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仰英  李莉  宋钰  王海燕 《医学综述》2021,(6):1205-1209
目的 了解抗磷脂综合征(APS)伴复发性流产(R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88例APS伴RM患者作为APS伴RM组,选择同期205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且无自然流产史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研究APS伴R...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抗磷脂抗体(APA)与抗磷脂血栓综合征(APL-T)相关性,进一步探讨APL-T血栓发生机制。方法:采用 ELISA检测ACA(IgG,M,A),PTT-LA检测LA,APTT /-APC检测APC-R。结果:20例患者符合 APL-T诊断。根据病因分类:14/100例SLE为继发性 APL-T;6/16例“原因不明”血栓与习惯性流产为原发性APL-T。根据抗体分类:12/20例LA阳性为狼疮抗凝因子血栓综合征(LA-T);12/20例ACA阳性为抗心磷脂抗体血栓综合征(ACA-T)。根据临床症状分类:7/20例静脉血栓为Ⅰ型,3/20例脑梗塞为Ⅱ型;1/20例静脉血栓合并脑梗塞,习惯性流产为Ⅳ型(混全型);9/20例习惯性流产为Ⅴ型APL-T。APL-T患者LA阳性率(12/20,6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C组0/20,0%)。患者ACA-IgG,M与N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PCR在APL-T患者中阳性率(14/20,70%)明显高于NC组(l/20,5%);LA阳性组中的APCR阳性率(10/11,90.9%)明显高于LA阴性组(l/11,9%),ACA阳性组的APCR阳性率(7/11,63.3%)与ACA阴性组(4/11,36.3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PA与APCR密切相关,APL-T中血栓发生率与APA以及APCR存在明显相关性,说明APA对PC途径的抑制引起获得性APCR可能是APL-T血栓发生的重要原因,故可将APA作为血栓危险性增加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血栓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03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按是否发生血栓事件分为两个组,对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生血栓事件患者占47.57%(49/103),与无血栓事件患者对照,其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性别、民族、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心磷脂抗体IgG及IgM均阳性在血栓组有较高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年龄大,抗IgG抗体及抗IgM抗体均阳性是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易并发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抗磷脂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组以反复发生动脉、静脉血栓或和习惯性流产为临床表现,伴持续性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APL)或抗132糖蛋白Ⅰ(β2GPI)抗体阳性,且多系统受累的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抗磷脂-血栓综合征 (antiphospholipid- thrombosis syndrome , APE-T)。 APS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无任何诱因,后者多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疾病,也可继发于各种感染与肿瘤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些凝血相关因子的自身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APS)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APS组、SLE合并血栓亚组[抗心磷脂(aCL)抗体、抗β_2-糖蛋白Ⅰ(抗β_2-GPⅠ)抗体和狼疮抗凝物(LA)均阴性]、单纯SLE亚组(无血栓和病态妊娠史)和正常对照组(健康者)的aCL抗体、抗β_2-GPⅠ抗体、ZgG型抗纤溶酶抗体、IgG型抗凝血酶抗体、抗活化的蛋白C (APE)抗体和抗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抗体。结果①APS组和SLE合并血栓亚组的IgG型抗纤溶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2%和33.3%,均显著高于单纯SLE亚组的13.3%(P值分别<0.01、0.05),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PS组和SLE合并血栓亚组的IgG型抗凝血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5%和50.0%,均显著高于单纯SLE亚组的14.2%(P值均<0.01),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间IgG型抗APC抗体、抗t-PA抗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④IgG型抗纤溶酶、抗凝血酶抗体与血栓/病态妊娠史有关联(P=0.002、0.001)。结论IgG型抗纤溶酶抗体和抗凝血酶抗体与血栓表现相关,临床上对于持续的aCL抗体、抗β_2-GPI抗体和LA均阴性的SLE伴有血栓患者,检测IgG型抗纤溶酶抗体、抗凝血酶抗体可能有助于一些APS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抗磷脂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对抗磷脂综合征(APS)的认识。方法;对6例APS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血小板减少,其中2例有神经系统异常,4例表现为肢体血拴形成,l例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肢体肿胀、青紫、疼痛,手指缺血坏死,反复休克并伴肝、肺功能不全,考虑为急剧型APS,使用皮质激素和抗凝药有效。急剧型APS预后不良,尽早抗凝或血浆置换可能是治疗的关键。结论:APS表现多样,预后良好,但急剧型APS病情凶险,抗凝和免疫抑制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抗磷脂综合征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Leng XM  Liu XM  Ai MX  Zeng XF  Tang FL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6):1367-1370
目的分析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61例APS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3.1。共有原发性APS 10例和继发性APS51例,在51例继发性APS中,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8例(94.1%),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33例(64.7%)。61例患者中有49例发生血栓事件,共93例次,以消化系统(21例次,22.6%),肺部(19例次,20.4%),神经系统(17例次,18.3%)和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次,17.2%)多见,另外还包括肾上腺和冠脉血栓等。37例有生育史的女性患者中17例(45.9%)有病态妊娠史。61例患者中有47例(77.0%)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38例(62.3%)狼疮抗凝物(LA)阳性,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APS以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和ACL和/或LA阳性为特点;血栓好发部位为消化系统、肺、神经系统和深静脉。ACL、LA和临床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但LA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大于ACL。抗血小板和长期抗凝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由 Hughes G(1983)首次描述,1985年正式命名的一种新发现的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动脉、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又称抗磷脂—血栓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ICC患者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行PICC的患者413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例数,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ICC患者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共纳入413例PICC置管患者,23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tibodies, ox-LDL-Ab)在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334例患者,包括162例APS患者,122例无血栓或病态妊娠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以及50例健康对照。收集AP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的ox-LDL-Ab、IgG/IgA/IgM型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CL)、IgG/IgA/IgM型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Ⅰ, aβ2GPI)。采用统计软件SPSS 27.0分析ox-LDL-Ab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PS组60.5%的患者合并血栓,48.1%的患者出现病态妊娠,34.0%的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aCL、aβ2GPI和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 LAC)的阳性率分别为17.9%、34.6%和46.9%。ox-LDL-Ab...  相似文献   

13.
