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50%,据国内外文献统计,其发生率3%~5%。2001年1月-2006年5月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外科共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268例,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8例,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胸内吻合口瘘的死亡率,本文就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赛英 《现代护理》1999,5(3):11-12
吻合口疾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术后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O.93%~3o卜一周,一旦发生吻合口疾,死亡率在50%左右【到。对于吻合口瘦的治疗,多采取再次开胸疾口修补或综合性保守治疗。现将临床发生吻合口疾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疾8例。男7例,女1例,年龄45~78岁。m期癌症7例,其中食管下段癌5例,食管中段癌3例。发生吻合口疹8例中,主动脉弓上吻合者3例,主动脉弓下吻合者5例。吻合口疾发生时间,最短为术后42小时,最长为9天。8例中有5例…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40%~50%是吻合口瘘引起[1]。颈部吻合口瘘较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食管胃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最低[2]。早期吻合口瘘发生在术后5 d内,一般多发生在7~10d,极少数发生在3周以后。作者总结了本院近期5例吻合口瘘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食管贲门癌273例,发生胸内食管吻合口瘘7例,发生率为2.6%,治愈3例,自动出院2例,治愈率为60%,死亡2例,死亡率为28.6%。 1 临床资料 7例胸内食管吻合口瘘中,男5例,女2例,60岁以上4例,弓上吻合5例,弓下吻合2例。瘘发现在术后6~12天5例,16天1例,20天1例,均根据临床  相似文献   

5.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50%[1],据国内外文献统计,其发生率3%~5%[2].2001年1月~2006年5月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外科共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268例,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8例,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胸内吻合口瘘的死亡率,本文就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食管中上段癌一般采用手术或放疗,手术方式以颈胸两切口作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多见。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后并发症多,如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声音嘶哑、吻合口过高引起进食呛咳等,其中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7%~26%之间。我院自2006年起,选择21例食管中上段癌,使用一次性胃肠管型吻合器行超胸顶食管胃吻合术,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胃排空障碍1例,残余食管癌复发2例,无喉返神经损引起的声音嘶哑,进食无明显呛咳。  相似文献   

7.
我院用抗生素生理盐水胸腔灌洗加持续负压吸引引流的方法,治疗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其灌洗方法和护理体会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采用抗生素生理盐水胸腔灌洗治疗7例。男8例,女1例;年龄48~65岁。食管中下段癌切除弓上吻合5例,贲门癌切除弓下吻合2例。全部经美蓝试验确诊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瘘的时间术后3~7天5例,另外2例分别为术后20、30天。由于饮食不当造成。在3天内从开始灌洗至体温正常6例,持续灌洗10~31天瘘口愈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97年3月~1999年3月所收治的330例食管癌患者中,有185例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三切口),其中23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2-4%。经采取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有关护理工作及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23例中,男18例,女5例;年龄42~67岁,平均53-3岁。食管上段癌4例,中段12例,下段7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癌。吻合口瘘发生的时间在术后2~8d,平均4.5d。9例行预防性空肠造瘘术,14例于吻合口瘘发生后2~…  相似文献   

9.
食管、贲门癌术后死亡率约为6,除吻合口瘘外,以呼吸系统并发症最常见。目前吻合口瘘发生率降至4%~5%,而肺炎,肺不张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则成为食管,贲门癌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984~1993年我院共进行食管、贲门癌手术962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32例,发生率为3.34%,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46~72岁,65岁以上24例,占75%。食管癌21例,赍门癌11例  相似文献   

10.
李大伟  郑春贵 《新医学》1998,29(9):476-477
我院1982~1996年6月共进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8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7例,发生率为3.8%。其中1993年以后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的34例,由于采取了预防措施,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现就吻合口瘘的防治谈一些体会。临床资料186例中,男147例...  相似文献   

