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的研究现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仍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调查住院期间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的感染率并通过对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分泌物的鉴定分析病原学分布。结果在120例病患中发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3例,感染率为10.83%,共检出病原菌24株,其中霉氧菌13株,厌氧菌3株,兼氧菌8株,感染源主要来自于牙源性感染。在13例感染患者中牙源性感染10例,占76.9%,腺源性感染2例,占15.3%,其他原因感染1例占7.6%。结论影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上对病患的具体症状需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积极预防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口腔颌外科常见病,但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标本在做一般需氧培养时,有部分标本不能检出致病菌或只检出部分需氧菌,而将厌氧菌漏掉,常给临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厌氧菌的培养越来越显得重要.近1 a来,我院细菌室对高度怀疑有厌氧菌感染和需氧培养未检出致病菌的46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分别进行了需氧与厌氧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口腔颌外科常见病 ,但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标本在做一般需氧培养时 ,有部分标本不能检出致病菌或只检出部分需氧菌 ,而将厌氧菌漏掉 ,常给临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 ,因此厌氧菌的培养越来越显得重要。近 1a来 ,我院细菌室对高度怀疑有厌氧菌感染和需氧培养未检出致病菌的 4 6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 ,分别进行了需氧与厌氧培养及药敏试验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培养基制备1.1.1 普通血琼脂平板和伊红美兰血琼脂平板 按常规要求制备。1.1.2 厌氧血平板 在普通血琼脂平板内加入维生素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厌氧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应用API 20A试剂盒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Etest方法检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类型及厌氧菌耐药情况。收集6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记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1例脓液标本均培养分离出细菌,其中单纯需氧菌感染6例(9.8%),单纯厌氧菌感染7例(11.5%),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48例(78.7%)。厌氧菌感染总例数为55例(90.2%),共分离出 81株厌氧菌。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疮疱丙酸杆菌(Pemphigus propionbacterium),上述3类革兰阳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上述两类革兰阴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甲硝唑、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4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达到81.3%。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性感染,其中厌氧菌占有较高比例,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海湘 《大家健康》2016,(8):171-171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鉴定与药敏试验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的抗菌药体的选择进行分析。方法:以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患者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的液体进行化验鉴定,并对药物敏感进行试验,诊断病因的类型以及厌氧菌的使用情况。结果: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液体全部分离细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35例,厌氧菌感染为10例,单纯的感染为5例,单纯的需氧菌感染10例。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通常是需要压氧菌混合病原感染,其中厌氧菌的比例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203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进行了厌氧菌分离培养,结果共分离出细菌1068株,需氧菌394株,厌氧菌9个属,49个种,共674株,细菌检出率100%,厌氧菌检出率98.03%,需、厌氧菌合感染占95.07%。检出率较镐的厌氧依次为拟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放线菌属,真杆菌属,梭杆菌属等,以上菌属为口腔颌面部厌氧优势菌嫩中的优势菌,而且与口腔颌面部感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口腔感染的患者中,厌氧菌感染占有很大比重,即为宿主和牙周微生物的生态失调造成,其中包括由需氧菌为主逐渐转向厌氧菌为主的菌群失调过程,而龈下厌氧菌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厌氧菌的感染率在牙源性感染中占96%,非牙源性感染中73.7%[1],由此可见,厌氧菌感染在口腔感染比重非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中使用厌氧菌检测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厌氧菌以及需氧菌培养,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鉴定,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厌氧菌耐药情况以及病原菌的类型。结果单纯厌氧菌感染6(12.00%)例、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39(78.00%)例,厌氧菌感染44(88.00%)例,最多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双歧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疮疱丙酸杆菌,同时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未出现耐药菌株,最多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普雷沃菌属、卟啉单细胞菌属,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甲硝唑未出现耐药菌株。结论混合感染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最多,进行厌氧菌的药敏试验、培养在临床治疗中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病原菌群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气换气钯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65例中耳炎病人中耳分泌物进行厌氧菌及需氧菌分离培养。结果65例病人中,有62例检出病原菌,总检出率为95.4%。其中纯厌氧菌和纯需氧菌分别为20.0%和35.4%,两者混合为40.0%。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为75.4%和60.0%。共检出细菌109株,厌氧菌和需氧菌各占45.0%和55.0%,平均每份阳性标本含菌株1.76株。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感染病原菌中以需氧菌多见,但同时厌氧菌也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混合感染多见。表明厌氧菌感染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感染性胆管病人胆汁中细菌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气换气靶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178例胆管疾病病人胆汁进行了厌氧菌与需氧菌分离培养.结果 178例病人胆汁中有120例呈细菌培养阳性(67.4%),其中纯厌氧菌和纯需氧菌阳性率分别占7.3%和9.0%,混合阳性率占51.1%. 共检出细菌株301株,其中厌氧菌占55.8%,需氧菌占44.2%.结论 胆管感染病原菌中,厌氧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混合感染多见,提示厌氧菌在胆管疾病感染中占较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口腔和牙齿的微生物群,根据muore1982年的报告,口腔内约有264种或群在形态和生化反应上不相同的细菌。又有学者1980年报告,牙垢的含菌量约为108-9个/g,厌氧菌是需氧菌的10倍。口腔感染70~100%为厌氧菌[1]。D腔中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有:牙周炎、牙根尖周炎、牙龈脓肿等。在这些疾病中,主要是两种厌氧菌、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一种厌氧菌的单独感染很少见。厌氧菌的种类繁多,有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杆菌。有革兰氏阴性球菌和杆菌、放线菌属等。与口腔牙源性感染有关的常见的厌氧菌见”’表1和表2邓惠株对3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患牙根…  相似文献   

12.
