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麦慧 《中外医疗》2012,31(24):128-129
目的研究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对术后镇痛泵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该院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180例纳入研究,患者按照接受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提高术后镇痛泵护理的效果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实施,提高手外科手术后镇痛泵护理的质量.方法 采用动态临床资料调查统计手外科15名护士和100例手外科术后患者对疼痛知识的知晓程度及镇痛泵使用的护理现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手外科术后镇痛泵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皮瓣转移和断指(肢)再植的成活率得到提高,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手外科术后镇痛泵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防止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疼痛管理的能力和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硬膜外镇痛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对120例硬膜外腔镇病患者,术毕将已配制好的硬外镇痛泵,从硬外导管注入首剂量,保留硬外导管,连接一次性自控镇痛泵,并固定好。然后向病区护士作好交接班工作,同时向家属讲解注意事项,留下联系电话。术后第1,2天由麻醉护士随访自控镇痛泵患者,观察镇痛效果,均于48 h拔除硬外导管,做好记录。结果本组120例患者镇压效果优良者114例(95%),镇痛效果差者6例(5%)。结论由麻醉护士管理术后自控镇疼泵能提高患者对自控止痛泵的正确使用能力,提高止痛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降低非计划导管脱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于实施(CQI)前后,对比2014年一季度及2015年一季度非计划导管脱落例数及发生率。结果:实施CQI后,非计划导管脱落例数下降7例,发生率由0.15%下降至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非计划导管脱落的发生率,提高置管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硬脊膜外腔注射麻醉性镇痛药,是临床上椎管内镇痛最常用的方法。我院麻醉科1999年1月~2003年6月,为自愿要求术后镇痛的150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实施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持续恒速硬膜外镇痛CCEA),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麻醉镇痛泵的临床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患者术后疼痛的问题[1,2],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60例开胸患者术后安置了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均收到了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现将该泵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质量持续改进在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15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以此作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导管护理,另选择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的15例血液透析患者,以此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导管认可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导管认可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予以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提高导管认可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疼痛是骨科术后患者常见的一种反应。切口持续疼痛不仅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还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延长术后恢复时间。我院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镇痛泵取得较满意效果,使其成为患者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但其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102例骨科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2009年12月份我科对523例患者术后应用一次性持续微量镇痛泵止痛,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护士例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以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8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开始实施护士例会,对比护士例会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士例会管理后护理人员幸福感、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消毒隔离合格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例会后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幸福感,可在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临床应用中影响一次性恒速球泵镇痛效果的机械故障或其他故障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两院临床持续性术后镇痛3 200例分为CCEA组和CCIA组进行分析.结果 CCEA 组中主要以硬膜外导管因素和镇痛泵流速偏差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不理想.而CCIA组中主要以镇痛泵流速偏差和镇痛药物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不理想.结论 加强硬膜外导管固定及管理,密切术后随访,适时的心理治疗,是减少术后镇痛中机械故障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氟哌利多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锥体外系反应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锥体外系反应5例的原因。方法单次硬膜外术后镇痛:氟哌利多2.5mg加吗啡1.5mg手术结束前15min硬膜外注射;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先给负荷量氟哌利多2.5mg和吗啡1.5mg,继续给氟哌利多5-7.5mg和吗啡4-6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连续输注1ml/h。结果单次和连续硬膜外镇痛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为0.07%(1/1523);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发生率为0.45%(4/895)。发生年龄16-34岁,发生时间在术后12-25h,氟哌利多用量为2.5~4.5mg。