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南省7~18岁学生体质发展的城乡差异,为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1985 -2005年国家体质监测中河南省7~18岁学生的体质监测数据,对城乡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河南省7~18岁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下肢爆发力、女生的腰腹肌力最以及7~ 12岁大部分学生的上肢爆发力、耐力素质均为城市好于乡村;13 ~18岁学生的耐力素质、上肢爆发力以及2000年后部分学生的速度素质为乡村好于城市.结论 河南省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城乡差异与全国调研结果一致,身体素质的城乡差异显著,农村学生体质状况较差.急需提高农村学生的营养健康及体育锻炼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蒙古族7~18岁学生在1985-2010年间身高生长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 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1985、2000、2010年的调查数据,将蒙古族7~18岁学生分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4类,对学生身高、生长水平的城乡差异、快速增长期及增长高峰年龄变化、成年(18岁)时身高性差等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1985-2010年,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生长长期变化有明显增长趋势,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组的身高均值增长量分别为5.79、5.26、3.66、4.27 cm;1985-2000年(前15年)学生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大于2001-2010年(后10年),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组的身高增长速度前15年与后10年分别为3.32与0.81、2.84与1.00、2.04与0.60、2.47与0.57 cm/10年,提示蒙古族7~18岁学生生长长期变化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特点;蒙古族7~18岁城市学生身高增长大于农村,城乡男生身高增长快于女生(城男城女比较t =4.15,P<0.01;乡男乡女比较t=1.42,P>0.05),蒙古族7~18岁学生中城男、城女、乡女均表现出身高增长高峰年龄提前趋势;蒙古族18岁学生身高性差逐渐增加,1985、2000和2010年城市18岁学生身高性差分别为9.28(95%CI=8.26~ 10.30)、12.96(95%CI=12.16~ 13.76)和13.50(95%CI=12.70~ 14.30) cm,农村18岁学生身高性差分别为10.37(95% CI=9.79~10.95)、10.97(95% CI=10.24~ 11.70)和11.66(95% CI=10.89~12.43)cm,2000和2010年城市身高性差均高于农村性差(P<0.05),且性差均< 14 cm,提示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增长仍处于生长长期趋势的增长阶段.结论 蒙古族7 ~18岁学生身高的生长水平呈积极增长的长期趋势,且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但城乡学生发育水平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85—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身高发育地区不平等性。方法:选取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30个省市(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基本信息及身高数据完整的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极端值及不合逻辑个案,共纳入1 495 182名学生。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收集各省份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地区7~15岁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和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围身高比值(WHtR)的分布特征,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9所中小学的11 474名学生进行体格测量,按照"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制定BMI,WC和WHtR百分位分布表。结果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男生分别为14.80%和10.97%,女生则分别为7.69%和5.07%,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WC,WHtR的各百分位值均接近北京的报告。结论川沙地区7~15岁学生超重肥胖已失去早期流行的特征,腹部脂肪的堆积程度已接近北京地区。制定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规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朝鲜族、汉族学生身高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探讨民族性差异。方法对1985—2005年吉林省朝鲜族、汉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身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a来,朝鲜族、汉族学生身高发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随年龄的增长,2个民族学生身高发育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2个民族学生身高发育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整体发育水平不断缩小,不同发育过程发育水平差异突出。朝鲜族学生身高发育的交叉年龄早于汉族学生。20a间朝鲜族学生身材高度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朝鲜族、汉族学生身高发育存在明显的同一性和民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苏立新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81-1483
目的 了解南京市7 ~17岁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为提出有效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和2010年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7~17岁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学生速度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耐力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下肢爆发力2010年大于2005年;城乡男、女生柔韧性素质2010年较2005年均有所提高.结论 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2010年整体较2005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年龄组一些素质指标仍然出现下降趋势,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坪山私立学校7~12岁学生体格发育情况,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坪山私立学校1 594名7~12岁外来务工家庭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调查结果与广东省、全国同类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坪山私立学校7~12岁学生身高、体重等指标发育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多个年龄组平均身高、体重等指标明显低于广东省1995年相同年龄组的平均水平,所有年龄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全国2000年相同年龄组的平均水平。结论与广东省、全国7~12岁儿童相比,坪山外来务工者子女身高、体重发育仍有一定的差距,应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广西1985,1995及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资料,分析不同年代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发育水平和变化趋势。结果1985-2005年广西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身高、体重、胸围在20a间男女生分别增长了4.16cm,4.33kg,0.50cm和3.84cm,2.62kg,0.14cm,前10a增长的幅度大于后10a。3项指标的发育水平城市明显优于乡村,但乡村学生身高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城市学生;胸围增长呈减弱趋势,乡村男女学生的15,16,17,18及19~22岁组出现负增长(P值均0.01)。结论广西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呈现明显的长期增长趋势,但胸围呈减弱趋势。应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改善乡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洛阳市7—18岁学生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洛阳市学生的生长发育现状变化趋势。方法:对5所小学、2所中学1999年与1989年学生体检资料中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年来洛阳市7-8岁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呈明显的增长趋势。身高、体重、坐高、胸围10年平均增长值男生分别为1.91cm、1.81kg、1.10cm、0.40cm;女生分别为2.05cm、2.15kg、1.09cm、0.63cm。各形态指标发育曲线交叉年龄与发育高峰年龄提前,发育峰值与增长水平亦有所提高。结论:该市7-18岁学生各形态指标均呈长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中小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山东省中小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的分布状况及1995-2005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85年制定的全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标准,对1995和2005年山东省7~18岁学生的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山东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双峰现象”,即营养不良和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并存,而正常体重仅占50%。不同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存在明显差别。1995-2005年的10 a间,学生超重和肥胖率成倍增长,营养不良和低体重仍相当普遍,营养状况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结论山东省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控制超重和肥胖率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5年安徽省汉族6~22岁学生BMI指标特征及其20a间的变化,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黄山市及宿州市城乡各抽3所中、小学和合肥市1所综合性大学,学生年龄范围为6~22岁,共计9000人,对其BMI指标进行测算。结果2005年安徽省学生18岁前BMI指标总体随年龄增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18岁后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有所起伏,其中性别、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5年较1985年BMI指标城乡7~13岁学生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乡村14~22岁学生明显降低,近50%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05年安徽省学生形态发育状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学生发育状况仍不乐观。  相似文献   

12.
