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背俞穴走罐治疗胁痛1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褐斑是影响中青年妇女美容的主要病症之一 ,以颜面出现淡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 ,皮损对称分布 ,面积大小不等 ,形状不规则 ,无自觉症状为临床特征。笔者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 ,采用背俞穴推罐配合药敷加点穴按摩治疗该病 40例 ,收到良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0例全部为门诊女性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53岁 ,其中 2 5~ 3 0岁 1 4例 ,3 0~ 40岁 1 6例 ,40岁以上 1 0例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 0年。2 治疗方法2 .1 推罐 :患者取俯卧位 ,选择其距后正中线1 .5寸的膀胱经第一侧线上背俞穴 (从大杼至膀胱俞之间 )。将此部位暴露后选用… 相似文献
3.
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背俞穴走罐(凡士林为介质,以背部皮肤微红为度)加针刺治疗(取穴及手法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穴取天突、膻中、中脘、足三里、内关,平补平泻)。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观察结果。结果: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两组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俞穴走罐加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4.
探讨背俞穴排罐加梅花针叩刺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对1999~2009年间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背俞穴排罐加梅花针叩刺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背俞穴走罐治疗老年性痴呆18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背俞穴走罐治疗老年性痴呆18例杨正志*当前,世界老年人口正在不断增加,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增高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我们试用“背俞穴”走罐治疗该病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8例中,男10例,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验证耳尖放血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通过耳尖放血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对照组取常规穴位平补平泻,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1.8%,对照组治愈率为46.1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尖放血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失眠优于常规取穴法. 相似文献
7.
背俞穴刺血拔罐法治疗黄褐斑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沉着病,好发于面部,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俗称蝴蝶斑。属于中医学“黧黑斑”、“面尘”,多与妊娠、月经不调、内分泌功能改变、神经衰弱或日晒等诱发皮肤黑色素细胞功能亢进因素有关。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背俞穴刺血拔罐法治疗黄褐斑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刺夹脊穴配合背俞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背俞治疗。夹脊穴选取胸 8~ 12 ,先泻后补 ,配合泻法针刺胃俞、大肠俞、上、次 ,留针30min。每日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疗程中停用一切药物。治疗 30天后评定疗效。 4 3例中 ,男 34例 ,女 9例 ;年龄 2 1~5 8岁 ;病史 6个月~ 16年 ;肠镜检查 :肠粘膜散在溃疡面 16例 ,肠粘膜轻度糜烂 14例 ,肠粘膜充血水肿 13例。结果 ,基本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 ,肠镜检查结肠粘膜糜烂、充血、水肿消失 ,溃疡愈合 2 2例 ;好转 :临床症状减轻 ,大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 ,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 18例 ;无效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10.
背俞穴刺血拔罐治疗咽喉肿痛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一个主要症状。多属中医“风热”“喉痹”范畴 ,系由风热邪毒或痰热互结于咽喉部或外邪引起肺胃蕴热、痰火壅盛、上蒸咽喉所致 ,笔者在临床中对此采用背俞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 56例 ,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病人 56例 ,其中 2 1例为病房患者 ,2 5例为门诊患者 ,男性 34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8~ 60岁 ,病程 2~ 1 0天不等。2 治疗方法 取穴 :大椎、肺俞、至阳。 方法 :穴位皮肤常规消毒 ,用消毒三棱针点刺上述穴位 ,再用闪火法拔罐 1 0分钟 ,隔日 1次 ,3次为 1疗程。3… 相似文献
11.
感冒又名伤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有一定的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冬春季节变换时发病率较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多表现为自觉身体不爽,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肿痛、头昏头痛以及发热恶寒、饮食减少等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侧背俞穴透刺配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采用双侧背俞穴相互透刺法治疗,10d为1个疗程;辅助治疗用刺五加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替代)中静滴,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共治3个疗程。结果: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愈显率89.74%,有效率100%。结论:背俞穴透刺配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是抑郁症的一种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盘龙刺配合背部走罐与西药泼尼松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罐组(37例)和泼尼松组(35例).针罐组穴取T1-L5夹脊穴,运用盘龙刺法(每天1次)结合背部走罐(隔2日1次)治疗,泼尼松组口服泼尼松片10 mg,每天早晨8:00顿服.7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疲劳量表14 (FS 14)评分和BELL氏慢性疲劳综合征积分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疲劳程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BELL氏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针罐组BELL氏积分较泼尼松组改善明显(P<0.05);针罐组总有效率为91.9%(34/37),优于泼尼松组的71.4%(25/35,P<0.05).结论:盘龙刺配合背部走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肯定,优于口服泼尼松. 相似文献
14.
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失眠42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梅花针叩刺背俞穴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失眠4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本组患者均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且患者大部分接受过其他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方法:随机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36例总有效率97.2%,痊愈率22.2%;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痊愈率13.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又称小儿多动症 ,是以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情绪不稳 ,易于冲动为特征的疾病。多发于 6~ 1 6岁儿童。中医文献中对该病没有明确记载 ,在近几年针炙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切实疗效。患儿由于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失于调养 ,精血不足 ,阴阳失调 ,心肾两亏 ,则神志失聪 ;肾精不足 ,脑髓不充则神志不聪而善忘 ;心气不足 ,心神失养而昏愦不敏 ;肾阴不足则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而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从肾、心、肝、胆论治 ,但总病因不外五脏阴阳失调。脏腑经气输注于背俞穴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应用背俞穴针刺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盘龙刺结合走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盘龙刺结合走罐治疗,常规消毒,从上至下,取双侧T1-L5华佗夹脊穴,左右交替进行针刺,直刺0.5~1寸,手法采用补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期间行针2~3次,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针刺结束后,行走罐疗法。结果:20例患者中,显效7例,占35.0﹪;有效13例,占65.0﹪;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结论:盘龙刺结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自 1 996年以来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运用背俞穴三棱针点刺后拔罐出血 ,对于许多有舌质紫暗或瘀斑的不同病症患者进行了舌质和症状的观察 ,发现在治疗期间 ,随着舌质紫暗和瘀斑颜色变浅或消退 ,各种疾病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 ,男 1 9例 ,女 2 1例 ,年龄 2 0~ 40岁 1 0例 ,41~ 5 0岁 2 1例 ,5 1~ 60岁 9例。其中 ,头痛者 5例 (后头痛 2例 ,偏头痛 2例 ,头顶痛 1例 ,均以刺痛为主 ) ,中风失语 7例 ,口面舌不自主运动者 3例 ,眩晕症 1 2例 (颈性眩晕 4例 ,椎动脉性眩晕 3例 ,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