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围脑干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体感诱发电位(SEP)神经生理监测在围脑干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静脉麻醉下围脑干手术43例,对两侧正中神经分别进行刺激,记录相应的SEP N20波形,术中N20发生明显变化,即通知桩得调整操作。结果 在静脉麻醉维持过程,波形基本保护稳定;43例手术中SEP发生显著变化的有8例,其中5例逐渐恢复,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另外3例至术终未恢复。术后均出现了相应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体感诱发电位皮层成份在监测脊柱手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监测体感染诱发电位(SEP)N20、P40波在脊柱手术时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22例脊柱手术病人进行上肢或下肢SEP监测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10例病人的N20、P40波潜延长大于1ms,波幅降低大于50%,3例波形完全消失,但只有1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结论:脊柱手术时仅则上肢或下肢SEP皮层成份意义较小,需做多形式监测;判断时除既往异常标准外,需注意SEP异常持续的时间及潜伏期无明显变  相似文献   

3.
脑电功率谱分析用于监测手术切皮时的麻醉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脑电功率谱分析技术反映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65例ASAⅠ级腹部手术病人,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维持PETCO2在正常范围内。麻醉:O2-N2O(1∶2)-七氟醚吸入,切皮前不追加长效肌松药。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25、Ⅱ组n=20、Ⅲ组n=20。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0%、1.5%、2.0%,至少维持15分钟。应用数量化脑电图监测仪监测手术切皮前、后3分钟脑电图的改变,同时监测MAP、HR的改变,切皮后四肢肌肉活动、面部表情变化、呛咳或切皮前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刺激者定为切皮反应阳性。结果:切皮前三组病人的EEG随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增加,波谱边缘频率(SEF)、中频率(MF)、双谱指数(BIS)明显降低(P<0.01),δ波比率(δR)明显升高(P<0.01),MAP仅Ⅰ组和Ⅲ组之间有差异(P<0.05),HR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切皮反应者的SEF、MF、BIS明显高于无反应者,δR明显低于无反应者(P<0.01)。反应者切皮前、后的MAP和HR变化差明显大于无反应者(P<0.01)。结论:EEG数量化指标SEF和BIS能较准确地反映切皮前七氟醚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4.
对29例脊髓纵裂患者(手术组20例,非手术组9例)行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PTNCSEP)测量研究,2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患病组PTNCSEP明显异常,两下肢间的PTNCSEP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组患者手术后PTNCSEP明显改善(P<0.05),非手术组患者随访发现PT-NCSEP无改善(P>0.05)。结果表明:PTNCSEP是一敏感、客观、可靠的诊断工具,可用来判断脊髓纵裂神经损害的程度及机理,评价手术效果,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心脏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各20例,术中采用TTD连续监测CO;心脏手术病人术前行彩色超声(ECHO)测定主动脉直径(AOD)并与TTD测定的AO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TD与ECHO的AOD高度相关(r=0.93,n=20);心脏手术病人CO在术毕明显增加,SVR降低,CVP和HR无显著变化;LC病人CO在气腹后1、5min明显降低,SVR在气腹后增加,MAP在气腹后5、10min升高,  相似文献   

6.
数量化脑电图监测手术切皮时的镇痛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数量化脑电图(EEG)反映镇痛强度的准确性,作者对65例ASAⅠ级腹部手术患者,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O2-N2O(1:2)-七氟醚吸入,切皮前不追加长效肌松药,监测TOF。随机分为三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Ⅰ组)、1.5%(Ⅱ组)、2%(Ⅲ组),至少维持15min。应用数量化脑电图监测手术切皮前、后3分钟脑电图(Fp1-A1,Fp2-A2)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患者的切皮反应改变。结果显示,切皮前数量化EEG随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增加,波谱边缘频率(SEF)、中频率(MF)、双谱指数(BIS)明显降低(P<0.01),δ波比率(δR)明显升高(P<0.01),MAP仅Ⅰ组和Ⅲ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R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切皮反应者的SEF、MF、BIS明显高于无反应者,δR明显低于无反应者(P<0.01)。反应者切皮前、后的MAP和HR变化差明显大于无反应者(P<0.01)。作者认为,EEG数量化指标SEF和BIS能较准确地反映切皮前七氟醚镇痛强度,血流动力学与七氟醚呼气末浓度无相关性,因此不能反映切皮前七氟醚镇痛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咪唑安定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I~Ⅱ级的脑外科手术病人,根据国际10~20系统,在C3或C4、FPz(参考)和SC(第二颈椎棘突处)安放盘状记录电极,记录体感诱发电位。均分为三组按剂量(0.2mg/kg、0.3mg/kg和0.4mg/kg)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连续观察皮层N20、P23和颈髓N14电位的变化。结果:(1)用药后,皮层N20和颈髓N14电位的波幅降低,分别抑制到术前的63.75%和48.75%(P<0.05),苏醒后恢复到基础水平;(2)颈髓N14、皮层N20和P23的潜伏期及中枢传导时间均无显著延长,(3)各剂量组间的SEP变化无明显差别。结论:咪唑安定对SEP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意义不足,可用作SEP监测时的静脉麻醉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滴普鲁卡因对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的影响。方法;对上肢感觉传导无异常的病人15例,分别观察静脉滴注普鲁卡因前以及滴注1%普鲁卡因20mg.kg^0-1.h^-110分钟、40mg.kg^-1、h.^-15分钟和60mg.kg^-1.h^-15分钟的上肢SLSEP,比较N14,N20,P23各波的潜伏期,N14-N20波间潜伏期(CCT)以及N20P-P20的峰间值。结果:S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1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降压素(NT)和P物质(SP)进行测定,结果提示:(1)CPB手术病人术前ET含量明显高于术中及术后(P<0.01),开放循环心脏复苏后,体内ET含量达到了最低水平,回ICU及术后24小时,ET含量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术前;(2)CPB期间CGRP无明显变化,术后24小时体内CGRP水平明显较术前及术中升高(P<  相似文献   

10.
数量化脑电图监测手术切以时的镇痛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MS  Luo A  Huang Y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7):440-442
为评价数量化脑电图(EEG)反映镇痛强度的准确性,作者对65例ASAI级腹部手术患者,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O2-N2O(1:2)-七氟醚吸入,切皮带不追加长效肌松药,监测TOF。随机分为三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I组)、1.5%、2%,至少维持15min。应用数量化脑电图监测手术切皮前、后3分钟脑电图和平均动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患者的切皮反应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