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12所综合性医院ICU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目的 了解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措施,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12所综合性医院ICU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用ASA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087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3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31%,患者日感染率为2.38%,根据病情的平均严重程度经ASA法调整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7%,患者日感染率为0.67%.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目标性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1-12月入住某院综合ICU的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ICU医院感染率为15.73%,感染例次率为29.8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64.8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5.83‰,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率4.89‰。感染易发部位为下呼吸道(70.09%)、泌尿道(11.61%)、血液(5.80%)。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6.67%,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检出多重耐药菌株32株。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对患者实时监控,采取干预措施,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综合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1-12月入住某院综合ICU的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ICU医院感染率为15.73%,感染例次率为29.8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64.8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5.83‰,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率4.89‰。感染易发部位为下呼吸道(70.09%)、泌尿道(11.61%)、血液(5.80%)。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6.67%,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检出多重耐药菌株32株。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对患者实时监控,采取干预措施,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措施,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医院2005年11月-2009年6月ICU住院患者发牛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用ASA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833例ICU住院>48 h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04%,患者日感染率为5.73%,根据病情的平均严重程度经ASA法调整后的医院感染患者日感染率为4.43%.检出病原菌145株,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56.55%),鲍氏不动杆菌占VAP致病菌的百分率逐年上升.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医院感染菌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且有多药耐药性,目标性监测町以有效地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综合ICU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及环境物品的污染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ICU近3年收治的211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同时对相关的环境物品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感染发生率为13.14%,感染部位占前3位的是呼吸道感染63.06%、胃肠道感染8.05%和泌尿道感染11.94%;工作状态下环境物品的污染率56.00%。结论 ICU感染发生率高,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环境物品的污染严重;应建立完善的ICU感染监测制度,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环境物品的消毒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ICU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及环境物品的污染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3个ICU收治的566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同时对相关的环境物品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感染发生率26.7%,发生2例次以上感染者占16.4%.感染部位占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51.7%、胃肠道感染17.2%和泌尿道感染12.6%.工作状态下环境物品的污染率69.9%.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环境物品的污染严重.应建立ICU感染监测制度,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环境物品的消毒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情况。方法对2017-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ICU目标性监测数据,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三管使用及其相关感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ICU患者49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42%,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8.4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73.03%;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50‰、2.46‰和13.66‰;检出病原菌356株,前三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医院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总器械使用率高,提示临床应严格留置导管指征,对VAP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ICU清洁前后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以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方法 对医院ICU从2011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患者作为对照组;从2011年11月-2012年4月收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方式对ICU进行清洁卫生打扫,观察组治疗期间采取增强清洁模式进行清洁;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ICU的环境卫生和医院感染发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采取增强清洁模式进行清洁后,观察组ICU环境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期间感染发生41例,感染率为9.6%,观察组治疗期间感染发生28例,感染率为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也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对象,对ICU采取增强清洁模式强化清洁可以提高环境卫生,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法对神经外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劣及意义。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3年5~12月,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与2002年5~12月间神经外科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目标性监测267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共发生100例,136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7.5%,感染例次发病率为50.9%,明显高于2002年5~12月间,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248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20.2%和感染例次发病率21.4%,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标性监测方法能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现率,为有效地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探讨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措施。方法对2009年6月1日-2010年5月30日,入住ICU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重点监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医院感染病例均按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14.3%,感染例次率为18.8%,日感染率为19.8‰;最常见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泌尿道、血液感染,ICU医院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病区,只有加强监测和控制,积极进行干预,才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目标监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医院综合ICU患者的侵入性操作与相关感染情况开展感染目标监测,并对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调查的ICU患者例数1 152例,发生医院感染200例,医院感染率17.36%,日感染率为16.59‰,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调整后感染的发生率为4.4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3.32‰,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为7.18‰,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1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8.50%;检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占19.03%。