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巨细胞病毒(CMV)为双链DNA病毒,其可经输血途径传播。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及地理分布差异其在成人中血清学流行率变化范围40%~100%。血清学阳性个体因为其周围血白细胞中可能含病毒DNA而具有潜在的CMV传染性。CMV感染与免疫力低下个体死亡率及高发病率相关,例如CMV血清学阴性患者同种骨髓移植。已有大量的报导证据指出,使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如使用CMV血清学阴性供者血液成分对预防CMV感染及发病卓有成效。与之相应,在英国的输血机构普遍实行对细胞血成分去除白细胞以期最大程度上减少一种存在于理论上可经输血途径传播的克-雅氏病的风险。本文阐述了CMV的生物学资料,讨论其实验指标,并对CMV血清学阴性血液及少白细胞成分在输血传播CMV中的影响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血100853解放军总医院韩玮刘景汉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人类非常普遍,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约为40%~100%,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年长者高于年轻人〔1〕,感染对于健康人没有什么危害,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但对于免...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输注人巨细胞病毒(CMV)血液抗体筛查阴性血在减少免疫低下人群输血性CMV感染的作用,为CMV抗体血液筛查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Ovid、ProQuest、EBSCO、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CBM和WanFang数据库,检索比较输入CMV血液抗体筛查阴性血与输入未经筛查且为非去白细胞处理血对输血性CMV感染率差异的文献,同时辅以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4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输入经CMV血液抗体筛查阴性血与输入未经筛查且为非去白细胞处理血后,受血者的输血性CM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07,95%CI:0.03~0.18,P0.01)。结论进行CMV抗体血液筛查能有效减少免疫低下受血者输血性CMV感染率,特别对器官移植和新生儿输血患者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减少白细胞以预防输血传播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传染性病源体,包括人巨细胞病毒(CMV),与血液中白细胞密切相关,而采用大量地减少血液细胞成分制品中的白细胞数量的方法能够显著地减少其输血途径传播。根据几份有关减少白细胞的报导,已经清楚去除白细胞使之降低至<1~5×10~6/单位血液成分制品的浓度,几乎能够消除CMV感染的危险(在欧洲首推≤1×10~6,在美国推荐≤5×10~6)。另外,采用从CMV抗体阴性供血者采集血液成分亦可减少CMV感染率。然而,这两种技术方法均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失败率为1%~4%。尽管减少白细胞的程序受到了专家们的推崇,而从业人员必定  相似文献   

5.
输血相关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在免疫受损的个体中可引起很多且相当严重的并发症,虽然CMV引起的并发症的高人群是CMV血清学阳性个体,即CMV携带,但是CMV血清学阴性个体接受CMV血清学阳性供体的血液成分或器官移植时,可引起CMV的获得性感染,且致病相当普遍。感染CMV后,机体的免疫状态决定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因此防范输血获得性CMV感染,对于早产儿、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及需长期输血的病人等高危人群十分必要。本对CMV的一般情况、输血相关的CMV感染及预防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和输血具有密切关系的人类疱疹病毒。通过输血传播的CMV原发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严重的巨细胞病毒病。输注CMV抗体阴性血制品或去白细胞血制品可减少其发生,但并不能完全幸免于难。目前正致力于利用PCR筛查含CMV的血制品、灭活血制品中病毒及对高危患者使用疫苗等预防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输血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和输血具有密切关系的人类疱疹病毒。通过输血传播的CMV原发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严重的巨细胞病毒病。输注CMV抗体阴性血制品或去白细胞血制品可减少其发生,但并不能完全幸免于难。目前正致力于利用PCR筛查含CMV的血制品、灭活血制品中病毒及对高危患者使用疫苗等预防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者调查了114例出生于巨细胞病毒(CMV)抗体阴性的母亲输血新生儿及28例出生体重不足1250g、母亲为CMV抗体阴性和抗体阳性的新生儿。在他们输血后6-12周的住院期每周作病毒培养,每月作血清学检查。在126例母亲为CMV血清学阴性的婴儿中仅1例(0.8%)发展为CMV血清学阳性;16例母亲为CMV血清学阳性的婴儿中有1例发展为CMV血清学阳性,这两例均分泌病毒,对CMV呈IgM反应。在作者医院,出生于CMV血清学阴性母亲的婴儿每输1单位血细胞,发生输血感染CMV的危险性为0.16%,若每输1单位血清学阳性  相似文献   

9.
输血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患者 女,11岁,学生,血型为B型。1992年8月15日因先天性右髋关节脱位,收入院治疗。1992年9月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上端旋转截骨钢板螺丝钉固定。术前无发热等不适,术中输B型全血400ml,术后第三天因手术失血引起血红蛋白降低,再输血400ml。手术后体温38℃左右,每日上午体温正常,而下午2~8时体温升高在38~39℃,发热时伴发冷,无寒战发抖,精神状态良好。术后应用先锋霉素V1g静滴,2次/日抗感染。术后两周切口拆线,切口愈合良好。查体:咽不红,扁桃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肝脾未触及。术后第3周发现有侧颈部疼痛,局部有3个增大的淋巴结,质软,活动,压痛明显。下午体温仍高达39℃。  相似文献   

