期呈持续强化的高密度;③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7例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抑脂T2wI4例见环状低信号包膜。动态增强扫描与增强CT表现相仿,动脉期肿瘤以轻度强化为主,门静脉期及延迟期10例肿瘤实性部分均呈持续填充强化,延迟期包膜均明显强化、呈相对高信号。结论SPTP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术后远期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和鉴别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正常及异常的影像学表现至关重要。早期发现肿瘤残留、复发及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及时复治,避免延误病情。本文针对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正常与异常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