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院校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师承教育,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这已经成为了中医教育界的共识,但寻求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最佳契合点的具体实施模式尚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以经方医学为切入点探索和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了中医学专业"线下-线上-门诊"(简称3"O")经方医学师承模式,为院校教育基础上融入师承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探索了新路。本文主要从"线下-线上-门诊"经方医学师承模式的实践历程、设计理念和实施过程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即"师带徒"模式,近年来一直为各个中医院校探索的热点之一。由于传统的师承模式和院校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两者结合才是中医教育模式发展的主流趋势,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的结合,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以院校教育的底蕴辅以师承教育的特色,结合各家所长,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一片沃土。文章就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分析与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是目前中医教育的两种方式。师承教育以家传、师带徒、私塾继承为主,院校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通过梳理"施门祝氏"(施今墨、祝谌予)的传承脉络,总结出施今墨与祝谌予先生实践中医教育的共同点在于:(1)均学自师承教育,主张以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传承中医。(2)课程安排以中西医并重为主。(3)中西医教学均由知名专家授课。从"施门祝氏"传承得到的启示,希望对于现代中医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以第1~7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为例,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师承教育工作的历史沿革、取得的经验成绩,分析现存问题,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提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创新融合、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站融合发展、加强师承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强化管理考核和组织落实等,以期为后续开展师承教育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对院校教育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补充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其中,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而师承教育则因其注重临证实践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分别从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及师承教育对中医思维形成之重要性等方面对当前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中医学子的临证思维能力,从而塑造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助力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利弊得失的讨论很多,有人提出"吸取传统教育和院校教育长处"的新型模式。为此,我们开展了本科阶段引入师承教育的改革探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中医系五年级在校大学生,以期了解中医专业大学生师承教育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个人兴趣组选择喜欢师承教育、了解师承教育的比例高于父母选择组,因此如何提高中医的广泛认知,尤其是让青年一代学习中医,热爱中医,值得思考。因此,加强宣传,推广师承教育模式或许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是当前中医教育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各有优势与不足,将二者有机结合,符合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我校重视本科教育,在"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开展中医学本科五位一体师承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从课程思政、经典理论、燕赵医学、科研能力、思维技能五方面综合培养,实施"四维四结合"评价体...  相似文献   

8.
中医师承是中医教育中不可取代的方式,讲究一对一的口授心传,这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中医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动作用显著。然而目前中医药院校培养主要是院校教育,院校教育模式有一定的自身局限性,这种统一化教育不太符合中医的专业特征,也不利于各学派繁荣发展,因此结合与加强中医师承教育成为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师承教育的概念、发展、与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比较、展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人才的培养。目前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大类,其中尤其以院校教育为主。作为院校教育的参与者,为了培养更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我们仔细分析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各自的优劣,从师承制中获得启发,将师承制的优势结合进院校教育,形成实践能力"贯通式"培养的中医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医药培养模式主要有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师承教育3种。文章深入分析了3种教育各自的不足和优势。认为院校教育是主体教育,侧重系统的理论学习;而继续教育正是院校教育的继续与补充,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师承教育已有被淡化之趋势,值得警惕,因为师承教育正是弥补院校教育临床实践学习薄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韩捷 《新疆中医药》2009,27(3):67-68
师徒授受的师承教育形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可弥补院校教育的弊端,师承教育可提高学生的信心,可学到中医的精髓,还要有机地把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教育模式。笔者在回顾中医药教育发展史及总结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两种教育模式优势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院校教育为主、师承教育为辅,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车念聪  张净秋  王蕾  常景华 《中医教育》2013,32(1):11-13,19
通过对传统中医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特点的比较,概括出传承教育的民间性与私人化、自维性与流派化、实用性与技艺化等特征.针对院校教育与传承教育的短长,对二者进行了扬长避短、有机融合、分层实施等历时9年的探索,特别是借助名老中医工作室站群建设契机,以学院、教研室、学科建设团队、师资队伍、不同层次学生为依托,有机地融教育、学习、培养、建设、传承为一体,初步形成了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徐荣谦 《中医教育》2012,31(6):38-40
当前,中医师承教育伴随着中医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也迎来了春天。国家师承教育已经完成了4批,各个省、市地方也伴随开展了师承教育。同时,师承教育也深入到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之中。将传统的师承教育逐步纳入到院校教育中,克服院校教育临床能力不足的弱点与师承教育培养人才的  相似文献   

15.
对江苏省十几家中医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医师、就诊患者就中医教育方式开展回顾式问卷调查.以临床中医师为对象,从医疗技术、科研能力角度反映中医药教育中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的人才状况.结果显示经过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复合武教育后的中医医师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理论知识、技能、经验、综合素质是中医医师成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医药,要强化中医药人才建设,需对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文章通过对中医师承人才培养、院校教育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总结,提出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下,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党总支第八党支部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举措及成果为例,分享经验,以促进新形势下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主要是以院校教育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发展中医师承教育仍然是中医药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对中医师承教育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相关条文,界定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内涵,发现当前师承教育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中医药文化的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主要以传统的师承教育为主,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兴起,传统的师承教育方式因固有缺陷,逐渐淡出了人才培养体系。然近年来由于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少有名医大家再世,划时代中医药巨擎缺失,社会对优秀中医药人才无限渴望和迫切需求,中医药师承教育因而又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重回历史舞台。鉴此我院在国内率先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改革试点实践,经过九年的探索,仲景特色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医学院校教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萌  姜真  王庆国 《中医教育》2008,27(4):73-75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大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又叫私学教育;院校教育大多是政府系统组织的,又叫官学教育。私学教育又可细分为师徒传授、家传、私学、自学等多种具体教育模式。近年来,中医界好像有一种习惯性的认识.即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主要是以师承方式进行的,而院校教育是在近代甚至建国之后受西方教育模式影响才形成的,甚至将两者对立了起来。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下面简要回顾中国古代医学院校教育的发展历程,以期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的不同作用,认为:院校教育是现代中医教育的基础,师承教育是中医基础教育上的必要补充与深化、细化;院校教育系统而规范,强调共性,重在广与博,师承教育自由而活泼,强调个性,重在精与专;院校教育是学习人文知识、伦理规范的课堂;师承教育是掌握处理医患关系技巧的场所。因此必须二者并重,方有利于临床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