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生长与骨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源性角化囊肿是一种好发于下颌磨牙及升支部的颌骨囊肿,具有独特的临床与生物学特点。本文从胶原纤维、胶原溶解、白介素-1、金属基质蛋白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等方面综述了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生长与骨吸收的关系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赵熠  陈刚  刘冰  王贻宁 《口腔医学研究》2013,(11):1062-1064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袋形术后骨形成的特点。方法:65例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采用袋形术治疗。术后第3和第6个月分别进行临床、x线检查。病变范围广泛或曲面体层片上显示骨皮质破坏的患者补充CT检查。评估囊肿大小、皮质板穿通、下颌管的连续性、囊内牙移位及患区骨密度变化等。结果:在术后3个月,皮质板破坏区的骨连续性重新建立,下颌管的连续性部分恢复,变形的下颌骨呈现改建。囊内含牙随着囊肿的缩小而发生位移或部分萌出。曲面体层片显示,囊肿区骨密度值不断增加,术后3个月46.07%,术后6月达到64.69%。结论:牙源性角化囊肿袋形术后头3个月患区骨再生较快,一部分解剖形态恢复,此后新骨形成相对较慢,骨改建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3.
角化囊肿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牙源性肿物,多见于颌骨,特别是下颌支和下颌体,罕见在软组织中发生。本文报告1例发生在颞下窝软组织中的外周性角化囊肿,并结合文献,对外周性角化囊肿的组织来源及临床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邢树忠 《口腔医学》1998,18(1):20-21
经口腔内进路,从升枝前缘骨窗暴露和摘除下颌支和下颌角区的牙源性囊肿,可避免在面颈部遗留瘢痕,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手术径路短,创伤也较小.下颌支和下颌角区的囊肿手术,应首选口腔内进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例以左侧下颌前磨牙区颊侧轻度疼痛和牙龈肿胀为主诉的82岁女性病例。最初怀疑为牙周脓肿并做了相应的治疗。根尖片也显示出了活动性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水平吸收,并且以肿胀区左侧下颌前磨牙病变为重。但是.在对病变区域和可疑病原牙进行包括牙髓活力测试在内的详细检查后.认为牙体或牙周疾病的可能性不大。随后的病理检查确诊为牙源性角化囊肿。本病例的特点是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非典型性.早期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复发,但是将其误诊为牙周或是牙体牙髓疾病却有可能导致错误的治疗和不必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下颌升支区造釉细胞瘤、含牙囊肿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x线征象作了深入分析,发现造釉细胞瘤具有侵犯喙突及向下颌升支前缘膨出两大特征,其发生率分别为63.4%和53.8%,这与两类囊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1)。研究还发现升支区造釉细胞瘤的这两项x线征存在着相关性(p<0.05)即有向前向上生长的趋势而极少向髁突方向侵犯。  相似文献   

7.
“Persistent”是持久、不断的意思。标题中用一个错别字来强调笔者长期以来对颌骨“cyst”的偏爱,牙源性角化囊肿(OKC)是一种好发于下颌磨牙升支部的囊肿,与其他牙源性囊肿不同,其生长缺乏自限性,具有某些肿瘤的特征.术后有较高的复发倾向。是口腔颌面部较为特殊的一类疾病。笔者与它“萍水相逢”,“不嫌不弃”,一路走来,苦中作乐,乐在其中。在WHO对头颈部肿瘤的新分类(2005年)中,将其更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归属为良性牙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阻生牙有关的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35例牙源性角化囊肿中36例与阻生牙有关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与阻生牙有关的牙源性角化囊肿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77∶1,下颌磨牙-下颌支部26例,占72.22%;19例(52.8%)在20~30岁就诊。单房型27例(75%),多房型9例(25%);牙冠位于囊内13例(36.11%),整个牙位于病变内15例(41.67%),而阻生牙位于病变一侧8例(22.22%)。结论:与阻生牙有关的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一个主要影像学特点是,整个牙被病变包绕或位于囊肿一侧,而表现为冠周密度减低影像者较少。  相似文献   

