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6例骶尾部褥疮患者行一期清创手术后放置负压封闭引流装置7~10 d,联合药物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2~3个周期后,5例患者创面愈合,12例患者创口肉芽生长良好,经中厚皮片植皮后愈合,剩余6例患者经臀部穿支皮瓣转移,创口一期愈合.结论 VSD是治疗骶尾部褥疮非常有效的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褥疮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病症,也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老年、昏迷、瘫痪者的常见并发症。因患者病程长,全身情况差,一旦发生,治疗难度较大。既往多采用外科普通换药方法治疗褥疮,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甚满意,患者痛苦,医护人员工作量大。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褥疮患者1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骶尾部巨大褥疮先行清创和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进行治疗1~2个疗程,后期应用单侧或双侧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自2008-01以来临床应用10例,切取皮瓣的面积为20 cm×10 cm~14 cm×6cm。结果:1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a,穿支皮瓣生长良好,无复发。结论:应用VSD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可短期控制感染,为后期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的修复创造了良好条件,臀上动脉穿支皮瓣具有操作简便、皮瓣血运好、供区直接缝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一期完成修复等优点,是治疗骶尾部巨大褥疮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娄寅  曹东升  谢娟  李红红  丁涛 《安徽医学》2013,34(8):1096-1099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共应用VSD结合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难治性骶尾部褥疮14例。一期行清创手术后放置负压封闭引流装置7~14 d,联合药物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二期采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缺损。结果本组全部患者经封闭负压引流7~14 d后,创面均逐渐缩小,缺损组织处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面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明显减少,感染得到控制。二期行臀大肌肌皮瓣瓣转移修复创面,皮瓣最终均成活,创面修复满意,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VSD联合应用臀大肌肌皮瓣是修复骶尾部严重褥疮理想的治疗方式,可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护理的重难点。处在青藏高原的青海地区平均海拔3 000 m以上,缺氧、寒冷、干燥等特定自然环境造成卧床患者易形成褥疮且程度较大较深,因此骶尾部Ⅲ期褥疮较为常见。负压封闭引流  相似文献   

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皮瓣在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肌)皮瓣转移修复褥疮的效果。方法对15例褥疮患者进行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结果15例褥疮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动静脉危象等并发症。修复压疮的时间为3—5周、平均25d,缩短了褥疮愈合的时间,术后随诊7个月至2年7个月无复发。结论VSD结合(肌)皮瓣转移可有效、快速的修复褥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褥疮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40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VSD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创腔缩小程度为(5.3±2.4)%,换药次数(1.8±1.2)次,住院时间(32.1±8.5)d,术前准备时间(14.8±4.7)d;对照组患者创腔缩小程度为(2.2±0.6)%,换药次数(8.8±2.3)次,住院时间(32.1±8.5)d,术前准备时间(14.8±4.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有着将开放性创面转化为闭合性创面,从而避免二次污染的特点,是褥疮治疗的有效方法,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例烧伤患者,手术清创后创面采用VSD吸引,7~10天后去除VSD敷料,创面游离植皮。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经VSD引流后创面植皮全部成活,2例经2次VSD治疗后植皮覆盖创面。结论:VSD技术可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封闭负压吸引并贝复济治疗骶尾部褥疮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骶尾部褥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封闭负压吸引并贝复济治疗和单纯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换药次数和治疗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吸引并贝复济治疗骶尾部褥疮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加快患者恢复,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应用V-Y型推进筋膜皮瓣联合VSD(一次性负压闭式引流)修复骶尾部Ⅳ期褥疮12例的护理要点.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做好床边隔离措施,注意医务人员手卫生,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术后保证创面有效负压吸引,及时处理引流管堵塞;注意皮瓣的观察与护理,促进切口愈合.本组经有效治疗和护理,使其感染得到控制,创面一期愈合,治疗周期21 ~30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处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行病灶切除后创面应用VSD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34.0±5.4) rmin,住院时间(20.8±2.4)d,创面愈合时间(31.0±7.3)d.所有患者均行2次VSD.14例VSD后创面二期缝合愈合,无切口裂开、积液,7例VSD后创面开放常规换药至再上皮化愈合.1例VSD期间出现创面出血并发症.1例创面愈合后形成较大瘢痕并伴有针刺样疼痛,3例创面出现反复脱屑,3~6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全部患者随访6~23个月,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 VSD应用于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创面并发症少,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可推荐应用于病灶范围大和复发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4月在我院骨伤一科住院的软组织、骨科疾病感染患者119例,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时间观察及疗效评定,并随访至少1年。结果119例患者中痊愈84例(70.59%),显效30例(25.21%),无效5例(4.20%),总有效率为95.8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3)个月(12个月~40个月),6例复发感染,复发率为5.04%,其余情况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外科引流技术,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阻止感染的扩散和毒素吸收,加快感染创面的愈合,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朱世琴  邓波  李飞  李显蓉 《西部医学》2019,31(11):1794-1796
【摘要】 糖尿病足是临床慢性伤口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为创面修复领域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综述,为罹患糖尿病足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创面修复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4.