结论综合性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与留置各类导管及应用医疗器械而破坏患者正常的生理屏障相关,针对ICU侵入性操作应加强无菌管理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目标监测对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实施目标监测前后的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目标监测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科学的监测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掌握ICU医院感染变化情况,制定有效的控制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剖宫产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剖宫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深入科室检查及发现监测医师填写剖宫产患者监测调查表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1-12月,医院共做剖宫产769例,发生医院感染病例28例,感染率3.64%,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无菌操作不严格、插尿管、留置尿管时间长及空气污染。结论目标性监测方法能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现率,为有效地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分析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了解ICU医院感染特点。方法监测2009年2月-2010年1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发病率,监测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及常见病原菌特点。结果 49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7例、感染率为17.47%,日感染率为18.39‰,经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5.24‰;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32.90‰、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7.32‰、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32‰;共检出80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1.45%)。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主要为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信息,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现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以降低其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医院2012年1-12月入住ICU并有留置导管及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012年1-12月ICU 1 50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55例、209例次,感染率为10.33%、例次感染率为13.93%;其中目标性监测患者中感染80例、109例次,感染率为5.33%、例次感染率为7.27%;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为主,占41.63%,其次为血液和泌尿系感染,分别占30.14%、24.88%;ICU导管相关感染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为主,占39.45%,其次是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分别占33.94%和26.6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千导管日感染率最高,为4.23‰,其次为中心静脉导管和导尿管,分别为4.12‰和3.71‰;共检出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54.72%,革兰阳性菌31株占29.24%,真菌17株占16.04%。结论 ICU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级别高、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多,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加强ICU的探视管理、积极评估导管的必要性,及时拔管、严格执行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等措施以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减少医院感染提供对策。方法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有关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方法进行监测医院2009年4月-2010年3月ICU住院患者。结果 404例ICU住院时间>48 h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30例,日感染发病率为2.51%,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率以呼吸机相关性感染居首位(25.71%);留置尿管和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次之,分别为6.16%和2.48%;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97.96%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分别占25.30%、21.95%、13.11%、7.93%、11.89%。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通过目标监测可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资料,有利于制定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一种方便、科学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导管感染率,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ICU目标性监测方案,对2013年入住ICU超过48h患者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监测医院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和感染率。结果 2013年共监测541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73例,感染率为13.49%,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为20.3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8.7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2.72‰。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能及时了解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及管理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预防与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法,对某医院ICU 2012-2013年入住时间>48h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监测方式采取统一填写调查表和床旁查阅资料相结合;对搜集到的资料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共监测患者1301例,发生医院感染37例,40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84%,千日感染率为8.461‰,千日例次感染率9.147‰;共分离出医院感染病原菌41株,其中,检出数最高的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10株占24.3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株占21.95%;医院感染发生部位集中在下呼吸道,占46.34%,其次为菌血症,占36.59%,泌尿道感染最少,占2.44%;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检出病原菌13株,其中,检出数最高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5株占38.46%;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15.3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均为6例,感染率分别为1.661‰、1.589‰,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1例,感染率为0.229‰;病情等级、使用呼吸机、住院天数是ICU入住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为主,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为降低医院感染率,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住院天数、定期评估呼吸机使用的必要性,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分析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特点,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患者1 719例,进行目标性监测,由感染科和ICU护士分别记录患者在ICU发生的感染和转出ICU48 h内发生的感染情况。结果 1 71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30例,医院感染率为30.95%;住院天数共计25 980 d,其中尿管留置率68.93%;动静脉导管留置率为35.65%;呼吸机留置率为44.5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7.25%;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占13.61%,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52%。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应加强对ICU的目标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基线数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侵入性操作使用率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监测2741例ICU患者,发生感染198例、307例次,感染率为7.22%、例次感染率为11.20%;同期ICU住院总日数9666d,日感染率为20.48‰,例次日感染率为31.76‰;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6.86‰,日感染例次率为10.64‰;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率分别为96.39%、58.66%和50.77%,使用导管所致相关泌尿道、血流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别为3.11‰、5.47‰和20.58‰。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较高,必须制定相应感染控制预防措施,使其相应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