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管结构功能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09年7月入住山西博爱医院心内科怀疑冠心痛患者的血管结构功能指标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血管结构功能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PWV、ABI、IMT与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血管结构功能指标可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搏波速度(PWV)对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并对PWV的最佳预测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共102例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对入选对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Pwv测定,并调查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血糖、体重指数(BMI)及总胆固醇fiG)、甘油三脂(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用SYNTAX积分评价冠脉病变的程度,分析不同病变程度与PwV的关系。用PwV预测冠心病诊断可靠程度。结果:(1)以SYNTAX评分判定冠脉正常组、病变轻、中、重组PWV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征(P〈0.001),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Pwv越高;(2)作Pwv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PWV=11.50m/s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86.4%;结论:Pwv和冠状动脉硬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冠脉病变患者中,PwV越高则病变程度越重。PWV升高对预测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上对冠心病高危患者检测Pwv对筛查及评估冠心病及其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中医证侯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胸痹严重程度、心功能以及临床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观察63例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其中医证侯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胸痹严重程度、心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IL)一6、肿瘤坏死因子(TNF)一0l及CD4+/CD25’、总胆红素的关系。结果:A组(冠脉狭窄t〉75%)患者冠心病心绞痛严重程度分布:轻度6.98%,中度39.53%,重度53.49%。B组(50%≤冠脉狭窄〈75%)患者轻度40.00%,中度50.00%,重度10.oO%。A组较B组患者严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中医证候积分较B组高(P〈0.05),A组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较A组单支病变高(P〈0.05),A组双支病变较B组双支病变高(P〈0.05)。A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WF)水平较B组低(尸〈0.05)。A组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患者的CD4+/CD25’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纽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三支病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胸痹严重程度、心功能、临床炎症指标有一定的关联性,中医证候可结合,临床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血脂及冠心病相关性。方法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和非冠心病者90例进行对照研究,所有病例均清晨空腹采静脉血,用日立7600—010IS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L)、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BIL和DBI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0.05)、TC和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组TBIL及DBILL水平均与TC及LDL—C呈负相关。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血清TBIL和D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者(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独立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血压正常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血压正常,脉搏波传导速度升高者36例,随机分为血脂康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脉搏波传导速度及TG、TC、HDL及LDL变化。结果:治疗组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对血压正常者PWV增高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1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单纯冠心病组39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IGT)组4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42例,所有患者均测定HbA1c,并统计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Ⅲ组与Ⅰ组间的血糖水平、HbA1c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与Ⅰ组间餐后2h血糖水平、HbA1c及冠脉病变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Ⅱ组间各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水平升高是冠心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咏压(P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57例入选患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并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对稿变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记分.测量外周肱动咏血压并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统计分析P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中.随病变支数的增加、病变范围的增大以及冠脉狭窄程度危险分级的增高,PP逐渐增高.其中左主干病变者PP最高。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PP每增加10mmHg。对数转换的Gensini积分平均可增加0.128(P=0.007)。SBP在总体冠心病患者中显著高于正常者.但各亚组与正常者差异不大.仅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单支病变组。各组平均动脉压未见有统计学意义,DBP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结论在冠心病人群中,PP与老年冠心病患者(≥60岁)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独立相关.且相关性优于SBP及DB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的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研究我院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患者各5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组成的糖尿病组的FBG、TC、LDL—C以及TG水平均高于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患者组成的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厶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且呈现弥散分布的特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十分警惕血脂水平,努力控制或降低血脂水平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进行比较,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对190例汉族及120例维族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脂、踝臂指数(ABI)及脉搏波速度(PWV)水平。结果:心血瘀阻型维族患者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低于汉族患者;痰浊内阻型维族患者TG高于汉族患者;心肾阴虚型维族患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汉族患者;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TC、LDL-C高于汉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心血瘀阻型比较,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TG、TC较低,心肾阴虚及气阴两虚型汉族患者TC较低;与痰浊内阻型比较,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TG较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肾阴虚型及气阴两虚型汉族患者ABI高于心血瘀阻型及痰浊内阻型,心血瘀阻型维族患者ABI均低于其他3型,气阴两虚型维族患者ABI高于其它3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2民族其他3型PWV水平均低于心血瘀阻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患者动脉功能的损伤最小,心血瘀阻型患者动脉功能较差。维族患者血脂较汉族高,动脉损伤程度也较汉族严重。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体检人群中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对性。