段艳霞  白小龙  孙云 《吉林医学》2011,32(22):4666-4667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吸引装置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对56例甲状腺手术使用负压吸引装置。结果:全组未出现伤口积液,感染,以及血肿等情况。结论:真空负压吸引装置在甲状腺手术中持续引流的效果好,易于护理,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拔管后穿刺点愈合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下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治疗压疮伤口的疗效观察和体会。方法:回顾收治院外带入和他科转入行压疮感染治疗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创面进行处理,治疗组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处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46例烧伤感染性压疮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引流时间均为7~21 d,平均为10 d,形成健康新鲜的肉芽组织,肉芽生长的速度快,正常恢复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69.5%,治疗组患者的压疮创面愈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感染性压疮,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保持深部伤口的引流畅通,促进新鲜肉芽的生长,加速伤口愈合,积极配合优质的护理技术对压疮患者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四肢复杂性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娟  曹东升  娄寅  李红红 《安徽医学》2013,34(12):1763-1766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于临床常见四肢复杂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对我科处理的 14例四肢复杂性创面,在创面封闭前期治疗中使用VSD,每5~7 d更换或去除VSD,观察创面感染控制及肉芽的生长情况,根据创面条件Ⅱ期采用皮片移植或邻近皮瓣、肌皮瓣覆盖修复创面.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在使用VSD技术后创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肉芽生长新鲜、良好,结合后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方案,全部病例创面均被有效的封闭,修复满意.结论 VSD在修复复杂性外科创面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Ⅱ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慢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18例慢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分组,9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创面,9例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创面作为对照组。结果:封闭式负压吸引组和常规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1±2.3)d和(43±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能促进慢性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在创伤骨科的护理体会。方法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和生物透性薄膜对1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伤部位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结果 10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天后,创面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1例每5-10天更换VSD材料8次后,创腔变浅改为普通换药,7天后愈合;1例双下肢动脉栓塞、右下肢坏疽病人愈合效果欠佳。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式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儿。采用随机抽取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烧伤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VSD。随访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变化、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瘢痕组织生长和不良预后情况。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血常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76.5±4.8)%]、创面愈合时间[(18.9±2.6)d]、瘢痕生长率(10.0%)、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均优于对照组[(67.8±4.1)%、(23.9±2.8)d、33.3%、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2.038,χ2=4.81、5.96,均P〈0.05)。结论:早期行联合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患儿可有效改善其血液循环,增加创面愈合率,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组织生长和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3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引流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次数.恢复进食时间,术前及术后第3天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血钙、血糖差值,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转归及总住院费用等.结果 手术次数观察组(3.1±0.8)次,对照组(5.9±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进食时间观察组(3.3±1.8)d,对照组(7.2±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首次手术前与术后第3天血淀粉酶差值观察组(248.3±76.3)∪,对照组(150.3±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差值观察组(5.2±1.3)×109/L,对照组(3.1±1.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钙差值观察组(0.13±0.06)mmol/L,对照组(0.24±0.0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糖差值观察组(4.65±1.27)mmol/L,对照组(3.37±1.1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观察组(15.6±2.3)d,对照组(36.3±9.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费用观察组(45268.5±2801.6)元,对照组(87588.3±5533.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并发症,治愈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恢复快,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