10.
血液病患者输血相关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孙文英 《新医学》2000,31(11):695-696
1 引 言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HCMV)引起。当HCMV侵入人体后,不论是在宿主体内复制还是在体内潜伏,均称为巨细胸病毒(CMV)感染。CMV感染大多在幼年时期发生。据我国1项资料显示,1岁至3岁组幼儿CMV感染率83.2%,4岁至7岁组83.7%,8岁至14岁组为87.3%,成人组高达95%。国外资料显示:HCMV感染无季节性,受年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和生育状况的影响。发达国家中、上阶层CMV感染率为40%至 60%,下层为 8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达 95%以上。婴儿可…  相似文献   

12.
输注血清阳性血是输血获得巨细胞病毒(CMV)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台湾是CMV 感染高发区,成人中CMV 抗体阳性率为80%以上。本文作者报道对儿童中输血获得CMV 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作了前瞻性研究。作者于1986年4月至1987年12月对国立台湾大学医院儿科输血后CMV 作了调查。39例受血儿童输血前均无CMV 感染,年龄为1天龄至14岁,平均2.0岁。20例因手术失血,9例因新生儿高胆  相似文献   

13.
巨细胞病毒(CMV)是感染全球很大一部分人的DNA病毒,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输血也是传播途径之一。CMV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个体中,通常是无症状的,但在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的患者中有很高的发病与死亡率。献血人群CMV血清学反应阳性比例较高,采供血机构应采取措施,如筛查CMV阴性献血者血液和/或白细胞减少,以及病原体灭活技术,防止CMV传播给有风险的患者。本文综述目前献血人群CMV检测方法,流行率,以及预防策略在输血传播CMV(TT-CMV)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51例艾滋病(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病理学表现。男43例女8例,平均38.6岁。CMV感染主要累及消化道(92.1%)、肺(78.4%)和肾上腺(54.9%),感染特征为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形成,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和单个核细胞浸润。CMV感染常合并其它条件性病原体或卡波西肉瘤。结合文献对其病理特征及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脐血移植(CBT)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儿童及成年人的恶性血液病.因脐血干细胞的固有特点,CB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较其他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所升高,故CBT后CMV感染的防治尤为重要.本文就CBT后CMV感染的发生、预防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巨细胞病毒(CMV)可引起新生儿与免疫抑制患者的严重感染.常规的细胞培养对诊断往往太迟,影响患者的治疗.检测早期抗原荧光灶是诊断CMV感染的一种方便且快速的方法.作者对CMV常规培养法与商品单克隆抗体早期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收集69例常规随访肾移植患者的保存在CMV输送液中的尿标本,经1000×g离心10分钟,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单盲法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和健康体检者血清巨细胞病毒早期抗原的IgG抗体,用X~2检验对各组抗体阳性率作比较。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塞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后二者间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提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有关,而与小动脉玻璃样变所致的腔隙性脑梗塞无关。  相似文献   

18.
对总共39例重型地中海贫血并接受多次输血的病人进行了连续3年(1993,1994,1995)的临床和血清学随访。监测指标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体(HBc-total)、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和Ⅱ型(HIV-Ⅰ/Ⅱ)及巨细胞病毒(CMV-total)。尽管自愿无偿捐血者的血液经过HB-sAg筛查(用第三代ELISA),这些患者的HBsAg阳性率(P<0.001)从17.9%(1993)至35.9%(1994)至69.2%(1995),呈明显升高。这可能由于在人群中有未发现的HBV在传播。抗HBc1993年17例(43.8%),1994年14例(35.9%)和1995年16例(41%)为阳性。每年输注的血液单位均有增加。血液单位未作HCV抗体筛查,连续几年阳性率呈现逐渐升高,1993年9例  相似文献   

19.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老年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活动性感染情况,探讨 hCMV 感染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 hCMV-IgM 抗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 hCMV-mRNA 的表达。结果: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血清 hCMV-IgM 抗体阳性率和 hCMV 25 ku 蛋白基因 mRNA 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 ELISA 和 RT-PCR 法检测体内 hCMV-IgM 抗体,能够反映患者体内 hCMV 的近期感染情况。hCMV 近期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老年性脑梗死有关,这项研究可能对进一步研究老年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骨髓移植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赛美维(ganciclovir) 在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合并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alloBMT 合并CMV 患者60 例,其中预防组40 例,治疗组20 例。赛美维预防方案为:静滴5 mg/kg ,每12 小时1 次,- 9~- 2 天。alloBMT 后自中性粒细胞≥1.0×109/L及BPC≥30×109/L开始用药,剂量5 mg ·kg - 1 ·d- 1 ,每周用药5 天,直至+ 100 天。治疗方案为:静滴5 mg/kg ,每12 小时1 次,2~3 周,之后按原剂量每周用药5 天,再持续2~3 周。结果 预防性应用赛美维20 例均未发生活动性CMV 感染,而未用赛美维预防对照组20 例中即有5 例发生活动性CMV 感染( P< 0.05) 。用赛美维预防治疗组20 例中显效17 例(占85% )。赛美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但均为可逆性。结论 赛美维对于alloBMT 合并CMV 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的疗效可靠、用药安全,可作为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