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们为149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置换术,置换心脏瓣膜162枚,其中二尖瓣141枚,主动脉瓣21枚。二次手术10例。术中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35例,三尖瓣行Devega成形术7例。术后早期死亡9例,总死亡率6%,初次手术死亡率4.3%,二次手术死亡率30%。与我们1992年的报告相比,手术成功率有明显的提高。作者认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心内操作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990年3月至1994年10月,作者曾对36例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作了二尖瓣置换术。其中男13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岁。术前平均心功能为2.9级。26例(72%)为房颤心律,3例有脑栓塞史。13例(36%)有二尖瓣手术史。术后1例死于脑栓塞。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4例),低心排(6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8例)及呼吸衰竭(1例)。本文讨论了二尖瓣狭窄换瓣术的特点、改进二尖瓣显露的方法和保留后瓣技术的应用,并介绍术后处理及预防手术出血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100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4.
心脏瓣膜置换术48例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所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共14例,其中低心排4例,心律失常4例最多。长期存活47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术前注意纠正心功能不足与合并症的治疗,术中注意心肌保护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矫治,术后强调补足血容量和血清钾后强心利尿。  相似文献   

5.
二尖瓣再狭窄瓣膜置换术及术后早期病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扩张术后再狭窄是心脏外科较常见疾病。瓣膜置换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但游离心包粘连常引起心肌损伤、游离面渗出增多等并发症。本研究对 12 7例再狭窄瓣膜置换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自 1989年 2月至 1999年 10月在我院进行二尖瓣再狭窄瓣膜置换术的患者 12 7例 ,男性 71例 ,女性 5 6例 ,年龄 2 2~ 6 4岁 ,平均 (43.2± 7.4)岁。二尖瓣扩张术与瓣膜置换术之间间隔 2~ 2 6年 ,平均 7.4年。 2 4例有 2次二尖瓣扩张术史。术前心功能 (NYHA) 级 12例 , 级 91例 , 级 2 4例。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临床状态下验证Hatle公式在功能正常的二尖瓣位双叶机械瓣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测量116例接受CarboMedies人工二尖瓣置换病人的二尖瓣瓣口舒张期前向血流和瓣口面积,并与产品标定的瓣口面积比较,结果 用Hatle公式估测的瓣口面积和其标定的瓣口面积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23,P〉0.05);压差半降时间与舒张期二尖瓣瓣口最大流速(r=0.77,P〈0.001),R-R间  相似文献   

7.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有效解决瓣膜病变所致的循环动力学改变,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机械瓣膜是人工心脏瓣膜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应用机械瓣行心脏瓣膜替换术以来。世界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病人接受这种手术,我国每年也有上万名机械换瓣的新成员,这些病人都将持续终身抗凝。然而.抗凝治疗有如双刃剑,用得恰到好处。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但若过度则会造成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影响机械瓣替换术后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提高患者遵医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现将机械瓣甓换术后的抗凝护理指导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总结分析了我国院对人工心瓣膜患者施行肾移植、开颅探查、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认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防治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是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28年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 000例瓣膜置换术的结果和体会,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1976年5月至2004年8月共为2 0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了瓣膜置换术.手术方式:二尖瓣替换术(MVR)1 325例(66.2%),主动脉瓣替换术(AVR)324例(16.2%),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同期替换术(AVR及MVR)322例(16.1%),三尖瓣替换术(TVR)29例(1.5%).术后随访1个月~28年,平均(10.2±5.3)年,失访283例(15.1%).[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29例(6.45%),其中1976年至1994年为95例(9.5%),1995年至2004年为34例(3.4%),前后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62,P<0.001)晚期死亡288例(1.9%病人年),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和改进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中的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对适宜病例施行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MVRP),对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病例予以三尖瓣整形术,加强术后监护,及时处理早期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为提高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远期生存率,尤其应该重视加强健康宣教及门诊随访,并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  相似文献   

