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劲松  毛丹 《吉林医学》2010,31(27):4721-472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30例患者进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随机分组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经综合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左卡尼汀对肾性贫血的临床治疗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临床应用及前景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实验组每次透析后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均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压积(Hct)。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Hb、RBC及Hct均有所升高(P<0.05)且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以使患者的Hb、RBC及Hct明显升高,提高肾性贫血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包昆  隋成涛 《中外医疗》2013,(19):105-105,107
目的探讨应用左卡尼汀对患有肾性贫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2例患有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卡尼汀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肾性贫血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Hb和Hct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贫血症状改善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无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左卡尼汀对患有肾性贫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用左卡尼汀对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血液透析室6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除血液透析后予以 EPO(100~150)U/( kg·周 )皮下注射,同时口服铁剂、叶酸和肌注维生素B12 外,并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对照组除不用左卡尼汀外,其余与治疗组相同,待红细胞压积(Hct )≥30% 后减量,维持Hct在30%~35%. 结果:12周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于治疗第12周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仅为治疗前的一半,而对照组无改变.结论:EPO 与左卡尼汀联用可更显著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提高了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EPO的用量,降低EPO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我院2010年1~10月入院的慢性肾衰竭未透析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左卡尼汀辅助常规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31例,对照组单用常规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31例。观察两组方法治疗4周及8周后贫血指标及血压等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4周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8周EPO用量明显减少,血压升高发生率比对照组亦有减少。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明显提高EPO对透析前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的疗效,且EPO用量减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及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每次口服1.0g左卡尼汀治疗,2次/1d,时间3个月,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患者体力、食欲、恶心、睡眠倒置、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十分显著(P<0.01),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上升(P<0.01)。而对照组以上各项均无变化。结论左卡尼汀能明显改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力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奕龙 《吉林医学》2012,(27):5913-591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80~120 U/(kg.周),2~3次/周,待血红蛋白(Hb)≥100 g/L或血细胞比容(Hct)≥33%后减量,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推注左卡尼汀1.0 g,疗程1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明显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显著改变。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明显提高Hb、Hct水平,降低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产的EPO(宁红欣)配合腹膜透析治疗肾性贫血。将30 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2月后治疗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显著增高(P分别小于0.01,0.05),而对照组治疗结果无显著差异(P> 0.05)。提示:国产EPO对肾性贫血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改善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改善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尿毒症行透析治疗患者59例,其中行腹膜透析患者24例(PD组),行血液透析患者35例(HD组)。2组开始治疗时未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治疗1个月时均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2个月时均加用左旋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透析治疗前与开始透析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血红蛋白(Hb)值的变化。结果透析治疗前PD组和HD组的Hb值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治疗前后比较,PD组和HD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的Hb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3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1个月(P<0.05或P<0.01),且透析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PD组的Hb值均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无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均能改善贫血,但腹膜透析疗效更明显,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纠正尿毒症患者的肾性贫血,并且联合左旋卡尼汀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56例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同时给予EPO,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注射左卡尼汀,对照组不用左卡尼汀,治疗前和治疗中每个月复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12w后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纠正情况以及EPO用量。结果治疗12w后,两组Hb、H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著,且EPO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更明显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减少EPO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左旋肉碱对慢性肾衰腹透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透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维持性腹透患者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9例)。治疗组口服左旋肉碱1.0 g ,2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口服等量生理盐水。 结果:治疗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但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肿瘤细胞花环率均明显升高(P<0.05),血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5)。结论:口服左旋肉碱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腹透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夫尼汀(可益能,LCN)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LCN治疗组(B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左卡尼汀每周3次静脉注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记录血压升高发生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上升幅度明显高于A组。结论对予尿毒症患者联合使用LCN可改善对EPO的敏感性,减少EPO的用量,提高EPO的疗效,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静脉补铁方法 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4例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蔗糖铁静脉滴注.A组(12例):采用一次性给药方式,将总补铁量稀释于5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4 h以上;B组(12例):采用每周2次给药方式,每次100 mg.总补铁量=质量(kg)×(120-Hb实际值)×0.24+500 mg,最大量不超过1 000 mg.比较两组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A组仅1例患者因药物相关皮肤掻痒停药,余2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2)两组治疗4 w和8 w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4 w时,两组Hb、RBC、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8 w时,两组Hb、RBC、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4 w和8 w后,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4 w时,两组SF、TSA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8 w时,两组SF、TS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透患者静脉补铁安全有效.一次性给药方式较每周2次给药方式的补铁疗效更佳,是一种有效、经济、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内皮素(ET)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尿毒症患者伴肾性贫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治疗,观察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浆内皮素(ET)、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的改变值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33.10±3.29)g/L vs(25.10±3.02)g/L]、HCT[(6.35±1.64)%vs(3.49±1.10)%]、ET[(107.10±19.62)pg/mL vs(52.32±10.54)pg/mL];观察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LAD[(32.54±3.62)mm vs(35.43±3.62)mm]、LVDs[(31.29±2.65)mm vs(34.15±3.61)mm]及LVDd[(54.23±3.86)mmvs(59.75±4.32)mm],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调节ET的水平,降低左室重构,在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许文琳  王轶  刘晓莉  周源  何娅妮 《重庆医学》2005,34(10):1588-1590
目的观察左旋肉毒碱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1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济脉欣)3 000u,3次/周,口服铁剂(力蜚能)治疗,治疗组在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毒碱1g,3次/周,共12周.结果治疗组患者血Hb、Hct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乏力、精神状况、食量、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旋肉毒碱可增加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敏感性,提高其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0例尿毒症(CRF)规律透析的患者(均为每周3次)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同时于透析后皮下注射EPO3000u,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推注左-旋肉碱1.0g,而对照组不用,待血球压积Hct≥30%后,将EPO减量,维持Hct在30%~35%。[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压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4周EPO用量仅为治疗前的一半,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左-旋肉碱能显著提高EPO的疗效,纠正贫血,改善症状,并减少EPO的用量,降低EPO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残余肾功能(RRF)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对照组、A组(RRF〈3ml/min)和B组(RRF≥3ml/min)。患者均采用常规处方透析,并抽血检测生化、血脂及蛋白营养指标,计算RRF、尿素清除指数(KT/V)、周肌酐清除率(Ccr/w)、单位透析剂量(PV/S)及蛋白质分解率(PCR),评估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结果:RRF与KT/V,Ccr/w及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83,0.80),与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0.33),与PV/S无关。A组患者Ccr/w,KT/V及血浆前清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f)明显低于B组,但PCR高于B组。A、B两组间三酰甘油、清蛋白及胆  相似文献   

18.
刘琦  叶琼  陈丹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3):82-84
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38例,患者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半年后调整为口服罗沙司他胶囊半年。用药前、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半年后、服用罗沙司他胶囊半年后各检测1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每3个月测一次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并对比三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SF、TS、CRP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罗沙司他后TC水平下降,与未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罗沙司他后Hb及SF升高明显,与给药促红细胞生成素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用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罗沙司他胶囊用于腹膜透析相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效果更好,且更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