结论锥体外系反应与氟哌利多有关,即便小剂量用于硬膜外镇痛仍难以避免锥体外系反应,尤其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耻骨后镇痛泵与硬膜外镇痛泵在防治TURP术后膀胱痉挛中的临床疗效,初步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与不足,从而为寻找一种更有效、安全、简便的术后镇痛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9年5月TURP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病人208例,留置耻骨后镇痛泵病人56例,从术后抑制膀胱痉挛、减少再出血和再次手术率、置管的难易程度、安全性、并发症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硬膜外镇痛泵组平均置管时间(硬膜外麻醉置管时间加安置镇痛泵时间)为(45.56±8.72)分;术后出现明显膀胱痉挛80例,38例经上处理无效,29例出现再出血(27例与膀胱痉挛有关);术后出现各种镇痛泵并发症33例。耻骨后镇痛泵组平均置管时间(耻骨后穿刺置管加安置镇痛泵时间)为(12.65±4.35)分;术后出现膀胱痉挛仅9例。5例经处理后缓解,4例无效,3例出现再出血(2例与膀胱痉挛有关);术后出现各种镇痛泵并发症仅3例。结论耻骨后镇痛泵在防治TURP术后膀胱痉挛中比硬膜外镇痛泵更具疗效,能有效抑制膀胱痉挛、减少再出血并降低再次手术率,具有安置简便、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副作用和并发症少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镇痛泵在肛肠术后持续镇痛中的作用。方法:总结40例使用镇痛泵镇痛病例及护理记录,分析镇痛给药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和副作用并给于相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术后采用镇痛泵持续镇痛能减轻疼痛及其带来的焦虑、恐惧、失眠,有助于病人康复。结论:肛肠术后使用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李华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646-1648
目的:探讨单次硬膜外镇痛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运用于剖宫产术后初产妇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住院行剖宫产的12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初产妇采用硬膜外镇痛方式进行镇痛,而治疗组初产妇则在上述硬膜外镇痛的基础上加用单纯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1、6、12h及24h时这4个时间点的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初产妇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初产妇VAS在6h这1时间点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初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硬膜外镇痛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显著优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失败后膀胱痉挛的治疗方法。方法择期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28例,硬膜外镇痛失败或终止,发生膀胱痉挛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治疗组,行耻骨后间隙穿刺置管,接自控镇痛泵持续镇痛;Ⅱ组为对照组,给予东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结果Ⅰ组13例镇痛效果满意,1例因膀胱内出血再次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2.86%;Ⅱ组8例疼痛缓解,4例有轻度疼痛,2例加用止痛药,有效率为75%。结论耻骨后间隙镇痛,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全身影响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硬膜外导管个体化长度置管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行分娩镇痛的1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超声组,每组50例。常规组硬膜外导管置入4 cm, 超声组硬膜外导管置入L2椎体长度。记录2组硬膜外注药后15 min麻醉平面阻滞范围; 泵运行后30、60、90 min VAS评分;导管不良反应;局麻药用量;泵按压次数;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1 min、2 min 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  结果  超声组麻醉平面阻滞范围为(5.24±1.89)个节段,高于常规组的(4.26±1.86)个节段(P < 0.05);超声组泵运行后30、60、90 min VAS评分为(4.38±1.74)分、(3.52±1.92)分、(3.28±1.88)分,均低于常规组的(5.50±2.10)分、(4.46±1.98)分、(4.30±1.91)分(均P < 0.05);超声组导管不良反应、局麻药用量、泵按压次数分别为10.0%、(21.96±12.01)mL、(3.48±1.88)次,均小于常规组的64.0%、(38.14±9.10)mL、(4.38±1.74)次(均P < 0.05), 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引导硬膜外导个体化长度置管用于分娩镇痛能减少局麻药用量,降低导管不良反应,不影响母婴结局,减少泵按压次数,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及比较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硬膜外镇痛泵组)45例,B组(静脉镇痛泵组)45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机体应激与氧化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24、48h的机体应激与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优于静脉镇痛,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杨晨  游建军  石光英  王利  袁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8):1073-1077,1081
目的 探讨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留置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疼痛疗效及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试验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导管留置于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镇痛泵硬膜外腔连续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记录以及TKA术后1、2、3 、7、14、40 d的术后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术后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和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来比较2种镇痛方式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TKA术后72 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和术后的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与膝关节术后KSS平均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膝关节腔连续镇痛的方法 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手术后疼痛,减少局部组织挛缩粘连,预防关节活动度受限,最大限度提高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