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T-ASCT)是目前治疗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方案,但其在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上的作用及地位存在争议。根据2010年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指南建议,HDT-ASCT仍是治疗复发滤泡性淋巴瘤、初治套细胞淋巴瘤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重要方法,但需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其作用及验证不同类型淋巴瘤最佳的诱导、动员及维持治疗方案。对于HDT-ASCT在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预处理方案的选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最佳化疗周期数、放疗在HDT-ASCT中的应用及二重癌发生的风险等。现就ASCT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白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3年2月,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15例。外周血千细胞动员均采用CHOP方案+VP1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5~7d)。预处理方案为CBV或改良CHOP方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缓解,随诊至2003年12月,3年无瘤生存率为86.1%,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HSCT联合大剂量化疗对中高度、中晚期恶性淋巴瘤疗效佳,能够提高生存率并优于常规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2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霍奇金淋巴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3例。预处理方案均为BEAM方案(卡莫司汀+阿糖胞苷+依托泊苷+美法仑)。结果所有患者均采集到足够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且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发生。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9d(8~15d),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0d(9~19d)。中位随访10个月(1~48个月),无病生存24例(92.3%),复发2例(7.7%),其中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t例经治疗带瘤生存。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恶性淋巴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远凯 《白血病》2000,9(5):262-266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例(均为复发病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2例(Ⅲ、Ⅳ期或复发病例,IPI评分2-4分)。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前均经化疗及动员剂动员(CHOP方案9例,CHOP+MTX 3例,CEP、大剂量MTX、单用G-CSF各1例)。预处理方案为联合化疗10例(BEAC、CBV方案为主),联合化疗加放射治疗5例(TBI、TLI各1例,提前局部照射3例)。结果:移植后白细胞≥1.0×109/L的中位时间为10(9-13)天,血小板≥50×109/L的中位时间为14(11-17)天。随访时间为1-110.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3(1-110.5个月)个月,3年总生存率(OS)为66.7%。结论:AHSCT是一种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高度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AL  He ZD  Luo Y  Xiao LX  Liu XY  Zhu YH 《癌症》2003,22(12):1317-1320
背景与目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hemo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SCT)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目前已成为治疗对化疗敏感的淋巴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研究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加放疗治疗预后差的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1995年11月~2001年5月收集到的13例病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11例,复发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disease,HD)2例。移植前首次完全缓解(firstcompleteremission,CR1)8例,第二次完全缓解(secondcompleteremission,CR2)4例,第二次部分缓解(secondpartialremission,PR2)1例。预处理方案:单纯化疗4例;化疗加受累区放疗6例;全身放疗加化疗3例。2例采用自体骨髓移植,11例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结果:本组病例回输单核细胞(mono-nuclearcell,MNC)和粒-巨细胞系祖细胞(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formingcells,CFU-GM)的均数(范围)分别为2.55(2.07~3.31)×109/L和1.43(0.6~2.36)×109/L。随访到2001年10月,所有患者造血功能都获得重建。白细胞恢复到≥1.0×109/L和血小板>50×109/L的中位时间(范围)分别为6(7~35)天和8(6~32)天。CR持续时间为4~57个月,中位时间为16个月,1年生存率76.9%,3年生存率46.2%。结论:自体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被成功应用,使之成为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又一有效手段。就A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预处理方案、干细胞采集净化、移植后治疗等方面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高剂量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dose therapy/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DT/AHSCT )是目前治疗复发/难治侵袭性淋巴瘤的标准方案。然而,HDT/AHSCT作为淋巴瘤一线治疗的地位尚存在争议,对于其在不同亚型淋巴瘤中的应用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HDT/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系统回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例接受AHSCT治疗的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34岁(20~50岁);复发4例,难治6例;霍奇金淋巴瘤(HL)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例.移植前经过多个疗程的放化疗,予大剂量甲氨蝶呤(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用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CBV(环磷酰胺+卡莫司汀+依托泊苷)或全身照射(TBI)方案进行预处理.结果 10例AHSCT患者单个核细胞(MNC)中位计数为7.385×108/kg,移植后8例完全缓解,2例复发.