方法采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状态,并对各项体检指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硬化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1或0.05)。男性组吸烟史、饮酒史比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组(P〈0.01或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和吸烟史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在早期预防和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心病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6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冠心病伴Ⅱ型糖尿病患者389例为观察组;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179例为冠心病组。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及冠脉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HDL-C、LDL-C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5);观察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5);观察组单支血管病变占11.57%,双支血管病变占14.14%,多支血管病变占23.91%,而冠心病组分别为35.20%、21.79%、12.85%,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弥漫性病变占23.39%,闭塞病变占26.9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5.64%、14.53%(P〈0.05)。观察组的工型狭窄和Ⅱ型狭窄低于冠心病组,观察组的Ⅲ型狭窄和Ⅴ型狭窄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冠心病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更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重,病变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以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eal—time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RT—MCE)定量分析,探讨其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37例患者均行RT-MCE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22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Gensini评分,与A值、β值及A×β值行相关分析。结果A值、β值及A×β值在Gensini评分轻、中、重组间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A值、β值及A×β值与Gensini评分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51和-0.76。结论RT—MCE定量指标与Gensini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JP3选取我院体检者1ooo名,进行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轻度动脉硬化组和重度动脉硬化组,随访4年,对三组的心脑血管事件进行记录,统计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其血脂、血压及血糖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指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重度动脉硬化组为31.7%,轻度动脉硬化组为15.3%,明显高于正常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动脉硬化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轻度动脉硬化组(P〈0.05)。结论脉搏波传导速度越快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越高。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早期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敏感性指标,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尿激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尿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也有所加快,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腓浅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及尿激酶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病人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组,用免疫胶乳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s—CRP水平。结果:(1)hs—CRP在冠脉狭窄程度方面,除重度狭窄组略高于与无狭窄组(3.61±064vs1.41±0.55,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均无差异。结论:hs—CRP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及病情严重时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3个月,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都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组的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收缩压(SBP)、日间动态SBP、夜间动态SBP、24h动态脉压(PP)、日间动态PP、夜间动态PP都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称《原则》)胸痹程度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的相关性。方法207例患者参照《原则》胸痹轻重分级,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并按Judkins法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将结果与《原则》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冠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关系显示,冠心病1支及2支病变组心电图异常率较冠脉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但多支病变组反而与冠脉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冠脉正常组胸痹程度与各冠心病亚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各冠心病亚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多支病变组反而以轻度胸痹比例最高(37.0%),中度、较重度及重度所占比例依次下降。结论胸痹程度和冠心病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12例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UAP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别,同时检测血脂水平.分析证候类型与血脂水平及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结果UAP常见中医证候为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气阴两虚证;单支病变多见气滞血瘀证,双支病变多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三支病变多见痰瘀互阻证、心。肾阴虚证和阳虚寒凝夹瘀证:气滞血瘀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轻,而阳虚寒凝夹瘀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最重;痰瘀互阻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P〈0.05),而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各证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程度改变,UAP痛中医证候分布呈现一定规律,TG和LDL-C水平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关联性。方法:根据冠脉CT结果将103例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17例、单支病变组48例及多支病变组38例,分析三组相关危险因素,了解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积分的关系。结果:与冠状动脉狭窄组比较,多支病变组伴有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患者较多(P〈0.05),单支病变组的心血瘀阻证比例较高(P〈0.05);多支病变组的心血瘀阻证及心气亏虚证较冠状动脉狭窄组明显上升(P〈0.05);痰浊痹阻证IMT值与斑块积分大于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阳不振证(P〈0.05),心气亏虚证斑块积分大于气阴两虚证、心阳不振证两组(P〈0.05),显著小于心血瘀阻证(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颈动脉超声结果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朱贤慧 《新中医》2013,45(12):97-9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3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浓度,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患者Cys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CysC阳性组Gensini积分较CysC阴性组升高(P〈0.01)。CysC定量分析与Gensini积分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Gensini积分有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患者CvsC定性、定量分析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