9.
84例牙源性角化囊肿 ,通过临床 X线 ,术后组织病理观察 ,对其感染 ,感染与术后并发症 ,与复发间关系进行初探。结果显示 :角化囊肿感染率高达 6 5 .5 % ,临床颌骨囊肿伴感染时 ,应考虑到角化囊肿可能性大。术前囊肿伴感染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远高于术前无感染者 ,两组间差异显著 (P<0 .0 5 )。故角化囊肿应注意给予抗感染治疗。但术前伴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相比 ,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显示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炎性感染与复发间的内在联系 ,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生长与行为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OKC)由Philipsen[1]于1956年最先报道,是一种好发于下颌磨牙升支部的颌骨囊肿。纤维囊壁内衬较薄的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常由5~8层细胞组成,表层一般为皱折状不全角化,基底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胞核呈栅栏状排列且远离基底膜[1]。与其他类型的牙源性囊肿不同,OKC的生长缺乏自限性,具有某些肿瘤的特征;术后有较高的复发倾向;内衬上皮可发生瘤变、甚至癌变;还可与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aevoidbasalcellcarcinomasyndrome,NBC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评估口内进路摘除下颌骨升支囊肿的临床效果和美学价值。方法口内进路摘除下颌骨升支囊肿60例,术后常规抗炎、消肿和营养支持治疗,伤口11~15 d拆线。术后半年~3年定期复查和随访,评价临床疗效和美学价值。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感染,无张口受限,未出现周围神经及邻近重要结构损伤症状,无口外切口手术瘢痕;无面神经受损症状;术后半年~3年随访,成功率96.67%,有2例牙源性角化囊肿在术后15个月复发,需行再次手术;其余病例X线片示骨质再生情况良好,未见有囊肿复发。结论口内进路摘除下颌骨升支囊肿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和重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了1868年至1989年本院收治的儿童牙源性角化囊肿21例,从临床角度讨论儿童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本组资料中,最小发病年龄为7岁,发生部位以下颌骨升枝部及磨牙后区多见,对21例患者中的18例进行随访,复发者1例,复发率为5.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囊肿较大、多发或不愿作根治术的12名患者,行彻底刮治术加开窗术的保守治疗,术后佩带塞治器,观察其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术后0.5~1年X线显示9例原病变区有大量新生骨质沉积,3例无明显疗效,有效率为75%,随访1~3年,复发4例,复发率为33.3%。结论:牙源性角化囊肿保守治疗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尚需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开窗术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Philipsen(1956年)提出将具有角化上皮的牙源性囊肿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1971年WHO简化囊肿的分类,将始基囊肿和角化囊肿归为一类,但不是所有的始基囊肿都是角化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占颌骨囊肿的3%~  相似文献   

15.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建华 《口腔医学》2001,21(4):210-211
牙源性角化囊肿是具有侵袭性和复发倾向的病变,术后其复发率从2.5%至62.5%不等。因此有些学者将其归纳为良性肿瘤的范围。目前,相当一部分角化囊肿因术前未引起重视即明确诊断,而未得到正确的治疗,这是导致术后复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报道46例颌骨角化囊肿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的结果,评价临床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实践。材料与方法收集1982年~2000年的临床资料,经病理学证实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共有46例,且不包括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病例。其中16例(34.8%)术前未曾怀疑为角化囊肿,3…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颌骨大型单房或多房牙源性角化囊肿在内窥镜辅助下行精准微创刮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下颌骨大型单房或多房的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在内窥镜辅助下口内切口行微创刮治。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囊腔和颜面部变化,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术后随访14~36个月,无囊腔范围增大,无局部感染发生。其中完全恢复14例,稳定无进展3例,总有效率达100%。17例患者,均未行二期手术,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精准微创刮治术治疗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卫晋雄  赵怡芳 《口腔医学》1999,19(4):187-188
目的通过观察活体内Carnoys液处理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囊壁变化探讨其治疗机理材料和方法选择临床和X线诊断为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病例28例术中打开囊腔吸净囊内容蘸取Carnoys液涂布在囊壁表面20min后切取囊壁作组织学、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透射电镜等观察结果Carnoys液作用角化囊肿20min后囊壁弹性降低易于剥离上皮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结论Carnoys液活体内局部应用能破坏角化囊肿囊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牙源性角化囊肿细胞增殖活性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Ki-67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检测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非综合征的牙源性角化囊肿中Ki-67表达情况。结果:Ki-67在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牙源性角化囊肿衬里上皮中的表达主要位于基底上层,且明显高地单发和复发牙源性角化囊肿,结论: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牙源性角化囊肿较非综合征的角化囊肿具有更高的细胞增殖殖活性,与其较高的复发潜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下颌骨病理性骨折偶尔与牙源性囊肿有关。本文报道2例下颌牙源性角化囊肿刮除术后的病理性骨折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口内和口外 2种入路手术治疗下颌角升支区颌骨囊肿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 2组位于下颌角升支区的颌骨囊肿病例 (分别应用口内和口外入路手术治疗 ) ,通过病历资料分析和术后复诊 ,调查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口内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口外入路组 ,术后下牙槽神经感觉优于口外入路组 ;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术后张口受限发生率、术后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率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口内入路手术治疗下颌角升支区颌骨囊肿可获得与口外入路手术相同的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