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增高,其中也包含脑卒中、冠心病。在临床中,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便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但是介入治疗本身有可能导致支架内发生狭窄从而形成血栓,普遍采用抗凝治疗的方式应对这一问题。对此,本文详细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国内外现状,希望可以为今后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理论性帮助。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70岁以上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年龄I〉70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均于入院后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PCI入径为经股动脉。予以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观察术后切口皮肤同时行心理、饮食活动等护理。结果:119例患者康复出院。住院日7-18d,出院后1个月复诊率96.5%。结论:对于老年ACS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细致观察及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及患者恢复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或支架植入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科于 1998年~ 2 0 0 0年共行PTCA或PTCA +支架植入术共 10例 ,疗效满意。本文旨在对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0例 ,男 9例 ,女 1例 ,年龄 4 6~ 72平均6 1± 13岁。术前诊断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其中行支架植入 7列 (男性 6例 ,女性 1例 ) ,除 1例术后再次发生心绞痛外 ,均康复出院。2 护理2 1 术前心理护理 PTCA为一血管介入性手术 ,患者对其知之甚少。术前务必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验的积累及冠脉介入器材的小型化,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径,桡动脉位置表浅,周围无重要静脉和神经相邻,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选择该动脉穿刺后,术后易止血,无需卧床,局部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被病员及家属接受。我科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共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176例,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71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6.
介人性心脏病学是20世纪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介入”在医学上是指医疗器械植入人体病变部位对疾病进行干预,介人性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支架术、心脏永久(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等。冠心病介入治疗不通过外科开胸手术、不需要全麻.在X线下就能从血管腔内开通狭窄的冠状动脉,因此称其为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时病人清  相似文献   

7.
8.
董剑廷  周敏 《中国病案》2005,6(3):46-47
急性谵妄综合征是一组表现为广泛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John等[1]称其为急性可逆性意识障碍.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近4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TCA(经皮经管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急性谵妄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因和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2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分析好发因素及处理效果,为今后实施PCI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将行PCI治疗的患者234例根据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治疗情况进行分组,记录患者基础疾病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从整体水平分析各类并发症的比例比较各类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12.39%(29/234)患者PCI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最多的是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65.52%(19/29),其后依次为动脉栓塞17.24%(5/29),假性动脉瘤6.90%(2/29),动静脉瘘6.90%(2/29)和腹膜后血肿3.45%(1/29).其并发症发生率除性别与压迫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实施强化抗凝的患者术后较无此基础疾病及未强化抗凝者更易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规范PCI手术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外周血管并发症可有效预防外周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 了解我国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肾功能现况,进一步分析肾功能状态与患者院内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共入选来自39个中心3 589名在2007年2月1日以前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行造影前血清肌酐水平,运用简化MDRD方程对所有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RF),并分析院内死亡及出血发生与患者入院时肾功能状态的关系,采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影响出血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人群中,平均年龄为(61.74±11.37)岁(23~92岁),男性占76.5%.入院时已知自己存在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只有90人(2.51%), 而入院时血清肌酐水平高于133 μmol/L(1.5 mg/dL)的患者只有144人(4.01%).运用简化MDRD方程对所有患者估算GRF后发现,共2 250例(63.1%)患者己存在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eGFR<90 mL/min),其中472例(13.1%)为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eGFR<60 mL/min).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7名患者因慢性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而无法行介入治疗,有8名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后需要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经Fisher 精确概率法比较,发现CTO病变的发生率及需要行CABG的比例与肾功能相关,两者P值分别为0.005 8及0.041.被调查人群中17例(0.47%)发生院内死亡,院内死亡随肾功能恶化而增加(P=0.001 3).75例 (2.09%)发生出血事件, 其中69例 (92%)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出血,有26例 (0.72%)被诊断为严重出血事件.根据患者不同的抗栓方案、是否发生出血及肾功能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在任何抗栓治疗的方案中,肾功能状态都与出血发生相关(P《0.001).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性别、脑卒中史、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后,肾功能状态及年龄是影响接受PCI的 ACS 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在ACS患者中发生率高,但临床中自我报告率明显偏低,对所有因ACS而住院的患者应进行GFR的估算.肾功能状态与患者临床表现复杂程度有相关性并与是否发生院内出血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功能状态及年龄是影响接受 PCI 的 ACS 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内心电图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中早期识别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 入选86例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值正常、接受择期PCI治疗单支血管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冠脉内导丝记录患者PCI术中冠脉远端心电图,依据其是否发现有意义的心电图ST段改变分为变化组和对照组.