10.
11.
心脏瓣膜疾患是常见的心脏病,其病因可为先天性和后天性(获得性)。后天性心脏瓣膜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最常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次之,三尖瓣很少见,肺动脉瓣极为罕见。其病变可以单独损害一个瓣膜区,也可同时累及几个瓣膜区,以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膜病变较常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牛心包瓣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8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死亡3例,晚期死亡4例。4例晚期死亡均在半年之内,3例与血栓栓塞有关;1例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赘生物栓塞。笔者认为,心脏换瓣术后半年是重要的治疗时期,对病人的医疗指导和监护是不可忽视的,包括抗凝治疗,抗感染,抗风湿及维护心功能等方面。要求病人及家属认真接受医疗指导及病人积极认真地自身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张中明 《中国医刊》2002,37(1):13-14
心内膜病在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中占较大比例。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 ,可分别或同时引起心内膜病变 :如心内膜炎、心瓣膜狭窄、关闭不全、脱垂、粘液样变性、纤维化、钙化、或撕裂等 ,这些病变可引起心功能损害 ,有时需急诊治疗。为加深对心内膜病的全面认识 ,了解心内膜病的临床现状及国内外进展概况 ,本刊编辑部邀请国内心血管病的临床专家就心内膜病的病因 ,临床、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多方面作了专题论述评价 ,这对提高本病的诊疗防治水平有助益 ,也可作为医学继续教育的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14.
心脏瓣膜置换术89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89例的疗效,探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在提高手术疗效中的重要性。方法: 为89例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双瓣置换术25例,二尖瓣置换术6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6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 术后早期病死8例,其中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5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死3例,病死率为9.0%,生存81例,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特点,总结了2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在低温、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下2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全部采用静脉芬太尼复合吸入氨氟醚麻醉。结果:诱导前3例发生心动过速,CPB前,后超过半数病人需用血管活性药,术后护送途中,1例出现严重低血压,全组无严重麻醉并发症,结论:瓣膜病麻醉处理的关键在合理应用麻醉药及血管活性药,在围术期,尤其CPB前尽保护各种代偿机制,维持有效的心输出量(CO),同时,加强围术期监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520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52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心功能维护、术后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方法.结果 520例患者术后心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并发症的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总结分析了我院对人工心瓣膜患者施行肾移植、开颅探查、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认 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防治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是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的原因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5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初次换瓣到再次换瓣时间为0.5~15(10.5±1.5)年;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心脏停跳10例,心脏不停跳15例;置换的瓣膜有二尖瓣13例,主动脉瓣10例,三尖瓣2例.结果 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5~158(89±34)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0~204(112±32)min;无一例住院死亡,住院天数15~30(20.5±2.5)d;出院时心功能改善至Ⅰ级16例,Ⅱ级9例.结论 再次换瓣手术应恰当掌握手术时机,可应用传统的心脏停跳法及不停跳法,手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在临床状态下验证Hatle公式在功能正常的二尖瓣位双叶机械瓣应用的合理性。②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测量116例接受CarboMedics人工二尖瓣置换病人的二尖瓣瓣口舒张期前向血流和瓣口面积,并与产品标定的瓣口面积相比较。③结果用Hatle公式估测的瓣口面积和其标定的瓣口面积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23,P>0.05);压差半降时间与舒张期二尖瓣瓣口最大流速(r=0.77,P<0.001)、R-R间期(r=0.70,P<0.01)、舒张期充盈时间(r=0.68,P<0.01)、二尖瓣瓣口流率(r=0.55,P<0.05)及每搏量(r=0.50,P<0.05)均存在较密切的关系,而与瓣口面积存在极差的相关性(r=0.09,P>0.05)。④结论在功能正常的二尖瓣位双叶机械瓣,压差半降时间更多地受到瓣膜外因素而不是瓣口面积的影响,Hatle公式不适宜应用于此种状态下  相似文献   

20.
急症心脏三瓣膜置换术1例张希全1张供1李朝晖2巩胜军1庞昕焱1李勇1(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我院1996年11月26日对1例重症心脏病患者急症行三瓣膜置换术,获得成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女,49岁,风湿性心脏病病史30余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