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20~50个月),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为80%(8/10).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AHSCT是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41例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霍奇金淋巴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5例。采用化疗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小板生成素(TPO)或化疗药物+G-CSF的动员方案。移植前预处理方案:26例患者采用BEAM方案+地西他滨,12例采用BEAM方案,3例采用BEAM方案+西达苯胺。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相关并发症、移植后转归,以及临床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LDH)、β 2-微球蛋白(β 2-MG)、移植方案、移植前状态对移植后OS及PFS的影响。 结果:41例患者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疾病获得完全缓解37例(90.24%),部分缓解2例(4.88%),未评估2例(4.88%)。24例干细胞采集资料完整的患者采集的中位有核细胞计数12.74×10 8/kg[(3.91~22.68)×10 8/kg],中位CD34阳性细胞数为6.74×10 6/kg[(0.91~50.47)×10 6/kg]。全部41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1 d(7~32 d),中位粒细胞植入时间为9 d(8~16 d)。41例患者移植后疾病均获得完全缓解,无一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至随访结束,无疾病进展33例,死亡8例。患者移植后12、24、72个月OS率分别为93.4%、85.3%和60.9%,PFS率分别为93.3%、84.0%、84.0%。中位PFS及OS时间均为未达到。不同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LDH、β 2-MG、移植前状态患者OS及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地西他滨患者PFS及OS均优于单用BEAM方案患者(均 P<0.05)。 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具有较好的效果。BEAM方案+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较单用BEAM方案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12月于上海瑞金医院行APBSCT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22例,包括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16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8例,非特异性PTCL4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所有病例均按WHO 2001年和WHO 2008年分类进行病理分型。预处理方案包括BEAM方案13例,ICE方案4例,CBV方案5例。采用1998年国际工作小组制定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根据患者移植前疾病状态和对化疗敏感性分为完全缓解(CR1)组和未达CR1组、敏感组和耐药组,并对临床治疗疗效以及移植前疾病状态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患者移植后中位随访13.1个月(1~60个月),2年预期的无进展生存率为(67.6±11.0) %,总生存率为(71.1±11.1) %。移植后共6例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其中5例死亡。CR1和化疗敏感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 %和91.7 %,高于未达CR1组(42.6 %)和耐药组(19.0 %),而且两组病例总生存也显著优于未达CR1组和耐药组。结论 T细胞淋巴瘤患者移植时疾病缓解状态和对化疗敏感性对移植疗效有显著影响,提示在化疗敏感阶段和(或)获得CR1后应早期行APBSCT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bcl-2、p53、Ki-67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33例行AHSCT治疗的患者淋巴瘤组织切片中Ki-67、p53、bcl-2的表达。并分析Ki-67、p53、bcl-2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生存率统计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p53 的表达与33例AHSCT患者预后无关,bcl-2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移植后3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35.71 %和88.89 %(P<0.05);Ki-67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3年DFS分别为43.75 %和85.71 %(P <0.05),提示bcl-2和Ki-67的表达与AHSCT的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和bcl-2是影响淋巴瘤患者AHSCT后无瘤生存的相关因素(P=0.0437)。结论 bcl-2、Ki-67蛋白阳性表达的淋巴瘤患者,AHSCT后易复发,可作为移植后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Ki-67和bcl-2是影响淋巴瘤患者AHSCT无瘤生存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由于毒性较低且具有抗淋巴瘤活性,利妥昔单抗被纳入淋巴瘤的移植治疗中.其不仅可提高疗效,减少移植后疾病复发,还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利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文章对利妥昔单抗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大剂量美法仑(Mel)是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最肯定的预处理方案.全身放疗(TBI)联合Mel的疗效不优于单用Mel,但不良反应增加.在年轻患者中Mel 200 mg/m2疗效优于Mel 100~140 mg/m2.MelBU、TBC、BCV、MET、MTC、MelBCNU、VMel、MTC以及含有苯达莫司汀的预处理方案可获得同大剂量Mel类似的治疗效果.新预处理方案的效果需要更多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EAM(司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及美法仑)方案预处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以SEAM方案预处理auto-HSCT治疗的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疾病转归。结果:20例患者中,SEAM方案预处理过程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恶心、呕吐8例,腹泻3例,发热1例,肺损伤1例,黏膜炎1例。16例患者auto-HSCT后造血功能重建,达粒细胞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 9/L)的中位时间13 d(8~30 d),达血小板植入(血小板计数≥20×10 9/L)的中位时间13 d(9~37 d)。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3~65个月)。16例(80%)无病生存,4例死亡,无患者复发和进展,非复发死亡率20%。 结论:行auto-HSCT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SEAM预处理方案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较小,造血重建恢复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