测定患者术后8 h、24 h的cTnT、CK-MB.比较两组患者问cTnT、CK-MB水平及患者术中、术后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86例患者PCI治疗术中30例(35%)出现有意义的冠脉内心电图改变(变化组),其余56例(65%)未见有意义的冠脉内心电图变化及体表心电图改变(对照组).变化组患者术后cTnT和CK-MB明显较对照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意义的冠脉内心电图改变对预测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94%,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6%.术后4周内变化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 冠脉内心电图ST段的改变有助于即刻识别PCI术中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ACS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75例.强化治疗组术前7d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每天1次;常规治疗组术前7d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天1次;余治疗相同.检测治疗前后两组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1d和7d,强化治疗组CRP水平分别为(8.1±3.1)、(12.6±3.2)、(7.9±2.7 )mg/L,常规治疗组分别为(8.21±3.0)、(13.0±3.3)、(11.8±3.1 )mg/L,两组术后CRP水平均先升高后降低,治疗后1d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TC、TG、HDL、LDL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TC、TG、LDL均降低,HDL均升高,组内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前应用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短期强化预处理不仅可以强化调脂作用,而且可以明显减少PCI术的炎症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Zhang J  Qiao SB  Zhu J  Chen J  Yang WX  Liang Y  Shao SL  Zhang WJ  Liu R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0):2094-2098
目的 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性别差异.方法 为多中心随机研究,在全国24家医院,根据入选标准将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配至早期介入组(24 h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延迟介入组(36 h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分别观察介入治疗后不同性别的主要终点事件(180 d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事件(180 d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难治性缺血、卒中、再次血运重建).结果 共有815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545例,女性270例.男性和女性患者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早介入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延迟介入组(分别为7.1%、14.8%,P=0.00);两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即180 d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或难治性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12.5%、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另一个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即180 d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难治性心肌缺血或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分别为26.8%、3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早期介入组和延迟介入组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6%、14.3%,P>0.05)和两个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5%、23.5%,P>0.05;28.5%、27.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性和女性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但男性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女性患者早期和延迟介入治疗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Zhang LJ  Yu JM  Huang J  Mao Y  Zhan YQ  Li SC  Zhang F  Hu D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2):815-818
目的 调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年及以上的吸烟患者戒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调查全国14家三甲或二甲医院心内科门诊或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241例,分析戒烟成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完成调查1226例以男性中老年为主,年龄(59.9±10.7)岁,PCI术后时间为1.5(1.2~2.1)年,尝试戒烟949例(77.4%),戒烟成功679例(55.4%).其中年龄越大,尝试戒烟及戒烟成功的可能越大(OR值分别为1.02,1.03);而吸烟量大者尝试戒烟可能性大(OR=1.03),但戒烟成功的可能性小(OR=0.97).另外烟龄及戒烟动机均对戒烟行为有影响.结论 1年以上吸烟患者在PCI术后成功戒烟,年龄、烟龄、吸烟量、自身所患疾病及医师建议等是影响戒烟的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moking cessation rate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1241 outpatients or inpatients fulfill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as conducted at 14 hospitals across China.Results The survey population mainly consisted of middle-aged male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 59.9 ± 10.7 )years old.Their median time after surgery was 1.5 years.Among them,77.4% tried to quit smoking while 55.4% succeed.The elder men were more likely to try to quit smoking and succeed eventually ( OR values:1.02 vs 1.03 ).The higher number of cigarettes smoked daily,the greater possibility of trying to quit smoking ( OR = 1.03 ),but less likely to quit smoking eventually ( OR = 0.97).Furthermore the years of smoking and cessation motivation had impacts on the cessation behaviors as well.Conclusion Smoking cessation was achieved in more than half of the patients at one year after PCI.Age,years of smoking,daily number of cigarettes,concurrent disases and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s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moking cess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后心脏变时性改变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记录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变时性指标,包括运动最高心率与预测最大心率值之比( rHR)、变时性指数( CRI)和心率储备率( HRR),并记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CAG)结果及Gensini评分。 