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0 T MR对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显示情况。方法:应用3.0 T MR对21例健康志愿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扫描,在注入对比剂前后对主动脉根部行三次扫描,把所得平扫、增强后1 min及增强后15 min的三组图像,分别称为A组、B组、C组,计算三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A、B、C三组图像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3.34,F=9.45,P<0.05);B组的SNR及CNR明显高于A组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的SNR及CNR高于A组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SNR及CNR稍高于C组的SNR及CNR,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入对比剂后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优于不使用对比剂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以注入对比剂后1 min开始扫描血管图像质量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浓度磁共振对比剂钆布醇在腹部M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 0M钆布醇和传统0. 5M钆喷酸葡胺对20名志愿者分两次行上腹部动脉期、门脉期的快速小角度反转梯度回波(flash) 3D MRA及平衡期的三维容积内插值法屏气检查(vibe),获取:(1)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主干、门静脉汇合处、门静脉左右支、肠系膜上静脉及肝静脉汇合处的信噪比(SNR);(2)两种对比剂在腹主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左动脉、肾脾动脉及分支的显示差异。结果钆布醇所获腹主动脉、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主干、门静脉、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肠系膜上静脉的SNR高于钆喷酸葡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肝静脉汇合处,两种对比剂所得血管的SNR无明显差异(P=0. 078)。钆布醇在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二级分支的显示优于钆喷酸葡胺,但在其余动脉血管及分支的显示上,两种对比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1. 0M钆布醇对腹部血管,尤其是小血管的显示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高场 MR(3.0T) EPI序列中回波时间(TE)与磁敏感伪影造成的信号丢失的相关性.方法 对 8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梯度回波-平面回波成像序列(GE-EPI)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检查,分别改变 TE,测定内侧颞叶的信噪比(SNR),分析 TE与 SNR的相关性.结果 当 TE≤ 23ms时,各组之间 SNR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当 TE≥ 23ms时,以 TE=23ms 所测得 SNR最好 (P<0.05).结论 TE≥ 23ms时随着 TE减小,磁敏感效应造成的信号丢失随之减少,但 TE≤ 23ms时,信号丢失变化不明显.所以在超高场强(3.0T)中进行 fMRI检查,关注内侧颞叶区域皮层定位时,TE=23ms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NATIVE TrueFISP序列非对比剂肾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9例行肾脏检查的患者,利用德国Siemens 1.5TMR对肾动脉及其分支区域进行NATIVE True FISP序列检查,并进行增强扫描,采用MIP法进行图像重组,获得肾动脉成像。对2组肾动脉图像的质量、肾动脉分支、副肾动脉及静脉伪影显示情况,由2位观察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总体显示两组对图像质量的显示无明显差异;True FISP组对肾动脉分支显示的评分为3.1分,高于CE-MRA组的1.9分(P<0.05);TrueFISP组检出副肾动脉13支,高于CE-MRA组的11支;True FISP组肾静脉伪影的评分为4.7分,高于CE-MRA组的3.9分(P<0.05)。结论使用NATIVE True FISP序列进行非增强型肾动脉成像是可以替代CE-MRA检查的。  相似文献   

5.
