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印文娜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547-547,549
目的:以利培酮为对照,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近似(P〉0.05),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的发生均明显高于喹硫平组(P〈0.05)。结论: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2.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瑜  张霞  张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10-3110,3214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各时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而治疗后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显效率为65.6%,有效率为84.4%;利培组分别为62.5%、81.3%。两组间显效率及有效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χ^2=0.07,0.11,P〉0.05)。喹硫平组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组,治疗期间两组合用苯海索及苯二氮草类药物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喹硫平不良反应轻,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个月随访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乐鸥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0-11,61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收集单一药物喹硫平(96例)或利培酮(126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评估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种药物在不同治疗时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痊愈率喹硫平组略高于利培酮组(16.7%vs8.7%,P=0.045)。PANSS量表五因子分模型分析,喹硫平治疗组阴性因子分和抑郁因子分以及CDSS量表分在治疗第4、8、12周低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喹硫平组锥体外系(EPS)相关不良事件如静坐不能、震颤和总EPS发生率较利培酮组更低(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个月疗效与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高帅  杨薇薇  陈立勇 《当代医学》2014,(16):130-131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疾病上的疗效。方法将广东省民政局精神病院10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05mg/d,1~2周后调整剂量到4~6mg/g)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喹硫平(50mg/d,1~2周后调整剂量到400~600mg/d)治疗,2组治疗疗程均为8周。通过观察2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PANSS)减分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治疗疗效。结果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第8周末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均能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但喹硫平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喹硫平组有效率为70 0%,利培酮组为73 3%,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两组各因子分总分治疗2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0 01),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显持续下降;治疗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于用药初期,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微.结论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曹长安  郭金宏  高欢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433-433,438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7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喹硫平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81.9%、85.3%。喹硫平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21%,利培酮组为80.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稍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且喹硫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7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阿立哌唑36例,对照组喹硫平36例观察,观察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8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病例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显著的下降(P<0.05或0.01),2组同期间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2组在治疗的第8周末疗效分别为;研究组显效率78.2%、有效率93.6%对照组显效率76.1%有效率90.3%,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P >0.05)。2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均轻微,阿立哌唑不良反应为失眠、口干、恶心、静坐不能等;喹硫平为头晕、嗜睡、便秘体重增加等。结论: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而且显著,阿立哌唑较喹硫平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喹硫平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和8周分别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定。结果: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显效率78.2%,喹硫平组显效率68.8%,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组起效快,治疗1周PANSS评分即显著下降,与喹硫平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8周后PANSS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组不良反应轻微且低于喹硫平组。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肯定,起效快,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71例TRS患者按随机系统抽样法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给予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定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时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脱组5例。两组治疗前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4、8、12周末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量表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8、12周末PANSS阳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及GA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8、12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量表及GA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12周末阴性症状量表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8、12周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8、12周末PANSS阳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及GA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12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53.33%。对照组总有效率25.81%,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TRS阴性症状较单用利培酮治疗更为有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3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继续接受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治疗6个月。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末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应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3、6个月末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6个月末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3、6个月末TE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个月末时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齐拉西酮)与B组(利培酮),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变化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4、8周末,A组与B组患者的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分、PANSS阴性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A组治疗第4、8周末PANS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治疗第4、8周末患者的PANSS阳性症状分、PANSS阴性症状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A组的总有效率达86.7%,虽然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83.3%,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6周末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0%,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40%,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较利培酮更具优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118-121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与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PSP评分、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PSP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崔建新  刘罕隽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43-1145
目的探讨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1例)、利培酮组(36例)和喹硫平组(37例)。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评。结果 3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3组间PANSS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奥氮平组WCST正确反应数和完成分类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z=-3.404,P〈0.01;z=-3.171,P〈0.01),错误反应数和随机错误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z=-3.404,P〈0.01;z=-3.164,P〈0.01),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仅随机错误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z=-2.583,P〈0.05;z=-1.988,P〈0.05);3组间随机错误数奥氮平组显著优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0,P〈0.05)。结论 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奥氮平对执行功能的改善优于利培酮和喹硫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长效利培酮微球(RLAI)、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RLAI组30例,利培酮片组45例,喹硫平片组45例,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12周末RLAI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利培酮片和喹硫平组(P<0.01);治疗12周末,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LAI与利培酮片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震颤、静坐不能,喹硫平组为体重增加、心动过速.结论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RLAI组在控制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优于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片,且有长期维持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以喹硫平和氯丙嗪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是,喹硫平组阴性症状评分的下降要高于氯丙嗪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要低于氯丙嗪组(P〈0.05)。结论: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阴性症状优于氯丙嗪,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文 《中国现代医生》2014,(1):143-144,147
目的分析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奎硫平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利培酮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的效果都比较显著,但奎硫平治疗的依从性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黄胜昌  陶建青  曾强  王海琴 《医学综述》2014,20(19):3590-3592
目的探讨奋乃静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奋乃静组35例,给予奋乃静治疗;喹硫平组37例,给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广度测验(DS)、语词流畅性测验(VF)、连线试验A(TMT-A)、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的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DS、VF、TMT-A、Cc、Rpe、PSP的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奋乃静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SP评分显著升高(P<0.05),喹硫平组患者的PANSS、DS、VF、TMT-A、Cc、Rpe、PSP评分较治疗前及较奋乃静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姬祥龙  单金凤 《中外医疗》2016,(16):128-129
目的:探析利培酮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4例,治疗组采取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ANSS评分(45.3±7.8)分,与对照组(55.6±6.3)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18%与对照组6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利培酮,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