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临床用血血样不同筛查模式的应用效果,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方法对不同时期临床用血采用不同传染性救病筛查模式进行筛查,并考核其安全性。结果自1997年开始,按照国家规定,临床用血安全性筛查项目包括HbsA异、抗-HCV、ALT、梅毒和抗-HIV。1997年检测个体卖血血样3442份,报废血样3份,报废率为0.08%。无偿献血血样28650份,报废血样4077份,报废率为14.23%;1998~2002年检测无偿献血血样206948份,报废血样12479份,报废率下降到6.03%:2003年检测无偿献血血样44529份,报废血样1465份,报废率再次下降到3.29%;2004年起对16592例无偿献血HBsA异、抗-HCV、抗-HIV ELISA方法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PCR法复检,重新发现HBsA异阳性标本8例,为0.048%。结论对无偿献血者采血前进行快速筛查,能有效降低无偿献血的报废率,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性,减少临床用血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琴  朱楷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385-2386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探讨有效的无偿献血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输血传播,提高用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2012年—2014年无偿献血者125620份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结果3年间不合格血液标本3921份(3.13%),造成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是ALT偏高,3年间因其偏高报废血液1653份(1.32%),HBsAg、抗-HCV、抗-HIV、抗-TP 各占575份(0.46%)、665份(0.53%)、224份(0.18%)、804份(0.64%)。结论要确保临床用血液的质和量,须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对无偿献血者做好献血前健康征询,能够合理利用和保障血源,严格执行筛查工作,从而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太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情况,为全市安全用血、节约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2010~2012年太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项目ALT、HBsAg、抗-HCV、抗-HIV、TP等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年间共筛查血液标本246799份,其中不合格标本14429份,ALT、HBsAg、抗-HCV、抗-HIV、TP不合格率分别为3.24%、0.75%、0.94%、0.60%、0.23%,其中ALT最高。结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严格血液筛查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基础,也是提高合理利用血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万培芳 《甘肃医药》2012,(3):196-197
目的:通过调查本市无偿献血人群5项传染病指标的分布情况,对本市采供血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方法: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试验均采用ELISA法、ALT检测采用速率法。结果: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83664人份进行血液检测,不合格人数2663人份,不合格率3.18%,其中HBsAg不合格人数325人份,不合格率0.39%,抗-HCV不合格人数655人份,不合格率0.78%,抗-HIV不合格人数4人份,不合格率0.01%,抗-TP不合格人数414人份,不合格率0.49%,ALT不合格人数1265人份,不合格率1.51%。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加强献血前的咨询和调查,血液检测试剂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来加强血液安全,预防和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采集血液的合格率,建立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扩大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尽量从低危人群中采集相对安全的血液,从而有效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临床用血的检测方法,保证用血者安全;方法:对深圳市血液中心1995年1-8月1939人次个体献血者HBsAg及抗-HCV的初、复 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献血后复检的1181份初检合格的献血者的血液,有34份为HBsAg阳性,占复检总份数的2.88%、有3份为抗-HCV阳性,占复检总份额的0.25%;结论:初检合格的血液,须经复检确定后才可发给病人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该中心无偿献血传染标志物筛查不合格结果,为科学合理制订血液筛查策略,评估血液筛查试剂的检测效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该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无偿献血传染标志物筛查不合格结果及检测试剂分布。结果该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共检测标本120756例,筛查出不合格标本共2854例,其中 ELISA 阳性/病毒核酸检测阳性(ELISA +/NAT +)标本768例,ELISA +/NAT -标本1748例,ELISA -/NAT +标本338例(111例 NAT 鉴别结果为 HBV);抗-TP 、HBsAg 、抗-HIV 、抗-HCV 不合格标本分别为895、1012、276和444例,ELISA 双试剂不合格率依次为78.6%、77.3%、30.8%、26.1%。 NAT 检测不合格以 HBV 检出为主,仅 HBsAg 有 ELISA 单试剂阳性献血者,NAT 联检阳性且鉴别结果为HBV 的。结论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下,合理选择一遍 ELISA 加一遍 NAT 的检测策略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王启明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X):I0002-I0002