分析烟台市1985-2010年25 a间7~18岁学生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生长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烟台市1985,1995和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城乡男女4个群体,利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5-2010年25 a间7~18岁学生身高、体重及BMI分别增长了6.1 cm,7.9 kg,1.9 kg/m2.其增速最大的群体,均为不同年龄段的城市男生,分别是10 ~12岁的3.8 cm/10 a,13~ 15岁的6.4 kg/10 a,10~12岁的1.7 kg/(m2· 10 a).身高、体重发育高峰年龄(MGA-H、MGA-W)25 a间分别提前了2.71岁和2.61岁,2010年MGA-H(10.30岁)比MGA-W(10.63岁)提前0.33岁.结论 烟台市7~18岁学生25 a来身高、体重及BMI增长水平,均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城市男生可能是超重、肥胖的高发群体.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7~22岁学生腰围臀围及腰臀比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陶芳标  袁长江  阙敏  黄锟  宋国强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16-1019,1022
目的描述安徽省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年龄特征,探讨儿童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方法以参加安徽省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8450名7—2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百分位数、均数和标准差,通过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年龄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城乡7—22岁男生及女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腰围和腰臀比男生大于女生。青春发育期女生臀围大于男生,农村青少年臀围的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各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中,城市男生腰围和腰臀比均最高。多数年龄组城市男生臀围明显高于农村(P(0.01或P〈0.05),城市女生腰围和臀围比农村稍高,城市男生腰臀比略高于农村,而农村女生的腰臀比较城市稍高。但腰臀比的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组较少。结论基于城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差异,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腰围和腰臀比参考值。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1985-2005年大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10-1011
目的探讨20a间甘肃省大学生体质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985,1995和2005年全国体质调研甘肃省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男、女大学生身高明显增长,男生体重增长显著,女生体重呈下降态势;心肺功能明显下降,且幅度较大;身体素质整体出现较大的滑坡,在速度、耐力素质方面下降非常显著。结论甘肃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显著,身体形态得到较为理想的发展,但速度、耐力指标明显滑坡。  相似文献   

15.
西藏地区7~18岁藏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藏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为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4年测量的7~18岁藏族学生2538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拉萨城市及那曲农村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进行比较。结果男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趋势均为城男比乡男提前,即乡男的快速发育时间落后于城男,但17~18岁时2者的身高、体重、胸围已无明显差别。身高快速发育时间城女比乡女提前2a,18岁时身高、体重城女高于乡女,胸围无明显差别。结论西藏藏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拉萨市和那曲农村学生的3项指标只在个别年龄存在差异,总体趋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藏、汉、羌族儿童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状况,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测量四川省阿坝州7~18岁藏、汉、羌族1 822名男女儿童少年的身高、坐高、前臂长和膝高4项指标,并对其骨骼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藏族男女儿童少年各项指标均大于当地羌、汉族,其中7~9岁和17~18岁2个年龄段尤为明显;与全国学生平均身高相比,藏族低于全国城市水平,高于乡村水平,羌、汉族与全国乡村水平相当;除藏男9岁组和藏女7岁组外,3个民族儿童少年身高均低于四川省同年龄组平均水平。结论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男女儿童少年骨骼生长发育较差,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环境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005年与1985年安徽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派生指标,研究儿童青少年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比较安徽省2005年与1985年中小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维尔维克指数和肺活量指数的差异。结果7~18岁城乡男女学生2005年BMI、维尔维克指数在多数年龄组中显著高于1985年,而2005年的肺活量指数显著低于1985年。结论安徽省中小学生体型向肥胖和粗壮型发展,而肺功能则下降,体格与生理功能发育不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85-2005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和素质变化趋势,为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依据1985年和2005年太原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比较20年来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0m×8往返跑、800m、1000m跑的发展变化。结果20年间,太原市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平均增长量,男生为6.12cm,女生为3.31cm;体重平均增长量,男生为7.58kg,女生为3.99kg;胸围平均增长量,男生为4.80cm,女生为3.12cm;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趋势很不平衡,50m跑男生平均下降0.31s,女生平均下降0.67s;立定跳远男生平均增长4.47cm,女生平均下降4.58cm;7~12岁男生斜身引体平均增长1.75次/min,13~18岁男生引体向上平均下降3.64次/min,7~18岁女生仰卧起坐平均增长4.52次/min;7~12岁学生50m×8往返跑,男生平均下降12.17s,女生平均下降5.20s;13~18岁男生1000m跑平均下降40.33s,女生800m跑平均下降36.08s。结论太原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长期变化是明显的,身体素质总的发展趋势是下降的,存在不协调现象,应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9.
香港地区3~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3年香港对0~18岁儿童进行了全面的生长发育调查,制定了各项生长标准。本研究采用身高标准体重中位数的120%作为判定肥胖的标准,发现香港3~18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发生率为10.08%(男11.28%,女8.93%),比内地及香港以往报道的数值都高。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从6岁开始肥胖发生率逐渐增高,女孩8岁、男孩11岁时出现1个高峰。同时说明香港地区随着经济飞跃发展,出现儿童营养过多的现象,需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