报告75例腹部脓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63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4.0%,其中厌氧菌百分比为85.7%,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71.4%;共检出细菌159株,包括需氧菌64株、厌氧菌95林,其中以大肠杆菌和脆弱群拟杆菌为最多见。提示厌氧菌感染在腹部脓肿中占有重要地位,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是其特点之一。在抗生素选用上,应以丁胺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与甲硝唑合用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胆囊结石胆汁需氧菌厌氧菌及L型菌的培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汁同时进行需氧菌、厌氧菌和L型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57例培养阳性,共检出细菌111株,其中需氧菌26株、厌氧菌3株、L型细菌株;且以两各皮上细菌的混合感染为主。总检出率94.9%。表明胆吉石患者同时做需氧菌、厌氮菌和L型细菌的培养能显著提高高原菌的检出率。药敏试验表明它们和自的抗菌谱不同,3种细菌同时培养对临床准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38例头颈部慢性感染标本进行细菌学分析,31例有细菌检出。其中单纯厌氧菌8例,需氧-兼性厌氧菌11例;混合感染12例。对阳性标本作生化鉴定,厌氧菌18株。需氧-兼性厌氧菌15株,均以球菌为主。药敏试验表明检出细菌大多对利福科,氯霉素,氟呱酸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特重度烧伤患者难愈性创面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纳入特重度烧伤难愈性创面患者116例,分别检测创面组织和分泌物标本的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56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24株(74.91%),革兰阳性菌142株(25.09%);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均耐药;除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均耐药。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无论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是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结论导致特重度烧伤难愈性创面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对部分目前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郭俊霞 《疑难病杂志》2006,5(5):376-376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多发病,为了缩短疗程、防止并发症,及早明确诊断,采用有效抗生素、切开引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将我科1996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7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6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4例,男女之比为1.24∶1;年龄10个月~73岁,平均31.0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部位包括颌下间隙23例(30.3%),嚼肌间隙17例(22.4%),颊间隙13例(17.1%),眶下间隙10例(13.1%),颏下间隙5例(6.6%),口底间隙3例(4.0%),翼颌间隙2例(2.6%),舌下间隙2例(2.6%),咽旁间隙1例(1.3%)。76例中牙源性感染59例(77.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者细菌类型并进行培养和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采取感染部位的脓液及分泌物分别行需氧和厌氧细菌培养,观察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细菌类型,并用“KV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感染细菌种类仍以葡萄球菌为主(占9.65%),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和厌氧菌,葡萄球菌对先锋霉素V和新霉素敏感,各种菌对青霉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感染者应进行细菌培养,确定感染细菌类型,然后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外科的常见病[1] ,我院自 1984年以来 ,共收治牙源性间隙感染 350例 ,根据患者的病情 ,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病例  350例患者中 ,男性 2 16例 ,女性 134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72岁 ,以 2 2~ 4 5岁最多。1.2 感染来源 智齿冠周炎 2 54例 ,占 72 .5% ,根尖周炎 88例 ,占 2 5.1% ;牙源性颌骨骨髓炎 8例 ,占 2 .3%。1.3 间隙感染部位 颊间隙 98例 ,占 2 8% ;颌下间隙82例 ,占 2 3.4 % ;嚼肌间隙 68例 ,占 19.4 % ;眶下间隙4 1例 ,占 11.7% ;翼颌间隙 2 8例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1997—2007年行切开引流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住院患者36例,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来源、感染与年龄的关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预防。结果感染以牙源性最常见,其次为腺源性,最少为血源性。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最多。本组35例痊愈,3例出现并发症,经抢救和治疗2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以牙源性感染为主,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口腔颌面部的局部解剖特点、患者年龄和机体抵抗力以及原发灶的不正确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20.
厌氧菌是一大群在无氧环境下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在人体肠道、口腔、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中占优势.当人体菌群失调时,厌氧菌可能侵犯人体许多部位,发生内源性厌氧菌感染.且感染率相当高,其中部分是厌氧菌单独感染,而大部分是与需氧菌混合感染.感染早期总是以需氧菌占优势,待需氧菌耗尽环境中的氧,机体抵抗力削弱后,造成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便有利于厌氧菌生长,同时需氧菌为厌氧菌提供维生素K等生长因子,而厌氧菌能保护需氧菌免遭白细胞的吞噬,这种协同作用造成了厌氧菌感染的普遍性.过去厌氧菌感染以经验用药为主,因为厌氧菌对现已上市的药物的敏感性较好,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做药敏试验,多数情况下治疗效果满意.但是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厌氧菌的耐药性也逐年增高,出现了耐甲硝唑菌株,耐药率约为5%~10%左右,所以单靠经验用药已无法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厌氧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