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峰 《中外医疗》2011,30(23):119-119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82例稳定型心绞痛病患分成治疗组和参照组施行分别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与心电图反应。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85.36%与参照组(60.97%)心电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在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俊东 《吉林医学》2012,(5):959-96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2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酯类以及曲美他嗪等药物,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地尔硫卓,两组均用药1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以及心电图等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均能改变发作频率,心电图以及运动耐受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稳定性心绞痛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发作频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梁锦红 《当代医学》2014,(11):142-142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在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6)。试验组采用地尔硫卓和曲美他嗪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这种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2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14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5.0%,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采用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取曲美他嗪片治疗,药物口服20 mg/次,用药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地尔硫卓之治疗,药物口服30 mg/次,用药3次/d。持续用药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近一年内在本院治疗的10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采用药物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53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地尔硫卓。用药10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用药均能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次数与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得以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的心率显著降低,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治疗法临床疗效明显,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心绞痛临床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研究组(52例),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地尔硫卓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收缩压、舒张压以及ST段下移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1.44±1.01)次/w、持续时间(3.35±0.98)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7±2.02)次/周和(6.26±1.03)min,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ST段下移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其发作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姚鹏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61-1063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尔硫卓和曲美他嗪。比较两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P0.05),心电图回落明显(P0.05);同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血压下降,心率减慢(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心率、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尔硫卓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韩献  文迎  韦正群 《医学综述》2012,18(14):2299-230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地尔硫。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和心电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较单一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好,可明显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量,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减轻心肌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2月-10月我院收治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辅助治疗,对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闫锋  韦新明  王军林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63-1063,106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硝酸盐制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地尔硫卓片。治疗2周后观察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强度,以及用药前后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强度均明显改善,心电图亦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绞痛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地尔硫卓片治疗心绞痛效果明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欧阳平  施月萍  杨静 《上海医学》2006,29(8):547-548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PCI)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0月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1例,平均年龄(61.4±4.7)岁。分别于PCI前及PCI后2、6、7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P选择素含量。所有患者术前72 h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噻氯吡啶500 mg/d或氯比格雷75 mg/d抗血小板治疗。结果对21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28处病变行PCI术,其中对病变进行球囊预扩张再行支架术18例(25处病变)、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3例(3处病变)。25处病变在球囊预扩张时发生内膜撕裂9处。21例患者术后2 h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81.4±7.6)ng/mL]较术前[(75.4±6.8)ng/mL]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747)。术后6和72 h的P选择素含量与术前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可能对冠状动脉内皮的激活影响不大,或者术前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至少能够部分抵消PCI对血小板和内皮的活化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今国内外相关医学数据库,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变及头痛发生情况。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11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及改善心电图表现方面,尼可地尔均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OR=2.81,3.43);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6)。结论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相对于硝酸酯类等其他药物更具优势,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稳定型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8月6月十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心绞痛患者7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判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58例(稳定组),变异型心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中半乳凝素-3(galectin-3)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UA患者和38例稳定型心绞痛( SA)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galectin-3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表达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galectin-3对UA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患者的galectin-3、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UA组和SA组患者的galectin-3、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ROC曲线分析galectin-3对UA患者的诊断价值发现曲线下面积是0.902。结论 galectin-3和hs-CRP均可以间接体现斑块的稳定性,且galectin-3对UA的诊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片对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和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曲美他嗪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7.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 (60mg/d)前后 3 4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运动试验结果、静息心电图、心率及血压。结果 :曲美他嗪治疗后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总运动时间及静息心电图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1) ;心率及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曲美他嗪可改善接受常规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8.
刘志勇  吴宁  李武雄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91-1392
目的观察小剂量抗抑郁药辅助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79例已确诊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做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抑郁状态的诊断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50分以上者102人入组,再把抑郁反应组随机分成抗抑郁治疗组(53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执行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抗抑郁治疗,马普替林12.5mg2次/d(中午、睡前服),随访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明显改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P〈0.05)。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行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比常规心绞痛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指针内关穴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指针内关穴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即指针内关穴治疗组(B组)、针刺内关穴治疗组(C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A组),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舒降之)心绞痛发作时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指针内关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用拇指指针双侧内关穴。针刺内关穴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组上应用针刺双侧内关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随访其病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B组(87.5%)和C组(90.0%)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病情稳定。结论:指针内关穴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可靠,病情稳定,简单易学,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80例)和鲁南欣康组(80例)。通心络组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w;鲁南欣康组口服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疗程3w。【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85.00%;通心络组在改善心肌缺血方面优于鲁南欣康组。【结论】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优于鲁南欣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