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探究生物学和医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工具,探究有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必将提高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方法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为载体,以构建系统的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基本要求,建立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实验的教学平台。整合优化实体实验项目,增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虚实结合,提高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建立了线上教学平台,有效地引导和提高了学生预习实验的效果,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体实验项目整合优化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建立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分子生物学虚实结合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提高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应用大量实验图片、逼真动画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造了一个仿真的实验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形象性等特点。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室已用于课堂教学,在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虚拟仿真实验室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化的虚拟环境,具有交互性和仿真性的特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医学基础学科,重点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文章结合南京医科大学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对如何将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改进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从而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辅相成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由于过程长、对实验设备要求高,而限制了其在本科层次上的开展。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是近几年来兴起的重要教学手段。探讨在分子生物学学科建立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优势、基本条件以及在我校的实践情况,提出利用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平台组织教学是成功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医学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出有效的虚拟实验教学运行机制.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为2组,虚拟实验技术教学组195人,传统实验教学组205人,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统计学分析2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同学对虚拟实验的教学方式接受程度较高,有助于同学对实验实际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组期末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虚拟实验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具备许多传统实验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实验,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合理运用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两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前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和虚拟实验的迅速发展,南京医科大学构建了医学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平台,建立了"理论学习→虚拟实验→实际操作"三步曲的教学改革模式。本文总结了该虚拟实验平台构建的流程、要素、实验内容及应用优势。合理运用虚拟实验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将促进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结合虚拟实验教学特点,对医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传统讲授与虚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加强了创新性教师队伍的建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而且促进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大大加速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随着虚拟实验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南京医科大学生化教研组构建了一套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具备界面友好?操作性强,素材?动画写实性,实用性,内容微观性以及测试性等要素,在试点教学中广受师生好评?  相似文献   

9.
虚拟实验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补充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及多媒体技术深刻影响了高等医学教育,虚拟实验将很大程度地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微观机制,扩展学生对该学科的了解,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基因诊断”多媒体教学软件虚拟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描述了设计“基因诊断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虚拟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虚拟化,成功地解决了基因诊断的高教学要求与教学经费紧张、教学时数相对较少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仿真实验是以虚拟实验动物为实验对象,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软件系统来完成特定实验项目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它是机能学活体动物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及延伸。其科学严谨的实验操作流程,丰富的实验项目和处理因素,高实验成功率及文字、语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并举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学好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必要前提。将DV运用于形态学实验教学可制作基础一临床综合性实验系统、构建医学形态学虚拟实验室、同步实时显示教师的示教等。这使得医学形态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接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传统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弊端。为加强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验技能,对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及评价方式进行了初步改革,提出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思路。实践证明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可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基础、以早期接触临床和早期接触科研为核心思想,以临床病例、科研成果为主体,以虚拟仿真和多媒体为主要形式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围绕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选取体液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心脏系统、呼吸系统等典型临床病例和科研案例,将转化成标准化的虚拟案例投入虚拟仿真平台使用。在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中随机抽取班级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成绩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目前建成虚拟案例10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P < 0.05);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观察组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7.5%(P < 0.05);在有利于未来临床或科研工作方面,观察组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P < 0.01);在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学习效率、知识获得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解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综合性实验课期末成绩为(81.54±15.12)分,与对照组的(80.62±14.3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秀比例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基于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早期临床”“早期科研”实践课程体系初步构建成功,通过该体系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可以实现虚拟临床场景、科研场景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和科研思路,学生满意度较高,对医学教学改革有较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校科研型研究生在完成毕业课题时需要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而中医院校学生往往在该方面存在知识的欠缺。我校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培养采取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并针对研究生群体的教学特点,在兼顾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两方面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选择实验方案和独立操作的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虚拟实验教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将引发实验教学模式变革,对提高实验技术水平、改善实验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阐述了虚拟实验教学的模式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开放性实验在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学生对开放性实验的认识.方法 先在某医科大学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195名学生中完成该课题基线调查,试行一次开放性实验教学(食物中毒)后,再对该年级学生进行终期调查,综合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对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认识.结果 综合2次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预防医学实验教学,65%以上的同学认为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提高;60%以上的同学赞成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结论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定局限性,经过2次调查发现,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