LSD-t检验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性指标差异;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行独立两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心脏变时性指标差异;介入治疗后Gensini 评分分组组间心脏变时性指标行SNK-q检验。Person相关分析评价心脏变时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9例冠心病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间CRI分别为0.80±0.11和0.89±0.0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rHR、CRI及HRR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 =2.440,1.977,2.529, P均<0.05),且三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r =-0.686,-0.673,-0.672, P均<0.05)。 SNK-q检验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20分与>40分两组rHR、CRI及HRR心脏变时性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2.567,2.223,2.062, P均<0.05)。结论心脏变时性指标rHR、CRI及HRR对于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心脏功能的改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与冠状动脉病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ACS患者66例,随机分为巴替非班组(n=34)和安慰剂组(n=32),其中巴替非班组脱落/剔除5例,安慰剂组脱落/剔除8例。2组术中及术后24 h分别采用巴替非班或安慰剂治疗。观察2组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与支架植入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观察2组术后2 d、30 d内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当(P>0.05),术后均未发生即刻慢血流事件,TIMI分级均为3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2 d、30 d内均无MACE事件发生。2组术后2d内出血事件、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及术后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诊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前自发性正常血流[TIMI(thrombolysi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结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00年到2006年连续就诊的301例诊断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且在发病12 h内行直接PCI的患者,随访1年,对住院期间的临床情况、30天死亡率及1年死亡率进行分析,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入选的301例急诊PCI患者中,初始造影显示有14.6%的患者有自发性的正常血流.与未达到血流TIMI-3级的患者比较,PCI前TIMI-3级血流的患者较少出现新发心力衰竭(2.3% vs 16%, P=0.016)和心源性休克(0% vs 8.6%, P=0.044),且其住院时间较短(P=0.008),30天死亡率较低(0 % vs 9.3 %, P=0.035).PCI前TIMI-3级血流的患者1年累计死亡率亦显著低于PCI前TIMI 0~2级血流的患者(0% vs 11.3%,P=0.019).但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未发现PCI前TIMI-3级血流是生存的独立决定因子,却发现PCI后TIMI-3级血流为生存的独立决定因子(OR=0.285,P=0.004).完全或部分缓解的症状和正在吸烟为PCI前TIMI-3级血流的独立影响因子(OR=2.610,P=0.005和 OR=2.557,P=0.048).结论:直接PCI前自发性TIMI-3级血流的患者在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方面表现出更大的挽救心肌的证据,较少发生左心衰竭相关的并发症,并且早期与晚期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Han YL  Su QF  Li Y  Wang SL  Jing QM  Ma YY  Wang ZL  Wang DM  Luan 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093-109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5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病例,共1103例患者于PCI后应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为同期PCI后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者2032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亚急性血栓(SAT)和出血发生率.结果三联组接受支架治疗为91.3 % (1007/1103),多支病变占 68.3 % (753/1103),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占 7.1 % (78/1103).对照组接受支架治疗为89.1 % (1910/2032),多支病变占 63.3 % (1286/2303,P〈0.01),无保护左主干病变4.6 % (94/2032),三联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1),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接受PCI的比例低于对照组[10.8% (119/1103) 比13.4 % (272/2032),P〈0.05].两组术中均无死亡;三联组30 d病死率0.4 % (4/1103), MACE发生率1.3 % (14/11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 % (32/1032),2.6%(53/2032,P〈0.05).两组SAT [0.7 % (8/1103) 比1.0 % (21/2032)]和30 d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0.3 % (3/1103) 比0.2 % (4/20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后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的,与常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可显著降低近期死亡和MACE发生率,但还需随机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20.
Wang CH  Jin XF  Fang Q  Zhang SY  Shen ZJ  Fan ZJ  Liu ZY  Xie HZ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3003-3006
目的 评价血红蛋白(Hb)水平对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50例接受了急诊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基线Hb水平分为两组:Hb< 120 g/L组(n=21)、Hb≥120 g/L组(n=129),临床随访3年,平均(41±16)个月,观察两组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心肌梗死部位、梗死相关血管、双支血管病变、三支血管病变、Killip分级≥Ⅱ级、药物支架的比例、术后TIMI3级血流的比例,以及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使用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b< 120 g/L组,平均年龄(岁)显著高于Hb≥120 g/L组(68.5±9.2比61.2±12.2,P<0.0001);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Hb≥120 g/L组(47.62%比18.60%,P=0.0032);平均的症状发作至球囊打开时间(SOTB)(h)显著高于Hb≥120 g/L组(8.8±10.5比6.3±5.0,P<0.0001);而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完全血运重建的比例显著低于Hb≥120 g/L组(51.25±11.34比58.79±10.38,P<0.0001;61.9%比86.8%,P=0.004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是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随访期3年,MACE发生16例.Hb< 120 g/L组的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Hb≥120 g/L组(33.33%比6.98%,P=0.0003);随访期间其全因病死率和心性病死率也显著高于Hb≥120 g/L组(28.57%比3.10%,P<0.0001;23.81%比2.33%,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Hb水平<120 g/L患者,其随访期MACE发生率增加,全因病死率和心性病死率增加,远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