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病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系统功能障碍的恶性疾病,在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中居第6位(男)和第8位(女),但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居第1位,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1]。因此,我们认为除了一般的躯体治疗和护理外,极有必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6[2]。本研究通过探讨白血病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以期为进行心理护理的时机及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对10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经护理后,有明显的正性改变.讨论 通过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障碍,提供优质的身心整体相结合的护理干预及行为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增加血液病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增强其自我防控能力,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点、新冠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特点等进行阐述,以指导血液病患者科学防疫、规范就医、合理随访等,降低感染风险,缓解血液病患者的焦虑情绪,为其在疫情期间获得更好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血液科住院的血液病患者100例,采集血液病患者的血、尿、便、分泌物和脓液等标本进行检测,回顾性血液病患者的年龄,民族,性别、住院时间、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以及预后等.结果 男性患者中,感染率为34.6%(18/52),女性患者中,感染率为43.8% (21/48),不同男女性别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的患者中,感染率为61.1%(22/36),<60岁的例患者中,感染率为31.2%(20/64),不同年龄层次之间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的患者中,感染率为47.9%(35/73),维族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5.6%(15/27),不同民族之间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90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8.5%(24/41),Hb<90的患者中,感染率为18.6%(11/59),不同血红蛋白含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蛋白≥35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9.0%(16/41),白蛋白<35的患者中,感染率为62.7%(37/59),不同白蛋白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在10~20 d患者中,感染率为35.0%(7/20),住院时间在20~30 d患者中,感染率为46.2%(18/39),住院时间在≥30 d患者中,感染率为58.5%(24/41),不同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对白细胞计数进行分层,≥4 ×109/L、2~4×109/L和<2×109/L 3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3.8%、63.8%、77.8%,3组白细胞分层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中性粒细胞计数进行分层,≥1×109/L、0.5~1×109/L、<0.5×109/L 3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3%、52.1%、64.3%,3组中性粒细胞分层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中粒细胞缺乏时间以7 d为限,≥7 d和<7 d 2组感染率分别为47.7%和25.0%,2组中粒细胞缺乏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1.9%,无侵袭性操作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激素使用的患者中,感染率为46.6%(27/58),无激素使用的患者中,感染率为29.3%(12/42),有无激素使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2.9%,无糖尿病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6.4%,有无糖尿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与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糖皮质激素应用和侵袭性操作有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和民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血液病患者便秘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候群,也是血液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粪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长所致。认识便秘的本质及产生原因,采取饮食、心理护理,配合药物应用等措施可减少便秘的发生,减轻便秘的症状,对血液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莉莉  陈锦华 《东南国防医药》2005,7(4):300-300,306
为了解我院军队血液病患者住院情况,本文根据我院2001~2004年此类患者的病案首页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些基本指标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男精神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的护理.方法:对68例住院男精神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期评估,精心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男性精神病患者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控制,对其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患者消除了各项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使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结论: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对男精神患者心理情境的影响起到积极的作用,可降低焦虑、紧张的程度,减少冲动、暴力行为的发生,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198例血液病患儿的心理护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小璎血液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复杂性疾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其病情险恶,发展迅速,短期内易导致死亡。近年来儿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近年来我科收治大量的血液病患儿,由于病情复杂,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亲属的临床心理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 580例,对其亲属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亲属的临床心理表现为焦虑、怀疑和侥幸、悲观和绝望、求生。结论对恶性血液患者的心理治疗主要是对其亲属采取以心理护理为重点,全方位、个体化,以减轻其亲属的心理障碍,使患者及亲属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90-3192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综合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并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干预前SDS和SAS评分分别为(61.72±6.18)分和(62.54±6.31)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SDS和SAS评分(t=7.01、8.43,均P<0.05);干预后抑郁和焦虑SDS和SAS评分分别为(55.06±5.27)分和(53.40±5.74)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4.08,P<0.05).护理服务方面,干预后很满意为81.67% (49/60),高于干预前61.67% (37/60)(x2=79.81,P<0.05);干预后不满意为5.00% (3/60),低于干预前18.33% (11/60)(x2=80.15,P<0.05);治疗信心方面,干预后有信心为51.67%(31/60),高于干预前36.67% (22/60)(x2=39.48,P<0.05);干预后没有信心的为10.00% (6/60),低于干预前30.00% (18/60)(x2=81.19,P<0.05).结论 老年恶性血液病的治疗需要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紧张恐惧情绪,减轻焦虑、抑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含有活性巯基的三肽,临床用于药物性、酒精性和反应性肝损害。为观察GSH对治疗血液病药物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收集我院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血液病经药物治疗后导致肝脏损害7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液病是一类致人体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疾病。近年来,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发生着变化,药物敏感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解血液病医院感染有关情况,本文回顾分析了近5年本院血液病住院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感染防治的有关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观察头孢噻肟(CTX)与其他两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30例血液病合并感染患杀菌活性(SBA)及临床疗效。方法 SBA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疗效根据临床治疗登记表按三级标准判定。结果与结论 头孢噻肟的临床反应最佳,杀菌作用时间维持较长,但对绿脓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杀菌作用较差;呱拉西林(PIP)与阿米卡星(AN)方案的抗菌谱广,但PIP杀菌作用时间较短,可考虑缩短给药间期,而AN可按一日一次给全日量的方案,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头孢哌酮(CPZ)可主要用于绿脓假单胞菌感染,也可用于其它细菌的混合感染,但给药间隔时间以一日三次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后。方法 总结我院近四年 10 6例次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基本情况、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菌治疗的效果。结果 恶性血液病并发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以序为呼吸道、血液、口腔、肛周等 ,感染的病原菌以G- 菌主 ,约占 49% ,其对泰能 (亚胺培南 )、马斯平 (头孢吡肟 )、阿米卡星较敏感 ;G+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环丙沙星较敏感。按要求进行口腔、肛周护理及房间消毒的患者较其他患者控制发热所需的时间短。结论 恶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见于条件致病菌 ,耐药率较高 ,积极控制原发病 ,做好患者的口腔、肛周护理及房间消毒 ,有效的抗菌消炎治疗 ,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血液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对血液病患者分离的146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结果391例血液病患者标本,培养出146株,阳性率37.34%,其中G-菌占50%,G 菌占26.71%,真菌占23.29%。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为常见菌。结论血液病患者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G-菌以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G 以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病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输血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血小板及输注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最多,分别占39.29%、35.71%。其中有过输血史及妊娠史患者输血不良反应较多。结论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后果及预防进行准确掌握,区别对待,采用新技术、新方法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38例血液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诱发高血糖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血液科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致发现高血糖的经过,临床表现,相关的护理问题,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总结评价。结果:能正确认识糖尿病及相关自身护理要点,38例患者中29例继续原激素剂量方案治疗,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经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针剂用药后出院前空腹血糖控制在4.0-6.1mmol·L^-1,餐后血糖控制在6.5-11.1mmol·L^-1。6例患者激素减量后停用降糖药血糖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及时发现高血糖,做好饮食指导和对症护理是护理血液病应用糖皮质激素诱发高血糖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肽,是严重细菌感染时较为敏感的早期检测指标之一。国外已将PCT的检测广泛应用于重症感染患者,并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我们对40例恶性血液病发热患者进行了PCT测定,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长期静脉输液和化疗的安全通道,它显著降低了因化疗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