目的探讨血液报废情况和主要原因。方法对仙桃市2004~2006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三年来无偿献血15879人次,血液报废率为2.88%,报废原因按报废率顺序排列依次为:ALT增高〉HBsAg阳性血〉脂肪血〉抗-HCV阳性血〉TP阳性血〉破损血〉过期血〉其他。结论做好献血前宣传教育及咨询工作,对献血者进行血液传染指标筛查,根据临床用血需要采集和储备血液,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等多种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地区主要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不合格项分布情况,为今后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9~2011年6种职业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人数,比较分析这些职业献血人群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布情况。结果:6种职业无偿献血者中干部职业不合格率最高3.37%,商业、服务人员职业不合格率最低1.95%;男性(3.72%)明显高于女性(1.48%)。输血传染病标志物血液检测有反应结果以ALT最高(1.8%)、抗-HIV最低(0.01%),其他3项基本相同(抗-HCV 0.39%、HBsAg0.31%、抗-TP 0.20%)。结论:不同职业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有反应结果不同,血站应根据不同职业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招募和献血前的血液快速筛查,以避免血液资源浪费和采集后的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遵义市实行血液集中化检测4年多来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在本市的开展情况。方法对本市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全面实施血液集中化检测以来的无偿献血标本共194928份进行分析。结果7个中心血库送检标本与中心血站标本5项检测指标检测不合格率非常接近,在3.15%~4.85%,总不合格率3.72%,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集中化检测后7个中心血库采血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血液集中化检测提高了区域内的血液检测质量,促进了区域内的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核酸检测方法在献血员肝炎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核酸检测方法应用于献血员肝炎筛查,了解某地区血液安全水平和常规血液筛检中两次酶免检测方式的可靠性。方法44份Murex-abbott抗-HCV阳性标本经科华酶免试剂复检后,使用罗氏COBAS Ampliscreen单独检测HCV RNA;486份来自某地区的合格献血标本采用24份标本混合检测的方法,用罗氏COBAS AmpliScreen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果44份标本用科华酶免试剂复检,结果只有13份标本呈抗-HCV阳性;3份HCVRNA阳性标本中1份为科华试剂检测抗-HCV阴性。486份合格献血标本进行罗氏COBAS AmpliScreen 24份混合形式筛检后,发现3例HBV DNA阳性标本,阳性率为0.62%,未发现其他核酸标记物阳性的标本。结论我国血液筛查的HBsAg检测存在漏检的现象,在常规血液筛检中,NAT检测只能作为酶免抗体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如果NAT能取代我国血液二次酶免筛检中的一次,则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ALT初筛后献血ALT不合格率较高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ALT未筛查组(对照组)及筛查组献血者各10647人次与12129人次,分别统计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 不合格情况,对筛查组ALT不合格标本进行外观检查并用干式生化进行复查,观察街头筛查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筛查组比对照组ALT、抗HCV阳性率及总不合格率下降明显,而HBsAg、抗TP阳性率下降不明显;筛查组ALT不合格标本以乳糜血等异常情况占多数;街头干式生化筛查ALT有一定的漏检。结论献血前筛查还需增加乳糜血筛查,同时,加强街头筛查质量控制,才能进一步提高血液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21-124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人群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减少血液浪费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无偿献血者197588份标本的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项目检测不合格率从高到低排序为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分布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高于女性,25~44岁献血人群高于其他年龄组,农民最高,学生最低。学历越低,检测不合格率越高。结论 重点招募低危献血者,加强献血前征询和快筛,加强ALT和HBsAg献血前初筛质量管理以减低血液检测的不合格率,并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陕西省域内无偿献血者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分析省域内无偿献血人群HIV流行情况,以期为制定适宜的血液筛查策略和献血者归队方法提供数据与理论依据。方法 选定有区域代表性的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与安康市3家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2种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毒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HIV,将所有检测呈反应性的样本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对290 341例无偿献血者进行HIV筛查,总计352例初检结果为不合格(含1例ELISA-/NAT+有反应性),筛查反应率0.12%;所有样本送至属地市疾控中心检测,最终确证阳性11例(含核酸检测阳性1例),确证阳性符合率3.79/10万。结论 陕西省域内无偿献血者中HIV阳性符合率低,提示目前无偿献血者HIV的血液筛查策略有待改进,同时也为献血者归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滨海新区街头无偿献血者体格检查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以确保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我站2006年至2007年街头1号采血车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登记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登记者共9973例,其中不合格838例,体格检查总不合格率为8.4%。体格检查不合格的原因诸多,如血压异常、ALT偏高、HBsAg阳性及影响献血的其他有关情况如饮食、睡眠等。结论: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做好献血前体格检查,不仅可以确保献血员身体健康和受血者安全,又可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街头采血质量。  相似文献   

15.
