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心房颤动(房颤)的最大危害是引起卒中或血栓栓塞事件,临床上常以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事件,但药物治疗有增加出血的风险。基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的血栓是来自左心耳,近年有些临床研究显示,左心耳封堵术( LAAC)可用于卒中风险高危、不能耐受华法林治疗或不愿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的治疗,不仅能减少卒中、体循环栓塞与心血管死亡复合事件,而且在降低心血管死亡与全因死亡事件方面较口服华法林有更优的结局。但LAAC的远期预后、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比较以及在国人房颤患者的应用经验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韩耀庆  刘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3,(9):1078-1080+1085
左心耳封堵术(LAAC)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的治疗手段。心脏CTA因其无创性和高分辨率等优势在LAAC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效果,在评价左心耳解剖、血栓、尺寸、周围结构及LAAC术后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心脏CTA以其诸多优势有望成为心脏彩超的有效替代方案,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证实,本文就CT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周涛 《重庆医学》2021,50(18):3219-3224
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的热点之一,除了手术操作,相关用药也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该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一站式治疗过程中涉及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物、麻醉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使用时机、疗程等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圣  李新明 《海南医学》2004,15(6):102-104,106
房颤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4%~2.0%,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1.4倍。研究表明,房颤是发生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15%以上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非瓣膜病慢性房颤病人中脑栓塞发病率是正常人的5倍,而在瓣膜病慢性房颤病人中脑栓塞发病率达到正常人的17倍。80岁以上合并房颤脑卒中的患者达到25%,每1000人每年发生40次脑卒中。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症状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且会增加患者缺血性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导管消融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降低卒中发生率。左心耳封堵术是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有效手段。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适用于高卒中、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本文综述了心房颤动一站式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涛 《重庆医学》2021,50(18):3219-3224
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的热点之一,除了手术操作,相关用药也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该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一站式治疗过程中涉及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物、麻醉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使用时机、疗程等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Transcatheter Occlusion,PLAATO)系使用特制的封堵器使UA闭塞,从而达到预防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血栓栓塞目的,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性疗法。目前,许多学者致力于应用PLAATO预防Af血栓栓塞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PLAATO预防Af血栓栓塞的发展简史、临床应用、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监测应用。方法 收集92例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术中应用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左心耳(LAA)开口最大径(LOD TEE)和最大深度,以初步确定所需封堵器的尺寸,并于X线造影下测量上述两参数;手术成功后,采用Spearman轶相关分析在各封堵器型号下,LOD TEE与X线造影测量的左心耳开口最大径(LOD angio)的相关性,并比较TEE与X线造影测量的参数的差异。于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随访,应用二维及三维TEE检测有无明显心包积液、封堵器脱落、封堵器表面血栓、左上肺静脉回流受阻、二尖瓣开闭受阻、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果 9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均于超声监测下成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在各封堵器型号下(SO-21、SO-24、SO-27、SO-30、SO-33),LOD TEE与LOD angio均呈正相关(r=0.784、0.802、0.851、0.862、0.795,均P<0.05),但LOD angio较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器释放后,无患者出现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心房自发显影(LA SEC)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LAA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经皮LAAC的NVAF患者95例,根据术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分为无LA SEC组( n=61)和L...  相似文献   

10.
症状明显、卒中风险高危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可以考虑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治疗策略。近年来,球囊冷冻消融也已成为房颤的标准治疗。国内外有不少中心开展了球囊冷冻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本文对国内外行球囊冷冻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治疗房颤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这一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左心耳封堵(1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联合二代球囊冷冻消融术发生封堵器械相关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us, DRT)的病例特点及药物调整后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上海健康医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ure, LA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该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心内科接受LAAC的178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2例患者无慢性肾脏病(A组),76例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B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后3、6、12个月的器械相关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sis, DRT)发生率、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和大出血发生率。结果与非CKD组患者相比,CKD组年龄[(77.04±6.37) vs (72.26±7.57)岁,P<0.001]、高血压比例(86.8% vs 65.7%,P=0.001)、心力衰竭比例(34.2% vs 13.7%,P=0.001)、CHA2DS2-VASc评分[(5.04±1.31) vs (4.42±1.57)分,P=0.005]和HAS-BLED评分[(3.53±0.95) vs (2.75±0.85)分,P<0.001]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组植入成功率为100%;非CKD组有1例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封堵器植入成功率为99.0%。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心包填塞发生率、其他大出血发生率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45~60d随访时,两组患者DRT发生率、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及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及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脏病行经皮LAAC具有较高的植入成功率,对预防血栓栓塞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04例,删除不符合条件的11例,分为血栓组22例和非血栓组171例。