王皓  郝璐  王云玲 《新疆医学》2014,(10):48-50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优化对比技术在肝脏成像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腹部常规平扫、增强扫描患者60例,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征得病人知情同意后,行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门脉期选择双能量扫描方案.扫描结束后,将静脉期所采集的三组数据,即140KV能量数据、80KV能量数据及默认混合能量(DME)数据,传至西门子专用后处理工作站,获得DME图像.利用双能量优化对比技术生成一组OC数据,将OC图像与DME图像的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及门静脉主干的CT值进行对比分析.图像质量等级评价结果采用秩和检验;SNR与CNR值、门脉强化幅度评价若满足正态、方差齐采用t检验,若不满足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双能量优化对比技术OC图像与DME图像门静脉的强化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OC图像优于DME图像.OC图像与DME图像的图像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有统计学差异(P<0.05).OC图像质量优于DME图像,DME图像的噪声低于OC图像、信噪比高于OC图像.结论:双能量OC技术是一种既可以增强血管显示效果又可以提高图像信噪比的良好方法,在肝脏成像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自由呼吸磁共振成像(MRI)序列(Starvibe序列)显示与观察胸部结节或肿块样病变特征的价值。方法按标准纳入胸部结节或肿块病例。MRI检查序列包括横断常规T1WI及T1WI-FS,Starvibe序列等,Starvibe序列主要参数重复时间(TR)3.05 ms,回波时间(TE)1.44 ms,Flip angle 5.0,层厚2.0 mm。将获取图像按扫描序列分为2组:T1WI-FS组与Starvibe组,采取主观评价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此外,计算2组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分析2组间图像评分、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的差异。结果符合标准患者23例,平均年龄(54±12)岁,共26个病灶,位于肺内18个(其中左肺10个,右肺8个),胸膜3个,纵隔5个。T1WI-FS组与Starvibe组间图像评分、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rvibe组的图像评分、SNR及CNR均高于T1WI-FS组。结论 Starvibe序列成像清晰稳定,更有利于胸部结节/肿块样病灶的显示、细节观察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对门静脉癌栓和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4例肝内静脉内实质团块进行二维和彩色CDFI检查,并与部位及血流进行分析.结果 64例门静脉阻塞患者,肝癌伴门静脉癌栓56例,巨块型28例,结节型24例,弥漫型4例,病变直径2-10cm.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手术后,门静脉血栓8例.癌栓在主干20例,右支+主干10例,主干+左支+右支10例,主干+右支6例,左支6例,右支4例.门静脉血栓8例,位于主干及左支内.结论 二维超声+CDFI检查肝内门静脉系统阻塞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4种GRE序列在原发性肝癌锰福地吡三钠(MnDPDP)增强MRI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常规平扫和MnDPDP增强扫描。平扫序列为T1W FLASH、压脂FLASH、同相位与反相位FLASH,以及T2W TSE,静脉滴注MnDPDP后30 min开始增强扫描,并进行24 h延迟成像,采用与平扫相同的T1W序列。计算肝脏及病灶信噪比(SNR)及病灶与肝脏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4种GRE序列成像SNR和CNR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反相位能检出常规FLASH和同相位无法显示的肝癌脂肪变性。结论同反相位序列可反映肝癌脂肪变性特征,检查简便,在对肝癌患者进行MnDPDP增强MRI检查时建议常规采用。  相似文献   

9.
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在肝脏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技术在肝脏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患者的肝脏进行呼吸门控频率选择部分反转恢复(SPIR)序列T2WI成像以及保持参数不变时,应用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技术戍像,观察应用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技术后,扫描时间及图像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技术时,扫描时间缩短20%,图像具有更高的信噪比(SNR)(P〈0.01),而图像的对比信噪比(CNR)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应用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技术能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图像对比度保持不变,可在肝脏MRI检查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艳丽 《西部医学》2017,29(4):535-538
【摘要】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评价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受侵的征象、解剖分布及其与Bismuth Codett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的住院病人40例,均行常规磁共振平扫、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及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利用磁共振成像观察门静脉是否受侵、受侵的征象及其解剖分布,并与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 Codett分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受侵率为82.5%(33/40),在磁共振图像上均表现有门静脉包埋其中、受压、变窄或者闭塞,少部分病例伴有癌栓形成(5/40),门静脉增粗(14/40),脾静脉迂曲、扩张(4/40),以及脾脏增大(5/40)。其中侵及门静脉左支12例、门静脉右支6例、门静脉主干2例,同时侵及门静脉主干、左支和右支中任意两支及以上者13例。相对Bismuth Codett分型Ⅰ和Ⅱ型而言,Ⅲ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更容易侵犯门静脉(P<0.05)。结论 磁共振成像能较准确的显示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受侵的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