11.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10%,病死率在50%左右,而胸内吻合口瘘的病死率更高[1]。近年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有所降低。我院1995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食管贲门癌1 362例,发生胸内吻合口瘘18例,发生率1·32%。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5~77岁,平均58岁。病理类型:鳞癌16例,腺癌2例;手术部位:食管弓上吻合12例,弓下吻合5例,颈部吻合1例,吻合方式采用围巾式包埋为主。术后早期(4天内)发生吻合口瘘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机械吻合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5年8月~2003年4月间收治的96例食管癌、贲门癌经机械吻合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食管中段癌12例,食管下段癌28例,贲门癌56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0例,弓下吻合53例,经腹膈硕部吻合33例。全组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3例(3.1%),切端癌残留3例(3.1%)。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消化道重建机械吻合省时,省力可显著降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切端癌残留,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院1999年1月~2007年1月共行带蒂大网膜包绕食管胃吻合口预防吻合口瘘142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42例食管癌患者中,男89例,女53例;年龄36~70岁,平均57.2岁.食管中段癌93例,食管下段癌46例,食管上段癌3例,鳞癌137例,腺癌5例;全部病例均经 X线或/和食管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行颈部吻合3例,主动脉弓上吻合59例,弓下吻合80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常州产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重建术中一次性吻合法观察术后吻合口狭窄及瘘发生情况。方法: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时,采用常州产吻合器机械一次性食管胃吻合重建上消化道,而放弃传统再加浆肌层包埋(甚至全层加固缝合)缝合的办法,手术共298例,以统计术后吻合口狭窄及瘘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占1.67%,吻合口瘘3例,占1.01%。结论:常州产吻合器在食管重建术中作一次性机械吻合后,不再加全周浆肌层包埋或全层加固缝合.完全能够达到食管重建术的安全可靠要求.不会增大吻合口瘘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而能明显降低吻合口狭窄这一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处于常见报道之下限,明显改善病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带蒂大网膜包绕食管胃吻合口预防吻合口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1999年1月--2007年1月共行带蒂大网膜包绕食管胃吻合口预防吻合口瘘142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42例食管癌患者中,男89例,女53例;年龄36~70岁,平均57.2岁。食管中段癌93例,食管下段癌46例,食管上段癌3例,鳞癌137例,腺癌5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或厢食管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行颈部吻合3例,主动脉弓上吻合59例,弓下吻合80例。  相似文献   

16.
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Dixon术3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4.9%,多发生于术后5~8d,均经引流冲洗治愈。结论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吻合口血供、张力大小及吻合技术有关;如发生吻合口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1]。本文就如何及早发现吻合口瘘,落实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5岁,平均52岁。上段食管癌6例,中段食管癌9例,下段食管癌3例;并发颈部吻合口瘘4例,食管胸腔瘘11例,食管胃吻合口瘘3例,治愈11例,死亡7例,治愈率为61%。2 护理措施2-1 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4~6d,也有发生在术后10d者,根据吻合部位与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三管法”治疗胸内胃食管吻合口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胸内胃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在0~41%之间,吻合口瘘的死亡率为38.1%~53.6%,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40%~50%是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吻合口瘘,治疗困难。随着近几年治疗、护理、检查手段的提高,以及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的发展,吻合口瘘的死亡率已经大幅度下降。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食管、贲门癌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29例,均采用“三管法”治疗,经精心治疗护理后,28例治疗好转出院,1例心脏骤停死亡。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丽娜  田俊芳 《护理研究》2003,17(20):1199-1200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 ,国内外报道瘘的发生率为 2 0 %~ 2 7.6% ,其中死亡率约占5 % [1] 。我院肿瘤科在 1997年前 ,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是2 .3 % ,从 1997年开始 ,我们加强了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并对手工吻合操作做了一些改进并大量使用吻合器吻合 ,1998年—2 0 0 1年 ,共做食管贲门癌手术 3 0 8例 ,其中成功切除 2 86例 ,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 0 8例 ,其中男 2 2 5例 ,女 3 1例 ,年龄最小 3 1岁 ,最大 73岁。食管、胃吻合部位及吻合…  相似文献   

20.
胸腹"二切口"治疗食管中下段癌95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胸腹“二切口”胃代食管、右胸顶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上腹部正中加右胸后外侧“二切口”术式(Lewis切口),经右胸、胃代食管、右胸顶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治疗食管中下段癌,观察术后反流、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切缘阳性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食管反流3.16%(3/95),术后胸胃胃潴留1.05%(1/95),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及切缘阳性发生。结论胸腹“二切口”术式,具有反流率低、胸腹腔相关淋巴结清扫彻底、直视下操作方便等优点,能减少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的发生率,不切开膈肌,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是目前中下段食管癌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