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实验室检验结果、经胸心脏彩超及经食管心脏超声(TEE)结果,根据患者一般资料,计算其CHADS2评分,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A/LAA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1)入选的193例患者中男116例、女77例,平均年龄(61.38±9.58)岁,阵发性房颤150例(77.9%),持续性/永久性房颤43例(22.1%),经3D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LA/LAA血栓22例(11.4%),非血栓组171例(88.6%)。(2)两组患者年龄、BMI、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TIA病史、房颤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男性、吸烟史、持续性/永久性房颤、左房云雾影比例、左房内径(LAD)、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HADS2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OR=1.115,95%CI:1.011~1.011,P=0.029)、持续性/永久性房颤(OR=0.319,95%CI:0.108~0.938,P=0.038)及左房云雾影(OR=0.200,95%CI:0.066~0.602,P=0.004)是LA/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AD扩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及左房云雾影是LA/LAA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的评估及意义.方法: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和对照组左心房/左心耳检查,检测左心房大小和回声、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和最大充盈速度,比较这些参数的改变.结果: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晰显示所有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及其它相关结构声像图和准确测量有关参数,不良反应轻微.特发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伴有和不伴有左心房自发性显影的特发性房颤患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及左心耳血流最大充盈速度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能够客观地评价特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左心耳,发现自发性显影、血栓和血流速度异常,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闭合术治疗瓣膜病房颤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120例,观察组56例(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闭合+瓣置换术),对照组64例(瓣置换术).观察2组手术指标、窦性转复率、心功能指标、血液中相关因子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和体外循环时间长于对照组(t=3.129,P=-0.002;t=5.873,P=0.000),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手术结束时、术后3d、出院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转复率分别是83.3%、57.4%、59.3%、72.2%、74.1%及75.9%,对照组为14.5%、11.3%、11.3%、8.1%、9.7%及8.1%,2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和血液中相关因子变化均优于对照组.随访统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脑梗死和出血)发生率较低(x2=4.551,P=-0.033;x2=5.716,P=0.017).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闭合术是安全可靠的,在预防血栓栓塞中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房颤)左房、左心耳入口和左心耳尖部自发声学显影(SEC)的影响因素。方法: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3例,测定其外周静脉血凝血标记物;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左室壁厚度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耳和肺静脉血流速度;应用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定量测定左心房、左心耳入口和左心耳尖部SEC。结果:左心房IBS值与左室壁厚度呈正相关,与左心耳血流流速积分(AVi)和肺静脉血流平均流速(PVDm)呈负相关;左心耳入口IBS与左心耳血流峰值流速(AVp)、平均流速(AVm)、AVi呈负相关,与肺静脉血流D波峰值流速(PVDp)、PVDm呈负相关;左心耳尖部IBS值与左房内径、左室壁厚度呈正相关,与肺静脉血流S波峰值流速(PVSp)、PVSm和PVDm呈负相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结论:左心房、左心耳入口SEC主要受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影响,左心耳尖部SEC与血流动力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异常有关;定量分析左心耳入口处和左心耳近尖部SEC可能对预测血栓前状态和栓塞事件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Yang S  Huang C  Hu X  Jin L  Li F  Peng S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10):1445-1450
Atrialfibrillation (AF)isthemostcommon persistentarrhythmia,leadingtoembolismsfrequently 1Restorationofsinusrhythmimprovescardiacfunctionalcapacity,alleviatespalpitation ,andreducestheriskofembolisms Direct currentcardioversionhastheadvantageofimmediaterestorationofsinusrhythm ,butitisfrequentlyassociatedwithtransientatrialmechanicaldysfunction ,i e “atrialstunning” ,whichmayincreasetheriskofsubsequentthromboembolicevents 2  Withtheadventof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 (TEE) ,leftatria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左心房(LA)/左心耳(LAA)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试验共纳入非瓣膜性AF患者188例,根据HDL-C水平分为低HDL-C组44例(23.4%),正常HDL-C组144例(76.6%);根据LA/LAA血栓分为血栓组(n=39例)和非血栓组(n=139例)。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实验室检验结果、经胸心脏彩超及经食管心脏超声(TEE)结果,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LA或LAA血栓等。进一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A/LAA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入选的188例患者中男108例、女80例,年龄(60.88±9.63) ( 29~78) 岁。低HDL-C组男性、糖尿病、LA/LAA血栓比例及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左心房内径(LAD)大小、CHADS2评分高于正常HDL-C组(P<0.01或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DL-C水平与LA/LAA血栓形成负相关(r=-0.231,P=0.001)。(3)与非血栓组患者比较,LA/LAA血栓组患者既往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周围血管病史、持续性或永久性AF、低HDL-C血症比例、CHADS2评分较高,LAD较大,HDL- C水平比非血栓组显著偏低(P<0.01或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OR=0.046,95%CI :0.007~0.300,P=0.001)、持续性或永久性AF(OR =0.306,95% CI:0.116~0.808,P=0.017)、脑卒中或TIA(OR =15.657,95% CI:2.525~97.069,P=0.003)、周围血管病(OR =5.817,95% CI:1.123~30.145,P=0.036)与AF患者LA/LAA血栓形成独立相关。结论:HDL-C水平与LA/LAA血栓形成负相关,低HDL-C血症是LA/LAA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目前左心耳封堵术对于非瓣膜性房颤高卒中风险的美国和欧洲患者作为替代华法林预防卒中治疗是合理的选择,但在中国还缺乏大型的临床数据支持,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亚专科行Watchman左心耳封堵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在全麻或经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左心耳封堵术。随访观察术后7 d和6个月的器械或手术相关事件、缺血性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及心血管死亡组成的复合终点发生率及45 d和6个月的左心耳封堵程度。 结果 共入选70例患者,术后7 d内所有患者均无器械或手术相关严重事件、卒中、全身性栓塞及全因死亡发生,6个月随访中1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4%(1/70),45 d经食道心脏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提示48.5%(34/70)左心耳完全封堵,6个月TEE有55.7%(39/70)完全封堵,在45 d和6个月的随访中所有封堵器均达到有效封堵标准。 结论 左心耳封堵术治疗高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该研究结果为中国长期需要口服抗凝药物的NVAF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