邓文英  李漆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270-3271
目的了解内江市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分析血液不合格原因。方法对2007年—2011年我站接受的无偿献血者血液丙氨酸转氨酶(ar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中无偿献血者人数以最高达11%的速度上升,AIT、抗-HCV和抗-HIV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基本保持平稳状态,HBsAg呈先降后升,抗-TP有升有降,但是无明显规律。5年无偿献血者共88010例次,总不合格率为5.96%,ALT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占3.88%。结论内江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总不合格率整体保持稳定,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需要加强献血宣传并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岍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50-153
目的 通过分析无偿献血者血型不符的原因,提出措施减少不符率,提高血液质量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中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93 289 例标本的血型检测数据,初次献血者采用纸板法初筛血型,再次献血者以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档案血型作为初定血型,血液采集后用微板酶标仪法复检,分类统计ABO 血型不符例数,计算血型不符合率,分析血型不符原因。结果 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共检测193 289 人次血型,其中A 型52 188 例,B 型48 322 例,O 型79 248 例,AB 型13 531 例,共139 例血型不符,其中与初筛不符119 例(85.61%),正反定型不符23 例(16.55%)。119 例与初筛血型不符中,B、A 抗原漏检分别占42.86%、9.24%,初筛血型不符是血型不符的主要原因;正反定型不符中不规则抗体阳性8 例,A 亚型2 例,B 亚型1 例,冷凝集素2 例,其他原因10 例。结论 初筛血型错误是造成血型不符的主要原因,遇血型不符时应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确保血型检测的准确性,最终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技术(NAT)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可行性。方法(1)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同时对无偿献血者血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进行检测;(2)采用血筛系统检测单人份 HBV DNA、HCV RNA、HIV RNA;(3)对 ELISA 检测阴性、NAT 检测阳性的标本定期进行追踪分析,观察有无血清学转换,以确定感染状态。结果共筛查2011年3月-10月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14696例,其中 ELISA 检测阳性共152例(其中2份标本 HBsAg、抗-HCV 同时阳性):HBsAg 阳性率为0.52%(76/14696),抗-HCV 阳性率为0.37%(55/14696),抗-HIV 阳性率为0.16%(23/14696);NAT 检测阳性共71例:HBV DNA 阳性率为0.22%(32/14696),HCV RNA 阳性率为0.17%(25/14696),HIV RNA 阳性率为0.10%(14/14696);14544例 ELISA 阴性标本经 NAT 检测没有检出 HCV RNA、HIV RNA 阳性标本,检出2例 HBV DNA 阳性标本,经过追踪分析,第1例发生了血清学转换,为“窗口期”感染,第2例无血清学转换,但乙肝核心抗体持续阳性,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结论ELISA 检测后血液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是依然存在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NAT 检测可降低输血残余风险,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宁夏血液集中化检测TP筛查不合格标本采用TPPA确认试剂确认分析。方法对收集的宁夏血液集中化检测TP-ELISA法初、复检不合格标本347份,采用TPPA确认试剂进行确认比对分析。结果 TP-ELISA法吸光度A值与TPPA试验呈正相关,4份ELISA灰区标本(0.7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