陈晨  李春红  申凤乾  李宁  张超鑫  秦林茂  宋莉 《安徽医学》2022,43(10):1135-1140
目的 旨在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发生抑郁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232例PCOS患者,采用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进行抑郁状态评估,根据患者QIDS-SR16评分,≥6分为抑郁组(n=72),<6分为非抑郁组(n=16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糖、血脂和激素水平之间的差异,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32 例PCOS患者有72例(31 %)出现抑郁症;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多毛、痤疮比例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催乳素(PR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心理疾病家族史、月经量、不孕、抽烟、饮酒和睡眠障碍比例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硫酸脱氢表雄酮、总胆固醇、硫酸脱氢表雄酮、睾酮、雄烯二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游离雄激素指数、孕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PCOS患者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BMI≥25 kg/m2 (OR=3.516, 95%CI: 1.442~8.574)、LDL(OR=3.238, 95%CI: 1.883~5.570)和PRL(OR=1.362, 95%CI: 1.218~1.524);降低抑郁发生危险因素为HDL(OR=0.049, 95%CI: 0.009~0.270)。结论 高 BMI、LDL、PRL和低HDL水平是PCOS 患者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oluble endoglin,s-Eng)在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的血清水平并分析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139例APS患者[原发性APS患者64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APS患者75例]、44例不符合APS诊断的单纯SLE患者、3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患者、23例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22例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22例持续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阳性但无法诊断SLE或APS者(单纯aCL阳性组)及87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的s-Eng血清水平,分析APS患者外周血s-Eng水平与其临床及实验室表现的关系。数据分析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 检验、Pearson’s χ 2检验。 结果: (1)APS患者血清s-Eng水平[(10.15±4.64) mg/L]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患者[单纯SLE(5.55±2.51) mg/L,pSS(5.32±2.34) mg/L,BD(4.58±1.53) mg/L, SSc(7.11±4.18) mg/L]、单纯aCL阳性组[(5.17±2.00) mg/L]及HC组[(5.04±1.11) mg/L],P均小于0.001。原发性APS患者与继发于SLE的APS患者血清s-En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3±5.15) mg/L vs. (10.42±4.18) mg/L,P =0.12]。单纯aCL阳性组血清s-Eng水平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7±2.00) mg/L vs.(5.04±1.11) mg/L, P>0.05]。(2)以正常对照者血清s-Eng的 x - ±3s作为诊断APS的cut-off值,将APS患者血清s-Eng≥8.37 mg/L设为s-Eng阳性组,对应的敏感性为0.772,特异性为0.928;约登指数为0.700。(3)s-Eng阳性组患者出现动脉血栓事件、病态妊娠比例显著高于s-Eng阴性组患者[分别为46/81 vs. 19/58, P<0.05; 29/65 vs. 10/44, P<0.05];s-Eng阳性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s-Eng阴性组患者(72.00×10 9/L vs. 119.00×10 9/L, P<0.001)。(4)s-Eng阳性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阳性的比例(93.83% vs. 37.93%, P<0.001)及抗体滴度(61.70 U/mL vs. 15.45 U/mL,P<0.001)均高于s-Eng阴性组。抗β2-糖蛋白Ⅰ抗体阳性的比例(61.73% vs. 43.10%, P<0.05)及抗体滴度(33.48 U/mL vs. 17.40 U/mL,P<0.05)也均高于s-Eng阴性组。 结论: s-Eng在APS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其有可能为APS的诊断及风险预测提供一个血清学标志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57-59
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PCOS合并GDM患者54例(GDM组)及未合并GDM的PCOS孕妇60例(非GDM组),收集受试者年龄、孕周、孕前BMI、孕前空腹胰岛素、孕前睾酮、孕期增加体重、糖尿病家族史,比较两组间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GDM组孕前BMI、孕前空腹胰岛素、孕前睾酮、孕期增加体重均高于非GDM组(均P0.05)。两组间糖尿病家族史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较高的孕前BMI、孕前空腹胰岛素、孕期增加体重为PCOS患者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OS女性孕前适当减重,控制高胰岛素血症,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增加,对于预防GDM的发生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ICU综合征发生的基础疾病危险因素。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08年1月一2013年6月ICU收治的1560例患者,根据有无发生ICU综合征分为病例组(298例)和对照组(1262例),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60例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9.1%(298例);病例组的年龄、住院时间、人住ICU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脑血管疾病、药物中毒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率高;内科疾病患者在人住ICU48h内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的外科患者,而48h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各种肠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病死率和手术所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脑血管病变和药物中毒等基础病、术后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探讨对其预后有影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计算OR值及OR的95%可信限(95%CI)。结果30例患者存活21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B病毒感染、CD4/CD8比例倒置、血小板降低、Hb〈30g/L为死亡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421、4.816、3.823及1.097。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应重视并针对死亡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76-79+83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的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为血栓组,975例未发生血栓形成为非血栓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血栓组静脉内经显著低于非血栓组,导管尖端位置于上腔静脉上2/3比例显著高于非血栓组,肿瘤比例显著高于非血栓组,合并糖尿病、有PICC置管史、化疗史、血栓史比例显著高于非血栓组,D-二聚体(D-Dimer,D-D)显著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管尖端位置、糖尿病、D-D水平是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静脉内径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影响PICC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注意监测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