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术前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楚芝 《当代医学》2009,15(15):102-10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术前)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比较,干预前后观察记录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减低显著焦虑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肝脏核磁共振(MRI)增强检查的影响。方法:将280例肝脏MRI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实验组检查全程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及屏气不当、图像伪影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屏气不当、图像伪影出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脏MRI增强检查对患者全程进行心理护理,能降低肝脏MRI增强扫描中出现的不良后果,获得更好的诊断图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采用焦虑量表(SAS)及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BP、DBP、HR、SAS、S-AI及T—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_AI及T—A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SAS、S-AI及T—AI值显著高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AI及T—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族性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有利于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采用SAS和SDS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对比两组在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十预后观察组焦虑率、焦虑程度及SA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率、抑郁程度及SD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率较高,强调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卢幻真  刘秋华  关莹  唐阳  李桢丞  程涛 《广西医学》2011,33(11):1506-150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射波刀治疗脑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射波刀治疗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一般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实验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两组于干预前后采用Karofsky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射波刀治疗脑肿瘤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氧化应激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LC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均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同时检测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对MDA、MPO、SAS及S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与SDS及SA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57、0.487,P〈0.05);MPO含量与SDS及SA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1、0.486,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眼球摘除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通过将60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进行观察,对照组术前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组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取问卷及面对面交谈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球摘除术患者应常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中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及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72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实施访视,讲解麻醉和手术相关知识非干预组常规护理,用SAS焦虑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前焦虑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术前出室访视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减轻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LASIK术前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分别在手术谈话前及手术谈话后术前1小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分别在手术谈话前及手术谈话后,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术前1小时再次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AS、SDS评分显著降P〈0.05。结论术前谈话可加重LASIK手术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针对性的护理心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LASIK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系统心理护理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呼吸系统患者2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焦虑值,并测量左上肢肱动脉血压和心率各2次,计算其变化值。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及收缩压、心率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系统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检查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何义改 《当代医学》2010,16(22):134-13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方法将89例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作常规操作,观察组加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值,并测量患者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值。结果对照组的焦虑值及检查后的血压、心率值均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血压、心率值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观察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T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从而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焦虑及疼痛水平的影响。方珐:将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1d和检查前1h的焦虑水平及官腔镜检查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护理前2组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O.01)。观察组官腔镜检查后1h的疼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降低官腔镜检查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张玲 《现代实用医学》2013,(12):1373-137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所致焦虑和抑郁性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后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减轻;同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所致焦虑和抑郁性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8.56±7.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23±5.32)分(P〈0.05);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为(42.12±3.52)分,对照组为(52.56±6.78)分,组问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冠心病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通过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疏导负性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提高l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者300例,随机将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300例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2.72±10.13)分、(46.78±10.2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两组干预前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变冠心病患者情绪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效果。方法:将108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4例)进行对照研究。实验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临床常规治疗。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1个月末及3月未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实验组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因子分、人际关系因子分、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恐怖因子分明显低于临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45.44±10.27)分、SDS(52.86±10.13)分,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56例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价,总体衡量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NOSIE各因子评分比较,实验组经过心理干预后,总积极因素和病情估计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NOSIE-30评分总消极因素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梅毒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对44例围手术期梅毒患者分组进行心理干预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程度低于照组(P〈0.05)。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也有所下降,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梅毒忠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升高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